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历史的现场·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 单元综合检测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史记》是史传散文,《离骚》是抒情长诗,两者文体不同,形式各别。鲁迅先生能异中见同,一眼看出司马迁的《史记》就是一篇“无韵之《离骚》”。《史记》与《离骚》确实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首先,《史记》所表现的审美理想与《离骚》一脉相承。司马迁的审美观有着明显的尚奇倾向。尚奇的审美观,使他对历史上大量的奇人、奇事、奇功、奇计、奇言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从而影响到《史记》的取材和艺术风格。屈原的审美观也有着好奇的倾向。且不说他的穿戴与众不同,就是从《离骚》中所写的以鸷鸟自比,以精玉为粮,驱策龙凤,役使风云雷神等情节来看,已经够令人叹奇不止了。这些只是外在表现的不同,就精神实质而言,屈原与司马迁都称得上是悲剧诗人,他们的精神是相通的。屈原的《离骚》打上了艰巨斗争的烙印,显示出战国后期楚国历史上忠与奸、善与恶、美与丑相对抗、相斗争的深刻过程,因而富于悲剧的崇高美;司马迁的《史记》同样打上了艰巨斗争的烙印,显示了中国上下三千年间光明与黑暗、正义与邪恶、文明与野蛮相对抗、相迭代的深刻过程,因而也富于悲剧的崇高美。
其次,《史记》深得《离骚》的情韵,具有浓郁的抒情性。司马迁富于诗人气质,感情特别丰富。他说:“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意思是说,《离骚》是因情而生文的。他写历史,本不该夹带过多的主观感情,但由于受到《离骚》的感染,他以诗人的气质写史,于是使史文多带诗的情韵。刘熙载说:“学《离骚》得其情者为太史公。”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史记》与《离骚》在情韵上的内在联系。
复次,《史记》从《离骚》中吸取了讽兴当世的力量和反传统思想的精神。司马迁曾说:“作辞以讽谏,连类以争义,《离骚》有之。”这一看法,说明他很推崇屈原讽谏、争义的胆气。《史记》中有相当一部分当代史。司马迁以屈原为榜样,不怕触犯忌讳,大胆地讽兴当世。
《史记》与《离骚》神合韵谐的情况,不是偶然的。司马迁所处的时代与屈原所处的虽然不同,但汉文化实际上是继承楚文化而来的。李长之先生曾把汉朝的建立说成是“楚文化的胜利”,李泽厚先生认为,对汉代文化艺术影响最大的是“屈骚传统”,这个见解十分深刻。(摘编自吴汝煜《“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试释》)
材料二:
屈原是中国最早、最伟大的诗人。他“衣被词人,非一代也”。一个人对后世文艺起了这么深远的影响,确乎罕见。之所以如此,正由于屈原的作品集中代表了一种根底深沉的文化体系,这就是充满浪漫激情、保留着远古传统的南方神话——巫术的文化体系。儒家在北中国把远古传统和神话、巫术逐一理性化,把神人化,把奇异传说化为君臣父子的世间秩序。例如“黄帝四面”(四面脸)被解释为派四个大臣去“治四方”,黄帝活三百年说成是三百年的影响……在被孔子删定的《诗经》中再也看不见这种“怪力乱神”的踪迹。然而,这种踪迹却非常活泼地保存在以屈原为代表的南国文化中。
王夫之解释《九辩》时说:“辩,犹遍也。一阕谓之一遍。亦效夏启九辩之名,绍古体为新裁。可以被之管弦,其词激宕淋漓,异于风雅,盖楚声也。后世赋体之兴,皆祖于此。”这段话也很重要,它点明了好几个关键问题。第一,它指出楚辞是“绍古体”,并且“古”到夏初去了,足见源远流长,其来有自,确乎是远古社会的遗风延续和模拟。第二,它可以“被之管弦”,本是可歌可舞的。近人考证也都认为,像《九歌》等,很明显是一种有关巫术礼仪的祭神歌舞和音乐。所以它是集体的活动而非个人的创作。第三,“其词激宕淋漓,异于风雅”,亦即感情的抒发爽快淋漓,形象想象丰富奇异,还没受到严格束缚,尚未承受儒家实践理性的洗礼,从而不像所谓“诗教”之类有那么多的道德规范和理智约束。相反,原始的活力、狂放的意绪、无羁的想象在这里表现得更为自由和充分。第四,也是最重要的,它是汉代赋体文学的祖宗。
