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5.2土壤 课件(共55张ppt内嵌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5.2土壤 课件(共55张ppt内嵌视频)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3-07 07:07: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5张PPT)




热带雨林
常绿阔叶林
落叶阔叶林
土壤
土壤是指陆地表层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1.定义
图示三类陆地表层中,有土壤覆盖的是哪一个?
2、土壤物质组成(连线)
用手掌紧握土壤,土壤的体积会缩小
空气

用手掌紧握土壤,有时候会感到手掌潮湿
土壤中由动植物遗体演变而来的
土壤中最初由岩石转化而来的
有机质
矿物质
理想土壤组成物质的体积百分比
土壤——观察土壤
2.土壤物质组成
3.观察土壤(看、摸、挖)
颜色
质地
土壤剖面
东北黑土
南方丘陵红壤
土壤颜色
黄土高原黄土景观
四川盆地的紫色土景观
南方红壤中的氧化铁被还原成氧化亚铁,土壤便成了青色。
水稻土
人为土
不同粒径组合
砂土
壤土
黏土
(2)土壤质地
保温性 孔隙 透水保水性 保肥性 通气性 耕作条件
沙土
壤土
黏土
土壤质地与土壤肥力
土壤——观察土壤
从土壤角度分析,为何砂田西瓜比较甜?
砂田西瓜
土壤水分少
有机质积累多,西瓜甜
沙土
昼夜温差增加
土壤的质地
透水性强
母岩层
坚硬的岩石
母质层
疏松的岩石的风化
淀积层
上层物质矿物质在此层沉积
淋溶层
矿物质随水下渗
腐殖质层
已分解物质,有机质多
有机层
分解和半分解物质
(3)土壤剖面
森林土壤剖面
物质的转化与迁移
耕作土壤剖面
耕作层:土质疏松,有机质比例高,颜色较暗
犁底层:土层紧实,颜色较浅,保肥保水
自然土层:未经耕作熟化,不利于作物生长
1.我国土壤类型多样,如东北平原的黑土,华北平原的黄土,四川盆地的紫色土,江南丘陵的红壤,对材料中土壤的特征与成因描述正确的是( )
A.红壤红——水稻的大量种植
B.黄土黄——温带地区有机质的大量积累
C.紫色土贫瘠——盆地日照差
D.黑土肥沃——草木植物的大量生长
3. 读土壤剖面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 关于图中各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为腐殖质层
B.②为淋溶层
C.③为母质层
D.④为淀积层
2. 关于②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以分解和半分解的有机质为主
B.腐殖质积累,颜色较深,呈灰黑色或黑色
C.矿物质淋失,颜色较浅
D.质地黏重、紧实,呈棕色或红棕色
4. 读耕作土壤剖面图,完成下列各题。
1. 图中②层为( )
A.腐殖质层    B.淋溶层
C.犁底层     D.耕作层
2. 关于图中①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土质疏松,有机质比例高,颜色较暗
B.土层紧实,颜色较浅,具有保肥保水作用
C.由疏松的风化碎屑物组成
D.以分解和半分解的有机质为主
5. 某学校组织学生到我国东北地区进行游学活动,下图是他们见到的土壤景观。
1. 对黑土进行观察,最容易观察的是 ( )
A.土壤质地  B.土壤剖面 C.土壤颜色 D.土壤水分
2. 土壤矿物质颗粒分为石砾、砂粒、粉粒和黏粒,划分的指标是( )
A.质量大小 B.重量大小 C.粒径大小 D.面积大小
3. 自然土壤剖面从上到下顺序正确的是( )
A.有机层、腐殖质层、淀积层、淋溶层、母质层、母岩层
B.有机层、腐殖质层、淋溶层、淀积层、母质层、母岩层
C.腐殖质层、有机层、淋溶层、淀积层、母岩层、母质层
D.腐殖质层、淋溶层、有机层、淀积层、母岩层、母质层
二、土壤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
道库恰耶夫的成土因素说
成土母质、生物、气候、地貌、时间
基础
关键
关键
重要
必要
土壤
高等生物
低等生物
时 间
物质基础
决定土壤成分和养分状况
土壤——主要影响因素
成土母质
提供有机质
形成腐殖质
生物
岩石风化
分解有机质
矿物质和营养物质渗入土壤
营养物质促进植物生长
