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安达市吉星岗镇第一中学开学摸底考试七年级生物试题
考试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60分)
1.下列哪项不是生物( )
A.牛 B.不断生长的钟乳石 C.蚂蚁 D.蛇
2.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后,由下列哪种组织把水运输到叶片?( )
3.下列构成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A.池塘中所有的生物 B.沙漠及沙漠上全部的生物
C.竹林中全部的竹叶青蛇 D.农田中全部的田鼠
4.有些高大的乔木,根部吸收的水分可以向上输送到植物的顶部,其主要动力来自( )
A.光合作用 B 输导作用 C 蒸腾作用 D 呼吸作用
5.能量的流动是逐级减少的,那么在生态系统中,下列哪类生物数量最少( )
A.鹰 B.青蛙 C.昆虫 D.草
6.原鸡是家鸡的祖先, 家鸡和原鸡有很多相似的特征, 但家鸡的产蛋量高. 人们能把原鸡驯化成产蛋量高的家鸡, 是因为生物有( )
A.生殖和发育的特征 B.生长的特征
C.遗传和变异的特征 D.新陈代谢的特征
7.下列有关病毒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病毒能繁殖后代 B.病毒有细胞壁结构
C.病毒营寄生生活 D.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有遗传物质
8.为了将储存的粮食保持更长的时间,可采取以下条件的哪一项?( )
A、低温、干燥、增加氧气浓度 B、高温、干燥、增加氧气浓度
C、低温、干燥、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D、低温、潮湿、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9.用显微镜跟踪观察运动着的草履虫,会发现其体内的食物泡是( )
A.多个,均大小相等,缓缓移动 B.两个,大小相等,但交替收缩
C.多个,均缓缓移动,逐渐变小 D.多个,均大小相等,相对静止
10.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有重要作用,主要是因为它具有( )
A.蒸腾作用 B.呼吸作用 C.光合作用 D.吸收水分的作用
11.昼夜温差大的地区,所结的瓜果含糖量高,其原因是( )
A.有利于植物对水肥的吸收
B.白天蒸腾作用旺盛,有利于光合作用
C.白天日照强,温度高,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很旺盛
D.白天日照强,温度高,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多,夜间温度低,呼吸作用低,分解的有机物少。
12.艾滋病、禽流感、SARS等“热点”疾病的病原体都属于( )
A.病毒 B.细菌 C.真菌 D.寄生虫
13.下列关于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每种生物的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B.每种生物的细胞中都含有一定数目的染色体
C.每种生物细胞中的染色体都含有遗传物质
D.每种生物细胞中的染色体均易被碱性燃料染成深色
14.在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不用清水而用生理盐水,主要是为了( )
A、使口腔上皮细胞分散开 B、杀死细胞 C、杀灭细菌 D、保持细胞的正常形
15.下表是某同学四次测得小麦的发芽率,结果都不相同,你认为他测得的小麦种子的发芽率应是( )
1 2 3 4
发芽率 92% 90% 95% 91%
A.90% B.91% C.92% D.95%
16.根尖的主要功能是( )
A. 固着作用 B. 转运有机物 C. 合成有机物 D. 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17.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是( )
A、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所组成 B、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具有相同的结构
C、一切生物都有细胞组成 D、细胞核是细胞的主要成分
18.细胞分裂过程的正确顺序是( )
①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一个细胞核 ②在原来的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 ③细胞核由一个分两个
A、 ① ② ③ B、②①③ C、③①② D、①③②
19.我国东北、内蒙古、新疆的部分地区处于同一纬度带,但东北是森林生态、内蒙古是草原生态、新疆多荒漠生态,其主要原因是( )
A.光照的不同 B.气温的不同
C.土壤条件的不同 D.降水量的不同
20.植物和动物相比,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中不含有( )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21.如图所示,天平两端托盘上的盛水烧杯内各插有1根树枝,且两根树枝的树叶一多一少,开始时天平两端平衡。现将此装置移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后,发现天平左侧上升。产生此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植物的(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分解作用
22.下列哪项不是种子萌发所必需的( )
A.充足的阳光 B.充足的氧气 C.适宜的湿度 D.一定的水分
23.下列属于光合作用意义的是( )
①为动物和人提供了食物来源 ②促进了水分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③生物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 ④维持了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
A、 ① ② ③ B、② ③ ④ C、① ③ ④ D、①②④
