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榆林市子洲县周家硷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语文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陕西省榆林市子洲县周家硷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语文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0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07 08:33: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度全年教学质量检测
九年级语文试题(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 10页,满分120分,时间 150 分钟,学生直接在试题上答卷;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题 号 — 二 三 四 总 分
得 分
得分 评卷人
1.经典诗文默写。【在(1) ~(6)题中,任选四题;在(7)~(8)题中,任选一题。】(6分)
(1)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 ,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 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4)伤心秦汉经行处,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5)诚宜开张圣听, 。(诸葛亮《出师表》)
(6)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7)爱国之情,人所共有。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用“ , ”二句,正面抒发了自己和征人们矛盾的心理。
(8)“君子”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塑造的理想人格。君子笃信念,《行路难(其一)》中,“ , ”二句,彰显了李白到达理想彼岸的自信。
阅读语段,完成2~3 题。
在西藏纳木错,行车过一个垭口,海拔过了五千米,那里有座著名的冰川。 雪在头上飘,气温很低,氧气稀薄。旅人吃力地下车去,如蜗牛般缓慢地移动着。因为已在雪线之上,放眼望去,尽是一片冰雪世界,偶尔可见没被雪覆盖的荒岩,漆黑嶙xún,是黑白分明的凛冽。站在冰川前,心中只剩敬畏,某种近于永恒的东西令人沉默无言。在这里,能与高海拔对抗的只有生命本身——某些花儿哪怕无数次被淹没于霜雪,也依旧会在冰雪消融的短暂时光里líng空绽放。
2.请根据语境,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
(1)雪在头上飘,气温很低,氧气稀薄( )。
(2)是黑白分明的凛( )冽。
3.请根据语境,写出下面词语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2分)
(1)嶙 xún (2) líng 空
4.探究古典小说可以关注其中的“三复情节”。根据知识卡片,从下面两个“三复情节”中任选一个,结合具体内容,谈谈其在刻画人物形象方面的作用。(3分)
知识卡片
“三复情节”的艺术特色:“三复情节”的螺旋式上升形态强化了叙事艺术的美感。一般情况下,“三复情节”的过程表现为:进展→阻塞→进展→阻塞→进展→完成。 “三复情节”不是单一的重复,而是在重复中有变化、有发展,逐步展现人物形象,凸显主旨。
示例:孙行者三调芭蕉扇(《西游记》)
第一次,孙悟空被铁扇公主扇飞;第二次,孙悟空变成小虫进入铁扇公主的肚子,得到的却
是假扇;第三次,孙悟空又变身为牛魔王,骗得真扇,在被牛魔王骗回后请天兵与其大战才终于
如愿。这一过程充分体现出孙悟空的机智聪明、神通广大以及不屈不挠的人物形象。
①宋公明三打祝家庄(《水浒传》) ②严监生临终伸指引三问(《儒林外史》)
5.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4分)
