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五代史伶官传序》 课时练(含答案)2024春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1.2《五代史伶官传序》 课时练(含答案)2024春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06 20:53: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1课  (2)五代史伶官传序
一、课内基础练
1.下列各组句子中,对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B.
C.
D.
2.下列各组句子中,对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①相同,②③④不同
B.②相同,①③④不同
C.①③相同,②④不同
D.②④相同,①③不同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其意气之盛
B.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C.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
D.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4.对下列文言句式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梁,吾仇也(判断句)
②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状语后置句)
③此三者,吾遗恨也(判断句)
④盛以锦囊(状语后置句)
⑤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定语后置句)
⑥而告以成功(省略句,状语后置句)
⑦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被动句)
⑧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被动句)
A.①②③⑥⑦⑧ B.①④⑤⑥⑦⑧
C.①③④⑥⑦⑧ D.③④⑥⑦⑧
5.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祭祀时用牛、羊、猪各一头叫“太牢”,用牛、猪各一头叫“少牢”。
B.封建时代称演戏的人为“伶”,在宫廷中授有官职的伶人,叫“伶官”。
C.告庙,指天子或诸侯遇出巡、战争等重大事件而祭告祖庙。
D.《书》,指《尚书》,儒家经典之一,是上古典章文献的汇编。
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如果要告诫人们注重细节,防微杜渐,避免“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之患,可借用《五代史伶官传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话。
(2)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含蓄地表现思妇想要向漂泊在外的丈夫传递信息也不能实现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相比现代人,古人对生命易衰更为敏感,常从鬓发的细微变化生出深沉的感喟,这样的情感抒写在诗词中比比皆是,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字专练 写对写好
二、课外拓展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郭崇韬,代州雁门人也。同光三年夏,霖雨不止,大水害民田,民多流死。庄宗曰:“吾富有天下,岂不能作一楼?”庄宗乃使人问崇韬曰:“昔吾与梁对垒于河上虽祁寒盛暑被甲跨马不以为劳。今居深宫,荫广厦,不胜其热,何也?”崇韬对曰:“陛下昔以天下为心,今以一身为意,艰难逸豫,为虑不同。愿陛下无忘创业之难。”庄宗默然。河南县令罗贯,为人强直,颇为崇韬所知。贯正身奉法,不受权豪请托,宦官、伶人有所求请,书积几案,一不以报。宦官、伶人由此切齿。皇太后崩,庄宗幸陵作所,而道路泥涂,桥坏。庄宗止舆问:“谁主者?”宦官曰:“属河南。”因亟召贯,即下狱。明日,传诏杀之。崇韬谏曰:“桥道不修,法不当死。”