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春统编七下语文第三单元检测卷(A卷)(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春统编七下语文第三单元检测卷(A卷)(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07 10:00:33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班级 姓名 学号 分数
第三单元 (A卷·知识通关练)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积累运用(2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絮说(xù)   粗拙(zhuó)  震悚(sǒng)  诘问(jié)
B.涎水(xián) 蹒跚(mán) 荒僻(pì) 愧怍(zuò)
C.尴尬(gà) 晌午(shǎng) 哀悼(dào) 头颅(lú)
D.滞笨(zhì) 惶急(huáng) 憎恶(zèng) 门槛(kǎn)
2.在下列句中横线处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2分)
(1)《山海经》也另买了一部石印的,每卷都有图赞,绿色的画,字是红的,比那木刻的________得多了。
(2)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________地转过身子。
(3)他从没看透我们是好欺负的主顾,他________压根儿就没想到这点。
A.精致  笨拙  大概 B.精致  滞笨  或许
C.精巧  笨拙  大概 D.精巧  滞笨  或许
(2023·湖北鄂州中考)3.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 中华传统文化一向推崇对劳动实践的认同、对劳动精神的传承、对劳动文化的传播。
B. 截至目前,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已完成四次出舱活动,刷新了中国航天员单个乘组出舱活动记录。
C. 评价艺术作品是否优秀,不能仅凭流量多少这一标准,内容品质、价值含量等更应该成为评价机制的主要内容。
D. 每到夏季,学校都会反复向学生发出不要到陌生水域游泳,更不要在没有大人陪同的情况下独自一人去游泳。
(2023春·广西玉林市期中)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阿长与<山海经>》运用先抑后扬,前后呼应的写法,塑造了一个善良,热心,忠厚,真诚的长妈妈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长妈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B.《老王》以老王的生活遭遇为线,折射出老王质朴、善良、忠实的可贵品质和先人后己,舍己为人的金子般的心。
C.《台阶》塑造了发展中的中国农村一个农民的典型形象,他身上所具备的优秀品质代表了新旧交替时期中国农民的突出特征。
D.《卖油翁》主要是写卖油翁的技艺,突出熟能生巧的道理,所以重点写卖油翁的酌油,而对陈尧咨的射技只是一笔带过。
(2023春·福建福州马尾区期中)5.请根据提示,填写古诗文名句。(8分)
(1)深林人不知, 。(《竹里馆》)
(2)马上相逢无纸笔,   。(《逢入京使》)
(3)身在远方的人,乡情常常会在某一瞬间漫上心头。花木兰出征途中,“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黄河奔腾的水声勾起她对家人的思念;岑参远赴边塞,途中望乡,一句“故园东望路漫漫,   ”,让人动容;李白在深夜听着远处飘来的别离之曲,不禁吟叹“   ,   ”。抒发思乡之情的诗句在古诗词中随处可见,如“   ,   ”。
(2023春·浙江省宁波市东吴咸祥等八校联考)6.主持人带着大家开展“整本书阅读”系列活动,请按要求完成下面任务。(6分)
(1)为下面三位同学的读后感标题选择合适的书名(填写字母)。(3分)
标题:合作才能共赢——读《   》有感
信仰显英雄本色——读《   》有感
黑暗社会吞噬善良人性——读《   》有感
书名:
A.《骆驼祥子》 B.《红岩》 C.《创业史》 D.《水浒》
(2)同学们针对《骆驼祥子》中的“洋车夫”展开话题讨论。下面是甲乙同学的发言,请你结合小说具体内容,帮乙同学补充理由。(3分)
甲:作者在书中除了写祥子,还写了形形色色的洋车夫,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让我们读者对老北京洋车夫这一行当留下深刻印象,从而体会到旧社会底层劳动者的悲苦生活。
乙:我认为不仅于此。作者构思特别巧妙,还让我们在某些洋车夫,如老马,又如二强子身上,看到祥子最终的命运走向。
我说:我同意乙同学的看法。如作者笔下的    (老马和二强子二选一)
(2023春·重庆市巴南区期中)7.综合性学习。(6分)
陶行知先生说:“国家是大家的,爱国是每个人的本分”。某校七年级一班组织开展以“天下家国”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材料一:
“天下国家”是一个古老的话题,每个人对自己的国家的热爱都近乎本能,中华民族自古至今源源不断地涌现出了一批批爱国志士:有精忠报国的岳飞,也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还有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作出杰出贡献的功勋模范人物钟南山……他们关心国家,并为之奋斗,甚至牺牲,他们是中国的脊梁。
材料二:
2015年3月,也门战乱,中国海军派遣军舰赴亚丁港执行撤离任务,571名中国公民从生命危在旦夕到安全登舰,只用了两天时间;2016年11月,新西兰发生强震并引发海啸,包括中国游客在内的上千名游客被困,中国领事馆包下所有能租用的直升机,40小时后125名中国游客全部安全撤离;2018年9月,日本遭台风强袭,中国旅客滞留机场,中国的救援车在第一时间赶到,使1044名中国游客全部安全撤离。一页页海外救援篇章,一次次赢得世人的羡慕与尊敬,一回回交出满意的答卷!
