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迷娘(之一) 致大海 自己之歌(节选) 树和天空
一、语言文字应用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 )这个地处欧洲中部的国家,冬季漫长寒冷,从11月起,天空总是一副阴惨沉郁的模样。可就在那个暖气还没有诞生的年代,却有一位诗人,每年都渴盼冬天快快降临:“仁慈的冬天,你何时才来,冻住水面,我们就可以再一次开启冰上的舞蹈!”他写信给友人,倾诉着对冬日的期待。当家门口的美因河终于被厚厚的冰层覆盖,形同坚实的地面,他就会①____________地绑上一双弗里斯兰款的低帮宽面冰鞋,和朋友们在河面上滑一整天的冰,仍然②____________。
这位诗人就是歌德,他作为运动健将的一面却③____________。歌德擅长骑马、击剑和溜冰,尤其对于溜冰,歌德自称到了“耽好无度”的地步。在自传《诗与真》里,歌德愉快地回忆着:“在冰上度过这样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是不够的,我们一直滑冰到深夜……耽于这种运动的我们,已把我们的正经作业忘了个干净。”冰场上的歌德技艺娴熟,矫若游龙,结冰的美因河像诗人的才情一样绵延无际,成为歌德和他的伙伴们最敞亮,最快乐的冬季社交场。1862年,歌德过世三十年后,画家威廉·冯·考尔巴赫创作了铜版画《冰场上的歌德》。画中的诗人身姿健美,面容俊朗,眼神里有一股④____________的自信和庄严。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德意志冬天有多乏味,夏天就有多欢愉!
B.德意志夏天有多欢愉,冬天就有多乏味!
C.德意志夏天有多乏味,冬天就有多欢愉!
D.德意志冬天和夏天给人截然不同的感觉!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存在语病或标点使用不当的问题,请进行修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
“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不崩的。”“这个西红柿有一股番茄味。”“三人行,必有三人。”“七日不见,如隔一周。”“台上一分钟,台下60秒。”……
近期,①________________,引起年轻人的极大兴趣。说起“废话文学”,它和文学沾边,少不了一些名人的帮衬。比如孤独苦闷的鲁迅在《秋夜》里写的那句“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就是著名的“废话”。朱自清甚至专门写过一篇《论废话》,其中便提到:“所有的话到头来全是废话。”由此可见,废话源远流长,并非今日之网络才独有的现象。②________________,或许也和当下较为普遍的社交焦虑不无关系。很多人活跃于网络,面对看不见的陌生人侃侃而谈、毫无戒备,但是在面对面的现实交流中,却小心翼翼起来,甚至还有了“社交恐惧症”一说。这样看来,有的人在现实中畏惧表达,到了网络上便会有一种找补心态,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哪怕是废话连篇。
“废话文学”最大的特点就是“说了又好像没说”,往往用来形容那些文不对题、不知所云、模棱两可、打太极式的媒介信息。
废话或许是无用的,但可以有趣。金圣叹说:“不为无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林语堂也曾表示:“得有点废话,我们的生活才有意思。”因此,③________________,就是在包容一种宽松的说话空间、轻松的交流心态,以及由此带来的松弛、融洽的人际关系。一句话:废话也是话,不必废除它。
4.下列选项中,和文中画线句所用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B.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C.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D.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5.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6.哈佛大学的一位文学教授在介绍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时,将教室的窗帘全部拉上,点起一根蜡烛,说这是普希金;然后又点起一根蜡烛,说这是果戈理;接着再点起一根蜡烛,说这是契诃夫;最后,他打开窗帘,阳光洒满教室,他说,这就是托尔斯泰。
关于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这位哈佛大学教授的两个主要观点是什么?(写两个单句,每句不超过25个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外拓展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名 字
特朗斯特罗姆
我开着车,睡意袭来,停在路边一棵树下。
蜷缩在后座,很快睡着了。多久?数小时。黑暗降临。
突然惊醒,不知道我是谁。完全清醒,却不知我是何人。
我在哪?我是谁?我只是在后座沉睡的那件东西,像布袋里的猫,惊慌失措。我是谁?
很久以后我才回过神来。我的名字回到我身边,像天使回到天空。
一把小号,在城堡的高墙外吹响《莱奥诺拉序曲》[注],拯救我的脚步,
沿着长长的楼梯奔来。我来了!是我!
我至死也忘不了那十五秒,那地狱般的虚无。几英尺外的公路上,
汽车飞奔而过,车灯大开。(有删改)
注 《莱奥诺拉序曲》是贝多芬为歌剧《菲岱里奥》创作的序曲,曲子结尾号声响起,自由的光辉照在主人公身上,代表着剧中人物的解放。
我的名字对你有什么意义?
普希金
我的名字对你有什么意义?
它会死去,
像大海拍击海堤,
发出的忧郁的汩汩涛声,
像密林中幽幽的夜声。
它会在纪念册的黄页上
留下暗淡的印痕,
就像用无人能懂的语言
在墓碑上刻下的花纹。
它有什么意义?