庄宗怒曰:“太后灵驾将发,天子车舆往来,桥道不修,卿言无罪,是朋党也!”崇韬曰:“贯虽有罪,当具狱行法于有司,陛下以万乘之尊,怒一县令,使天下之人,言陛下用法不公,臣等之过也。”庄宗曰:“贯,公所爱,任公裁决!”因起入宫,崇韬随之,论不已。庄宗自阖殿门,崇韬不得入。贯卒见杀。崇韬素嫉宦官,尝谓魏王继岌曰:“王有破蜀功,师旋,必为太子,俟主上千秋万岁后,当尽去宦官。”继岌监军李从袭等见崇韬专任军事,心已不平,及闻此言,遂皆切齿。庄宗闻破蜀,遣宦官向延嗣劳军,崇韬不郊迎,延嗣大怒,因与从袭等共构之。延嗣还,上蜀簿。庄宗曰:“人言蜀天下之富国也,所得止于此邪?”延嗣因言蜀之宝货皆入崇韬,且诬其有异志,将危魏王。庄宗怒,遣宦官马彦珪至蜀,视崇韬去就。彦珪以告刘皇后,刘皇后教彦珪矫诏杀之。
(节选自《新五代史·郭崇韬传》,有删改)
8.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在下面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上画“√”。
昔吾A与B梁C对垒D于E河上F虽祁寒G盛暑H被甲I跨马J不以为K劳。
9.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庄宗幸陵作所”与“幸蒙大恩”(《苏武传》)两句中的“幸”字含义不同。
B.“因起入宫”与“因河为池”(《过秦论》)两句中的“因”字含义不同。
C.“贯卒见杀”与“信而见疑”(《屈原列传》)两句中的“见”字含义相同。
D.“当尽去宦官”与“乃令张仪详去秦”(《屈原列传》)两句中的“去”字含义相同。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郭崇韬为人正直,敢于进谏。面对庄宗修楼纳凉的想法,他积极劝谏,庄宗最终采纳了他的建议。
B.在对河南县令罗贯的处罚一事上,郭崇韬仅出于对自己所熟悉之人的信任和喜爱,谏言其罪不当死。
C.郭崇韬嫉恶如仇,一向看不起宦官们的所作所为。曾经向魏王继岌建议,待其即位之后清除宦官。
D.庄宗派宦官马彦珪到蜀地观察郭崇韬的情况,马彦珪受到刘皇后的教唆,后假托诏书杀害郭崇韬。
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崇韬对曰:“陛下昔以天下为心,今以一身为意,艰难逸豫,为虑不同。”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延嗣因言蜀之宝货皆入崇韬,且诬其有异志,将危魏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五代史伶官传序》中用“祸患常积于忽微”来告诫我们,封建王朝的覆亡往往是由一个个小错误导致的。请简要概述文中有哪些可能为后唐带来灭顶之灾的小错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1课  (2)五代史伶官传序
1.A [B项恨:遗憾。原:推其根本。C项抑:或者,还是。D项人事:人的作为。 ]
2.D [①介词,被/介词,从。②均为语气副词,表反问,难道。③代词,他/副词,表示祈使语气。④均为助词,的。]
3.B [A项古义,气势;今义,意志和气概,或志趣和性格,或由于主观和偏激而产生的情绪。B项古今义相同,忧虑劳苦。C项古义,为两个词,“到了……的结局”;今义,为一个词,作动词,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作介词,表示另提一事。D项古义,官名,这里泛指―般属官;今义,做,投身到(事业中去),或(按某种办法)处理。]
4.C [①判断句。“……也”,表判断。②省略句。省略介词“于”,正常语序是:则遣从事以一少牢(于)庙告。③判断句。“……者,……也”,表判断。④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是:以锦囊盛。⑤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是:方其以组系燕父子。⑥省略句,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是:而以成功告(之)。⑦被动句。“为”表被动。⑧被动句。“于”表被动。]
5.A [祭祀时用羊、猪各一头叫“少牢”。]
6.(1)因此,当庄宗强盛的时候,全天下的豪杰,都不能跟他抗争;等到他衰落的时候,几十个伶人围困了他,最后自己丧命、国家灭亡,被天下人耻笑。
(2)人生的祸患常常是由极小的事情积累而成的,聪明勇敢的人反而常为所溺爱的人或物困扰,难道仅仅是宠爱伶人才这样吗?