(1)请你写出相连的两句反映家国情怀的名言或诗句。(2分)
(2)综合材料一的内容,你得出了什么结论?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2分)
(3)阅读材料二,写出你的感受。(不少于30字)(2分)
二、阅读理解(42分)
(2022·河南长垣市期中)(一)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4分)
晚春
韩愈
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英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8. 请说出“百般红紫斗芳菲”中“斗”字的妙处。(2分)
9. 请发挥想象,用优美的语言描绘“杨花”“漫天作雪飞”的画面。(2分)
(2023春·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期中)(二)阅读选文,完成问题。(12分)
【甲】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乙】
长安地斥卤①,无甘泉,尧咨疏龙首渠注城中,民利之。然豪侈不循法度。敞武库②,建视草堂,开三门,筑甬道,出入列禁兵③自卫。用刑惨急吏民语不中意数有杖死者。尝以气凌转运使乐黄目④,黄目不能堪,求解⑤由去,遂徙⑥尧咨知河南府。既而有发尧咨守长安不法者,帝不欲穷治,止削职徙邓州,才数月,复知制诰。
【注释】①斥卤:盐碱地。②武库:古代储藏器物的仓库。③禁兵:北宋正规军人。④乐黄目:人名,时任转运使,皇帝曾派他督查陈尧咨。⑤解:解职。⑥徙:贬官。
10.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夜发清溪向三峡(《峨眉山月歌》)
B.徐以杓酌油沥之 自以为大有所益(《孙权劝学》)
C.求解去 求闻之若此(《穿井得一人》)
D.止削职徙邓州 止增笑耳(《狼》)
11.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用 刑 惨 急 吏 民 语 不 中 意 数 有 杖 死 者
1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2)然豪侈不循法度。
13.结合【甲】【乙】两文内容,从正、反两个方面分析陈尧咨的人物形象。(4分)
(2023春·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期中)(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10分)
老王
我常坐老王的三轮。他蹬,我坐,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
据老王自己讲:北京解放后,蹬三轮的都组织起来,那时候他“脑袋慢”,“没绕过来”,“晚了一步”,就“进不去了”,他感叹自己“人老了,没用了”。老王常有失群落伍的惶恐,因为他是单干户。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此外就没什么亲人。
老王只有一只眼,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乘客不愿坐他的车,怕他看不清,撞了什么。有人说,这老光棍大约年轻时不老实,害了什么恶病,瞎掉了一只眼。他那只好眼也有病,天黑了就看不见。有一次,他撞在电杆上,撞得半面肿胀,又青又紫。那时候我们在干校,我女儿说他是夜盲症,给他吃了大瓶的鱼肝油,晚上就看得见了。他也许是从小营养不良而瞎了一眼,也许是得了恶病,反正同是不幸,而后者该是更深的不幸。
有一天傍晚,我们夫妇散步,经过一个荒僻的小胡同,看见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里面有几间塌败的小屋;老王正蹬着他那辆三轮进大院去。后来我在坐着老王的车和他闲聊的时候,问起那里是不是他的家。他说,住那儿多年了。
有一年夏天,老王给我们楼下人家送冰,愿意给我们家带送,车费减半。我们当然不要他减半收费。每天清晨,老王抱着冰上三楼,代我们放入冰箱。他送的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冰价相等。胡同口蹬三轮的我们大多熟识,老王是其中最老实的。他从没看透我们是好欺负的主顾,他大概压根儿没想到这点。
“文化大革命”开始,默存不知怎么的一条腿走不得路了。我代他请了假,烦老王送他上医院。我自己不敢乘三轮,挤公共汽车到医院门口等待。老王帮我把默存扶下车,却坚决不肯拿钱。他说:“我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我一定要给钱,他哑着嗓子悄悄问我:“你还有钱吗?”我笑着说有钱,他拿了钱却还不大放心。
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
我忙去接。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
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他只说:“我不吃。”
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
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我不能想象他是怎么回家的。
过了十多天,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我问:“老王怎么了?好些没有?”
“早埋了。”
“呀,他什么时候……”
“什么时候死的?就是到您那儿的第二天。”
我没再多问。
我回家看着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捉摸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我想他是知道的。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14.把握全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以与老王的交往为写作线索,先后写了老王的基本情况、回忆与老王的交往片段、重点回忆老王,行文详略得当。
B.文章刻画人物生动传神,通过对老王的语言描写、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突出了老王纯朴、仁义、善良的品性。
C.本文基于文革期间的特殊时代背景写作,借助老王这一人物形象,表达了作者对人性之美的讴歌,对不幸者的悲悯关怀,对自身的反省,对命运的慨叹,以及对时代的无情讥讽。