枯枝落叶掉落地面
生物循环示意图
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
影响土壤的有机质含量
气候
温度每增加10℃
化学反应速率平均增加1-2倍
高温和低温少雨:
有机质积累少,土壤贫瘠
高温多雨
高温少雨
低温多雨
低温少雨
高温多雨:
化学和淋溶作用强,粘粒比重高,如雨林砖红壤(富含铁铝)。
低温多雨:
有机质积累多,如东北的黑土。
坡度
阴阳坡
迎风背风坡
地貌
岩石
成土母质
土壤
成熟土壤
风化 作用
低等生物


高等生物
气候
地貌
1.下列有关生物与土壤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成土母质与土壤肥力的关联最密切
B.绿色植物促进了土壤的形成 C.植物是土壤肥力的唯一来源
D.森林根系很深,树冠高大,直接提供土壤表层的有机质多
2.在日照和温度条件下,岩石表面发育为“年幼”土壤的主要原因是( ) A.流水的沉积作用 B.风力的侵蚀作用 C.苔藓类生物活动 D.高等植物的生长
三、土壤功能与养护
土地沙漠化
石漠化
盐碱化
红漠化
土壤的养护
休耕
轮耕、间做
翻耕
绿肥
我国华北平原盐碱地(干旱半干旱)的综合治理
不合理灌溉,大水漫灌,只灌不排
读“次生盐渍化形成原理图”,回答4~5题。
4. 造成土壤次生盐渍化的主要原因是A.海面上升 B.水土流失 C.不合理的灌溉 D.荒漠化5. 图示区域可能位于A.宁夏平原 B.三江平原 C.成都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沧州海兴县位于河北省东南部,渤海之滨,拥有盐碱地约30万亩。在当地“种一瓢收一斗”的盐碱地或中低产田上,中科院农业研究所经过不断改良与实验,使小麦平均每亩产量达到600斤。农业研究所主要通过咸水结冰等方法改造盐碱土壤(传统盐碱地治理方法主要是通过强灌强排、抽取地下淡水降低地下水位,以淡水洗盐,使土壤脱盐),打造“良田”,通过微咸水灌溉等方法进行田间管理,并选育更耐盐碱的作物品种。
3. 海兴县农业受土壤盐碱化影响最大的季节是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4. 海兴县改造盐碱土壤未采用传统措施的主要原因是当地 A. 地质结构不稳定,淡水资源不足
B. 地势较低,地下水埋藏浅且盐度高 C. 地质结构不稳定,不适合深挖淡水井
D. 传统盐碱地治理方法的效果差
2.下列地理现象中,与森林被大面积破坏有关的是(  )A.水资源遭到严重破坏 B.长江中游河段的含沙量增大C.南极上空臭氧空洞范围扩大 D.大气中的臭氧含量增加
3.近年来,我国南方部分沿海地区适当扩大红树林面积的主要目的是(  )A.为过往船只提供避风场所 B.阻挡海浪侵蚀海岸C.减少生物多样性 D.增加用材林
4.城市绿地的环境效益,主要表现在(  )A.涵养水源 B.吸烟除尘、降低噪声C.保持水土 D.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下图中M是绿色植物。据此完成5~6题。
5.图中所示内容与下列森林的哪种作用较为吻合(  )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B.防风固沙,保护农田C.减弱噪声,美化环境 D.过滤空气,净化大气6.图中内容造成了哪些结果(  )①将无机物合成为有机物 ②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③改变了化学元素的存在形式和空间 ④把地理环境中的有机界和无机界联系起来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7.土壤成分中直接影响肥力的形成和发展的是(  )A.土壤矿物质 B.土壤有机质C.土壤水分 D.土壤空气
8.以下土壤中,属于耕作土壤的是(  )
A.红壤 B.黑钙土 C.水稻土 D.紫色土
9.生物对成土母质的改造作用,主要体现在(  )A.加速矿物质的淋失 B.使有机质不断积累C.使养分元素在土壤深处不断富集 D.使土壤不断熟化
下图为小尺度范围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示意图。完成10~11题。
