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热综合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热综合训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95.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5-09 14:07: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 热综合训练
一、选择题
1.研究水在加热时的变化实验。点燃酒精灯,用酒精灯火焰的( )加热。
A.内焰 B.外焰 C.焰心
2.将两支同样的温度计静置在阳光下(如下图所示)。一段时间后,瓶外温度计示数与瓶内温度计示数相比( )。
A.瓶外示数大 B.瓶外示数小 C.无法比较
3.制作冰棍时,从水到冰体积和质量发生什么变化?( )。
A.体积减少,质量增加 B.体积增大,质量不变
C.体积不变,质量增加
4.电烤箱能把食物烤熟,这利用了( )。
A.热对流 B.热辐射 C.热传导
5.小明吃雪糕时,看到雪糕周围冒“冷气”,由此联想到打开热水瓶木塞时,瓶口会冒“热气”。下列关于“冷气”和“热气”的判断,正确的是( )。
A.“冷气”和“热气”是不同的,前者是小水珠,后者是水蒸气
B.“冷气”和“热气”是不同的。前者是水蒸气,后者是小水珠
C.“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都是小水珠
6.我们在给试管中的水加热实验中,我们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A.热水下降,冷水上升 B.冷水下降,热水上升 C.冷水、热水同时上升
7.如图所示,当用酒精灯给试管加热时,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
A.试管中的水全部沸腾
B.只有加热部位以下的水沸腾
C.只有加热部位以上的水沸腾
8.为了方便观察热在水中传递过程,我们可以在水中指定位置( )。
A.滴几滴红墨水 B.放几克盐 C.滴几滴食用油
9.下完雨后,我们感觉比较凉爽,是因为__________。
A.水蒸发时吸热 B.水蒸气凝结成水吸热 C.水蒸气凝结成水放热
10.高压锅、炖锅等多是用金属做成的,因为金属是( )。
A.热的良导体 B.热的不良导体 C.质量轻,价格便宜
11.热水瓶内胆和不锈钢做的保温杯能起到保温作用的主要原因是( )。
A.内胆和不锈钢不容易传热
B.瓶口用软木塞减缓热量传递
C.内胆、保温杯是双层的,中间是中空的,传热能力弱
12.我们在做“不同金属的传热性能”实验时,要控制的相同条件是三种金属的( )。
A.长短、粗细 B.重量、体积 C.颜色、体积
二、填空题
13.不同的物质对热的传导能力不同,我们把善于传热的物体称为热的 导体,不善于传热的物体称为热的 导体。
14.物体失去热量,温度会 ;物体获得热量,温度会 。
15.请给铜、铁、塑料、铝四种材料的导热能力进行排序: 。
16.太阳是地球上最大的热源,太阳产生的热是通过 的形式传递到地球上的。
17.为了观察金属条上的温度变化,可以在上面涂蜡或者 。
18.冬天用手捂着热水袋,手的温度会 ,热水袋的温度会 ,热量从 传向 。
19.家中炒菜用的铁锅,锅身是热的 ,方便菜快速烧熟。
20.当热从一个 传递给另一个 ,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 ,我们把这过程叫做热传递。
21.菜汤的热会从勺头沿着勺柄传到勺柄手握处,这种热的传递方式是 。
22.不锈钢是热的 导体,空气是热的 导体。
三、判断题
23.水会蒸发到空气中,所以空气中的水蒸气会聚集得越来越多,大自然中的液态水就会越来越少。( )
24.当水温与周围环境的温度一样时,水温便不会再下降了。( )
25.淋浴后浴室镜面上的水珠是水蒸气的凝结现象。( )
26.大多数非金属的导热性比金属的导热性强。( )
27.夏天为了让教室里凉的更快,空调出风口应该朝下。( )
28.冬天是疫情高发期,戴眼镜的同学同时戴着口罩眼镜上会起雾,原因是呼出气体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眼镜片凝结成了小水珠。( )
29.木头的导热性和导电性都比金属强。( )
30.我们可以用温度计测量温度﹐还可以用感温纸带等工具来观察温度的变化。使用多种观察工具,可以使科学论证更有说服力。( )
31.水沸腾后,即便不加热也能一直保持沸腾状态。( )
32.自然界中云、雾、霜、雪与水蒸气的凝结无关。( )
四、连线题
33.连线题
热传导
夏天吹空调 用热水袋取暖
水烧开 热对流 冬天烤火
铁锅烧菜 开窗通风
夏天开电扇 热辐射 晒被子
五、简答题
34.你急着去上学,妈妈盛的汤太烫,你用什么方法可以让它快点儿凉下来?
35.为了防止沸腾后的热水飞溅,我们可以怎么做?(写出1条即可)
36.小科联想到现在生活中的冷链物流大多使用冰袋加上泡沫箱,泡沫箱的作用是什么?