其实,汉文化就是楚文化,楚汉不可分。尽管在政治、经济、法律等制度方面,“汉承秦制”,刘汉王朝基本上是承袭了秦代体制。但是,在意识形态的某些方面,又特别是在文学艺术领域,汉却依然保持了它的南楚故地的乡土本色。汉起于楚地,刘邦、项羽的基本队伍和核心成员大都来自楚国地区。项羽被围,“四面皆楚歌”;刘邦衣锦还乡唱《大风》;西汉宫廷中始终是楚声作主导……都说明这一点。楚汉文化一脉相承,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其明显的继承性和连续性,而不同于先秦北国。楚汉浪漫主义是继先秦理性精神之后,并与它相辅相成的中国古代又一伟大艺术传统。它是主宰两汉艺术的美学思潮。不抓住这一关键,很难真正阐明两汉艺术的根本特征。(摘编自李泽厚《楚汉浪漫主义:屈骚传统》)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司马迁以《史记》记史,屈原以《离骚》抒情,两人虽然精神追求相左,但是在审美观上有着相同的尚奇倾向。
B.因为受到《离骚》抒情性的影响,所以《史记》从《离骚》中吸取了讽兴当世的力量和反传统思想的精神。
C.儒家更强调理性和人伦秩序,较之以屈原为代表的南国文化,“怪力乱神”的踪迹在儒家文化中难以寻见。
D.楚辞是一种有关巫术礼仪的祭神歌舞和音乐,其源远流长,风格自由狂放,是集体的活动而非个人的创作。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为了表现悲剧的崇高美,《离骚》《史记》的创作都侧重展现善与恶的对抗斗争。
B.《史记·酷吏列传》批评汉武帝对人民的高压政策,从中可看出司马迁的讽谏精神。
C.楚辞不像“诗教”之类有那么多道德规范和约束,故楚辞的道德教化作用比较微弱。
D.楚汉浪漫主义和先秦理性精神作为两汉艺术的根本特征主宰了两汉美学思潮。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分)( )
A.班固认为,《离骚》“弘博深刻,为辞赋宗”,“后世莫不斟酌其英华,则象其从容”。
B.司马迁《报任安书》:“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C.朱熹:“《离骚》以灵修、美人目君,盖托为男女之辞而寓意于君,非以是直指而名之也。”
D.屈原“变国风雅颂而为《离骚》”,司马迁“易编年而为传记”,均具有开创性。
4.班级拟召开《屈原列传》学习讨论会,请根据材料一列出发言要点。(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钱钟书《管锥编》有言:“《史记》于怪事、轶闻,未能妄除净尽,如刘媪交龙、武安谢鬼。”请结合材料对这种现象进行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砸缸的人
申 平
“哐啷!”一声响亮,那口大缸便被砸破了。缸里流出来的,不仅是水,还有千古流传的故事。砸缸少年一举成名。
多少年以后,那位少年已进入老年。在当年被称为西京的洛阳城里,在一处简陋的宅院前,他,又站在了一口缸前。
这是一口被金纸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大缸,是他的老管家背着他,同意人家安放在这里的。安放者什么也没说,只留下一张“门状(名片)”就走了。“门状”上的字也很简单:翰林学士王拱辰。
王拱辰,他当然知道。这人在仁宗皇帝时代和自己先后中进士,并因在殿试时勇敢说出考试题目他以前曾经做过,被赐与“诚信状元”称号。后来曾出使契丹,以学识阻止战争。在神宗皇帝时代,他也和自己一样,因反对变法,受到王安石的排挤。
上午,王拱辰登门拜访,老管家也曾通报。那时候,他在地下室里正文思泉涌。听到王拱辰的名字,他犹豫了一下,但还是拒见了。一是他的确没工夫,二是他早就知道,现在的王拱辰已经不是过去的王拱辰了。听说他在洛阳最繁华的地段,一直在修建一座豪宅,光中堂就有三层楼高,巍峨壮丽。不怪人说“王家钻天,司马入地”。
现在,司马光绕着那口大缸,驴拉磨一样转了几圈,又伸手去撕被金纸包得紧紧的缸口。但是那金纸很厚,还在缸沿儿上箍了一道铜丝,把金纸绷得鼓面一样紧,人手根本抓不住。推一推,重如泰山,敲一敲,闷闷地,没有声响。
这缸里到底装的是什么呢?
你去,给我找一块石头来!或者,一把锤子。他转头对老管家下达了命令。
但是老管家却没有动,他嗫喏了半天,终于鼓足勇气说:君实秀才,人家好心好意给你送来口风水缸,你要砸……不好吧?
不好?有什么不好?他鼓起眼睛问老管家。
这个是聚财的,老管家说,你看咱家,也太穷了吧。夫人有病,都没钱抓药了。
人穷不能志短、乱收东西,非君子之德也!再说,我也得知道这缸里装的是啥呀!