10.图中①至⑤代表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大气、生物、地质、地形、水文要素,其中对土壤形成比较稳定的影响要素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11.图示区域(  )A.土壤肥力与生物活动密切相关 B.山坡上土壤厚度一般大于河谷C.土壤的矿物养分主要来自植被 D.林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一般高于草地
12.水灾后,许多庄稼被淹没致死,主要原因是(  )
A.水分过多,土壤缺氧
B.微生物活动多,庄稼腐烂死亡
C.连日降水,庄稼缺少光合作用
D.水稻等喜水作物,不怕长期水淹,是其他原因导致的
有机质含量高低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标志,一般土壤有机质含量为5%。图1为我国东部某地土壤剖面图,图2为该土壤有机质分布图。读图,完成13~14题。
13.关于该地表层土壤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地表枯枝落叶多,有机质含量较高 B.人工增施有机肥,有机质含量较高C.受流水侵蚀作用,有机质含量较低 D.气候干旱,植被稀少,有机质含量低14.针对该土壤的特性,该地宜采用的农业技术是(  )A.免耕直播 B.深耕改土 C.大棚温室 D.砾石压土
下图示意美国本土有机质含量分布,图中数值表示各区域平均每英亩40英寸土层中有机质的吨数。(注:英亩、英寸均为英美制单位,1英亩≈0.4公顷,1英寸=2.54厘米)完成15~16题。
15.图中Ⅰ、Ⅱ、Ⅲ、Ⅳ四地相比(  )A.Ⅰ地灌木草类,有机质含量丰富 B.Ⅱ地草类旺盛,有机质含量最高C.Ⅲ地降水充沛,有机质含量较高 D.Ⅳ地热量充足,有机质含量较高16.美国东北部和沿五大湖各州不适宜种植谷物,主要是因为(  )①气候冷湿 ②气候暖干 ③土壤较肥沃 ④土壤较贫瘠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读我国部分地区年降水量的分布图,完成1~2题。
1.图中甲、乙、丙的自然景观依次是(  )A.森林、草原、荒漠 B.草原、荒漠、森林C.森林、荒漠、草原 D.荒漠、草原、森林2.引起自然景观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从东向西降水减少 B.从东向西降水增多C.从东向西气温升高 D.从东向西海拔增加
 梅原产中国南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它以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以立志奋发的激励。华北地区梅的正常花期为3—4月。植物开花要求一定的日照长度和温度,根据这种特性可以引种、育种。据此完成3~4题。3.推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长日照植物起源于低纬度地区 
②长日照植物起源于高纬度地区 
③长日照植物多在春季开花 
④长日照植物多在秋季开花 
⑤海拔高的地区植物多喜低温、长日照
⑥海拔高的地区植物多喜高温、短日照A.①④⑤ B.①③⑥ C.②③⑤ D.②④⑥4.北京花匠为使梅在春节期间提前开放的有效办法可能是(  )A.推迟种植时间 B.白天用黑布笼罩C.白天放在背阴处 D.提高环境的温度
某同学设计“森林之旅”暑假旅游路线,探秘我国丰富的森林资源。读图,完成5~6题。
5.图中能够探秘最多森林种类的路线是(  )A.甲 B.乙 C.丙 D.丁6.可能见到最多森林种类的山脉位于(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7.与埃尔埃希多地区土壤贫瘠无关的是(  )A.多山地和丘陵 B.冬季受山脉阻挡,西风难以影响C.土壤为荒漠土 D.夏季高温多雨,有机质分解快8.与该地改良后的土壤结构相符合的是(  )A.表层为砂土,中间层为有机肥,下层为黏土B.表层为黏土,中间层为有机肥,下层为砂土C.表层为有机肥,中间层为黏土,下层为砂土D.表层为黏土,中间层为砂土,下层为有机肥9.每年夏季七八月份,当地农民用塑料薄膜将温室土壤全部覆盖,膜下灌水闷棚,撤膜后才开始种植蔬菜。这种做法的目的最可能是(  )A.提高土壤肥力 B.对土壤进行消毒C.提高土壤含水量 D.提高土壤含氧量
西班牙阿尔梅里亚省的埃尔埃希多地区曾是土壤贫瘠、人烟稀少的荒芜之地(如图所示)。当地农业科技人员对土壤进行“三明治”式的改良,令新土壤剖面呈现出三层结构,很好地改善了作物生长的水肥条件。当地农民大力发展温室农业,使埃尔埃希多由荒凉之地变成欧洲的“菜篮子”,但水资源短缺问题也逐渐显现。