①增强 ,离不开文学的力量;促进 ,包含着文学能力的发展。②文学一定程度上就是以全面的眼光,以人的理智、情感的全面性和完整性去领会世界和人生。③文学不是一种谋生的技能,而是人之为人、行走在世界所需要的基本能力。④文学给予现代人表达与塑造自我的能力、感受与认知世界的能力、以及面对复杂的人生和情感问题梳理与观照的能力。
(1)请将下列语句分别填入第①句的横线处。(只填序号)(2分)
A.人的全面发展 B.人民精神力量
(2)第③句是一个复句,按照复句类型划分属于 复句。(1分)
(3)第④句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的横线上。(1分)
得分 评卷人
6.“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初中三年,时光匆匆。回首昨天,我们曾携手酿造快乐芬芳;展望未来,我们将共同开启璀璨辉煌。离别之际,让我们一起走进“青春如歌——我们的初中生活”系列活动。(7分)
【活动一:标语传心声】下面是本次活动的宣传标语之一,请你将画线部分正确、规范、工整地书写在田字格内。(1分)
岁月如歌多美梦 青春似火好扬帆
【活动二:创作开场白】班级要举行毕业晚会,请你以主持人的身份拟写一段开场白。 (2分)
———————
【活动三:修改评分项】为青春喝彩,为青春呐喊。学校将组织关于“难忘的青春”演讲比赛,并草拟了评分细则。请你选出不适合作为本次演讲比赛评分细则的一项,并说明理由。(只填序号)(2分)
①过程中言行得体,尊重对方 ②明确地表达观点,思路清晰
③着力于锤炼语言,感染力强 ④保持饱满的情绪,有表现力
我认为第 项不合适
理由:
【活动四:赠言颂友谊】分别在即,依依不舍之情充斥着每个角落。此情此景下,请你为好朋友小潼写一段临别赠言。(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2分)
得分 评卷人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9分)
【材料一】江南忆,最忆是杭州。第十九届亚运会在杭州圆满落幕。从融入青花瓷、牡丹等中国文化元素的中国体育代表团礼服,到以南宋官窑花觚为灵感、由东阳木雕制作的“硕果累累”颁奖花束,再到杭州亚运会会徽“潮涌”、火炬“薪火”等,杭州亚运会处处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作为一座古典与现代碰撞的多元化城市,杭州还别出心裁选用智能机器人吉祥物“忆江南”,其设计独具特色:灵感源自良渚古城遗址的“琮琮”,额头印着“神人兽面纹”,寓意不畏艰险、超越自我;代表京杭大运河的“宸宸”,头顶钱江潮,额头嵌以拱宸桥图案,象征乘风破浪、勇立潮头;戴着荷叶形头饰,以三潭印月为顶的“莲莲”,仿佛从西湖的烟柳画桥深处走来,代表万物互联、开放包容。这组承载着深厚底蕴和充满时代活力的机器人,展示出山水城市的自然特性和华夏儿女积极进取的精神气质。杭州亚组委在运动员村、技术官员村和媒体村各设有一个文化屋,三个文化屋的主题分别是乐活、雅集和国风,提供文化展示、非遗活动、数字化体验等服务。亚组委将人工智能与传统模式相结合,为参观者提供沉浸式、多维度的体验,让亚运会参与者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杭州亚运会将文化赋能贯穿亚运始终,处处彰显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材料二】秉承科技赋能,打造“智能亚运”“绿色亚运”的新思路,赛场内外广泛应用5G、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用科技赋能赛事筹备,不仅保障了赛事顺利举办,提高管理水平,还能助力践行绿色办赛的宗旨。
绿电,是在生产电力的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为零或趋近于零的电力。2021年9月,全国首场绿电交易开启,浙江成交电量超3亿度。 亚运会场馆内氛围感十足的灯光所用的电能,原来是穿过旷野戈壁、跨越崇山峻岭,从大西北源源不断输送而来的绿电。而这背后则是特高压电网的科技保障。除了降低碳排放,碳抵消捐赠是实现亚运会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一环,截至2023年8月,已有45家单位参与,合计捐赠106.8万吨;市民也纷纷通过绿色出行、循环利用等方式参与碳抵消,亚运会期间,超Ⅰ亿人次通过手机支付宝参加“人人1千克 助力亚运碳中和”活动。在杭州,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成为社会新风尚。