人家说了,十日后方可打开,否则就不灵验了。
以下几天,司马光的生活完全被门外那口大缸打乱了。以前他总是一更睡,五更起,直接到他那间地下室里去编修《资治通鉴》,可以说是心无旁骛。但是现在,那口缸却不断在他眼前晃来晃去。送缸人的用意,缸的内容,都开始让他分心。
而且,自从这口缸安放到他家门口以后,前来拜访他的人不知为什么络绎不绝。
后来他接到京城一位朋友的密札,才知道自从哲宗皇帝继位之后,便由最信任他的高太后辅佐朝政,人们疯传,他即将奉旨进京去当宰相了。
怪不得……
五天以后,夫人不幸去世。也不知道一下子从哪里冒出来那么多人前来吊唁,而且人人都不空手。悲伤之中的司马光让老管家把所有的礼品财物都登记造册,一点不动;然后他悄悄把自己家里仅有的五亩地典当了,开始为夫人准备后事。
出殡那天,路两边人山人海,有人竟然喊出了“司马相公”的口号来。
司马光分明感觉到,正有一口无形的大缸,铺天盖地向他的头上扣过来。这口缸比王拱辰放在他家门口的那口缸还要神秘,还要危险。这两口缸最后叠加在一起,悬在他的头上,直搞得满腹经纶的他六神无主,坐卧不安。他知道,他必须马上砸缸了。
但是全家上下没有一个人支持配合他。他想在院子里找个铁器,或者找一块石头,根本就找不到。老管家,还有他的养子司马康,早已带人坚壁清野了。
砸个缸,居然这么难,不然……不行!这缸非砸不可。否则,我这一世英名,就要毁于一旦了。
凌晨,天刚微亮,官道上就有一个老者走走停停,寻寻觅觅。最后,他怀抱一块石头,一步步走回自家门前,他气喘喘地把石头举起来,对着那口大缸用力砸去。
“砰!”第一下,竟然没有砸破。石头反弹,险些砸到他。啊,这缸难道真是铁缸?
管他!再砸!“哐啷”,缸破了……
天亮了,许多人聚在司马宅前看热闹。但见那口大缸里流出来的,果然是黄白细软之物。残缺的缸上还摆着一份礼单,写着一行大字:司马只要清白,钱财自来认领。(有删改)
文本二:
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父池,天章阁待制。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其后京、洛间画以为图。(节选自《宋史·司马光传》,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开头三段以电影蒙太奇的手法跨越时间,将今昔连接起来,引出了主要人物“司马光”和核心事件“砸缸”。
B.管家背着司马光接收大缸,还说砸缸会破坏风水以阻止他砸缸,可见相比于司马光,管家是个更懂得官场规则的人。
C.缸留在家里的几天,司马光难以像往常一样静心编修史书,他预感到缸是复杂状况出现的先兆,会给他带来麻烦。
D.两次砸缸,都是世间佳话,展现了同一人物不同角度的性格和形象,少年司马光机智果敢,老年司马光清廉坚定。
7.关于文本一中的王拱辰这一人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送一口“被金纸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大缸”,而且只留下名帖什么也不说,王拱辰初次出现就带有神秘色彩。
B.中进士、殿试、出使,王拱辰这些经历让人敬佩,包括和司马光一样被排挤,都为这口大缸出现铺垫了背景。
C.交代王拱辰在洛阳最繁华的地段修建豪宅,和前面写他光辉的履历形成了巨大反差,推动了情节向前发展。
D.结尾彰显了主题,照应了前文司马光让管家把礼品登记造册的情节,将王拱辰陷害司马光的险恶用心推至幕前。
8.请结合原文分析文本一中“缸”的深层含义。(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同样写“砸缸”,主要人物同样具有中华传统美德,文本一为小说,文本二为正史,二者在艺术感染力上有明显的差异。差异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原文加以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题。
文本一:
《传》曰“君子大居正”,又曰“王者大一统”。正者,所以正天下之不正也;统者,所以合天下之不一也。由不正与不一,然后正统之论作。尧、舜之相传,三代之相代或以至公或以大义皆得天下之正,合天下于一,是以君子不论也,其帝王之理得而始终之分明故也。及后世之乱,僭伪兴而盗窃作,由是有居其正而不能合天下于一者。周平王之有吴、徐是也;有合天下于一而不得居其正者,前世谓秦为闰是也。由是正统之论兴焉。
自汉而下,至于西晋,又推而下之,为宋、齐、梁、陈。自唐而上,至于后魏,又推而上之,则为夷狄。其帝王之理舛,而始终之际不明,由是学者疑焉,而是非又多不公。自周之亡迄于显德,实千有二百一十六年之间,或理或乱,或取或传,或分或合,其理不能一概。大抵其可疑之际有三:周、秦之际也,东晋、后魏之际也,五代之际也。秦亲得周而一天下,其迹无异禹、汤,而论者黜之,其可疑者一也。以东晋承西晋则无终,以隋承后魏则无始,其可疑者二也。五代之所以得国者虽异,然同归于贼乱也,而前世议者独以梁为伪,其可疑者三也。夫论者何?为疑者设也。尧、舜、三代之始终,较然著乎万世而不疑,固不待论而明也。后世之有天下者,帝王之理或舛而始终之际不明,则不可以不疑。故曰:由不正与不一,然后正统之论作也。(节选自欧阳修《正统论》,有删改)
文本二:
不幸有天子之实,而无其位;有天子之名,而无其德。是二人者立于天下,天下何正何一,而正统之论决矣。正统之为言,犹曰有天下云尔。人之得此名,而又有此实也,夫何议?