D.这篇文章选材较多,为了把琐碎的材料组织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作者兼用逻辑顺序和时间顺序来编排,介绍老王的基本情况是按逻辑顺序,而后面回忆老王部分是按照时间顺序。
15.本文遣词造句准确老到,表现力强,下面对文中划线句说法不正确的是( )(3分)
A.“我一定要给他钱,他哑着嗓子悄悄问我‘你还有钱吗?’”这句话可以看出我在关心老王的同时,老王也在关心我,凸显出不同身份的人之间所存在的温情。
B.“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数不完。”这是因为老王当时病入膏肓的形象把我吓坏了,总不能集中精力去数,所以作者觉得鸡蛋多得“数不完”。
C.“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一句中的“强笑”说明“我”笑得很不自然,体现出“我”对病危中的老王的同情。
D.“他一手拿着布,一于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中的“攥”表达老王当时是一种矛盾的心情:既又不好意思,又很难过。
16.细读文中“老王来送香油鸡蛋”的片段,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详写这部分内容?(4分)
(2023春·浙江省衢州市开化三中期中)(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题目。(16分)
不落别处
①在盛夏的信义路上,常常会看到一位流浪的老人。他土头土脸,相貌丑陋,中山装里还有一件破旧的毛衣。平常他就蹲坐在街角,歪着脖子,也不说话,只是轻轻地摇动手里的奖券。
②他很少会站起来走动。当他站起,我才发现他的椅子绑在皮带上,走的时候,又摇过去。他脚上穿着一双老式的大皮鞋,摇摇晃晃像陆上的河马。
③如果是中午,他就走到卖自助餐摊子的面前,想买一些东西来吃,通常会盛一盒便当送给他。他就把吊在臀部的椅子对准臀部,然后坐下去。吃完饭,仍是歪着脖子,嘴巴微张。
④到夜晚,他会找一块干净挡风的走廊睡觉,把椅子解下来当枕头
⑤我观察流浪汉很久了,他全部的家当都带在身上,几乎终日不说一句话,应该是北方人,流落到这南方的街头
⑥对于街头的这位老人,大部分人都会投以厌恶与疑惑的眼光,小部分人则投以同情。
⑦我每次经过那里,总会向老人买两张奖券,虽然我知道即使每天买两张奖券,但奖券使我感到心安【A】。
⑧记得第一次向他买奖券那一幕,他的手、他的奖券和他的衣服同样的油腻污秽,他缓缓地把奖券撕下,摸索半天掏出一个小小的红红塑料套。这套子竟是崭新的,和他并不相配。
⑨老人小心地把奖券装进红色塑料套,由于手的笨拙,做这个简单的动作也十分艰难。
⑩“不用装套子了。”我说。
“不行的,讨个喜气,祝你中奖!”老人终于笑了,说出充满乡音的话。
他终于装好了,慎重地把红套子交给我,红套子上写着八个字“一券在手,希望无穷”①。
后来我才知道,不管是谁买奖券,他总会努力地把奖券装进红套子里。慢慢我理解了,我总是沉默着【B】,耐心等待,看他把心情装进红封套
和老人逐渐认识后,有一年冬天黄昏,我向他买奖券,先看见我穿了单衣,最上面的两个扣子没有扣。老人说:“你这样会冷吧!”然后,伸出那双油污的手,要来帮我扣扣子,但没有退避。
老人花了很大的力气,才把我的扣子扣好,那时我真正感觉到人纯净的善意,我想起了自己的父亲,鼻子因而发酸。
老人依然是街头的流浪汉,我依然是我,向他买着无关紧要的奖券。但在我们之间,装在小红套,装在眼睛里
我向老人买过很多很多奖券,从未中过奖,但每次接过小红套时,真的是“一券在手,希望无穷”②。我的希望不是奖券,而是人的好品质,它不会被任何境况所淹没。
“好雪片片,不落别处!”它美丽地落下不见了,但灌溉了我们的心田。
17.本文的线索是什么?(2分)
18.本文语言意蕴丰富,让人回味无穷。请结合语境,任选文中【A】或【B】处的加点词语加以品析。(3分)
我选   处:   
19.文中两次出现“一券在手,希望无穷”,分别说说它们不同的含义。(4分)
①   
②   
20.文章题目“不落别处”改为“卖奖券的老人”好不好?请阐述理由。(3分)
21.在我们周围有一些像文中“老人”、《老王》中的“老王”这样的人,他们生活艰难,却拥有着金子般的心灵。请结合文本与自己的感悟。(4分)
三、写作(50分)
22.临终前来送香油和鸡蛋的老王;历尽艰辛也要把台阶建成的父亲;想方设法买来《山海经》的阿长……他们都是“小人物”,弱小,平凡,微不足道,但只要你用心关注,你定能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请你选择身边的一个或几个这样的“小人物”,写一写他(或他们)的故事,说一说那些感动你的细节,谈一谈你从他(或他们)身上得到的感悟。
要求:1.如果选择题目一,请根据材料,自拟题目。2.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不少于600字。3.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4.文中不得出现考生姓名及与考生相关的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班级 姓名 学号 分数
第三单元 (A卷·知识通关练)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积累运用(2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絮说(xù)   粗拙(zhuó)  震悚(sǒng)  诘问(jié)
B.涎水(xián) 蹒跚(mán) 荒僻(pì) 愧怍(zuò)
C.尴尬(gà) 晌午(shǎng) 哀悼(dào) 头颅(lú)
D.滞笨(zhì) 惶急(huáng) 憎恶(zèng) 门槛(kǎn)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重点汉字的读音。A项“拙”应读zhuō,B项“蹒”应读pán,D项“憎”应读zēng。故选C。
2.在下列句中横线处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2分)
(1)《山海经》也另买了一部石印的,每卷都有图赞,绿色的画,字是红的,比那木刻的________得多了。
(2)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________地转过身子。
(3)他从没看透我们是好欺负的主顾,他________压根儿就没想到这点。
A.精致  笨拙  大概 B.精致  滞笨  或许
