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部编版八年级下册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部编版八年级下册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学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3-06 22:47: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学习目标
1.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与意义,认识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知道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的内容及其作用。
3.通过学习周恩来在重要国际会议中体现的外交才能,认识他对我国外交发展作出的贡献。
◎重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求同存异”方针。
预习导学
重点梳理
知识点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背景:新中国成立以后,奉行 的和平外交政策。美国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实行 政策。
2.提出:1953年年底, 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
3.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 、互不侵犯、互不 、平等互利、 。
4.发展:在中国、印度、缅甸三国总理的倡导下, 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
5.影响: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处理 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答案:
预习导学
知识点一
1.独立自主 外交孤立
2.周恩来
3.领土完整 干涉内政 和平共处
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5.国与国
·图示归纳·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间的联系
知识点二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
  1.背景:新中国积极发展与 国家的友好关系,促进亚非国家之间的团结与合作。
2.史实:亚非会议(万隆会议)
召开 1955年,在 的万隆召开
特点 第一次没有 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
中国 贡献 周恩来提出“ ”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发展:中国代表团还积极开展会外交往,与很多国家的代表团举行会晤,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 。
答案:
预习导学
知识点二
1.亚非
2.印度尼西亚 西方殖民主义 求同存异
3.团结与合作
·拓展延伸·
  “求同存异”方针中的“同”和“异”:
(1)同:①亚非各国遭遇相同,都曾遭受帝国主义的侵略;②亚非各国面临的问题相同,即面临如何发展国家经济、维护民族独立、促进世界和平的问题。
(2)异:社会制度不同,建设道路不同。
合作探究
任务驱动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及影响
  材料 1953年12月31日,中印两国就中国西藏地方的关系问题谈判终于开启。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说:“中印两国的谈判在今天——12月的最后一天开始了,我们说过要在1953年开展这一谈判,现在实现了。我们相信,中印两国的关系会一天天好起来,中印两国关系的原则是从新中国建立时确立的,它就是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及和平共处的原则。”
——摘编自高飞《“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如何提出来的》
据材料指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具体内容。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有关新中国外交的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
任务驱动二亚非会议及“求同存异”方针
材料 1955年,亚非会议在万隆召开。面对西方国家的挑拨,周恩来随机应变,临时将原定的发言稿改作书面材料分发参会各国。在会议上,周恩来认真听取了各国代表发言后,从容地走上讲台进行补充发言:“……在这个会议上用不着来宣传个人的思想意识和各国的政治制度,……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这次发言得到了多数与会国代表的赞同。
——摘编自《周恩来传》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周恩来的发言为什么得到了多数与会国代表的赞同 我们可以学习周恩来总理哪些优秀的品质
答案:
合作探究
任务驱动一
内容: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及和平共处的原则。
观点: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论述:1953年年底,周恩来总理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访问印度和缅甸时,和两国的总理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任务驱动二
原因:中国与多数与会国有相同的历史背景和共同的奋斗目标,“求同存异”方针符合各国的共同利益。
优秀品质:超群的智慧和争取和平的勇气和胆识;面对重大问题时从容不迫、灵活机智;宽容、理解、尊重他人。
归纳总结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从提出到现在,经历了几十年的考验,凸显其强大的生命力。当今的中国已经走出了昨天的阴影,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相信祖国的明天会更加繁荣富强。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