下图为我国长白山北侧剖面图(图1)和岳桦林景观图(图2)。生态过渡带是一种植被类型逐渐被另一种植被类型取代的过渡区。因为其环境因子、生物类群均处于相变的临界状态,因此非常脆弱,对外界干扰极其敏感,可以作为外界干扰的信号放大器,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预警区。岳桦林带为长白山针叶林带和苔原带之间的生态过渡带,据此完成10~12题。
11.造成岳桦树枝条虬曲,树干大幅度倾斜的主要原因是(  )A.土壤贫瘠 B.风力强劲 C.气候严寒 D.地形陡峭12.随着全球变暖,岳桦林带的变化趋势为(  )A.林带范围变窄 B.林带向下移动 C.林带将消失 D.林带向上移动
 富铝土是指在土壤形成过程中铁、铝等成分相对富集后的一类土壤的总称。其在我国分布广,包含多种土壤类型,并具有下图所示的过渡关系。据此完成13~14题。
13.影响富铝土形成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时间 B.气候 C.生物 D.地貌14.下列土壤类型中,铁、铝相对含量最高的是(  )A.赤红壤 B.砖红壤 C.红壤 D.黄壤
植被覆盖度反映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面积的大小以及植被生长的茂盛程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植被的生长状态和生长趋势。我国华北平原光热资源丰富,主要种植冬小麦、玉米、高粱等农作物。同一农业耕作区内,不同农作物的植被覆盖度差异明显。下图示意华北平原植被生长期内林地和耕地生态区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据此完成15~16题。
15.林地生态区生长期内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及原因是(  )A.3—5月增长较快,此时水热充足 B.峰值出现在8月,此时水热充足C.8月后开始降低,降水减少 D.植被覆盖度波动上升16.耕地生态区生长期内植被覆盖度出现双峰值变化的原因是(  )A.4—5月正值冬小麦生长后期,植被覆盖度达到峰值B.5—6月气温回升快,降水少,农作物发生旱灾,植被覆盖度下降C.7—8月玉米、高粱处于生长初期,植被覆盖度低D.9—10月玉米、高粱生长茂盛,光合作用强,植被覆盖度高
1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材料一 中国五大热带雨林分布图。
(1)墨脱位于北纬29°附近,是中国最北的热带雨林分布区,试分析其原因。
位于雅鲁藏布大峡谷,热量条件好;
西南季风沿谷地深入,带来印度洋的水汽,降水丰沛。
材料二 在茫茫的中国南海上,南海诸岛的一片片绿色雨林,如同荒漠上的绿洲。南海诸岛年降水量在2 000至3 000毫米,多大风天气,特别是夏秋两季还常受台风影响。由于岛屿成陆时间不长,土壤受海水影响盐分含量高,加上海拔低、面积小,植物独立演化的条件相对较差,导致植物习性与大陆雨林不同。岛上的植被呈环状分布,高低有致,内部是高大的麻枫桐林,外侧是灌木植物带,最外侧是沿着海岸的低矮草本植物带。
(2)指出南海诸岛热带雨林对当地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
(3)与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相比,分析南海诸岛热带雨林的特点及原因。
为动物提供栖息地;为海洋生物提供食物;保持水土
特点:生物量小;物种数量少;耐盐碱(耐旱);抗风能力强。原因:成陆时间短、面积小;海拔低,地势起伏小;土壤盐分高;多大风天气。
18.捷列克河是俄罗斯北高加索东部的河流。读捷列克河所在区域图,回答问题。(16分)
(1)捷列克河三角洲广泛分布着盐渍化土壤,分析其成因。
(2)试分析土壤盐渍化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
(3)说明防治土壤盐渍化的措施。
改良耕作制度、轮作、间种套种等、种植耐盐植物等。
地势低洼,地下水水位高;
临近咸水湖,地下水盐度高;
光照强,蒸发旺盛,盐分易在土壤表层积聚。
造成土壤板结,土地肥力下降;
不利于农作物吸收养分,阻碍作物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