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3 综合性学习 口语交际【考点串讲PPT】-2023-2024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统编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03 综合性学习 口语交际【考点串讲PPT】-2023-2024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统编版)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74.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07 14:43: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7张PPT)
综合性学习
&
口语交际
八年级下册期中考点串讲
课标要求
2022版新课标对7~9年级综合性学习提出了以下要求:
1. 学习跨媒介阅读与运用,体会不同媒介的表达特点,根据需要选用合适的媒介呈现探究结果。
2. 自主组织文学活动,在办刊、演出、讨论等活动过程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关心学校、本地区和国内外大事,就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搜集资料,调查访问,相互讨论,能用文字、图表、图画、照片等展示学习成果。
3. 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共同讨论,选出研究主题,制订简单的研究计划。能从书刊或其他媒体中获取有关资料,讨论分析问题,独立或合作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掌握查找资料、引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分清原始资料与间接资料,学会注明所援引资料的出处。
课标要求
2019版新课标对7~9年级口语交际提出了以下要求:
1. 注意对象和场合,学习文明得体地交流。耐心专注地倾听,能根据对方的话语、表情、手势等,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图。
2. 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注意表情和语气,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表达内容和方式,不断提高应对能力,增强感染力和说服力。
3. 讲述见闻,内容具体、语言生动。复述转述,完整准确、突出要点。能就适当的话题作即席讲话和有准备的主题演讲,有自己的观点,有一定说服力。讨论问题,能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中心,有根据,有条理; 能把握讨论的焦点,并能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
教材内容
综合性学习:
1.《倡导低碳生活》:①确定宣传主题;
②搜集资源,撰写宣传文稿;
③制作宣传材料,开展宣传。
2.《古诗苑漫步》:①声情并茂诵古诗;
②别出心裁品古诗;
③分门别类辑古诗。
口语交际:
《应对》:①应对的概念; ②应对的原则;③应对的技巧。
1、知识积累
(1)低碳: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
(2)低碳生活:指在不影响生活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生活和工作中耗用的能量,从而减低碳的排放量,达到减少大气污染,减缓生态恶化的目的。
(3)原因:随着二氧化碳排放量愈来愈大,温室效应越来越明显,全球灾难性气候变化屡屡出现,已经严重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人类直接面临着气候变暖的威胁。
《倡导低碳生活》
1、知识积累
(4)温室效应:大气能使太阳短波辐射到达地面,但地表受热后向外放出的大量长波热辐射线却被大气吸收,这样就使地表与低层大气温作用类似于栽培农作物的温室,故名温室效应。
通俗的说就是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使用煤、石油、天然气大量排放的尾气——二氧化碳,进入大气层,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具有吸热和隔热的功能,它在大气层中形成一层无形的玻璃罩,阻止地球热量的散失,使地球变成了一个大暖房。
(5)后果:①地球冰川消退,海平面上升;②气候带北移,引发生态问题;③导致气候异常,造成灾害天气;④加速流行性疾病的传播和扩散。
《倡导低碳生活》
1、知识积累
(6)低碳践行原则:减少碳排放,提高碳吸收。
(7)低碳践行做法:
①减少碳排放:节约资源、绿色出行......
②提高碳吸收:植树造林、恢复退化生态系统......
