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小小工程师综合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小小工程师综合训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46.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3-07 10:36: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 小小工程师 综合训练
一、选择题
1.修建港珠澳大桥时,为了解决桥的跨度问题,采用的方法是( )。
A.修建200米的高塔 B.修建人工岛和海底隧道 C.主体使用拱形结构
2.竞标时需要重点考虑的是( )。
A.项目成本 B.项目安全性 C.两者都要
3.下列方法可以准确地测试塔台模型的抗风能力的是( )。
A.用电风扇的不同风力等级吹制作的塔台模型
B.用力摇晃放置塔台模型的桌子
C.将塔台模型放在空旷的室外,接受自然风的检验
4.下面修建鱼池的各个阶段中哪一个是设计阶段( )。
A.计划修建一个鱼池 B.确定鱼池的位置大小、形状等
C.开始挖坑
5.在体育馆建设的过程中,如果发现原先的设计有问题,工程师们会______。
A.已经施工一段时间了,继续施工
B.在原设计上进行合理修改,再按新设计继续
C.根据工程实际需要,不用设计图直接改马上停工,放弃建造
6.搭建塔台的顺序排列正确的项是( )。
①底座搭建 ②侧面搭建 ③整体搭建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③①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中国天眼”的建造过程很重要,但选址不重要
B.桥梁等工程建造完成后需要验收,验收合格才能交付使用
C.工程是将自然科学的原理应用到工农业生产部门中去而形成的科学
8.下列哪一个不是中国的工程( )。
A.天眼 B.东方明珠 C.埃菲尔铁塔
9.修建港珠澳大桥时,修建人工岛的目的是( )。
A.连接桥梁和隧道 B.美观 C.保护环境
10.搭建塔台过程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设计方案可以随意修改
B.搭建塔台时要按一定顺序进行搭建
C.搭建时胶带使用的越多塔台越牢固
11.建造塔台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 )。
A.地理环境 B.经济成本 C.美观
12.如图是住房系统中的( )系统的示意图。
A.供水 B.通风 C.电路
二、填空题
13.在海南建造住房, 不是住房的必备系统。
14.用长方体横梁建房时,横梁都是 放的。因为这样放可以提高横梁的 。
15. 是工程设计中的重要环节。课堂上我们也像工程师一样, 、 、 、 、 ,经历建造塔台的过程。
16.大到“神舟”飞船、航空母舰、“中国天眼”,小到体育场馆、普通民房的建造都属于 ,都需要 的支撑。
17.制作的塔台模型出现倾斜角,分析其原因可能是 。
18.我们在设计搭建塔台时,为了增加塔台的稳定性,多采用 结构,塔身上小下大, ,有利于抗风、抗震。
19.框架结构铁塔的特点是 、 、 、 等。
20.建立模型是 中的重要环节,工程师常通过建立模型来测试他们的设计。
三、判断题
21.在建造塔台时,尽可能用三角形框架,是为了节省材料。( )
22.港珠澳大桥是连接厦门、香港、澳门的跨海大桥。( )
23.不倒翁正是应用了下小上大的科学原理,所以不容易倒。( )
24.设计图中的表达方式可以是标记、数字、画图、文字等。( )
25.在制作塔台模型时,我们应坚持完全按照设计图进行制作。( )
26.一项工程是往往由多个系统组成的。( )
27.工程设计要在一定的限制条件下进行,限制条件包括时间、费用、可用材料环境、抵抗自然界的破坏能力等。( )
28.大到天宫空间站、长征运载火箭,小到普通住宅建造都属于工程。( )
29.住房建造完成后需要验收,验收合格后才能交付使用。( )
30.设计塔台时,我们首先得考虑其承重、抗风、抗震等安全性问题,再考虑成本、外观的问题。( )
四、连线题
31.将下列建造过程与内容对应地连起来。
评估交流 建造前
整体测试
人员分配 建造中
分工搭建
局部微调 建造后
确定选址
五、简答题
32.制作塔台模型时,小明不小心将一根吸管折弯了。他又将这根吸管恢复成直的。此时这根吸管是否还能拿来做承重的立柱?为什么
33.假如让我们做一名小小的工程师,我们都要完成哪些工作呢?(至少写出三项)
34.下图是高压电线的塔架,请你写出这种塔架设计在结构和材料方面的特点?