C.精巧  笨拙  大概 D.精巧  滞笨  或许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近义词的辨析与运用。第(1)句,精巧:主要指形状,精致而且小巧。精致:精巧细致;细密;也指精美工巧;美好等。第(2)句,滞笨,形容人行动迟缓或者思考迟钝。笨拙,指不聪明,不灵巧,反应迟钝。第(3)句,大概,大致内容或情况;表示推测。或许,可能但不肯定;也许;不一定。故选C。
(2023·湖北鄂州中考)3.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 中华传统文化一向推崇对劳动实践的认同、对劳动精神的传承、对劳动文化的传播。
B. 截至目前,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已完成四次出舱活动,刷新了中国航天员单个乘组出舱活动记录。
C. 评价艺术作品是否优秀,不能仅凭流量多少这一标准,内容品质、价值含量等更应该成为评价机制的主要内容。
D. 每到夏季,学校都会反复向学生发出不要到陌生水域游泳,更不要在没有大人陪同的情况下独自一人去游泳。
【答案】D
【解析】考查病句辨析的能力。
D.成分残缺,应在“一人去游泳”的后面加上“的倡议”;故选D。
(2023春·广西玉林市期中)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阿长与<山海经>》运用先抑后扬,前后呼应的写法,塑造了一个善良,热心,忠厚,真诚的长妈妈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长妈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B.《老王》以老王的生活遭遇为线,折射出老王质朴、善良、忠实的可贵品质和先人后己,舍己为人的金子般的心。
C.《台阶》塑造了发展中的中国农村一个农民的典型形象,他身上所具备的优秀品质代表了新旧交替时期中国农民的突出特征。
D.《卖油翁》主要是写卖油翁的技艺,突出熟能生巧的道理,所以重点写卖油翁的酌油,而对陈尧咨的射技只是一笔带过。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课文内容分析。解答此题,要有一定阅读能力和知识积累。
B.错误,《老王》以作者与老王的交往为线索。故选B。
【点评】解答这道题,要有比较扎实的语文基本功。这要求我们要养成多读书、多积累的好习惯,这样才能厚积薄发,提高解题的准确率。
(2023春·福建福州马尾区期中)5.请根据提示,填写古诗文名句。(8分)
(1)深林人不知, 。(《竹里馆》)
(2)马上相逢无纸笔,   。(《逢入京使》)
(3)身在远方的人,乡情常常会在某一瞬间漫上心头。花木兰出征途中,“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黄河奔腾的水声勾起她对家人的思念;岑参远赴边塞,途中望乡,一句“故园东望路漫漫,   ”,让人动容;李白在深夜听着远处飘来的别离之曲,不禁吟叹“   ,   ”。抒发思乡之情的诗句在古诗词中随处可见,如“   ,   ”。
【答案】(1)明月来相照
(2)凭君传语报平安(注意“凭”的书写)
(3)不闻爷娘唤女声 双袖龙钟泪不干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示例: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解析】本题考查古诗文名句的默写。解答此题,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做好积累,要根据题干的提示写出相应的句子,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
【点评】古诗文默写类答题技巧:熟背古诗文;理解古诗文名句意思;注重积累,将易错处分类整理,加强记忆。
(2023春·浙江省宁波市东吴咸祥等八校联考)6.主持人带着大家开展“整本书阅读”系列活动,请按要求完成下面任务。(6分)
(1)为下面三位同学的读后感标题选择合适的书名(填写字母)。(3分)
标题:合作才能共赢——读《   》有感
信仰显英雄本色——读《   》有感
黑暗社会吞噬善良人性——读《   》有感
书名:
A.《骆驼祥子》 B.《红岩》 C.《创业史》 D.《水浒》
(2)同学们针对《骆驼祥子》中的“洋车夫”展开话题讨论。下面是甲乙同学的发言,请你结合小说具体内容,帮乙同学补充理由。(3分)
甲:作者在书中除了写祥子,还写了形形色色的洋车夫,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让我们读者对老北京洋车夫这一行当留下深刻印象,从而体会到旧社会底层劳动者的悲苦生活。
乙:我认为不仅于此。作者构思特别巧妙,还让我们在某些洋车夫,如老马,又如二强子身上,看到祥子最终的命运走向。
我说:我同意乙同学的看法。如作者笔下的    (老马和二强子二选一)
【答案】
(1)C B A
(2)示例一:如作者笔下的老马,在他身上可以找到祥子的影子。他忠厚勤劳本分,一辈子拉车,也拥有自己的一辆洋车,可他到老依旧穷困潦倒,连给孙子看病的钱都没有,眼睁睁地看着孙儿死在自己怀里。之后他被迫改行,孤独而凄凉地度过余生。这个人物的设定,暗示着在那人吃人的黑暗社会,祥子即使没有之后的种种变故,也注定了他悲苦命运的结局,从而更好地揭示作品主题。
示例二:二强子 他也是不折不扣的悲剧人物。他原先也勤劳节俭,踏实肯干,要强爱面子,但在生活的重压下一步步走向堕落。之后卖女得钱,以酒买醉。醉时打老婆,醒时又后悔不止,想好好拉车,给孩子好的生活,来弥补自己的过失。他的经历与祥子有相似之处,在他身上,也可找到祥子的身影。更加表明当时的黑暗社会扭曲善良的人性,穷人是没有出路的。
【解析】(1)本题考查小说内容与主题分析。
A.《骆驼祥子》:通过人力车夫“祥子”一生几起几落、最终沉沦的故事,揭露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底层人民的悲苦命运。符合“黑暗社会吞噬善良人性”选项;
B.《红岩》:是国民党集中营的幸存者罗广斌、杨益言创作的长篇小说。它主要叙述了1948年在国民党统治下的渣滓洞中,敌人为了得到口供,妄图用炎热、蚊虫、饥饿和干渴动摇革命者的意志,处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的共产党员意志坚强、宁死不屈。符合“信仰显英雄本色”选项;
C.《创业史》:以关中平原梁生宝父子两代人“创业”的故事为主线,以解放初期农村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为大背景,将社会大变革时期领导干部、共产党员、群众等各层次人们的表现及精神世界发展变化刻画得入木三分,突出反映了共产党人植根群众、依靠群众、引导群众和为了群众而积极探索不断进取的宽广胸怀和奋斗精神。符合“合作才能共赢”选项。
