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秋七年级上(苏教版)语文课件+教案:15三峡(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2015年秋七年级上(苏教版)语文课件+教案:15三峡(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8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8-27 17:23:27

文档简介

动能 势能 机械能
课件25张PPT。郦道元三 峡
“在国外,一个外国朋友曾问我,‘中国有意思的地方很多,你能告诉我最值得去的一个地方吗?请只说一个。’这样的提问我遇到许多次了,常常随口吐出的答案是‘三峡’”
---------余秋雨作者简介 郦道元(466?—527)字善长,北魏著名的地理学家、散文家。曾任御史中尉,执法严峻,后为关右大使,赴任途中为雍州刺史萧宝夤所杀。他对我国的地理和当时各地的风土景物都有一些研究,尤擅长写景。
代表作《水经注》。识记字词阙 嶂 曦 襄
御 溯 湍
啸 属 涧 裳quēzhàngxīxiāngsùtuānyǎnxiàozhǔjiànyùcháng 注意下列词语的意思
略无阙处() 夏水襄陵()
重岩叠嶂()
或王命急宣() 不见曦月()
虽乘奔御风()()
不以疾也() 林寒涧肃()
飞漱其间() 良多趣味()
素湍绿潭()西陵峡瞿塘峡
巫峡
长江三峡西起四川省奉节县白帝城,东至湖北省宜昌县南津关,分为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三个谷段,全长约二百公里。 长江三峡驰名中外,古代这里航道曲折狭窄,布满暗礁险滩,水流湍急紊乱航行障碍重重。古诗“巴蜀雪消春涨发,何人敢放东吴船”、“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正是对当时三峡航行的写照。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欣 赏三峡的美,美在________________重岩叠嶂 ?隐天蔽日襄 阻水:素、绿、
清、悬、漱林寒、涧肃、猿啸
朝发 暮到 柏:怪泪沾裳
春冬
夏水


峡大处落笔
小处刻画
情景交融山水(奇险)(急猛)(清幽)(凄婉)(正面)(正面)(侧面)(侧面) 文章在描写三峡的水时为何不按春夏秋冬季节来写呢?因为三峡的水,以夏季为盛, 故先写“夏水”
小结: 作者先写三峡的整体风貌,然后抓住了三峡最有
特点的 时间——夏天,春冬,晴初霜旦,高峻的山峰,
汹涌的江流, 清澈的碧水,飞悬的瀑布,哀转的猿鸣,
悲凉的渔歌,三峡 的奇异景象,被描绘得淋漓尽致。
写出了三峡独特的美—— 奔 放美,清幽美和凄婉美
课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表现了作者对三峡的无限赞美和欣赏之情.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拓展延伸:比较阅读阅读下面这首诗,你能说出它和本文之间的某些联系吗?
朝发白帝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提示:可从内容、体裁上比较;试找出诗句与课文中相
对 应的、写相同景致的句子。明确 《早发白帝城》与《三峡》都描绘了三峡风光,前者
是诗,后者是游记散文。
文章的第二段与这首诗的一、二、四句相印证,
都表 现了夏天三峡水流速度极快;文章第四段与诗
的第三句相对应,都是写连续不断的猿鸣;文章第一
段则与诗中的“万重山”相应。今日三峡:

谈一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那些收获?课堂感悟:三 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三 峡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朗 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