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历史的现场·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
第9课 屈原列传
一、课内基础练
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人穷则反本
B.靡不毕见
C.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D.“离骚”者,犹离忧也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出则接遇宾客 遇:遇到
B.平伐其功 伐:自夸,炫耀
C.明道德之广崇 明:阐明
D.使使如秦受地 如:到,去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B.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C.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D.怀王稚子子兰劝王行
4.下列句子中,句式类型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B.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C.竟为秦所灭
D.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
5.下列对课文中相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左徒,官名,战国时楚国设置。对内参与议论国事,发布号令,对外接待宾客。
B.《离骚》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政治抒情诗,表现了诗人为实现祖国富强的崇高目标所进行的热烈追求和不屈斗争。
C.《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时期近三千年的历史。鲁迅赞誉《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D.赋是一种兼具诗歌和散文性质的特殊文体,最早出现于诸子散文中。以屈原为代表的“骚赋”是由楚辞衍化而来的,并继承了《诗经》讽刺的传统。
(1)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列传》中,司马迁连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被动句,写出了屈原诚信待人却被猜疑、忠心耿耿却被诽谤的现实,为下文写屈原心生怨气并作《离骚》做了铺垫。
(2)我们读屈原的《离骚》,会发现屈原在诗中经常用美人香草作比喻,关于这一点,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作出了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屈原列传》中,司马迁对屈原的人格作出了高度评价。其中认为他志向远大,即使与日月对照,光辉也毫不逊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字专练 写对写好
二、课外拓展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文本一:
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司马错欲伐蜀,张仪曰:“不如伐韩。”王曰:“请闻其说。”
对曰:“亲魏善楚,下兵三川,塞辕、缑氏之口,当屯留之道,魏绝南阳,楚临南郑,秦攻新城宜阳,以临二周之郊,诛周主之罪,侵楚魏之地。周自知不救,九鼎宝器必出。据九鼎,按图籍,挟天子以令天下,天下莫敢不听,此王业也。今夫蜀,西僻之国也,而戎狄之长也,敝兵劳众不足以成名,得其地不足以为利。臣闻:‘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今三川、周室,天下之市朝也,而王不争焉,顾争于戎狄,去王业远矣。”
(节选自《战国策·秦策一》,有删改)
文本二:
张仪之楚,贫。舍人怒而归。张仪曰:“子必以衣冠之敝,故欲归。子待我为子见楚王。”当是之时,南后、郑袖贵于楚。
张子见楚王,楚王不说。张子曰:“王无所用臣,臣请北见晋君。”楚王曰:“诺。”张子曰:“王无求于晋国乎?”王曰:“黄金、珠、玑、犀、象出于楚,寡人无求于晋国。”张子曰:“王徒不好色耳?”王曰:“何也?”张子曰:“彼郑、周之女,粉白黛黑立于衢闾非知而见之者以为神。”楚王曰:“楚,僻陋之国也,未尝见中国之女如此其美也。寡人之独何为不好色也?”乃资之以珠玉。
南后、郑袖闻之大恐,令人谓张子曰:“妾闻将军之晋国,偶有金千斤,进之左右,以供刍秣。”郑袖亦以金五百斤。
张子辞楚王曰:“天下关闭不通,未知见日也,愿王赐之觞。”王曰:“诺。”乃觞之。张子中饮,再拜而请曰:“非有他人于此也,愿王召所便习而觞之。”王曰:“诺。”乃召南后、郑袖而觞之。张子再拜而请曰:“仪有死罪于大王。”王曰:“何也?”曰:“仪行天下遍矣,未尝见人如此其美也。而仪言得美人,是欺王也。”王曰:“子释之,吾固以为天下莫若是两人也。”(节选自《战国策·楚策二》,有删改)
8.文本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在下面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上画“√”。
粉白A黛黑B立C于D衢闾E非F知G而H见之I者J以为K神。
9.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魏绝南阳”与“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三峡》)两句中的“绝”含义不同。
B.“敝兵劳众不足以成名”与“因人之力而敝之”(《烛之武退秦师》)两句中的“敝”含义不同。
C.“乃资之以珠玉”与“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赤壁之战》)两句中的“资”含义不同。