(2)本题考查《骆驼祥子》人物命运分析。老马和二强子二选一,结合小说内容分析。
示例:二强子是车夫,也是小福子的父亲。二强子与老马一样,虽然也有自己的车,同样无法供养一家人的生活。贫困使二强子精神苦闷,变成酒鬼。而后二强子把女儿小福子卖给别人作妾,后来又逼小福子卖淫;二强子踢死自己的老婆,放弃抚养孩子的责任,但在酒醒时又会痛苦万分。极度的穷困造成了二强子的酗酒、愚蠢、残忍的复杂性格,自暴自弃,没有了对生活的向往,与祥子的最终遭遇一样,成为社会的寄生虫。
【点评】阅读名著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2023春·重庆市巴南区期中)7.综合性学习。(6分)
陶行知先生说:“国家是大家的,爱国是每个人的本分”。某校七年级一班组织开展以“天下家国”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材料一:
“天下国家”是一个古老的话题,每个人对自己的国家的热爱都近乎本能,中华民族自古至今源源不断地涌现出了一批批爱国志士:有精忠报国的岳飞,也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还有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作出杰出贡献的功勋模范人物钟南山……他们关心国家,并为之奋斗,甚至牺牲,他们是中国的脊梁。
材料二:
2015年3月,也门战乱,中国海军派遣军舰赴亚丁港执行撤离任务,571名中国公民从生命危在旦夕到安全登舰,只用了两天时间;2016年11月,新西兰发生强震并引发海啸,包括中国游客在内的上千名游客被困,中国领事馆包下所有能租用的直升机,40小时后125名中国游客全部安全撤离;2018年9月,日本遭台风强袭,中国旅客滞留机场,中国的救援车在第一时间赶到,使1044名中国游客全部安全撤离。一页页海外救援篇章,一次次赢得世人的羡慕与尊敬,一回回交出满意的答卷!
(1)请你写出相连的两句反映家国情怀的名言或诗句。(2分)
(2)综合材料一的内容,你得出了什么结论?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2分)
(3)阅读材料二,写出你的感受。(不少于30字)(2分)
【答案】
(1)示例一: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示例二:位卑未敢忘忧国。
(2)个人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中华民族的爱国志士源源不断。
(3)当今的中国国力强盛,已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强大的国家是我国人民强大的后盾,更是国人的骄傲;作为中学生的我们,要为祖国的强盛更加努力。
【解析】
(1)本题考查知识积累。写出相连的两句反映家国情怀的名言或诗句即可。
(2)本题考查从材料中得出结论。
材料一第一句话强调了国家的兴亡与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第二句各方面强调了国家的根本在于人民。可得结论:个人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
根据材料二中的关键句是“中华民族自古至今源源不断地涌现出了一批批爱国志士”,并列举了诸多爱国人物,可得结论:中华民族的爱国志士源源不断。
(3)本题考查阅读启示,开放类试题,言之成理即可。材料列举了近几年中国的撤侨行动。这背后是强大的国力和政府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重视。据此拟写启示即可。如:强大的祖国永远是国人最坚强的后盾。中国作为东方弱国任人欺凌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我们做为新时代的青年,应该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努力奋斗。
【点评】综合读写题就是给出一段材料,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语言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而且材料不仅仅是课本中设置的专题,更多的是会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二、阅读理解(42分)
(2022·河南长垣市期中)(一)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4分)
晚春
韩愈
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英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8. 请说出“百般红紫斗芳菲”中“斗”字的妙处。(2分)
9. 请发挥想象,用优美的语言描绘“杨花”“漫天作雪飞”的画面。(2分)
【答案】
8. 拟人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晚春时节花草树木竞相开放、争妍斗艳的美丽景象。
9. 杨花朵朵,像轻盈洁白的雪花,漫天飞舞,随风飘扬。
【解析】
8.此题考查了学生炼字的能力。
做此题首先要了解古诗内容,在此基础上对关键字做出赏析,赏析时要把字放在语言环境中,“百般红紫斗芳菲”,这句话的意思是:想方设法竟相争妍斗艳。所以一个“斗”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把花朵人格化,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晚春时节花草树木竞相开花、争妍斗艳的美丽景象。
9.本题考查描绘诗中展现的画面。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做此类题要注意内容不能脱离诗词,要在正确理解和把握诗词的基础上进行,不能改得面目全非;并在诗词原意的基础上适当地进行想象、创新;还可以适当地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使改写的文字更加生动、形象。根据诗句“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可知描绘的景物是“杨花”,杨花即杨絮,“漫天作雪飞”,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漫天飞舞的杨絮比作了雪花。
示例:杨絮团团,像雪一样又轻又白,漫天飞舞,随风飘荡。
