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强学校2023-2024(下) 九年级假期学情检测
语文学科试卷
(总分: 120分 总间: 120分钟)
一、基础·运用(23分)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1—2题。
人生路上,芬芳满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塞外奇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开lǎng ,带给我们心灵的滋养。诸葛亮“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谆谆教诲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赋予 我们前进的力量。奔跑吧,少年!
1.(2分) 请将下面句子用楷书准确、规范地抄写在答题卡横线上。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 (3分) 按照拼音写汉字,并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
豁然开 lǎng 教诲 赋予
3. (3分) 下面一段话选自德强学校一名学生的随笔,其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迷路时,最好的方式不是抓阄求神、原地纠结,而是走好正在走的路。B走着走着,就会遇到新的风景,然后根据新环境再作判断。时间久了,方向就有了。方向不是选出来的,而是走出来的; C方向不仅来自于选择,而是可以来自于创造:方向甚至不是固定的,而是随时在变的。因此,什么是方向 D把当下的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做,做成自己喜欢的事,因此,方向不是选择,是创造。
4.(3分) 结合语境,填入下面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幸福其实并不难获得。幸福就在你眼中, ;幸福就在你掌心, ;幸福就在你脚上, 。很多时候,我们总感觉幸福离我们很遥远。望眼欲穿,也许我们看错了方向; 苦苦挽留,也许我们握错了手; 奋力前行,也许我们走错了路。不属于自己的不要强求,已经得到的要好好珍惜。
A. 只要用心就能捕捉 只要移步就能到达 只要合手就能把握
B. 只要合手就能把握 只要用心就能捕捉 只要移步就能到达
C. 只要用心就能捕捉 只要合手就能把握 只要移步就能到达
D. 只要移步就能到达 只要用心就能捕捉 只要合手就能把握
5. (3分)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范仲淹,字希文,谥号文正,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B. 表:是古代臣子向帝王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言辞往往恭敬、恳切。
C.《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也叫《诗三百》,它是儒家经典之一,与《大学》《论语》《中庸》合称“四书”。
D. 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
6.(3分) 初四百天暂师大会即将到来,小明写了一幅书法作品送给李老师,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下面是其对话的部分内容,其中不得体的两处是( )
亲爱的李老师,我马上就要初中毕业了,四年来您对我悉心教导,关心备至。为了表达对您的感激之情,我将书法①大作送给您,如果您喜欢,可以将它挂在②寒舍。③家父、家母也让我转达对您的祝福,祝您身体健康,工作顺利,④桃李满天下!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7.(6分) 下面是读书交流活动的开场白,请根据提示在横线处填上恰当的古诗文。(每空1 分)
爱国包含着心忧家国、胸怀天下的一份情怀。它可以是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满腔赤诚,也可以是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的“(1) ,(2) 。”的坚定信念。杜甫在自己的茅屋被秋风吹破的时候,依然还惦念着能为天下苍生挡风阻雨,高呼“(3) ,(4) 。” 范仲淹规劝友人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抒发自己“(5) , (6) 。”的济世情怀。
千百年来,正是这样一份份悲天悯人的家国情怀,震撼着感动着一代代中国人。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先烈的足迹,用我们的文字,献给壮阔的时代!