(8)低碳生活细节:
在家里:①随手关灯;②节约用水;③不浪费食物;④垃圾分类,回收利用;
⑤近距离步行或骑自行车,中距离坐公交车;……
在学校:①教室及时关灯;②节约用纸,双面打印;③洗手关紧水龙头;
④餐厅用餐珍惜粮食,不浪费食物;
⑤上学骑自行车或坐公交车;……
《倡导低碳生活》
2、考点解析:拟定活动形式
示例:
(1)开展以“低碳生活,变废为宝”为主题的小设计、不发明、小制作等比赛活动;
(2)开展“低碳生活小妙招”征集活动;
(3)开展低碳生活手抄报展评活动;
(4)开展“环保低碳,从我做起”的主题实践活动。
《倡导低碳生活》
拟定原则:
(1)围绕主题,包含关键词;
(2)形式明确,注意可行性;
(3)贴近生活,符合家校场景。
2、考点解析:拟写宣传标语
示例:
①低碳出行,绿色领跑。
②选择低碳、选择人生。
③低碳手拉手,环保心连心。
④倡导低碳生活, 呵护生态家园。
⑤节约,节能,节节相关;
环境,环保,环环相扣。
《倡导低碳生活》
拟定原则:
1.紧扣主题; 2.语言简洁;
3.句式整齐; 4.运用修辞。
2、考点解析:撰写倡议书
《倡导低碳生活》
倡议书要求
1.格式正确,标题鲜明。
(1) 标题:“倡议内容+ 倡议书”“倡议对象+ 倡议书”或“倡议书”。
(2)称呼:顶格。
(3)正文:倡议的背景、理由或条件、意义,倡议的具体内容。
(4)结尾。(5)落款。
2.观点明确,抓住内容。
(1)写明倡议书的背景原因和目的;
(2)写明倡议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3.抓住结尾,表明希望。
结尾要表示倡议者的决心和希望或者写出某种建议。
3、考题示例
《倡导低碳生活》
1.在“低碳生活”综合性学习活动过程中,班级安排了“‘碳’索发现”、“‘碳’为观止”系列活动。
(1)【“碳”索发现】
李明明同学坚持“低碳生活,绿色环保”的理念,白天出门发现楼道灯亮着,总是及时关掉。同一楼道的张大妈和赵阿姨对此看法不一,如果你是李明明,该怎样灵活应对呢?
赵阿姨:明明,你真是一个节约意识很强的孩子,我家小刚也要向你学习。除了节约用电,你平时还有哪些节约的好习惯呢?
李明明: ①
张大妈:明明,现在谁家还在乎这一点电费呀,你们家也太小气了。
李明明: ②
3、考题示例
《倡导低碳生活》
【答案】
①示例:阿姨,谢谢您的夸奖,我和小刚要互相学习。生活中我们还可以注意循环用水,少用纸巾、塑料袋、一次性纸杯等等。
②示例:张大妈,这可不是我小气,而是践行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随着人类活动的日趋频繁,空气污染、水土流失、温室效应等问题太严重了,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现在“小气”一点,将来才能“大方”生活。
【解析】
本题考查知识积累与语言表达。
在知识积累方面,需要知道践行低碳生活的具体做法,注意切合家庭或学校的情景。
在语言表达方面,要注意口语交际的基本原则:称呼得当、用语得体、围绕主题。
3、考题示例
《倡导低碳生活》
(2)【“碳”为观止】宣传委员准备制作一期海报,请你再帮助他设计几个栏目。
栏目一:拟低碳标语
栏目二:提低碳建议
栏目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栏目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
讲低碳故事、画低碳图画。
写低碳征文;办低碳讲座。
【解析】本题考查栏目设计。栏目应该合理可行,注意围绕“低碳生活”的主题展开,选择符合校园场景的活动形式,常见的有主题班会、朗诵会、演讲比赛、征文比赛、知识竞赛、主题讲座等。注意仿照示例将答案组织为动词加四字短语的形式。
1、知识积累:古诗吟诵会
《古诗苑漫步》
活动方案:
1.邀请老师并选出同学代表担任评委,并选出主持人、记分员、协调员等;
2.以小组为单位参加比赛,每组限两个节目;
3.各组在之前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准备节目,形式要多样;
4.活动形式分为唱诗歌(如《阳关三叠》),演诗歌(创设情境,演绎出诗歌表达的内容),画诗歌(用美术作品表现诗歌内容),配乐听诗歌(音乐渲染),诗歌飞花令(增加互动性与参与性),诗歌竞猜等。
1、知识积累:古诗欣赏会
《古诗苑漫步》
艺术形式:
1.艺术形式可以是书法、绘画、音乐、舞蹈、戏剧等;
2.如可以将柳宗元的《江雪》画成一幅画或写成书法作品;
3.如可以将李清照的《渔家傲》谱曲,并根据词意和音乐编一段舞蹈;
4.如可以把《木兰诗》改编成一个剧本,摄制成短片或制作电脑动画。
1、知识积累:古诗欣赏会
《古诗苑漫步》
活动方案:
1.邀请老师并选出同学代表担任评委,并选出主持人、记分员、协调员等;
2.以小组为单位参加比赛,每组一个节目;
3.从创意、表演、效果等方面进行评判,选出优胜者。
4.优胜小组推荐代表发言,谈本组的创作思路,以及对不同艺术形式表现效果的认识。
1、知识积累:编专题诗集
《古诗苑漫步》
1.确定主题,选择古诗;
(1)“主题类”:爱国情感、珍惜时间、壮志难酬、友情抒怀等。
(2)季节类:春、夏、秋、冬。
(3)关键词类,如“雨”“风”“水”“云”“雪”等。
2.注释评点,助学引导;