天下固有无其实而得其名者,圣人于此不得已焉,而不以实伤名。而名卒不能伤实,故名轻而实重。不以实伤名,故天下不争;名轻而实重,故天下趋于实。
(节选自苏轼《正统论》,有删改)
10.文本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在下面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上画“√”,每画对一处给1分,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三代A之B相C代D或E以F至公G或H以I大义J皆得K天下L之M正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得,指具备,和《荀子·劝学》中“而神明自得”的“得”含义相同。
B.夷狄,中国古代称东方部族为夷,北方部族为狄,“夷狄”常泛称除华夏族以外的各族。
C.虽,指虽然,与《三峡》中“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的“虽”含义不同。
D.卒,最终的意思,与《送东阳马生序》中“卒获有所闻”的“卒”字含义不同。
12.下列对文本一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欧阳修分别对“正”和“统”进行了解说,认为匡正天下那些不正当的是“正”,统一天下还没有统一的是“统”。
B.欧阳修认为,从周朝灭亡到显德年间的多个政权是否符合正统,不可一概而论,大抵存有三处疑问。
C.欧阳修认为,秦朝直接传承周的政权,统一天下,其行为和大禹、商汤没有区别,评论的人不应该贬黜它。
D.欧阳修认为,正统之争兴起,是因为学者对篡权夺位等不正当的和有正当性却不能统一天下的情况产生疑惑。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有合天下于一而不得居其正者,前世谓秦为闰是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下固有无其实而得其名者,圣人于此不得已焉,而不以实伤名。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欧阳修和苏轼评判一个政权是不是正统的依据分别是什么?请结合两则文本简要概括。(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5~16题。
劲草行(节选)
[元]王冕
中原地古多劲草,节如箭竹花如稻。
白露洒叶珠离离,十月霜风吹不倒。
萋萋不到王孙门,青青不盖谗佞坟。
游根直下土百尺,枯荣暗抱忠臣魂。
我问忠臣为何死,原是汉家不降士。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本诗咏物寄怀,借咏劲草来歌颂“汉家不降士”的气节,寄托了诗人强烈的民族情感,庄严慨叹中含有金刚怒目之气。
B.前四句写劲草“节如箭竹”“霜风吹不倒”的凛凛英姿,与“疾风知劲草”一句中的劲草具有不同的内在特点。
C.第五到八句,运用对比的手法写劲草“不盖谗佞坟”“暗抱忠臣魂”的特殊品性,表达了诗人对劲草的礼赞与钦佩。
D.最后两句自问自答,在追寻忠臣死因之中,巧妙地引出“汉家不降士”,咏物与咏人合而为一,点出了本诗主旨所在。
16.本诗咏劲草,开头“中原地古”先凸显地域、历史,为什么?请结合内容、主旨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孟子的名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有异曲同工之妙。
(2)司马迁《屈原列传》中,用对比的方式评价《离骚》,指出所描述的是普通事物,但包含的旨趣极大;列举的事例虽浅近,但含意深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沧海,指大海,因其一望无际、水深呈青苍色而得名。“沧海”作为一个意象,经常出现在古诗文中,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司马迁祠,矗立在一片雪白的山岗上。“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司马迁承继家学,自小便胸怀凌云壮志,撰著《史记》时“士以弘道”的隐忍与豪迈志向,激励着无数后世学者精进学术志业,弘扬学术精神。《史记·货殖列传》中说,山西、山东、江南、塞北等地的物产,“皆中国人民所喜爱”。①司马迁第一次将“中国”与“人”“民”连在一起构成偏正词组,②第一次首创了“中国人民”这个完整独立的语音单位,③体现了自豪的民族情感,④也为现代中国的政治与学术话语领域使用该高频词作出了开创性的一步。两千多年过去了,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和堪称鸿篇巨制的《史记》彰显出的治史情怀和学术精神,依旧光照后人。
中国,饱经沧桑,古老而又年轻,文明灿烂的历史中国早已转换为快速发展的当代中国,我们所处的新时代,承前启后,继往开来。面对宏阔发展的新时代,胸怀祖国、服务人民,彰显新时代的学术精神,自觉践行学术初心、积极担当学术责任,是当代中国学人的重要使命。