二、阅读(47分)
(一)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 回答8——10题。(9分)
在“古韵雅文”专栏中,有关于《桃花源记》的投稿需要完善,请你帮助该同学完成。
《桃花源记》(节选一)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 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白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委子邑人来此绝境, 不复出焉, 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无论魏晋。此人……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 辞去。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 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 遂迷, 不复得路。 《桃源之行》(节选一)那里的人看见了渔人, 感到非常惊讶, 问他是从哪儿来的。渔人详细地做了回答, 有人就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 摆酒杀鸡做饭来款待他。村里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 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①领着妻子和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 于是就同外界的人隔绝了。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 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就更不必说魏晋了。②渔人一个一个向桃花源人依据实情地说出他自己听到的事,他们都很感叹碗惜。③ , 。渔人逗留了几天后,向村里人告辞离开。村里人告诉他说:“这里的事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 就顺着来时的路划回去, 处处都做了记号。到了郡城, 去拜访太守,报告了这番经历。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去,寻找先前所做的记号, 竟然迷失了方向, 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
8. (4分)《桃园之行》是组员改写的白话版,其中节选部分有两处错误,.请你帮他改正,还有一处空白处,请你帮助补写完整。
①改为 (1分)
②改为 (1分)
③补写为 (2分)
9.(3分) 同学们设计了文言词义积累卡,想刊登在“文化刊”上,请你帮助推测词义,选出积累卡补全正确的一项 ( )
A.失去 说不过去 B.离开 说不过去
C.离开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D.失去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10.(2分) 筹划组的成员觉得这一板块内容还有些单薄,有同学推荐了下面的文章,请你将下列评审表填写完毕。
《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选自《礼记》)
评 审 表
评审人 小 A 评审时间 2024年3月 1 日
《大道之行也》与《桃花源记》都为我们描绘了“大同”世界蓝图,这两篇文章能够体现出“大同”世界所具有的(1)____________物质特征和(2)_____________精神特征,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种倡导的富强、文明、平等、和谐等思想是一致的,所以我同意将《大道之行也》作为《桃花源记》的补充材料。
(二) 阅读下列语段, 回答 11——14 题(11分)
【材料一】
5月 15日, “天问一号”探测器在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成功着陆,迈出了中国星际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 “天问一号”成功登陆火星后,我国第一辆火星车“祝融号”将在着陆一个星期后驶出着陆平台,开启中国首次火星巡视之旅。届时,我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首次通过一次任务实现火星环绕、着陆、巡视探测的国家,也将成为世界上第二个实现火星车安全着陆和巡视探测的国家。
对此,海外航天官员、专家媒体纷纷表示祝贺赞叹。奥地利科学院空间研究所通过社交媒体予以热烈祝贺,并表示为该研究所参与了这项火星探测任务而自豪。据悉,这家研究所参与了“天问一号“所携磁力计的研制工作。法国国家航天研究中心太阳系探索项目负责人弗朗西斯·罗卡尔15日对媒体说,中国在人类探索火星的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摘编自《海外祝贺、赞叹”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人民日报》2021 年5月 16日)
【材料二】