要求学生充分利用好互联网各种智能工具(手机、电脑等)、古诗集、课本等相关资料素材,或者通过古代汉语大辞典,对编入诗歌中重点疑难词进行注音、释义、介绍,便于别人学习和了解。
3.编辑成集,方法点拨;
结合经验,引导启发。教师给学生呈现一本图书编辑过程及相关要求。封页有名称,高度概括,具备统揽性。封二有编者序,每个小组写出小序。封三是目录页、对应的编码,可写出书籍相应分工。封面设计、资料搜集、编辑校对等,增加书籍编辑成就感。
1、知识积累:编专题诗集
《古诗苑漫步》
4.交流分享,成果展评。
采取PPT的方式进行。每个小组展示时间控制在10分钟。分为诗歌专辑特点、构成、主要分类方式,取得好的方面,有待改进的地方。
5.评价奖励,现场评估。
由语文教师和学生代表组成评议团,按照评分表赋分,评选出最有特点的诗歌专辑。
6.反馈评价,修订完善。
对参与展示诗歌专辑进行对点评,并反馈相应的修改意见,指导项目小组完成进一步的修改。
2、考点解析:拟写开场白
《古诗苑漫步》
示例: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古诗词是华夏文明的象征,是连绵不断的烽垛。在这里我们能领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美;感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朗诵古诗,跨越时空一起追寻先贤的足迹,共赏华夏文明的瑰宝吧!
拟写方法:
开场白要求简洁而富有吸引力。
1、称谓+问候语:如“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等。
2、紧扣主题的一段话:一般情况下,要用上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引用、对偶等),以体现文化内涵。
3、拉近与受众的距离的一句话:要让观众(听众)感受到此主题与自己息息相关,从而产生亲切感并激发他们的参与意识。
4、引出活动名称(活动主题) :一般可用上“就让我们一起走进xx主题活动中去吧”或“就让我们积极参加xx主题活动吧”等句子。
2、考点解析:设计活动形式
《古诗苑漫步》
示例:任选一种艺术形式,表现古诗内容
1.可以把《山行》画成一幅画;
2.可以把《观沧海》写成书法作品;
3.可以把《关雎》配上音乐进行吟唱或朗诵;
4.可以把《木兰诗》改编成一个剧本;
5.可以把《石壕吏》摄制成短片或制作电脑动画。
设计方法:
艺术形式可以是书法、绘画、音乐、舞蹈、戏剧等。
1、选择的古诗时要理解充分;
2、古诗的内容要适合所选择的艺术形式;
3、选择艺术形式要结合自身的情况。
2、考点解析:设计活动栏目
《古诗苑漫步》
示例:为板报或手抄报设计栏目
栏目一:诗人逸事
栏目二:诗海拾贝
栏目三:诗海泛舟
栏目四:诗林漫步
栏目五:诗歌拾趣
栏目六:诗外趣谈
设计方法:
1、围绕活动主题;
2、内容避免重复;
3、注意句式一致;
4、语言简洁准确。
3、考题示例
《古诗苑漫步》
漫步古诗苑,含英咀华,可以接受美的洗礼。你班拟开展“走近诗歌,感受美好”的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任务。
你所在的小组负责策划整个活动流程,请你补全下面的活动构想。
活动标语: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一:“诗歌朗诵”:举行诗歌朗诵比赛,注意朗诵技巧,提升朗诵技能。
活动二:“诗歌鉴赏”: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三:“诗歌创作”:发挥想象创作小诗,学会使用意象表达情思,激发写诗热情。
活动四:“诗歌辑录”: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考题示例
《古诗苑漫步》
【答案】
①漫步古典诗歌,感受无限魅力。
②阅读名家诗歌,涵咏品味,感受诗歌艺术魅力。
③ 确定专题,选择古诗;注释评点,编辑成集。
【解析】
①本题考查宣传标语。围绕“走近诗歌,感受美好”进行设计,可以体现“走近诗歌”的意义,可采用对偶、比喻等修辞手法。
② ③ 考查活动设计。
活动的内容要切合冒号前的活动形式,联系“举行诗歌朗诵比赛,注意朗诵技巧,提升朗诵技能”“发挥想象创作小诗,学会使用意象表达情思,激发写诗热情”可知,活动内容应为三个动宾短语。
3、考题示例
《古诗苑漫步》
得意之时,用“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展现神采飞扬;悲伤之时,用“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凸显愁情……
初二下期,学业压力骤增,你的好朋友李明一次次考差,萎靡不振,请你对他说一段话,并在其中引用诗歌来鼓励他。
(要求:引用诗歌应为上下两句,且符合情境)
【答案】
李明同学,你的考试成绩不理想,我能理解你的伤心与不甘。你知道霍金的故事吗?小时候他也是默默无闻的,可是他最终成为了物理界大师。其实最重要的是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要乐观自信,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看好你!