【材料三】简约办赛的理念,体现在杭州亚运会场馆运维的方方面面。杭州亚运会竞赛场馆中,有12个是新建场馆,在设计阶段就对赛后利用进行了科学规划。杭州奥体中心国博壁球馆,由杭州国际博览中心原4D展厅临时改建而成,赛后可以快速拆卸,恢复原有展厅的功能;温州龙舟运动中心,赛后将打造成文旅运动综合体,向市民开放;绍兴柯桥羊山攀岩中心场馆,由废弃矿山开发建设而来,赛后将变身攀岩运动主题公园……
不只是场馆,简约办赛的理念还延伸到赛场内外。亚运会开幕式采用了数字烟花呈现精彩;杭州的高架路上,园林绿化尽量减少鲜切花和一年生花卉植物的使用;亚运特许商品零售店内,低碳版的吉祥物减少非必要的纸盒外包装……
简约办赛,并不意味着降低服务、舍弃精彩,相反,更能体现文明和谐的城市气质。不搞大拆大建,注重改造提升、空间重塑和再造,老街区涌动新活力。简约的亚运会,更显别样精彩。
7.下列对上述材料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亚组委将现代科技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让亚运会参与者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B.绿电是在生产电力的过程中完全没有产生二氧化碳排放的电力。
C.为实现亚运碳中和的目标,杭州亚运会不仅使用绿电降低碳排放,还鼓励单位和个人进行碳抵消捐赠。
D.绍兴柯桥羊山将废弃矿山开发建设成攀岩中心场馆,赛后该场馆也将变身攀岩运动主题公园,为城市注入新活力。
8.阅读【材料二】,结合上下文及统计图表,在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内容。(3 分)
9.从上述三则材料看,本届杭州亚运会传递了怎样的理念 (3 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题。(21 分)
谁的微信
蒙福森
①那天,老高在上班。近来单位的事特别多,特别烦。老高正忙着,突然,口袋里的手机振动了一下,老高拿出手机一看,有一条微信,儿子发来的。老高的儿子在外地读大学,已经大四了,还有几个月就毕业了。
②“老爸,下班了 ”
③老高回复:“没有,正忙着呢。”
④“您和老妈还好吗 ”
⑤老高蓦然一怔,回道:“好,都好,你呢 好吗 ”
⑥“我啊,很好,我每天跑步,打球,上课……过几天我要参加学校篮球比赛……”老高看着手机里大段大段的文字,心想:今天儿子咋回事 太阳从西边出来啦
⑦老高有些茫然。
⑧儿子继续发微信,一条接一条,老高读得眼花缭乱,一条还没有看完,没来得及回复,另一条又来了。
⑨老高懵了。
⑩老高去了一趟卫生间,洗了一把脸,好让头脑冷静下来。洗过脸后,老高思维清晰多了,脑海里突然间跳出一个念头来,接下来,他该问钱了吧。
“老爸,我想买台电脑用来学习,给我打三千块钱,好吗 ”
老高在心里窃笑了一下,回道:“好啊,你什么时候要 ”
“当然是现在啦。”
“可我正上班呢,忙得很,没空。下班再打给你,好吗 ”
“好,你什么时候下班 ”
“十二点。”
手机终于像一匹奔跑了很久的马,暂时安静下来了。
下班后,老高刚回到家,儿子的微信又来了:“老爸,怎么还没打钱啊 我在街上,等着买电脑呢。”
老高立刻回了一句:“等等。”老高对老婆桂芬说:“儿子来微信了,要钱买电脑呢。”
桂芬说:“那赶紧打给他呀。”
老高说:“可我怀疑这不是咱们儿子。和我微信聊天的,应该是一个骗子,他捡到了咱儿子的手机,想敲诈一笔!”
桂芬吃一惊:“这,这是怎么回事啊 你咋知道是骗子 你打儿子电话啊!”
老高说:“打了,没接,和他微信聊天他就聊。”
桂芬说:“打几子辅导员的电话,跟儿子联系。”
辅导员的电话打通了,联系上儿子后,儿子说,手机丢了,正在上课,本想放学后再打电话告诉你们。
老高说,有人捡到你的手机了,想诈骗一笔钱。
儿子“哦”了一声,没说几句就挂掉了。老高说:“看见了吧,这才是咱儿子。”
桂芬觉得奇怪,问老高:“你咋知道那不是咱们儿子 ”
老高打开儿子的微信给桂芬看:“这几年儿子在上海读大学,你什么时候见过他主动问候我,并和我聊这么多话——每次,无论我说什么,写了多少字,苦口婆心,语重心长,他都草草地简单回复几个字:‘嗯’‘哦’‘知道了’等等。我第一次见到这么热情的儿子,跟我聊了这么多,心里就嘀咕:这是我儿子吗 该不会是骗子吧 你看看,果然是骗子!”