整个着陆过程, “天问一号”需要在9分钟内将约2万千米/小时的速度降至0米/小时。虽然此前我国已有月表着陆经验,但此次“天问一号“完成火星软着陆任务显然更加艰难:一方面,火星表面大气的密度是地球大气的 1%左右,环境比月球表面更复杂; 另一方面,火星距离地球更遍远,通信时延达到20分钟左右,相距遥远的地表对“天问一号”可能遭遇的险情来不及做任何处置。在此阶段,“天问一号”只能自主完成相关工作,经历“未知9分钟”。同时这个过程需要融合多级减速、着陆反冲等多项技术,每个环节都必须确保精准无误,差一秒都可能导致整个任务的失败。
为了让火星车能够在恶劣环境中“活”下来并顺利完成使命,科研人员专门研发出一种不易沾上灰尘的新型材料,即使沾上也可以通过振动将其抖落。 “我们还在实验室中特·意摆放了一台一模一样的火星车,当‘祝融号’在火星上遇到复杂路况时,需要实验室中的这台火星车先进行模拟行驶,确认无误后再向火星发出指令。”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天问一号“探测器副总设计师贾阳说。
(摘编自《“天问一号”本领强), <光明日报》2021年5 月 16日)
【材料三】
从人类目前对火星的探测结果看,火星大气层很薄,氧气极少,同时充满尘埃。地表温度白天可达28℃,夜晚可低至-132℃,平均-57℃。相比于地球,火星完全不具备人类生存的条件。哪怕地球环境再恶劣,从必要性来说,改造地球上的沙漠,也比改造火星容易得多。那又何谈“移民火星” 况且,即使人类已经用了半个多世纪来探测火星,但就目前探测水平来看,对火星的了解还远远达不到清晰明了的程度。之所以各国争相进行火火星探索,是因为火星离地球比较近,我们的探测器能够到达。此外,其他星球,如金星的条件太过恶劣基本不可能有生命存在; 通过探测它来搞清一些重大科学问题,技术难度也比较大。综合考量下来,还是先进行火星的探索,而绝非是因为我们想“移民火星”。
从科学价值来看,火星能反映出很多问题,对人类了解地球会有帮助。比如为什么同在太阳系,各个行星演化的结果却有所不同 如果能找到这其中的原因,我们就能更好地了解地球演化的历史,能够找到更多与地球有关的答案。
11.(2分) 下列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登陆火星,在国外引起了广泛反响,海外对此纷纷予以祝贺、赞叹。
B. “祝融号”火星车将在“天问一号”着陆一周后驶出着陆平台,开启中国首次火星巡视之旅。
C. “天问一号”探测器在飞行和着陆火星的整个过程中,都必须完全独立自主地完成相关工作。
D. “祝融号”在火星上应对复杂的路况时,需要科研人员在实验室中先行进行模拟行驶试验。
12.(3分) 材料二画线句子“‘天问一号’需要在9分钟内将约2万千米/小时的速度降至0米/小时。”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了“天问一号” 的特点。
13.(3分) 请结合材料三分析,人类目前“移民火星”不具备可能性,存在的自然因素有哪些
14.(3分)请根据上述三则材料,说一说“天问一号”成功登陆火星具有哪些方面的意义。(答出三点即可)
(三) 阅读《最美的月光》, 回答15---19题。(15分)
最美的月亮
①那个中秋节,他和母亲是在医院度过的。
②母亲的手术是临近中秋节做的。母亲感到身体不适,本来以为是老毛病,但医院检查结果竟然是癌症。在他小的时候,家境贫寒,母亲总是忍受着饥饿和痛苦,含辛茹苦地拉扯着年幼的他,独自支撑了这个家。他觉得不能把这个消息告诉母亲,不是害怕母亲经受不住打击,而是害怕母亲拒绝治疗。他的孩子刚满2岁,妻子下岗了,他的收入是全家人唯一的经济来源。没有工作的母亲知道家里艰辛,很早以前就说过,如果患上癌症,就不治疗,因为她认为那样既浪费了钱也救不了命。
③他很孝顺,便和妻子哄着母亲说是小病能治好,但需要做手术,这样才把母亲骗进了医院。从手术室出来,经过他三天三夜的细心护理,母亲逐渐清醒过来,那天正是中秋节。母亲住院一个星期时间,他每天只吃一顿饭,即便这样,仍然花光了所有的积蓄。现在他身上已经没钱了,只盼着妻子快点借到钱送来。
④夜晚,病房里冷冷清清,他守在母亲身边,同房的病人都回家团圆了。细心的他怕母亲触景伤情,就问母亲想吃点什么,似乎察觉到了什么的母亲只是说: “扶我下床,我想看一下月亮,不知道明年还能不能看到。”他听得眼眶一阵发酸,流下了泪,然而他知道,母亲这个时候是万万不能移动的。思索了片刻之后,他有了一个决定。继而叮嘱母亲不要乱动,就转身离开了。
⑤街上华灯初上,到处洋溢着喜庆热闹的气氛,唯独他行色匆匆。饭店、小卖店、电子游戏室,他一个店铺接…个店铺地问:“有一个小时 50元的工作吗 ”但是店主们的回答都令他大失所望。终于,在一家搬运站里找到了 10吨待搬的水泥。一袋水泥100 斤,搬 1 吨6 元。他挽起衣袖开始玩命地把一袋又一袋水泥从小山似的堆上扒到肩上,连他自己都没想到半个小时就把那10 吨水泥搬到了车上。等到接过60元工钱的时候,才感到双腿如铅、头昏眼花,仿佛随时都可能晕倒,但他坚强地忍受着。
⑥他将挣来的钱买了一个深颜色的脸盆,剩下的钱全部买了月饼。他抱着脸盆和月饼回到了医院。路上他抱得紧紧的,生怕磕碰到怀里的月饼和脸盆,仿佛那是抱着母亲的命,回到病房,他把月饼摆在桌子上,然后掰开一个月饼,把最柔软的一块月饼馅递到母亲嘴边。看着脸色憔悴、满头大汗的儿子,母亲含着泪说: “我不吃,这病咱也不治了。”他笑着说: “你看看今年的月亮多圆多亮啊,您肯定会好的! ”他端过盛满清水的脸盆放到母亲床前,月光展开透明的翅膀跃进盆里,圆圆的月亮随着盆里的波纹在水里行走,上下翻腾。
⑦看着水中晶莹而富有生命的月亮,望着眼前的儿子,母亲的心情好了许多: “真好看呢,比往年都好看。”他拉着母亲的手说: “明年您还要陪我看月亮! ”母亲郑重地点点头。
⑧那一夜,母亲睡得非常安详,似乎已经远离了病痛。窗外月亮静静地悬挂着,虽然光芒依旧纤弱,但却仿佛迸射出了一种足以撕破无边黑暗的光明,一种足以融化天山冰雪的温暖。