3、考题示例
《古诗苑漫步》
【解析】
本题考查古诗积累运用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首先,作答时注意引用的古诗要理解准确且符合情境。
其次,注意口语表达的基本原则:称呼得当,用语得体,围绕主题。
例如:李明,成长之路不是康庄大道,困难与挫折在所难免。初二下学期,学业压力突然增大,考试发挥不好也很正常。只要我们学习竹子“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精神,重拾信心,总结方法,相信你的成绩会慢慢提升,最后必定会有一个好的结果。
1、知识积累:什么是应对?
口语交际:应对
概念:
1. 广义的应对包括在聊天、问答、讨论等中的回应,即只要不是单向的自我表达,都可以看作应对。
2. 狭义的应对则指面对别人的调侃、质疑、诘问、挑衅时随机应变的话语能力,也就是如何在对话中灵活巧妙地维护尊严、消除矛盾、化解尴尬或活跃气氛等口头表达。
1、知识积累:怎样去应对?
口语交际:应对
1.要准确判断对方的态度。
即认真聆听对方的话语,准确理解其意图,把握其观点态度。
2.要掌握一定的应对技巧。
如:自嘲、归谬、巧换概念、针锋相对、转换话题等。
1、知识积累:应对的原则
口语交际:应对
问题方 一般性的询问 善意的玩笑 恶意的刁难
应对方 客观的回答 善意的幽默、自嘲 有力的回应
效果 礼貌回应 化解尴尬 阻挡恶意
应对原则
谦逊有礼:谦虚谨慎,少赞誉自己,多夸赞他人
得体有度:注意分寸,少伤害他人,多维护他人
理解有容:理解他人立场,减少反感,增加包容
2、考点解析:情境对话
口语交际:应对
示例:图书馆邀请部分学生代表参加了关于读书的交流。沛泽参与了这次论坛,部分同学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请你为沛泽做出合理的应对。
学生代表1:我觉得现在读书的时间太少,不能沉下心来深入地阅读。
沛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代表2:我觉得读书对提高成绩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有时间还不如多做两道数学题呢。
沛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考点解析:情境对话
口语交际:应对
【答案】
①我觉得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还是有的。时间不是问题,关键是是否真正重视。
②我觉得读书本来就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我们需要在阅读中不断地积累,提升我们的综合素养。
【解析】
①结合“学生代表1”的问题“我觉得现在读书的时间太少”提出建议“挤时间学习”并注意表述时语言要真诚。可以回答:鲁迅曾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我们只要重视阅读,肯在阅读上花功夫,就一定有时间。
②结合“学生代表2”的问题“我觉得读书对提高成绩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有时间还不如多做两道数学题呢”提出看法“读书需要日积月累”并注意表述时语言要真诚。可以回答:读书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日积月累的。读书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我们只有不断积累,提升自身的能力,才能实现“质变”。
2、考点解析:分析技巧
口语交际:应对
示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下面是一个应对案例,请你简要分析、评价孔融采用的应对技巧。