它早已被忘记。
在新的激烈的风浪里,
它不会给你的心灵
带来纯洁、温柔的回忆。
但是在你孤独、悲伤的日子,
请你悄悄地念一念我的名字,
并且说:有人在思念我,
在世间我活在一个人的心里。
(有删改)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名字》可分为“入睡”“睡醒”“回神”三个部分,生动形象地记述了一个特别短暂的生命体验,深刻地揭示了名字对于人的意义。
B.《名字》主要描写一个突然睡醒的人的心境,以名字连接“睡着的自己”和“睡醒的自己”,在这中间有十五秒地狱般的虚无,令“我”感到惊慌失措。
C.《我的名字对你有什么意义?》一诗中,“有人在思念我,在世间我活在一个人的心里”意在表明,无论何时,“我”的名字对人都很重要。
D.《我的名字对你有什么意义?》一诗中说“我”的名字“它会死去”“它会……留下暗淡的印痕”“它早已被忘记”,都在说明平时“我”的名字对“你”没有什么意义。
8.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名字》一诗笔墨极为自然,具有生活化的特点,表达多用短句,简洁有力,生动凝练。
B.《名字》中,诗人将自己比作“沉睡的那件东西”和“布袋里的猫”,直接抒发了自己在失去名字的那十五秒内的感受。
C.《名字》中,“一把小号……我来了!是我!”这一段仿佛音乐剧般“上演”了“我”的心路历程,让喜悦之情得以升华。
D.《我的名字对你有什么意义?》中,“它会死去,像大海拍击海堤,发出的忧郁的汩汩涛声”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说明了名字的意义会随着人的逝去而消失。
9.结合两首诗歌,谈谈你对“名字”意义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名字》中谈到“我的名字回到我身边,像天使回到天空”,如果整首诗在这里停止,一个受惊的过程已经得到诗意的书写。诗人为什么还要写下面的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3课 迷娘(之一) 致大海 自己之歌(节选) 树和天空
1.(示例)①意兴盎然 ②意犹未尽 ③鲜为人知 ④独步天下
解析 ①意兴盎然:形容兴致很浓的样子。②意犹未尽:还没有尽兴;意思还没有全部表达出来。③鲜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④独步天下:超出同类之上,没有可以相比的。
2.B [结合后文“冬季漫长寒冷”可知,括号内应先说“夏天”,再说“冬天”,以便与后文衔接,排除A项;结合“从11月起,天空总是一副阴惨沉郁的模样”可知,德意志的冬天很乏味,排除C项;语境主要是说德意志的冬天,而不是“冬天和夏天”,排除D项。故选B。]
3.(示例)结冰的美因河像诗人的才情一样绵延无际,成为令歌德和他的伙伴们最快乐的、也是最敞亮的冬季社交场。
解析 画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是成分残缺,“成为歌德和他的伙伴们……”成分残缺,应在“成为”后加“令”;二是语序不当,应主要强调“快乐”,因此“最敞亮、最快乐的”应改为“最快乐的、也是最敞亮的”。画横线的句子有一处标点使用不当:“最敞亮,最快乐”为短句之间的并列,中间的逗号应改为顿号。
4.C [例句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为反复。A项运用了叠音(叠字)的修辞手法。“夭夭”“灼灼”为叠音。B项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溅泪”“惊心”赋予“花”“鸟”以人的情态。C项运用了设问和反复的修辞手法。“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自问自答,为设问;两处“知否”,为反复。D项运用了设问、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自问自答,为设问;把“愁”比作“江水”,为比喻;极言愁如江水之多,为夸张。]
5.(示例)①“废话文学”悄然流行于社交网络 ②而“废话文学”之所以流行 ③我们包容废话
6.①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为黑暗中的俄国带来了光明。②托尔斯泰是俄国最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大师。
7.C [“意在表明,无论何时,‘我’的名字对人都很重要”错。细读诗歌不难发现,诗歌上文说“在你孤独、悲伤的日子,请你悄悄地念一念我的名字”,其含意是只有在对方“孤独、悲伤的日子”里,“我”的名字才会给人带来安慰,才显得对人重要。]
8.B [“直接抒发了自己在失去名字的那十五秒内的感受”错。诗人将自己比作“沉睡的那件东西”和“布袋里的猫”等客体,间接地表达了“我”失去名字时的惊慌失措。]
9.①对自己来说,名字是一种身份认同。它的存在相当于在抚慰人类的一个永恒的追问:我是谁?但一个人的名字也会被忘记,自己一旦忘记名字,就会变成一个与自我无关的客体,就会生出恐惧。就如《名字》里“那十五秒”对于“我”而言是地狱般的虚无。②对他人来说,“我”的名字就是一个符号,或是一道暗淡的印痕,就像《我的名字对你有什么意义?》中说的,不会给人“带来纯洁、温柔的回忆”,最多在他人“孤独、悲伤的日子”给他人带来些许的心灵安慰。
10.(1)内容上:①引入《莱奥诺拉序曲》,丰富了诗篇的内容,升华了诗人的喜悦之情;②“我至死也忘不了那十五秒,那地狱般的虚无”,再次强调了失去名字带给诗人的恐惧感之强烈;③整件事情发生在行车路上,上文仿佛是一个疲倦之人停下了行车的脚步,而“汽车飞奔而过,车灯大开”,表明初醒的“我”即将重新投入生活的世界。
(2)结构上:①重新拥有名字时的喜悦与失去名字时的恐慌形成对比,突出强调了名字对于诗人的重要意义;②结尾再次回到路上,前后呼应,结构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