(2023春·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期中)(二)阅读选文,完成问题。(12分)
【甲】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乙】
长安地斥卤①,无甘泉,尧咨疏龙首渠注城中,民利之。然豪侈不循法度。敞武库②,建视草堂,开三门,筑甬道,出入列禁兵③自卫。用刑惨急吏民语不中意数有杖死者。尝以气凌转运使乐黄目④,黄目不能堪,求解⑤由去,遂徙⑥尧咨知河南府。既而有发尧咨守长安不法者,帝不欲穷治,止削职徙邓州,才数月,复知制诰。
【注释】①斥卤:盐碱地。②武库:古代储藏器物的仓库。③禁兵:北宋正规军人。④乐黄目:人名,时任转运使,皇帝曾派他督查陈尧咨。⑤解:解职。⑥徙:贬官。
10.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夜发清溪向三峡(《峨眉山月歌》)
B.徐以杓酌油沥之 自以为大有所益(《孙权劝学》)
C.求解去 求闻之若此(《穿井得一人》)
D.止削职徙邓州 止增笑耳(《狼》)
11.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用 刑 惨 急 吏 民 语 不 中 意 数 有 杖 死 者
1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2)然豪侈不循法度。
13.结合【甲】【乙】两文内容,从正、反两个方面分析陈尧咨的人物形象。(4分)
【答案】
10.D
11.用刑惨急/吏民语不中意/数有杖死者
12.(1)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是手法技艺熟练罢了。
(2)但是(他)生活豪华奢侈,不遵守法令制度。
13.正面:能力过人,擅长射箭,当世无双;疏通龙首渠,使百姓受益;
反面:生活豪奢,不守法度;修建视草堂,出入列禁兵自卫;骄横跋扈/滥用刑罚,欺压同僚。
【解析】
10.本题考查学生对一词多义现象的辨析能力。
A.射/出发;B.用/以为;C.请求/探求;D.只是/只是。故选D。
11.本题考查学生的断句能力。
句意为:用刑严刻峻急,官吏和百姓很多说的不符合心意,多有被棍棒打死的人。故可断为:用刑惨急/吏民语不中意/数有杖死者。
12.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
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1)重点词:惟,只。句意: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是手法技艺熟练罢了。
(2)重点词:循,遵守。句意:但是(他)生活豪华奢侈,不遵守法令制度。
13.本题考查比较阅读。
甲文结合“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句可知,从正面写出了陈尧咨能力过人,擅长射箭,当世无双。乙文结合“长安地斥卤,无甘泉,尧咨疏龙首渠注城中,民利之”句可知,从正面写出了陈尧咨疏通龙首渠,使百姓受益。结合“敞武库,建视草堂,开三门,筑甬道,出入列禁兵自卫。用刑惨急吏民语不中意数有杖死者。尝以气凌转运使乐黄目,黄目不能堪,求解由去,遂徙尧咨知河南府。既而有发尧咨守长安不法者,帝不欲穷治,止削职徙邓州,才数月,复知制诰”句可知,从反面写出了陈尧咨生活豪奢,不守法度;修建视草堂,出入列禁兵自卫;骄横跋扈/滥用刑罚,欺压同僚。
(2023春·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期中)(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10分)
老王
我常坐老王的三轮。他蹬,我坐,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
据老王自己讲:北京解放后,蹬三轮的都组织起来,那时候他“脑袋慢”,“没绕过来”,“晚了一步”,就“进不去了”,他感叹自己“人老了,没用了”。老王常有失群落伍的惶恐,因为他是单干户。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此外就没什么亲人。
老王只有一只眼,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乘客不愿坐他的车,怕他看不清,撞了什么。有人说,这老光棍大约年轻时不老实,害了什么恶病,瞎掉了一只眼。他那只好眼也有病,天黑了就看不见。有一次,他撞在电杆上,撞得半面肿胀,又青又紫。那时候我们在干校,我女儿说他是夜盲症,给他吃了大瓶的鱼肝油,晚上就看得见了。他也许是从小营养不良而瞎了一眼,也许是得了恶病,反正同是不幸,而后者该是更深的不幸。
有一天傍晚,我们夫妇散步,经过一个荒僻的小胡同,看见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里面有几间塌败的小屋;老王正蹬着他那辆三轮进大院去。后来我在坐着老王的车和他闲聊的时候,问起那里是不是他的家。他说,住那儿多年了。
有一年夏天,老王给我们楼下人家送冰,愿意给我们家带送,车费减半。我们当然不要他减半收费。每天清晨,老王抱着冰上三楼,代我们放入冰箱。他送的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冰价相等。胡同口蹬三轮的我们大多熟识,老王是其中最老实的。他从没看透我们是好欺负的主顾,他大概压根儿没想到这点。
“文化大革命”开始,默存不知怎么的一条腿走不得路了。我代他请了假,烦老王送他上医院。我自己不敢乘三轮,挤公共汽车到医院门口等待。老王帮我把默存扶下车,却坚决不肯拿钱。他说:“我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我一定要给钱,他哑着嗓子悄悄问我:“你还有钱吗?”我笑着说有钱,他拿了钱却还不大放心。
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
我忙去接。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
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他只说:“我不吃。”
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
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我不能想象他是怎么回家的。
过了十多天,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我问:“老王怎么了?好些没有?”