18.下列句子中的引号,和文中第②句中“中国人民”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
B.钱起的“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也没有说出诗人的心绪,然而一种凄凉惜别的神情自然流露于言语之外。
C.“双减”政策落实-年多来,校外培训野蛮生长的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但不容忽视的是,-些隐形变异培训依然存在。
D.仲冬时节,在广东韶关等地,森林已披上了“红装”,色彩斑斓的树叶,展现着冬日南国独具特色的自然之美。
19.文中第一段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请以“中国学人”为开头改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要求语言流畅,可适当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古人著书立说,为何要作序?一般说来,①____________________:一是发乎衷愫,诚意推介。即在阅读时,为原著所触动,心有戚戚,于是付诸笔端,为之作序。其所序者,或翻出新意,似山路赏景,豁人耳目;或钩沉索隐,如深林寻宝,得之不易。较为典型的,如欧阳修的《五代史伶官传序》,序很短,②____________________,清代文学家沈德潜甚至赞其“抑扬顿挫,得《史记》神髓,《五代史》中第一篇文字”。二是承人之请,为序体现的是文友之间的一种情谊,譬如明代王思任的杂序九十七篇,绝大部分都是为旧遇新知而写,他的序文,绝非“好好先生”那种捧场的应酬之文,更非乡愿口中的陈词滥调,而具有文采斐然、载道明理的特点,已达文质兼美之境。其中许多段落,③____________________,一赞三叹。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2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材料一:《礼记》中有这样的表述:“水深则流缓,人贵则语迟。”朱熹的《治家格言》中也说:“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材料二:近年来,流行一个网络热词“嘴替”,就是替别人把不能说、不敢说、不会说的话说出来。“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杜甫是厌战者的“嘴替”;“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白居易是贫贱者的“嘴替”。
对此,你有怎样的感悟与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看法。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第三单元 单元综合检测
1.C [A项“两人虽然精神追求相左”曲解文意。由材料一第二段“这些只是外在表现的不同,就精神实质而言,屈原与司马迁都称得上是悲剧诗人。他们的精神是相通的”可知,“他们的精神是相通的”。B项强加因果。D项张冠李戴。由材料二第二段“近人考证也都认为,像《九歌》等,很明显是一种有关巫术礼仪的祭神歌舞和音乐。所以它是集体的活动而非个人的创作”可知,“一种有关巫术礼仪的祭神歌舞和音乐”“集体的活动而非个人的创作”是《九歌》等作品而非全部楚辞。]
2.B [A项逻辑混乱。由材料一第二段“屈原的《离骚》打上了艰巨斗争的烙印……因而也富于悲剧的崇高美”可知,选项误将“富于悲剧的崇高美”这一结果当作目的,“侧重”也于文无据。C项“故楚辞的道德教化作用比较微弱”推断有误,材料二第二段是说“第三,……亦即感情的抒发爽快淋漓……相反,原始的活力、狂放的意绪、无羁的想象在这里表现得更为自由和充分”。D项推理不当。由材料二第三段“楚汉浪漫主义是继先秦理性精神之后……很难真正阐明两汉艺术的根本特征”可知,“它”指的是“楚汉浪漫主义”,不包含“先秦理性精神”。]
3.A [A项班固是东汉人,所以他所说的“后世”包括汉朝,能说明汉对楚文化的继承。B项“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意思是,用它来研究自然现象和人类社会的关系,通晓从古到今的变化,形成一家的学说。这是说《史记》的创作目标。C项 “《离骚》以灵修、美人目君,盖托为男女之辞而寓意于君,非以是直指而名之也”中,用“灵修、美人”来象征君王,阐述的是《离骚》对象征手法的运用。D项“屈原‘变国风雅颂而为《离骚》’,司马迁‘易编年而为传记’”谈的是《离骚》和《史记》各自具有开创性,没有体现出继承性。]
4.由《屈原列传》可以看出《史记》的文化烙印,体现出对楚文化的继承:①《屈原列传》写屈原以身殉国,显示出悲剧的崇高美;②司马迁借《屈原列传》寓己悲愤,以诗人的气质写史,带有诗的情韵,具有浓郁的抒情性;③《屈原列传》记录屈原忠君爱国的事迹,表现出讽兴当世的力量和反传统的精神。