桂芬叹息:“谁让你和儿子有代沟有隔阂啊! 从小到大,你和儿子说过多少句话 ”
老高沉默下来,有些伤感。
桂芬安慰他:“唉,现在的年轻人都这样,你别往心里去。”
老高很不高兴:“年轻人就是这样吗 ”
“你发什么火,你不也是这样——你跟你父母一年到头聊过几句话 你关心过他们吗 你有多久没去看望他们了 有多久没和他们一起吃饭了 ”桂芬瞪了老高一眼,老高的心突然痉挛了一下,像被子弹击中一样。
黄昏时,电闪雷鸣,大雨滂沱。老高的心里,像被雨水浇湿了似的,湿漉漉的,老高冒雨来到一栋旧楼,提着大包小包,上到五楼,昏暗的路灯下,老高望着那扇熟悉而又陌生的门,百感交集,稍顷,轻轻地敲了一下,一下,又一下。
“谁呀 ”屋里,一个苍老的声音传出来。
那是老高年近八旬的老父亲的声音。
“爸,是我……”老高靠在门框上,不由自主地,脸上泪水肆意流淌。
10.概括小说情节,补全下表。(4分)
相关情节 老高的心理
① 意外、发懵
老高去卫生间洗了一把脸 ②
③ 伤感、不高兴
老婆点醒老高很少与父母沟通 ④
11.阅读小说,结合语境,按要求赏析下面的句子。(4分)
(1)老高的心突然痉挛了一下,像被子弹击中一样。(赏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2分)
(2)黄昏时,电闪雷鸣,大雨滂沱。(从描写的角度赏析句子)(2分)
12.“老高说:‘可我怀疑这不是咱们儿子。和我微信聊天的,应该是一个骗子,他捡到了咱儿子的手机,想敲诈一笔!’”可以看出老高已经识破了骗局,其实文中多处已有暗示。请你从文中找出两处伏笔。(4分)
13.小说结尾处写老高“脸上泪水肆意流淌”,故事到这里戛然而止。请简要分析这样结尾的好处。(4分)
14.请根据小说内容和【链接材料】,分析产生下列现象的原因,并给江小琪提两点建议。(5分)
【链接材料】江小琪是一名初三年级的学生,平时几乎很少和父母交流,更不用说对父母有称呼了。他还特别喜欢玩手机,他在家经常因小事和父母争吵,动不动就发脾气,摔门、扔东西、说粗话,有时他甚至觉得父母就是他的“敌人”。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 18题。(12 分)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武德四年,王世充平后,其行台仆射苏世长,以汉南归顺。后从猎于高陵,是日大获,陈禽于旌门。高祖顾谓群臣曰:“今日畋①乐乎 ”世长对曰:“陛下废万机②,事畋猎,不满十旬,未为大乐。”高祖色变,既而笑曰:“狂态发耶 ”对曰:“为臣私计则狂,为陛下国计则忠矣。”
(节选自《唐语林》)
【注释】①畋:打猎。②废万机:停下各类繁杂政务。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 ) (2)王之蔽甚矣 ( 中國福建福建)
(3)陈禽于旌门 ( ) (4)高祖顾谓群臣曰 ( )
16.下列句中加点的“于”,和“后从猎于高陵”中的“于”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B.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C.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
D.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
17.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2分)
(2)为臣私计则狂,为陛下国计则忠矣。(2分)
18.根据【甲】【乙】两文,分析邹忌和苏世长两人性格的异同。(2分)
(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9~20题。(4分)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19.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2分)
20.有同学用《鱼我所欲也》中“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二句来评价文天祥,你认为合适吗 请结合诗句说明理由。(2分)
得分 评卷人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50分)
【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在致首届全民阅读大会的贺信中指出:“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启智增慧、培养道德的重要途径,可以让人得到思想启发,树立崇高理想,涵养浩然之气。”
【材料二】2023年3月13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重提发源于浙江的“四千精神”,即说尽千言万语,走遍千山万水,想尽千方百计,吃尽千辛万苦,短短四句话,字字千钧,挪地有声,“四千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坚韧不拔、吃苦耐劳、不畏困难、百折不挠的伟大精神,折射的是千百年来坚持与时俱进、善于学习、积极进取、勇于攀登、敢于胜利的坚定意志。
任务一: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与感悟 请结合自身实际,发表你的看法。
任务二:请以“那一夜,我进入了书的世界”为开头,发挥想象写一篇记叙文。
任务三:请就以上材料的内容给学弟学妹们写一封信。日期为“2024 年2月28日”,署名为“文悦”。
要求:①任选一个任务进行写作,题目自拟,若选任务三,可不写题目;②请按照所选任务中要求的文体进行写作;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
一、积累和运用(17分)
二、综合性学习(7分)
三、阅读(46 分)
四、作文(50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