37.我们能把一壶冷水烧开,你知道壶内的水是怎样变热的?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1.B
【详解】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个部分,外焰的温度最高,内焰其次,焰心的温度最低。因为酒精灯的外焰温度最高,所以我们在给物体加热时一般使用酒精灯的外焰。
2.B
【详解】两支同样的温度计静置在阳光下,即为相同的太阳辐射环境下,存放在玻璃瓶中的温度计由于受到玻璃的保温作用的原理,温度会偏高。
3.B
【详解】水在结冰时,出现不同于“热胀冷缩”特殊现象,即“热缩冷胀”,水结冰后体积会变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冰相比,冰的体积大,水的体积小,但是质量不会改变。因此,制作冰棍时,从水到冰体积变大,质量不变。
4.B
【详解】热传递的主要方式是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不依靠任何物体而直接向周围发射热量,这种传递热的方式是热辐射。电烤箱是利用热辐射给食物加热。
5.C
【详解】水蒸气遇冷变成水的过程叫凝结。小明吃雪糕时,看到雪糕周围冒“冷气”,是水蒸气遇到冰冷的雪糕凝结成的小水珠;打开热水瓶木塞时,瓶口会冒“热气”,是热水瓶里的水蒸气,在上升过程中,遇到温度较低的空气凝结成的小水珠,所以它们的本质是相同的,都属于凝结成的小水珠。
6.B
【详解】我们在给试管中的水加热实验中,在加热时试管底部的水获得热量,温度上升,开始向上流动,并且把热量带到流动过的地方,而上方的冷水向下运动,冷热水通过循环传递热量,这就是热对流现象。所以我们在给试管中的水加热实验中,我们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冷水下降,热水上升。
7.C
【详解】液体在受热的情况下,比较热的液体会向上流动。当用酒精灯给试管加热时,加热部位以上的水会受热体积膨胀,向上流,而下部的冷水密度大,不会向上流动,因此加热部位上下的水不会发生对流。而加热部位以上的水热水向上,冷水向下形成对流,使得加热部位以上的水很快沸腾。
8.A
【详解】为了方便观察热在水中传递过程,我们可以在水中指定位置滴几滴红墨水,红墨水的颜色比较鲜艳,方便我们观察热在水中的传递。盐是可以溶解在水中的,而食用油不溶解于水,且油比水轻,会浮在水面上,加这两种物质都不方便观察热在水中的传递过程,故选A。
9.A
【详解】水蒸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气体。下完雨后,我们感觉比较凉爽,是因为水蒸发是要吸热的,因此我们会感到凉爽。
10.A
【详解】材料根据导热性能的不同,分为热的良导体和热的不良导体,其中热的良导体导热快,散热快,绝大多数金属都是热的良导体,家里的炒锅、高压锅等,绝大多数是用金属制成的,就是利用了金属是热的良导体。
11.C
【详解】保温材料能起到保温作用是因为是热的不良导体,不容易散热。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保温效果。热水瓶内胆和不锈钢做的保温杯能起到保温作用的主要原因是内胆、保温杯是双层的,中间是中空的,传热能力极弱,C是正确的选项。
12.A
【详解】对比实验要注意的问题:1、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2、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保持一样。我们在做“不同金属的传热性能实验”时,应选用相同长短、粗细的铜棒铝棒、铁棒进行比较,只改变材料的种类。
13. 良 不良
【详解】不同的物体传热的本领是不同的,人们把善于传热的物体叫作热的良导体,把不善于传热的物体叫作热的不良导体。按这样分类,家用的菜锅,锅体应该用热的良导体做成,锅柄要用热的不良导体做成。
14. 下降 上升
【详解】对一个物体来说,物体失去热量,温度下降;物体获得热量,温度上升。通过测量一个物体的温度变化可以知道这个物体失去热量还是获得热量。
15.铜>铝>铁>塑料
【详解】不同的物体传导热的本领是不同的。像金属这样导热性能好的物体称为热的良导体,吸热快,散热也快;而像塑料、木头这样导热性能差的物体称为热的不良导体,吸热慢,散热也慢。导热能力进行排序:铜>铝>铁>塑料。
16.热辐射
【详解】热辐射是物体不依靠介质,直接将能量发射出来,传给其他物体的过程,热辐射是远距离传递能量的主要方式。太阳是地球上最大的热源,太阳产生的热是通过热辐射的形式传递到地球上的。
17.感温油墨
【详解】热是一种能量的形式,热能够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直到两者温度相同。为了观察金属条上的温度变化,可以在上面涂蜡或者感温油墨。
18. 上升 下降 热水袋 手
【详解】热传导是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过程。冬天用手捂着热水袋,手和热水袋的温度不同,存在温度差异就会发生热传递现象,热量从温度高的热水袋传向手,手得到热量,温度上升;热水袋失去热量,温度下降。
19.良导体
【详解】不同的材料传递热量的快慢不同,金属材料传递热量比较快,塑料和木头等材料传递热量比较慢。像家中炒菜用的铁锅,锅身是热的良导体,方便菜快速烧熟。
20. 物体 物体 另一部分
【详解】由于两个物体的温度不同,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法叫热传递。热总是从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热传递有三种方式:热传导,辐射,对流。