35.发挥你的创造力和想像力,设计一个房屋,并说明你设计的房屋能够适应哪种环境,具有什么特殊功能。(可以用图文结合的方式描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1.B
【详解】港珠澳大桥飞跨伶仃洋,连接着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和人口最密集的地区,大桥全长55千米,是集桥、岛、隧为一体的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大桥将为港澳大湾区的经济发展带来强劲的动力。修建港珠澳大桥时,为了解决桥的跨度问题,采用的方法是修建人工岛和海底隧道。
2.C
【详解】我们在制作塔台的时候,要制订塔台竞标书。在塔台竞标书中,包含建塔位置、使用材料、成本预算、人员分工、时间分配、塔的设计等要素。制订塔台竞标书时,竞标的要点是项目成本和项目安全性。
3.A
【详解】塔台模型测试主要测试塔高、顶端承重、抗风能力、抗震能力、材料成本统计、分工合作和美观等。可以准确地测试塔台模型的抗风能力的是用电风扇的不同风力等级吹制作的塔台模型,所以A符合题意。
4.B
【详解】工程设计一般会经历以下几个过程:明确任务→制订方案→制作→测试→评估与改进。
A.计划修建一个鱼池是明确任务阶段,错误;
B.确定鱼池的位置大小、形状等是设计阶段,正确;
C.开始挖坑是制作阶段,错误;
所以B符合题意。
5.B
【详解】在体育馆建设的过程中,如果发现原先的设计有问题,工程师们会在原设计上进行合理修改,再按新设计继续,及时解决发现的问题。
6.A
【详解】建立模型是工程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工程师常通过建立模型来测试他们的设计。模型建设过程:设计、制作、测试、评估、改进,建造实物。制作塔台模型时,要按照设计图纸制作模型。我们要按搭建顺序来制作塔台模型,搭建塔台的顺序是底座搭建、侧面搭建、整体搭建。
7.A
【详解】A、工程建设的选址很重要,“中国天眼”的建造过程选址很重要,选址的优劣直接影响工程的建造和使用,故A错误;
B、桥梁等工程建造完成后需要验收,验收合格才能交付使用,故B正确;
C、工程是将自然科学的原理应用到工农业生产部门中去而形成的科学,工程是技术的应用,故C正确。
8.C
【详解】工程建设的一般步骤包括:明确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在限制条件下进行设计、制作一个模型(方案)、测试模型、评估改进、实施建设。无论是宏大的工程还是小型的工程,工程经历的阶段都是相似的。天眼、东方明珠都是中国的工程;埃菲尔铁塔是法国的工程。所以答案为C。
9.A
【详解】修建港珠澳大桥时,桥梁和隧道需要用岛屿连接,但这片海域上没有任何可用的岛屿,所以修建人工岛用于连接桥梁和隧道。
10.B
【详解】A、制作塔台模型时,要按照设计图纸制作模型。生产过程中如有新的想法和发现,应先在设计图纸中进行标注和修改,经小组交流论证后再实施,不能随意修改,A错误;
B、搭建塔台时要按一定顺序进行搭建。塔台搭建的顺序是:底座搭建、侧面搭建、整体搭建,B正确;
C、搭建时,接口处的胶带起到牢固的作用,既要保证接口捆扎牢固,也要节省材料,并不是使用越多越好,C说法是错误的。
11.C
【详解】制作塔台要求进行图形和文字的设计,使用所给的材料,塔台必须保证站立且能承受一定的重量和风力,并具有一定的抗震能力,还要尽量节省材料。建造塔台必须要考虑地理环境和经济成本,美观不是必须要考虑的因素。
12.C
【详解】住房系统内部错综复杂,通过电路、管道等相互连接,各部分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住房由供水、供暖、采光、电路等多个系统组成。图中电冰箱、洗衣机、电视机工作需要电力,是电路系统的示意图。
13.供暖系统
【详解】住房都有一定的结构,根据需求不同,结构也会存在差异。在建造和装修住宅时,需要考虑房屋结构,一般会安装供水、供电、供暖等多个系统,还要注意各个系统之间的相互协调。如果在海南建造住房,基本不需要供暖系统,因为海南省年平均气温22-27度,即使是最寒冷的冬天,气温也有17-24度。
14. 立着; 抗弯曲能力
【详解】用长方体横梁建房时,横梁都是立着放的,这样可以提高横梁的抗弯曲能力。
15. 建立模型 设计 制作 测试 评估 改进
【详解】制作塔台模型的一般流程是明确要求、设计方案、制作模型、测试模型、评估改进。建立模型是工程设计的重要环节,工程师们通常通过建立模型来测试自己的设计。如果要建立一个高塔模型,通常要经历设计、制作、测试、评估、改进的过程,让模型趋于完美。
16. 工程 技术
【详解】工程的关键是设计,一个成功的设计,往往要经历反复试验和不断改进的过程。大到“神舟”飞船、航空母舰、“中国天眼”,小到体育场馆、普通民房的建造都属于工程,都需要技术的支撑。
17.塔台结构不合理,容易变形
【详解】在一项工程中,测试是重要环节。它是衡量设计是否达到规范要求的重要方法。塔高、承重、抗风能力和抗震能力为塔台模型制作的必要条件,我们需要测试塔台模型的这几项能力。制作的塔台模型出现倾斜角,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塔台结构不合理,容易变形。
18. 框架 上轻下重
【详解】我们在建造高塔时,塔的底座一般都比塔身要大,这是为了增加高塔的稳定性,这是高塔结构的特点之一。为了增加塔台的稳定性,多采用框架结构,塔身上小下大,上轻下重,有利于抗风、抗震。
19. 抗震 重量轻 空间灵活 节约成本
【详解】像这种骨架式的构造叫做框架结构。框架结构铁塔的特点是抗震、重量轻、空间灵活、节约成本等。框架结构的优点是能用较少的材料建构巨大的物体,支撑出很大的空间。