“早埋了。”
“呀,他什么时候……”
“什么时候死的?就是到您那儿的第二天。”
我没再多问。
我回家看着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捉摸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我想他是知道的。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14.把握全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以与老王的交往为写作线索,先后写了老王的基本情况、回忆与老王的交往片段、重点回忆老王,行文详略得当。
B.文章刻画人物生动传神,通过对老王的语言描写、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突出了老王纯朴、仁义、善良的品性。
C.本文基于文革期间的特殊时代背景写作,借助老王这一人物形象,表达了作者对人性之美的讴歌,对不幸者的悲悯关怀,对自身的反省,对命运的慨叹,以及对时代的无情讥讽。
D.这篇文章选材较多,为了把琐碎的材料组织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作者兼用逻辑顺序和时间顺序来编排,介绍老王的基本情况是按逻辑顺序,而后面回忆老王部分是按照时间顺序。
15.本文遣词造句准确老到,表现力强,下面对文中划线句说法不正确的是( )(3分)
A.“我一定要给他钱,他哑着嗓子悄悄问我‘你还有钱吗?’”这句话可以看出我在关心老王的同时,老王也在关心我,凸显出不同身份的人之间所存在的温情。
B.“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数不完。”这是因为老王当时病入膏肓的形象把我吓坏了,总不能集中精力去数,所以作者觉得鸡蛋多得“数不完”。
C.“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一句中的“强笑”说明“我”笑得很不自然,体现出“我”对病危中的老王的同情。
D.“他一手拿着布,一于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中的“攥”表达老王当时是一种矛盾的心情:既又不好意思,又很难过。
16.细读文中“老王来送香油鸡蛋”的片段,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详写这部分内容?(4分)
【答案】
14.C
15.B
16.这一部分最能体现老王的忠厚、善良和令人同情,也最能展现作者的“愧怍”心理,有助于突出人物形象,突出关爱弱势群体的主题,所以详写这一部分。
【解析】
14.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C.有误,没有“对时代的无情讥讽”。故选C。
15.本题考查句子理解分析的判断。
B.有误,“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数不完。”这是因为老王对作者的这份情令作者永生难忘,它是无法用数量来计算的,所以作者觉得鸡蛋多得“数不完”。故选B。
16.本题考查内容理解概括。联系文章内容可知详写“老王来送香油鸡蛋”这部分内容运用了肖像和心理描写,表现了老王骇人的病容以及自己恐惧的心理,集中体现作者一家与老王珍贵友情的一幕,突出了老王向作者一家表达敬意。为后面作者自责因受惊吓而忽略老王的心意作铺垫,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2023春·浙江省衢州市开化三中期中)(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题目。(16分)
不落别处
①在盛夏的信义路上,常常会看到一位流浪的老人。他土头土脸,相貌丑陋,中山装里还有一件破旧的毛衣。平常他就蹲坐在街角,歪着脖子,也不说话,只是轻轻地摇动手里的奖券。
②他很少会站起来走动。当他站起,我才发现他的椅子绑在皮带上,走的时候,又摇过去。他脚上穿着一双老式的大皮鞋,摇摇晃晃像陆上的河马。
③如果是中午,他就走到卖自助餐摊子的面前,想买一些东西来吃,通常会盛一盒便当送给他。他就把吊在臀部的椅子对准臀部,然后坐下去。吃完饭,仍是歪着脖子,嘴巴微张。
④到夜晚,他会找一块干净挡风的走廊睡觉,把椅子解下来当枕头
⑤我观察流浪汉很久了,他全部的家当都带在身上,几乎终日不说一句话,应该是北方人,流落到这南方的街头
⑥对于街头的这位老人,大部分人都会投以厌恶与疑惑的眼光,小部分人则投以同情。
⑦我每次经过那里,总会向老人买两张奖券,虽然我知道即使每天买两张奖券,但奖券使我感到心安【A】。
⑧记得第一次向他买奖券那一幕,他的手、他的奖券和他的衣服同样的油腻污秽,他缓缓地把奖券撕下,摸索半天掏出一个小小的红红塑料套。这套子竟是崭新的,和他并不相配。
⑨老人小心地把奖券装进红色塑料套,由于手的笨拙,做这个简单的动作也十分艰难。
⑩“不用装套子了。”我说。
“不行的,讨个喜气,祝你中奖!”老人终于笑了,说出充满乡音的话。
他终于装好了,慎重地把红套子交给我,红套子上写着八个字“一券在手,希望无穷”①。
后来我才知道,不管是谁买奖券,他总会努力地把奖券装进红套子里。慢慢我理解了,我总是沉默着【B】,耐心等待,看他把心情装进红封套
和老人逐渐认识后,有一年冬天黄昏,我向他买奖券,先看见我穿了单衣,最上面的两个扣子没有扣。老人说:“你这样会冷吧!”然后,伸出那双油污的手,要来帮我扣扣子,但没有退避。
老人花了很大的力气,才把我的扣子扣好,那时我真正感觉到人纯净的善意,我想起了自己的父亲,鼻子因而发酸。
老人依然是街头的流浪汉,我依然是我,向他买着无关紧要的奖券。但在我们之间,装在小红套,装在眼睛里
我向老人买过很多很多奖券,从未中过奖,但每次接过小红套时,真的是“一券在手,希望无穷”②。我的希望不是奖券,而是人的好品质,它不会被任何境况所淹没。
“好雪片片,不落别处!”它美丽地落下不见了,但灌溉了我们的心田。
17.本文的线索是什么?(2分)
18.本文语言意蕴丰富,让人回味无穷。请结合语境,任选文中【A】或【B】处的加点词语加以品析。(3分)
我选   处:   
19.文中两次出现“一券在手,希望无穷”,分别说说它们不同的含义。(4分)
①   
②   