21.热传导
【详解】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法叫热传导;热在固体中的传递方向是有规律的,是从物体较热的一端传向较冷的一端。菜汤的热会从勺头沿着勺柄传到勺柄手握处,这种热的传递方式是热传导。
22. 良 不良
【详解】不同的物体传导热的本领是不同的,人们把善于传导热的物体叫做热的良导体,把不善于传导热的物体叫做热的不良导体,不锈钢的导热能力强,是热的良导体;空气的导热能力差,是热的不良导体。
23.×
【详解】地球上的水循环使地球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及生物圈之间进行能量交换,所以地球上的水循环对人类、对自然界其他生物都重要,题目观点错误。
24.√
【详解】温度是随着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的。温度下降呈先快后慢的规律。热水刚倒入杯中时,与周围环境的温度相差很大,热量散发得很快,当逐渐与周围环境的温差变小时,热的散发速度就减慢了。当水温与周围环境的温度一样时,水温便不会再下降了。
25.√
【详解】凝结是气体遇冷而变成液体,如水蒸气遇冷变成水。温度越低,凝结速度越快。洗澡时浴室镜子上有小水珠就是水蒸气的凝结现象。故题干说法正确。
26.×
【详解】不同材料的导热性是不一样的。一般情况下金属材料的导热性比较强,非金属材料的导热性比较弱。热的良导体:铜丝、铝勺、不锈钢管、铁丝;热的不良导体:陶瓷、纸、塑料块、木头、玻璃棒、皮革。
27.×
【详解】空气受热体积膨胀,会上升;空气遇冷体积收缩,会下降。因此,夏季,空调的凉气出风口应该朝向上吹,更容易让空气形成对流,使室内温度下降。
28.√
【详解】水在自然界有液态、固态、气态三种存在状态,水的状态变化与热量有关。水蒸气变成液态水的过程叫凝结,水蒸气变成固态水的过程叫凝固。冬天,戴眼镜的同学在戴上口罩时,镜片上常常会起雾。这是因为人呼出的热空气遇到冷的镜片会凝结成小水珠。
29.×
【详解】木头是热的不良导体,导热性差,不导电。金属是热的良导体,容易导热和导电。题目说法错误。
30.√
【详解】在实验中,我们测量物体的温度通常使用温度计,生活中还有更多感知温度的方法,比如使用感温纸带、感温粉末、感温传感器等。使用多种观察工具,可以使科学论证更有说服力。
31.×
【详解】水沸腾时,有大量的气泡产生,气泡中主要是空气,一部分的空气能溶于水中,当加热的时候就会出来。在标准的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水沸腾后,温度不变,继续吸热,不加热不能一直保持沸腾状态,所以题干中说法是错误的。
32.×
【详解】水在自然界中有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状态,不同状态之间可以互相转化。水蒸气受冷凝结而成的小水珠,飘浮在高空就是云,在低空就是雾;低空的水蒸气在0℃以下受冷变化成的冰晶就是霜,高空的水蒸气在0℃以下受冷变化成的冰晶就是雪,所以自然界中云、雾、霜、雪与水蒸气的凝结有关。
33.
【详解】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法叫做热传递。热传递主要通过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三种方式来实现的。铁锅烧菜、用热水袋取暖主要是利用热传导方式;夏天吹空调、水烧开、夏天开风扇、开窗通风主要是利用热对流进行热量传递;冬天烤火、晒被子是通过热辐射传递热量。
34.用筷子搅拌增加对流;可以倒入一个大点的容器中扩大散热面积;用扇子扇;还可以用两个碗相互倾倒等散热方法。
【详解】要使汤变凉,即汤的温度下降,就要从怎样加快汤的内能的散失去考虑。用筷子搅拌增加对流;可以倒入一个大点的容器中扩大散热面积;用扇子扇;还可以用两个碗相互倾倒等散热方法。
35.戴上护目镜(或烧杯里的水不超过杯子的二分之一)
【详解】水有三态变化,气态、液态和固态。水由液态到气态叫作汽化,是一个吸热过程;到固态叫作凝固,是一个放热过程。水由固态到液态叫熔化,是一个吸热过程;由固态直接到气态叫作升华,水由气态到液态叫作液化,水蒸气直接到固态叫作凝华。为了防止沸腾后的热水飞溅,我们要戴上护目镜,同时烧杯中的水不超过杯体的二分之一。
36.泡沫箱起到保温的作用
【详解】不同的物体传导热的本领是不同的。善于传热的物质叫做热的良导体,吸热快,散热也快;不善于传热的物质叫做热的不良导体,吸热慢,散热也慢。沫箱是热的不良导体,吸热慢,散热也慢,起到保温的作用。
37.茶壶与炉体接触,炉子里煤炭燃烧产生的热量加热茶壶底部,茶壶通过热传导让下部的水热起来,下部的水受热后会上升,上部比较冷的水会下降,通过热水和冷水的相互对流,使全部的水变热。
【详解】热传导: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过程。对流:通过中介物(如水或空气)的流动而传热的过程。热辐射:物体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发射热能的过程。茶壶与炉体接触,炉子里煤炭燃烧产生的热量加热茶壶底部,茶壶通过热传导让下部的水热起来,下部的水受热后会上升,上部比较冷的水会下降,通过热水和冷水的相互对流,使全部的水变热。烧水的过程中有热传导和热对流两种传热方式。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