⑨母亲开始配合每项治疗,出院时医生告诉他说: “这次手术做得很成功,你母亲能够再活10年甚至康复。”
⑩又是一年中秋,天上的月亮又圆了。母亲对儿子说:“去年在医院里看到的月亮是我这辈子看过的最美丽的月亮。 ”
15.(3分) 通读全文,哪些情节可以看出他的孝顺
16.(5.分) 分析下面两处儿子和母亲落泪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1) (2分) 他听得眼眶一阵发酸,流下了泪。
(2)(3分) 看着脸色憔悴、满头大汗的儿子,母亲含着泪说:“我不吃,这病咱也不治了。 ”
17.(3分) 第⑤段中“街上华灯初上,到处洋溢着喜庆热闹的气氛,唯独他行色匆匆。”为什么他行色匆匆
18.(2分) 第⑦段中母亲的心情为什么好了很多
19. (2分) 母亲为什么会认为去年的月亮是这辈子看过的最美的月亮
(四) 阅读《激扬我们的雄心壮志》, 回答20——23题。(12分)
激扬我们的雄心壮志
①“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就应该有雄心壮志。 ”在庆祝改革开放 40周年大会上,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鼓舞亿万人民激扬豪情壮志,在新时代创造新的更大奇迹。有志者事竞成,无论个人、社会还是国家,都要激扬雄心壮志。
②激扬雄心壮志,就要勇于“归零翻篇”。 “95后”棋手柯洁,多次在世界围棋大赛中夺冠, “拼搏的过程,就是忘却自我、超越自我的过程”。90多岁的袁隆平,依旧热爱挑战自我,一再刷新超级杂交稻亩产纪录。敢于“归零翻篇”,以既有高度为新起点,才能在更高定位宝现突破。一次超越就是一次新生,一次超越就是一次创造,社会正是在个体的自我超越中不断前行。
③激扬雄心壮志,就要追求“头部效应”。一项基于500万次点击日志数据的分析显示,90%的点击集中在搜索引擎前10 名,其中前3名又占了62.5%的点击量。 “头部”,意味着高价值、有优势。钱学森常说,科技竞争“必须想别人没有想到的东西”,正是在提示人们向价值创造链“头部”要竞争力。现实中,越是积蓄舍我其谁的雄心壮志,越能专注于成就“头部效应”。
④激扬雄心壮志,就要“守之以谦,行之以实”。齐白石晚年感慨,声望高了,自己也被赞誉弄得飘飘然了,无形中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于是 88岁高龄的他依旧每天认真研习画作。 “事者, 生于虑,成于务,失于傲”。守谦,就会少些飘飘然,避免“胜利时犯骄傲的错误”; 就会在顺境中看到不足,永不停滞、永不懈怠。在“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我们更须守谦行实。
⑤未来必然是机遇和挑战相互交织,但路就在脚下,美好的图景属于追梦人。满怀雄心壮志,勇立潮头、奋勇搏击,我们就能续写新时代的辉煌篇章。
20.(3分) 阅读全篇,文章从哪几方面论述了“激扬雄心壮志”的条件
21.(3分) 第②段画线句用了哪种论证方法 有何作用
22. (3分) 结合文章,说说如何理解第④段画线句子“事者,生于虑,成于务,失于傲”的含义
23.(3分) 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在学习中应怎样激扬雄心壮志。
三、写 作(50分)
(1) 命题作文:
汪曾祺曾说:“静思往事,如在目底。”回首流过的岁月,总有些事,值得品味; 总有些人,给予你爱; 总有……
请以“静思往事,爱在流”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 求:(1) 把题目抄写到答题卡指定位置;
(2)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3) 不得透露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信息;
(4) 不少于600字。
(2) 材料作文
材料一:1950年,朝鲜战争的战火烧到鸭绿江边,我们的国家远见到国防安全面临严重威胁,危急关头,在极不对称、极为艰难的条件下,中国人民奋起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中华大地,万众一心,支援前线。历时一年的捐献武器运动,募得的捐款可购买3700多架战斗机,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
材料二:中国政府在减贫方法上的不断创新,中国人民团结一心,不畏困难,“中国式减贫”使大约·8亿人成功脱离贫困,缔造了传奇。
材料三:《人民日报》社论中写到“在全国上下喜迎党的二十大召开之际,我们要意识到面对前进道路上的风险挑战,只有继续发扬勇于的斗争精神,团结一致才能在攻坚克难中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上述三则材料至少告诉我们以下道理:面对困境,我们要拥有战胜的勇气;我们要有远见; 团结一心方能成功;创新能够缔造传奇。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所写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但不要对材料扩写、续写和改写,不得抄袭,不要套作
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③不少于 600字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