20.文章题目“不落别处”改为“卖奖券的老人”好不好?请阐述理由。(3分)
21.在我们周围有一些像文中“老人”、《老王》中的“老王”这样的人,他们生活艰难,却拥有着金子般的心灵。请结合文本与自己的感悟。(4分)
【答案】
17.买奖券(或:卖奖券;或:奖券)
18.A处,写出“我”为自己能帮助老师感到欣慰,表现“我”的善良。
B处,写出“我”在默默享受着老人的友好情意、理解。
19.是老人对买他奖券的人的祝福;暗示“我”的心中萌生了做一个好人的愿望。
20例:(1)不好,原题形象,暗示老人的善良,使“我”拥有了做人的好品质。(2)好,交代了主要事件。
21.用热情、真诚。(或:以善良体察善良。)
【解析】
17.本题考查辨识文章的线索。所谓线索,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的某种事件或是某种情感,但是为他人准备的崭新鲜艳的红色塑胶套装彩票,老人的美好心灵就像明净之雪,表达了作者对老人的赞美之情,所以奖券就是线索。
18.本题考查词语的含义。解答思路:解词+内容+情感,结合语境分析词语的含义。理解词语一般先理解其表面义,具体理解出它的语境义及所包含的情感,句不离篇”的原则,对他也不能有什么帮助,写出“我”对老人的同情。B处“小红套原来是老人对买他奖券的人一种感激的表达,我总是沉默着耐心等待”,表达“我”对老人的尊重。
19.本题是对重点句子的理解考查。需要考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分析句子的含义以及蕴含的感情,希望无穷”是老人对买他奖券的人的祝福。
20.本题是对题目作用的考查。一个好的题目的作用有:1作为文章的线索;3设置悬念;6含蓄的或形象的揭示文章中心(要具体写出中心是什么);感情的触发点6用修辞,吸引读者,作者点明了引用这句话的原因“禅师庞蕴说的:“好雪片片!”我们生活中的好雪,在某时某地当下即见,落下的雪花不见了,因此雪与老人美好的心灵是共通的,善良,使“我”拥有了做人的好品质,却不能体现他的品格,与文章引用诗句没有关系。
21.本题是开放性问题,根据主旨老人虽然丑陋平凡,因此要帮助他们,观点明确。注意语言流畅。示例:尊重他们。
三、写作(50分)
22.临终前来送香油和鸡蛋的老王;历尽艰辛也要把台阶建成的父亲;想方设法买来《山海经》的阿长……他们都是“小人物”,弱小,平凡,微不足道,但只要你用心关注,你定能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请你选择身边的一个或几个这样的“小人物”,写一写他(或他们)的故事,说一说那些感动你的细节,谈一谈你从他(或他们)身上得到的感悟。
要求:1.如果选择题目一,请根据材料,自拟题目。2.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不少于600字。3.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4.文中不得出现考生姓名及与考生相关的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解析】
本题考查材料作文。
一、审题。这道材料作文,很有现实意义。“小人物”中的“小”是平凡普通的意思。小人物指地位不高、没有名望的普通人。他们虽然没有丰功伟绩,没有惊天动地的举动,却是鲜活的、丰满的、有血有肉的个体,构成了一幅幅生动的生活画面,诠释着美好的人性和独特的情怀。由此可见,习作所选的主人公必须是自己身边和生活中熟悉的、具有独特性格和精神品质的人,不能是伟人,也不能是名人,否则就偏离了主题。要认真选方向,正确立意。选好人物后,立意至关重要,可以通过分析人物特点,确定习作主题,但要注意主题必须正确,要充满积极向上的力量,杜绝走入消极悲观或负面的误区。
二、构思。可从以下方面构思:通过写小人物奋斗历程、小人物对社会的贡献、小人物造就的不平凡等,表达对小人物的敬意;或通过写小人物人性的光辉,写小人物带给人的温暖和感动;或写小人物无力改变命运的孤独无助、渺小可怜,表达人们不应对小人物漠视、歧视甚至是欺侮的态度,而应给予小人物关注、关怀。除了以上构思外,还可以写小人物该如何面对社会、实现自己的价值等。
【例文】
可敬的大妈
和煦的阳光柔柔地洒下,给窗外的树染上了一抹金色。我正吃着午饭,阳光在我身上肆意地跳跃。这时,收瓶子的那位大妈来了。她每天都会来班上收瓶子,而且十分热情,不时地和同学们聊上几句。瓶子的回收费,她也总是自觉地放在讲台上,让当天值日的同学收取。我还常常听见她对老师欣喜地说废品涨了几毛钱,好像是她多赚了似的;或是沮丧地说废品又跌了几毛钱,好像自己白忙活了一样。老师其实也不在意那几毛钱,但她却依旧时常提及。
“当、当、当——”一个个瓶子掉下来的声音打断了我的思考。今天刚好轮我值日,我赶忙走上讲台,准备拿钱,却发现讲台上并没有什么硬币。左思右想,大妈走开后并没有同学经过讲台,于是,我推断出是大妈没有留下钱。我连忙跑出教室,把她拦了下来,但她却说自己给了。我当然不肯相信,认为她在撒谎,就强忍着怒火,说:“那不可能,如果你放了,那钱怎么会不翼而飞呢?”她怯怯地看着我,欲言又止,眼里透着一抹无奈。也许她知道自己瞒不下去了,只好从打着补丁的口袋中掏出3元钱交给我,匆匆忙忙地离开了。
接过钱,我心中居然升起了一丝骄傲,以为自己为班级伸张了正义。午休时分,我坐在讲台上管纪律,心中自豪极了,觉得自己像一位掌握权力的大将军。
突然,桌上的书被我碰到了地上,我弯下腰去捡,却发现了惊人的一幕:三个一元硬币正静静地躺在角落里。我将它们拾起,阳光照在上面,硬币闪闪发光,刺痛了我的眼睛。我摸了摸口袋,里面是大妈后来给我的3元钱,是我冤枉了她!
下午,我终于等到了那个熟悉的身影,迎上去,把3元钱还给了大妈,并说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真诚地道了歉。她笑了笑,慈爱地摸了摸我的头,说:“没关系。”说完就离开了。
我看着那驼着背、拖着麻袋的身影,大妈的头发早已花白,身上的衣服也打满了补丁。我不禁感慨:贫穷也许能夺走一个人的幸福,但却无法取走一个人的良知。
她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也许每一个小人物的心中,都住着一位美丽的天使!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