D.“天下关闭不通”与“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师说》)两句中的“通”含义不同。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仪深谋远虑,在与司马错争论攻伐何国时,他将伐韩之利分析得头头是道,点明蜀国只是西部偏僻之地,即使侵占了也无益于帝王功业。
B.不论是在秦王面前陈述伐韩利弊,还是在出使楚国的过程中,张仪都展现了洞察人心的一面,精准把握对方想要的东西,并进行诱导性劝说。
C.南后和郑袖在听闻张仪想要为楚王求得美女时,担心自己的尊贵地位受到威胁,于是向张仪贿赂,以答谢为由赠之财物,张仪也领会了她们的意图。
D.张仪在辞行前向楚王请求以饮酒作别,并在设宴过程中一再请求楚王聚集左右共饮,其目的是找寻合适的理由,从而赞美南后、郑袖。
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三川、周室,天下之市朝也,而王不争焉,顾争于戎狄,去王业远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子释之,吾固以为天下莫若是两人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秦楚相争以楚国大败而落下帷幕。请结合文本,概括影响楚国落败的因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9课 屈原列传
1.C [A项“反”同“返”,返回。B项“见”同“现”,显现。D项“离”同“罹”,遭受。]
2.A [遇:接待。]
3.D [A项古义:假话。今义:无理狡辩。B项古义:脸色,面容。今义:由物体发射、反射或透过的光波通过视觉所产生的印象。C项古义:委婉得体。今义:不慌不忙,镇静,沉着;(时间或经济)宽裕。D项古今同义,劝说。]
4.D [A项被动句,“见”“被”表被动。B项被动句,“于”表被动。C项被动句,“为……所”表被动。D项定语后置句,“身之察察”即“察察之身”。]
5.C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错,《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6.(1)屈原痛心于楚怀王惑于小人之言,不能明辨是非,说人坏话、奉承献媚的小人混淆黑白,蒙蔽怀王,品行不正的小人损害国家,端方正直的人不为(昏君谗臣)所容,所以忧愁深思就创作了《离骚》。
(2)其文辞描写的是寻常事物,但是它的意旨却极为博大,列举的事例浅近,而表达的意思很深远。
7.(1)信而见疑 忠而被谤 (2)其志洁 故其称物芳 (3)推此志也 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8.BEJ
解析 句意:打扮得十分漂亮,站在大街巷口,如果不知道,初次见到的还以为是仙女下凡。“粉白黛黑”指女子打扮得好看。
9.A [A项都是“隔绝、隔断”。B项使……疲劳、困乏/损害。C项赠送、给予/资本、依托。D项通畅、没有阻碍/全面。]
10.D [“一再请求”错。由文本二“张子中饮,再拜而请曰:‘非有他人于此也,愿王召所便习而觞之。’王曰:‘诺。’”可知,张仪只请求了一次楚王就答应了,并没有“一再请求”,“再拜”是拜了两次,不是请求了两次。]
11.(1)现在的三川地区和周王室,正是整个天下的大市场和朝廷,大王不去争夺,反而与那些野蛮的人争夺名利,这就离帝王之业远了。
(2)你就不必挂心了,我本来就认为天下的美女谁也比不上她们两人。
解析 (1)“三川、周室,天下之市朝也”,判断句;“顾”,反而;“去”,距离。(2)“释”,放下;“固”,本来;“莫”,没有人;“若”,比得上。
12.①亲附秦国,不与之对抗,结果反倒被侵占土地;②楚王好色、轻信,没有主见。
解析 结合文本一“亲魏善楚,下兵三川……诛周主之罪,侵楚魏之地”可概括出:亲附秦国,不与之对抗,结果反倒被侵占土地。结合文本二“楚王曰:‘楚,僻陋之国也,未尝见中国之女如此其美也。寡人之独何为不好色也?’乃资之以珠玉”可概括出:楚王好色。结合文本二“张子再拜而请曰:‘仪有死罪于大王。’……王曰:‘子释之,吾固以为天下莫若是两人也。’”可概括出:楚王轻信,没有主见。
参考译文
文本一:
司马错和张仪在秦惠王面前争论,司马错想攻打蜀国,张仪说:“不如攻打韩国。”秦惠王说:“我愿意听听你的意见。”
张仪回答说:“应先与魏、楚两国表示亲善,然后出兵三川,堵塞辕、缑氏两个隘口,挡住通向屯留的路,让魏国出兵切断南阳的通路,楚国派兵逼近南郑,而秦国的军队则攻击新城和宜阳,兵临二周的近郊,声讨周君的罪行,(随后)趁机侵占楚、魏两国的土地。周王室知道已经不能拯救自身,一定会交出九鼎和宝器。我们占有了九鼎,掌握了地图和户籍,挟持周天子,用他的名义来号令天下,天下没有敢违抗的,这样就能建立王业了。如今,蜀国是西边偏僻(落后)的国家,戎狄为首领。攻打蜀国,会使士兵疲惫,使百姓劳苦,却不能以此来建立名望;即使夺取了那里的土地,也算不得什么利益。我听说:‘争名的要在朝廷上争,争利的要在市场上争。’现在的三川地区和周王室,正是整个天下的大市场和朝廷,大王不去争夺,反而与那些野蛮的人争夺名利,这就离帝王之业远了。”
文本二:
张仪来到楚国,处境贫困。他的随从很不高兴,想要回去。张仪说:“你一定是因为衣冠破烂,才要回去吧。你等我替你去拜见楚王。”在这时,南后和郑袖在楚国地位尊贵。
张仪前去拜见楚王,楚王不高兴。张仪说:“大王不用我,我就到北方去见晋王。”楚王说:“好吧。”张仪说:“难道大王对晋国没有什么要求吗?”楚王说:“黄金、珍珠、玑珠、犀革、象牙都出自晋国,我对晋国没有什么要求。”张仪说:“大王不好女色吗?”楚王说:“什么意思?”张仪说:“那郑国和周国(晋国属国)的女子,打扮得十分漂亮,站在大街巷口,如果不知道,初次见到的还以为是仙女下凡。”楚王说:“楚国是一个偏僻的国家,从来没有见过中原这样美丽的女子。我怎么就偏偏不好色呢?”于是赠送给张仪珍珠、玉器。
南后、郑袖知道此事,大为吃惊,就派人对张仪说:“我们听说将军要到晋国去,我这里有金千斤,送给你作为养马的草料钱。”郑袖也给了张仪金五百斤。
张仪辞别楚王时,说:“诸侯相互阻隔,道路不通,不知何时再能见到大王,希望能与大王饮酒作别。”楚王说:“好。”于是设宴与张仪对饮。酒至半酣,张仪一拜再拜,请求说:“这里没有外人,希望大王邀集左右亲近一块畅饮。”楚王说:“好。”于是找来南后、郑袖一起饮酒。张仪又再拜请罪,说:“我对大王犯有死罪。”楚王说:“这是为什么?”张仪说:“我走遍天下,从来没有见过像南后、郑袖这样的美人。我却说要为您找美人,这简直是欺骗大王啊!”楚王说:“你就不必挂心了,我本来就认为天下的美女谁也比不上她们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