解析 依据最后一段“《史记》与《离骚》神合韵谐的情况,不是偶然的。……但汉文化实际上是继承楚文化而来的”可得出总论点:由《屈原列传》可以看出《史记》的文化烙印,体现出对楚文化的继承。①由第二段“屈原的《离骚》打上了艰巨斗争的烙印……因而也富于悲剧的崇高美”可知,《屈原列传》写屈原以身殉国,显示出悲剧的崇高美,而《史记》继承了这一文化,也富于悲剧的崇高美;②由第三段可知,司马迁借《屈原列传》寓己悲愤,以诗人的气质写史,带有诗的情韵,具有浓郁的抒情性;③由第四段可知,《屈原列传》记录屈原忠君爱国的事迹,表现出讽兴当世的力量和反传统的精神。
5.①司马迁的审美观有着明显的尚奇倾向,《史记》在取材时喜欢保留怪事轶闻;②楚汉文化一脉相承,楚辞多有奇异的浪漫想象,《史记》继承了这种浪漫主义传统。
解析 ①由材料一第二段“司马迁的审美观有着明显的尚奇倾向。尚奇的审美观,使他对历史上大量的奇人、奇事、奇功、奇计、奇言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从而影响到《史记》的取材和艺术风格”可知,司马迁的审美观有着明显的尚奇倾向,《史记》在取材时喜欢保留怪事轶闻;②由材料二第一段“之所以如此,正由于屈原的作品集中代表了一种根底深沉的文化体系,这就是充满浪漫激情、保留着远古传统的南方神话——巫术的文化体系”和第三段“楚汉文化一脉相承,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其明显的继承性和连续性,而不同于先秦北国。楚汉浪漫主义是继先秦理性精神之后,并与它相辅相成的中国古代又一伟大艺术传统。它是主宰两汉艺术的美学思潮”可知,楚汉文化一脉相承,楚辞多有奇异的浪漫想象,《史记》继承了这种浪漫主义传统。
6.B [“相比于司马光,管家是个更懂得官场规则的人”理解有误。由文中“嗫喏了半天,终于鼓足勇气”“你看咱家,也太穷了吧。夫人有病,都没钱抓药了”等细节可知,管家是个忠于司马氏,一心为主人打算的人,并非出于维护官场规则去做事。]
7.D [“将王拱辰陷害司马光的险恶用心推至幕前”分析有误。由前文交代王拱辰在洛阳最繁华的地段修建巍峨壮丽的豪宅以及“王家钻天”可知,王拱辰送出厚礼是听闻了司马光即将回京任宰相而有意攀附,并非要陷害司马光。另外,“推至幕前”表述不当,这里仍是以司马光为描写对象,并未对王拱辰作直接描写。]
8.①金钱的诱惑、内心贪婪的欲望。送来的满缸金银财宝,是为官者随时可能面临的诱惑;管家和家人都有动摇,可见欲望很难克制。②趋炎附势、逢迎攀附的庸俗风气。人们疯传司马光即将进京升职的消息,络绎不绝地来访,实则是攀附权贵的风气使然。③未知的威胁和舆论的压力。面对生活中的不明情况,司马光感到惶惑不安。
解析 ①王拱辰送来的这口缸“被金纸包裹得严严实实的”“推一推,重如泰山,敲一敲,闷闷地,没有声响”,表明里面装了很多东西,很重;后来缸被砸破之后,“那口大缸里流出来的,果然是黄白细软之物”。王拱辰送来的满缸金银财宝,是为官者随时可能面临的诱惑。由此可见,这口缸代表的是金钱的诱惑。而面对这口缸,管家和家人都有动摇,可见欲望很难克制,因此这口缸也代表内心贪婪的欲望。
②再看这口缸的来源,“后来他接到京城一位朋友的密札……人们疯传,他即将奉旨进京去当宰相了”,原来王拱辰是听到他即将进京升职的消息才送来这口缸,其他人也是为了攀附司马光才络绎不绝地来访,实则是攀附权贵的风气使然。可见这口缸代表趋炎附势、逢迎攀附的庸俗风气。
③对于司马光来说,“生活完全被门外那口大缸打乱了”“送缸人的用意,缸的内容,都开始让他分心”“正有一口无形的大缸,铺天盖地向他的头上扣过来。这口缸比王拱辰放在他家门口的那口缸还要神秘,还要危险。这两口缸最后叠加在一起,悬在他的头上,直搞得满腹经纶的他六神无主,坐卧不安”,面对生活中的不明情况,司马光感到惶惑不安。可见这口缸还代表未知的威胁和舆论的压力。
9.①形象上,文本一讲求艺术性和文学性,多种艺术手法塑造的人物形象立体丰满,例如既写到司马光坚守节操,也写到他犹疑、纠结;文本二真实客观,以简笔勾勒人物,形象鲜明。②叙事上,文本一以想象虚构故事,有铺垫伏笔,曲折生动,情节吸引人;文本二平铺直叙,简约明了。③语言上,文本一生动传神,如写司马光的心理,贴合人物,入情入理;文本二简洁凝练,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
解析 ①形象塑造上,文本一是小说,因此采用了多种艺术手法塑造人物,这样写使得人物形象立体丰满,具有艺术性和文学性;文本二是史料,简单介绍人物的生平事迹,以简笔勾勒人物,形象鲜明,显得客观真实。
②叙事上,文本一以想象虚构故事,由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作者想象虚构了一个二次砸缸的故事,从而塑造了司马光坚守节操的形象,叙事上采取铺垫、伏笔等手法;而文本二叙事很简单,平铺直叙,简约明了。
③语言上,文本一生动传神,如写司马光的心理,“这缸里到底装的是什么呢?”“但是现在,那口缸却不断在他眼前晃来晃去。送缸人的用意,缸的内容,都开始让他分心”,贴合人物,入情入理;文本二简洁凝练,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如“其后京、洛间画以为图”。