孔融十岁的时候就表现出超乎寻常的聪明才智,得到人们的赞许。有一个叫陈韪的官员却当众不以为然地说:“小时了了(聪明),大未必佳。”孔融立即回应道:“想君小时,必当了了。”
2、考点解析:分析技巧
口语交际:应对
【答案】
孔融没有针锋相对,而是避其锋芒,运用“归谬法”,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既化解了自己的尴尬,显示了自己的聪明,又有效地回击了陈韪的羞辱,一举两得。
【解析】
此题考查口语交际。常用的应对技巧有自嘲、归谬、巧换概念、针锋相对、转换话题等。需要注意的是,巧妙应对的前提应该是准确理解对方的意图,把握对方的主要观点。在此基础上,依据当时的话语情境,快速调动思维,迅速做出反应,就能做到随机应变、巧妙应对了。
陈韪的“小时了了(聪明),大未必佳”意思是孔融现在很聪明,长大了却不一定。孔融巧用“归谬法”,不直接说陈韪“大未必佳”,而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说陈韪“想君小时,必当了了”,言外之意是陈韪现在并不聪明。既化解了自己的尴尬,显示了自己的聪明,又有效地回击了陈韪的羞辱,真是一举两得。
2、考点解析:言外之意
口语交际:应对
示例:在日常交往中,当有人向我们提问、建议或者质疑,采取恰当的方式作出回应,就是应对。下面是某学生应聘校学生会干部时考官的话,请说出他的言外之意,并用简明得体的语言应对。
你成绩优秀,直率单纯,可是我们的工作需要有出色的沟通能力和统筹能力。
考官的言外之意: 。
应对: 。
2、考点解析:言外之意
口语交际:应对
【答案】
言外之意:你不适合这份工作,我们不会聘用你。
应对:如果您给我这次机会,我就能展现我的策划能力和沟通能力。
【解析】
言外之意指有这个意思,但没有在话里明说出来。
前一句是夸奖人的,“可是”转折,意思是你虽然“成绩优秀,直率单纯”,但是我们不能聘用你。
自己非常在意这份工作的话,就应该态度诚恳,表达出请人家给自己这个机会,来展示自己的能力的意图。拟写符合情境即可。
3、真题演练
口语交际:应对
1.2018年的亚运会上中国男篮获得冠军,韩国篮协主席方烈离场时对姚明说:“你们运气真好。”这是不认可对方实力的不友好的话。面对这种话,如果你是姚明,如何应对,才能既尊重对方,又给对方有力的回击?(20字左右)
【答案】示例:谢谢方主席,我相信,好运气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详解】本题考查辩论词的拟写。要模仿姚明的身份、驳斥的对象是韩国篮协主席方烈,所以措词时既要针锋相对,指出对方观点荒谬所在,又要有理、有利、有节,语言得体。最后注意20这左右的字数限制。
示例:谢谢方主席对的祝福。不过,运气来自实力。我相信当韩国队足够强大时,也会有好运的。
3、真题演练
口语交际:应对
2.某高校一位姓严的古汉语教师,学识渊博,治学严谨,教学时严格训练,严格要求。一日,当他走进课堂,见黑板上赫然写着“严可畏”三字。该老师不愠不怒,只见他停下来,对学生朗声说道:“真正可畏的是你们!”学生们一时不知所措。严老师接着说:“不是吗?后生可畏嘛!为了让你们这此后生真的可畏,超过我们这些老朽,我这严老师怎可名不副实呀!”(掌声与笑声)
请你评析一下这位严老师面对突发状况时的应对技巧。
3、真题演练
口语交际:应对
【答案】
严老师准确地捕捉到学生因严格训练、严格要求而生发的“积怨”和“不满”,先是冷静地予以宽容,进而曲解“可畏”二字,并且一语双关,含蓄幽默地表达出必须“严”的道理,以及继续要“严”下去的决心,既宽容有度,又严格适中,其说话形式的选择与处境、心情表达之得体,令人击节赞叹。
【详解】考查对巧妙应对方法的赏析。材料中面对学生突如其来的表现,严老师没有大发雷霆,也没有不了了之,而是以巧妙的应答,化解了尴尬,也激励了学生。他从学生责怪自己的“可畏”二字,引出“后生可畏”的成语,再由自己的姓“严”,联系“严师出高徒”的古训,提出要名副其实的愿望,不仅顺理成章,而且贴切自然,说话形式的选择与处境、心情的表达得体,所以赢得了学生的掌声和笑声。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