24.长期阴雨天造成了小麦地中出现了水涝现象,植物则出现了萎焉现象,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 )
A、小麦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B、小麦根部吸收的水分太多
C、小麦的蒸腾作用过于旺盛 D、小麦生活的土壤中氧气不足\
25.“麻雀虽小,五脏具全”,生物体内存在不同的结构是由于细胞______ 的结果。( )
A.生长 B.分裂 C.分化 D.癌变
26.各大超市往往喜欢将新鲜的蔬菜用保鲜膜包裹起来,达到延长其保存时间的目的,这其中的原因是( )
A、阻挡了病菌的侵入 B、减少了机械碰撞损伤
C、能保持膜内恒定的温度 D、抑制了叶片的呼吸
27.在下列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中,应注意多施加含钾的肥料的植物是( )
A、番茄、花生 B、马铃薯、红薯 C、茄子、黄瓜 D、油菜、花椰菜
28.提倡“免赠贺卡”“免用一次性筷子”的出发点是( )
A、减少个人的经济支出 B、减少固体垃圾
C、节约木材保护森林 D.移风易俗
29.有人说绿色植物是生命之母,是因为它能进行(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吸收作用
30.小李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此装置放在黑暗处几天后,天竺葵的叶片会发黄
B.此装置放在光下几天后,挤压塑料袋,石灰水会变浑浊
C.此装置在光下几小时后,塑料袋内壁上会出现水珠
D.此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后,塑料袋内的温度有可能升高
二、综合题。(40分)
31、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填入方框内,15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1.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丧失了吸收的99%的水分,这是一种浪费。
2.叶片正面和背面的气孔一样多。
3.芽都能发育成枝条。
4.生物圈中已知的绿色植物,大约有30多万种。
5.根吸收的水和无机盐是通过导管运输到其他器官的。
6.无土栽培可以更合理地满足不同植物生长对各类无机盐的需要。
7.沼泽是典型的生态系统。
8.给庄稼施肥时,用量越多越好。
9.玉米种子萌发时所需的营养是由子叶提供的。
10.呼吸作用是在叶绿体中进行的。
11.冬季植物落叶是植物对环境的一种适应。
12.植物不进行呼吸,动物进行呼吸。
13.地层中的煤是远古的蕨类植物被埋藏在地下经过漫长年代形成的。
14.杨树的茎能不断的长粗是因为茎内有形成层。
15病毒个体微小,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
32.下图是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9分)
①属于动物细胞的是 图;图中B的主要作用是 。
②动植物细胞都具有的结构是 ( )与( ) 、 ( )与( ) 、( )与( ) (填字母代号)
③图中结构E名称是 。
33.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一农田生态系统进行了长期调查,他们从中辨认出四条食物链:①绿色植物→鼠→蛇;②绿色植物→蚱蜢→青蛙→蛇;③绿色植物→蚱蜢→小鸟→蛇;④绿色植物→蚱蜢→蜘蛛→青蛙→蛇。回答下列问题:(9分)
(1)请根据上述食物链绘出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简图。(4分)
(2)食物链和食物网是通过生物之间的 关系建立起来的。(1分)
(3)调查发现,蚱蜢的体色随季节变化而改变,与周围环境基本保持一致。这说明动物能够 环境。(1分)
(4)有一时期,人们大量捕杀青蛙和蛇,导致害虫、老鼠大量繁殖,作物减产。请你提出既能消灭害虫和老鼠,又不污染环境,并能维持生态平衡的解决方案?(3分)
34.实验探究(每空1分,共7分)
某校生物科技活动小组利用学校空地建立了一个小型农业生态园.在园内,同学们开展了一系列植物栽培和科学探究活动.
(1)在移栽植物幼苗时,为了提高成活率,根部带一个土团,这样可以防止损伤 .
(2)为了探究提高生态园内蔬菜产量的科学方法,同学们选择萝卜作为研究对象行实验.他们在三个温室中分圳种植了相同的萝卜幼苗,温室内的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控制情况如下表所示(每个温室的光照、土壤、水分等其他条件均相同):
温室 A B C
二氧化碳浓度 0.03% 0.1% 0.1%
温度 20℃ 20℃ 30℃
①为探究温度对萝卜幼苗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他们应选择 两组进行对照实验.
②温室B中的萝卜幼苗比温室A中的萝卜幼苗长得快,其原因是温室B内 .
③为探究二氧化碳浓度对萝卜幼苗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能否选用A、C两组进行对照实验? ,理由是 .
(3)经实验探究,他们认为夜晚适当降低温室内的温度,也可以提高蔬菜的产量,原因是 .
(4)同学们收获的萝卜,由于存放时间较长,出现了“空心”现象,这是因为 的缘故.参考答案
一、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B C A C B C C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A B D C D A C D D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A C D C D B C A B
二、
31.1. × 2. × 3. × 4. ×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32. 甲 乙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
② ( B)与(a )、 (D )与( b) 、( f)与(d) (填字母代号)
③ 液泡 。
33.(1)
(2)捕食(或吃与被吃)
(3)适应
(4)利用生物防治(或引蛙灭虫、引蛇灭鼠等)
34.(1)根毛和幼根;
(2)①B、C;
②二氧化碳浓度较高,为光合作用提供了足够的原料;
③不能; 有两个变量;
(3)温度低,植物的呼吸作用减弱,减少了有机物的消耗;
(4)呼吸作用消耗了大量有机物.
蛇
绿色植物
蜘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