10.DGJ
解析 句意:夏、商、周相互取代,有的因为大公,有的因为大义,天下人都认为是正当的。
11.D [A项正确。B项正确。C项正确,“虽乘奔御风”的“虽”是“即使”之意。D项错误,二者意思相同。]
12.C [“评论的人不应该贬黜它”错。由原文“秦亲得周而一天下,其迹无异禹、汤,而论者黜之,其可疑者一也”可知,欧阳修只是提出疑问,没有明确对此表示否定。]
13.(1)也有统一了天下却不能够占据正统,前世认为秦不是正统就是这种情况。
(2)天下本来就有没有天子的德才却得到天子名位的人,圣人对此也没有办法啊,但不用德才来伤害名位。
解析 (1)“居其正”,占据正统;“闰”,在古代通常表示与“正”相对的意思,“谓秦为闰”的意思是“认为秦不是正统”;“……者,……也”,判断句。(2)“固”,本来;“不得已”,没有办法;“伤”,伤害。
14.①欧阳修:帝王获得天下要具备帝王相承的义理;朝代始末要弄清楚明白。②苏轼:帝王要德才兼备。
参考译文
文本一:
《公羊传》说“君子大居正”,又说“王者大一统”。正,就是用来匡正天下那些不正当的;统,就是用来统一天下尚未统一的。因为有不正当和不统一的情况存在,这样之后正统的争论就出现了。尧、舜相传,夏、商、周相互取代,有的因为大公,有的因为大义,天下人都认为是正当的,都统一了天下,所以君子从不讨论他们是否符合正统,这是因为帝王相承的义理具备而且政权始末清楚明白的缘故。到了后世出现混乱,篡权夺位的事有了,伪政权出现了,所以就有了正当却不能统一天下的情况。周平王有吴国、徐国就是这样;也有统一了天下却不能够占据正统,前世认为秦不是正统就是这种情况。从此,关于正统之争就兴起了。
从汉代往后就是西晋,再往后,是宋、齐、梁、陈。从唐朝往前推是后魏,再往前推,就是夷狄政权。王朝的传承不是顺理成章,始末界限也不分明,因此学者就有了疑惑,而对是非的评判有大多不够公允。从周朝灭亡到显德年间,一千二百一十六年里,或治或乱,或夺取或传承,或分裂或统一,是否符合正统,不可一概而论。可疑之处大概有三点:周、秦的时候,东晋、后魏的时候,五代的时候。秦直接传承周的政权统一天下,其行为和大禹、商汤没什么区别,可是评论的人却贬黜它,这是第一个可疑之处。东晋传承了西晋,可无法再传下去,是无终;隋传承了后魏,可再往前推就找不到源头,是无始,这是第二个可疑之处。五代夺取政权的方式虽然不尽相同,但都属于乱臣贼子,可是前代议论的人认为只有梁是伪政权,这是第三个可疑之处。为什么要有争论呢?因为有疑惑。尧、舜、夏商周三代,始末明明白白,千秋万代没有人疑惑,本来不必争论就清楚明白。后世拥有天下的人,王朝的传承有的不是顺理成章,始末不分明,所以不可能不疑惑。所以说:因为有不正当和不统一,这样之后才有是否符合正统的争论。
文本二:
不幸有了天子的德才却没有天子的名位,有天子的名位却没有天子的德才。这样两种人立于天下,谁是正当谁统一,用正统的理论可以判断了。正统论所说的,就好比说拥有天下正统不正统罢了。一个人得到了天子的名位,又拥有天子的德才,那还有什么好议论的呢?
天下本来就有没有天子的德才却得到天子名位的人,圣人对此也没有办法啊,但不用德才来伤害名位。而名位最终也不能伤害德才,所以名位轻而德才重。不用德才来伤害名位,所以天下不会争;名位轻而德才重,所以天下才趋向于德才。
15.B [“与‘疾风知劲草’一句中的劲草具有不同的内在特点”说法有误。“疾风知劲草”比喻意志坚定,经得起考验。应与诗歌前四句的内在特点即气节是相同的。]
16.①以劲草比“汉家不降士”。开篇交代劲草的生长之地“中原”,因为中原乃“汉家”文化中心;“地古”则从历史角度强调“汉家不降士”优良传统之源远流长。②中原变迁(中原易主)代指朝代更替,而中原逐鹿之际,最能凸显“忠臣”“汉家不降士”面对异族统治者威武不屈、坚持民族气节的崇高精神;同时,引发诗人因历史变迁(兴亡更迭)而产生故国之思(黍离之悲)。
解析 “中原地古多劲草”交代劲草的生长之地“中原”,因为中原乃“汉家”文化中心,因为受汉家文化的熏陶,所以中原之地的“草”也表现出“劲”的特点。此处以劲草比“汉家不降士”,表示将士深受“汉家”文化熏陶,不会接受投降的命运;“地古”表明“汉家”文化源远流长,则从历史角度强调“汉家不降士”优良传统其来有自,具有悠远的历史。诗人先写“中原地古”,凸显地域、历史,指出汉地有优良的传统,“忠臣”层出不穷,而此时中原变迁、朝代更替之时,最能凸显“忠臣”“汉家不降士”面对异族统治者威武不屈、坚持民族气节的崇高精神。“萋萋不到王孙门,青青不盖谗佞坟”“游根直下土百尺,枯荣暗抱忠臣魂”表明诗人对忠臣的推崇、对奸佞的鄙视和痛恨。诗人因历史变迁而产生故国之思。
17.(1)忧劳可以兴国 逸豫可以亡身 (2)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举类迩而见义远 (3)东临碣石 以观沧海/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
18.A [A项和文中引号均表示突出强调。B项表示引用。C项表示特定称谓。D项表示特殊含义。]
19.②去掉“第一次”,或将“首创”改为“创造”; ④将“一步”改为“贡献”,或将“作出”改为“迈出”。
解析 ②“第一次首创”成分赘余;④“作出了开创性的一步”搭配不当。