20.工程设计
【详解】建立模型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它可以使研究对象直观化、简单化,以帮助我们认识和理解那些复杂的事物。建立模型是工程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工程师常通过建立模型来测试他们的设计。
21.×
【详解】通常,结构由支架构成,三角形支架最稳固、结实,所用材料也最少。不稳定的结构,可以通过架梁的方式增加其三角形结构,使它变得稳定。在建造塔台时,尽可能用三角形框架,是为了增加塔台的稳固性。
22.×
【详解】经过九年施工,港珠澳大桥终于正式开通了。港珠澳大桥飞跨伶行洋,连接着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和人口最密集的地区,大桥全长55千米,是集桥、岛、隧为一体的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将香港、珠海、澳门三座城市连接在了一起,大桥将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发展带来强劲的动力。
23.×
【详解】不倒翁应用了重心低不易倒的原理,符合上轻下重、上小下大的特点。只因为上小下大无法实现不容易倒,还要符合上轻下重的特点,题目的说法错误。
24.√
【详解】设计图纸和设计活动的要求:①设计图纸清楚明了,有条理,表达方式全面,有文字、图画、数字、标记等。②小组分工明确、系统,有序开展设计活动。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25.×
【详解】在实际制作模型的活动中,如果对塔台模型的设计有了新的想法,要经过小组研讨后,先修改图纸再实施制作,所以完全按照设计图进行制作的说法不正确。
26.√
【详解】一项工程是往往由多个系统组成的,系统是由多个不同部分而形成的整体,各个部分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的集合。住房由供水、供暖、采光、电路等多个系统组成。
27.√
【详解】工程是为了满足我们的需要设计和使用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和制造产品的活动。工程建设的步骤:明确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在限制条件下进行设计;制作一个模型(画或写解决方案) ;测试这个模型、评估并改进;实施建设。限制条件包括时间、费用、可用材料、环境、抵抗自然界的破坏能力等。
28.√
【详解】工程是为了满足我们的需要设计和使用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和制造产品的活动。大到“中国天眼”、“神舟”飞船,小到体育场馆、普通民房的建造都属于工程。工程是要统筹考虑,协调平衡多种制约因素的,具有复杂性。工程建设过程的相似步骤中的限制条件包括时间、费用,可用材料,环境,抵抗自然界的破坏能力等。
29.√
【详解】建造房屋的过程:选址、设计、施工、验收等。建造工程的每个阶段都很重要,都必不可少。住房建造完成后需要验收,验收合格后才能交付使用。
30.√
【详解】塔高、承重、安全是工程项目的核心与重点,美观、成本等属于在重点基础上的综合点。所以设计塔台时,我们首先得考虑其承重、抗风、抗震等安全性问题,再考虑成本、外观的问题。
31.
【详解】完成一项工程要经历重要的工作阶段,包括建造前人员分配、确定选址,建造中分工搭建、局部微调,建造后评估交流、整体测试。
32.不能,折弯的吸管承重力减弱
【详解】制作塔台模型时,一定要保证每根吸管的承重能力不受影响。如果不小心将一根吸管折弯了,再将这根吸管恢复成直的。此时这根吸管是不能拿来做承重的立柱,因为吸管经过弯折后承重能力变小,会影响整个模型的承重能力。
33.画设计图、制作模型、维修机器、调试产品。
【详解】工程师运用科学和技术进行设计,解决实际问题,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人工世界,如房子、汽车、衣服、洗衣机、电冰箱、空调等,利用自然界的资源构建人工世界,会改善我们的生活。工程师工作的内容有画设计图、制作模型、维修机器、调试产品。
34.上小下大、上轻下重、风阻小。
【详解】像铁塔这样骨架式的构造叫做框架结构。用框架结构可以建起很高的建筑而花费的材料却很少,框架结构以三角形为基本构造,因为在基本框架结构中,三角形框架的稳定性最好。高压电线的塔架是框架结构,特点是上小下大、上轻下重、风阻小等。
35.我设计的是一座能在海底居住的房屋,它是由特殊的钢化玻璃制成的,一共有三层楼,每一层楼都可以透过玻璃看到美丽的海底世界。在房子里面可以提供足够的氧气,同时这个房屋也是智能化的,它能够在我生病时给我看病并提供相关药物,也能自动打扫房间等等。
【分析】工程设计的基本步骤包括明确问题、确定方案、设计制作、改进完善。能针对一个具体的任务,按照设计的基本步骤来设计一个产品或完成指定的任务。
【详解】设计房屋时要充分利用科学、美术、数学等知识,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我设计的是一座能在海底居住的房屋,它是由特殊的钢化玻璃制成的,一共有三层楼,每一层楼都可以透过玻璃看到美丽的海底世界。在房子里面可以提供足够的氧气,同时这个房屋也是智能化的,它能够在我生病时给我看病并提供相关药物,也能自动打扫房间等等。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