解析 (1)“方”,正;“举”,全;“为天下笑”,被动句,“为”表被动。(2)“忽微”,形容词作名词,极小的事;“溺”,沉湎、无节制;“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被动句;“岂独伶人也哉”,反问句。
7.(1)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2)鸿雁长飞光不度 鱼龙潜跃水成文 (3)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塞上长城空自许 镜中衰鬓已先斑/尘满面 鬓如霜
8.FHJ
解析 句意:过去我与梁对峙于黄河之上,即使严寒盛暑,披甲跨马,不觉得疲劳。
9.D [A项皇帝去某地/有幸。B项趁机/依据,凭借。C项均为“被”。D项清除/离开。]
10.B [“郭崇韬仅出于对自己所熟悉之人的信任和喜爱,谏言其罪不当死”错。由原文可知,郭崇韬谏言其罪不当死并非只是出于对熟悉之人的信任和喜爱,也是为皇帝“用法不公”的声誉考虑。]
11.(1)郭崇韬回答说:“陛下过去一心只想着统一天下,现在只想到自己,选择忍受艰苦还是安逸舒服,因为考虑的角度不同。”
(2)延嗣趁机说蜀地的宝物都被郭崇韬收入囊中了,并诬陷崇韬有二心,将要危及魏王。
解析 (1)“对”,回答;“昔”,过去;“逸豫”,安逸舒服;最后一个“为”,因为。(2)“因”,趁机;“诬”,诬陷;“异志”,二心;“危”,危及。
12.①庄宗贪图享乐。因为自己享乐,就想要修一座楼。②宦官、伶人为非作歹。宦官、伶人一旦达不成目标,就会极力诬陷贤良,即使郭崇韬这样的高官也不能幸免。③后宫干预朝政。刘皇后唆使宦官杀死功臣,如弃草芥。
参考译文
郭崇韬,代州雁门人。同光三年的夏天,连下几天的大雨不能停止,大水淹没良田,民众多数流亡饿死。庄宗说:“我富有天下,难道还不能建一座楼?”庄宗就派人问崇韬说:“过去我与梁对峙于黄河之上,即使严寒盛暑,披甲跨马,不觉得疲劳。现在居住在深宫之中,房屋广阔阴湿,却不能忍受这样的闷热,是什么原因呢?”郭崇韬回答说:“陛下过去一心只想着统一天下,现在只想到自己,选择忍受艰苦还是安逸舒服,因为考虑的角度不同。但还是希望陛下不要忘了创业的艰难。”庄宗默然不语。河南县令罗贯,为人倔强直爽,很为崇韬所熟悉。罗贯以身作则,奉公守法,不接受权豪们的请托,宦官、伶人的请求信堆满几张桌子,一概不给上报,宦官、伶人因此对他切齿痛恨。皇太后死后,庄宗到陵墓修建的场所视察,然而道路泥泞,桥也坏了。庄宗停车问:“谁主管这个地方?”宦官说:“属河南管。”因而急召罗贯来,并立刻把罗贯关进监狱。第二天,下诏杀掉罗贯。崇韬谏阻说:“桥梁、道路不修,依法不应当处死。”庄宗大怒说:“太后灵驾将要出发,天子车舆往来其中,桥道不修,你说无罪,这是结党的罪过啊!”崇韬说:“罗贯虽然有罪,应当备定文案、依法行事,交给相关部门来处置,陛下以帝王的尊贵,怒责一个县令,使天下人说陛下用法不公,是臣等的过错呀!”庄宗说:“罗贯是你喜欢的人,由你裁决!”趁机起身入宫,崇韬跟随在后面,不断地劝说。庄宗自己关上殿门,崇韬不得进入。罗贯最终被杀。崇韬平日里最恨宦官,常对魏王李继岌说:“您有破蜀之功,军队凯旋之时,您必定当太子,等到主上千秋万岁后,应当完全清除宦官。”继岌监军李从袭等人看见崇韬专管军事,心中已经很不平,听到这话,更是痛恨他。庄宗听到破蜀的消息,派宦官向延嗣犒劳军队,崇韬不到郊外迎接,延嗣大怒,因此与从袭共同诬陷他。延嗣回京,献上蜀国官府的账簿名册。庄宗说:“人们都说蜀是天下最富的国,所得的宝物就只有这些吗?”延嗣趁机说蜀地的宝物都被郭崇韬收入囊中了,并诬陷崇韬有二心,将要危及魏王。庄宗怒,派宦官马彦珪到蜀,观察崇韬的情况,马彦珪告知刘皇后,刘皇后教唆彦珪假托诏书杀死崇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