20.(示例)中国学人在当代的重要使命,是面对宏阔发展的新时代,胸怀祖国、服务人民,彰显新时代的学术精神,自觉践行学术初心,积极担当学术责任。
解析 分析画线句可知,句子主语是“面对宏阔发展的新时代,胸怀祖国、服务人民,彰显新时代的学术精神,自觉践行学术初心、积极担当学术责任”,谓语是“是”,宾语部分是“当代中国学人的重要使命”。如改成以“中国学人”为开头的句子,句子主干应为“中国学人在当代的重要使命,是……”,将原句的主语变为宾语即可。
21.(示例)①不外两种情况 ②但却被后世倍加推崇 ③读来不禁令人拍案叫绝
解析 第①处,根据空缺后的冒号以及后文的内容“一是发乎衷愫,诚意推介……二是承人之请,为序体现的是文友之间的一种情谊”可知,此处应为总起句,说明“古人著书立说作序”的两种情况,故可填写“不外两种情况”之类的句子。第②处,根据语境“序很短”“清代文学家沈德潜甚至赞其‘抑扬顿挫,得《史记》神髓,《五代史》中第一篇文字’”推断可知,此处应表达欧阳修的《五代史伶官传序》虽篇幅短但被后人推崇赞美的意思,故可填写“但被后世倍加推崇”之类的句子。第③处,根据语境“他的序文……已达文质兼美之境”“一赞三叹”可知,王思任的序文读起来令人赞叹不已,故可填写“读来不禁令人拍案叫绝”之类的句子。
22.①把“有新意的文章”比作“赏心悦目的美景”;把“深邃的思想”比作“难寻到的宝物”。②作者以“美景”“宝物”为喻,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地写出序文有新意、思想深刻的特点,化抽象为具体,深入浅出。
解析 “其所序者,或翻出新意,似山路赏景,豁人耳目;或钩沉索隐,如深林寻宝,得之不易”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有新意的文章”比作“赏心悦目的美景”,把“深邃的思想”比作“难寻到的宝物”。“美景”意在说明作者所序的文字生动,“宝物”意在说明作者所序的文字思想深刻,作者以“美景”“宝物”为喻,化抽象为具体,深入浅出。
23.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引语类思辨性材料作文题。材料一主要由名言构成。“水深则流缓,人贵则语迟”,意指“慢言”,有智慧、有阅历的人说话总是经过反复考虑,不轻易下论断。这里指出“言”关联为人处世的智慧(道德)。而“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意指“少言”“不言”,因多言易错,甚至带来不可挽回的后果。这里指出“言”关联为人处世的考量(代价)。由此可见,材料一的两句名言,一是强调人“言”不仅是几个词语或句子而已,“言”承载的还有发声者为人处世的考量和权衡。二是从表述的倾向来看,将人们导向要“慢言”“少言”。从中华传统为人处世方面的承袭来看,事实上确实有不少人将此奉为金律。我们应当思考:对人们一直认同、奉行的“沉默是金”的传统观念在当下仍是否是普遍适用的人生智慧?如果“慢言”“少言”甚至“不言”成为社会群体普遍的选择,将产生怎样的影响?
材料二的核心关键词是“嘴替”,由名词诠释和举例印证两部分组成。根据“‘嘴替’,就是替别人把不能说、不敢说、不会说的话说出来”这一诠释,把“嘴替”理解为“代他人、社会、时代言”的“要说”“敢说”“能说”的责任和担当,是准确的。而材料二中所举杜甫、白居易皆为现实主义诗人,他们关心民生疾苦,不顾个人得失,甚至不惜触怒当权者,为厌战者和天下贫苦者发声,是替别人说,是为民请命;他们的“敢说”“能说”,是为他人、为社会谋利益,是为时代发声,他们的“替言”彰显了责任和担当。由此可知“嘴替”应为正面之意,需要肯定和提倡。
两则材料借助“语句”和“词语”的不同“言语”形式,表象是探讨“言语”中“慢言”“少言”“慎言”“替言”的问题,实则是要引导学生思考“言语”背后,个体关于为人处世中个人利益和社会责任担当权衡的问题,希望学生拥有关注他人、关注社会、关注时代的普世情怀,敢于站上“群众先锋”的位置,敢于承担“为民代言”的风险,这是此则作文整体立意的出发点。
关联两则材料,可得出写作的整体立意:材料一中“慢言”“少言”不是不说,而是在藏而思之后的发声,虽有不盲目、不跟风、不妄言的道德修养的追求和坚守,但也不乏明哲保身的利己因素,更多的是强调个体自我层面,缺乏的也许就是社会的担当、责任。材料二中“嘴替”是敢说,为别人说,为社会说,为时代说,是个体(或者某一群体)在明辨是非、深思熟虑后的情况下的大声疾呼,为民请命,是在明晰“言”的利弊后主动承担的“公众责任”,体现了为人处世的担当精神和责任意识,强调的是个体对国家和社会的使命感。
写作时,应当首先理解并指出“言”的本质指向为人的责任和担当,对此,在比较中表现出认可并阐述“嘴替”或“敢言”的正向价值(核心要素)。在此过程中,还可适当分析造成“慢言”“少言”与“敢言”“勇言”背后的原因是利益的考量和责任担当的权衡(关键要素1),以及阐述社会层面“慢言”“少言”可能产生的不当后果(关键要素2)。总的来说,学生应在作文中阐述“要言”“敢言”“勇言”“能言”,体现作为当代青年为他人、社会、时代发声的责任担当。
参考立意:①少言以自律,发言为当下;②言多虽必失,必要应多言;③为生民言,为社会不公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