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常见的酸、碱、盐练习题(含解析)2023--2024学年科粤版(2012)九年级化学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八章常见的酸、碱、盐练习题(含解析)2023--2024学年科粤版(2012)九年级化学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科粤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3-07 10:18: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八章 常见的酸、碱、盐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化学兴趣小组讨论辨析以下说法:
①冰和干冰既是纯净物又是化合物; ②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③不锈钢和目前流通的硬币都是合金;④某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该溶液一定是酸;
⑤纯碱和熟石灰都是碱; ⑥粗盐和酸雨都是混合物。
上述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①⑤⑥
C.①③⑥
D.③⑤⑥
2.推理是化学学习的一种常用方法。以下推理过程正确的是
A.中和反应一定有盐和水生成,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铝、锌与盐酸反应都产生氢气,所以金属都能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
C.碱溶液都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所以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一定是碱溶液
D.含碳元素的可燃物燃烧都会生成CO2,所以燃烧有CO2生成的可燃物中一定含有碳元素
3.性质决定用途,性质和用途均正确的是
A.氢氧化钠能与酸反应,可治疗胃酸过多
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作自来水消毒剂
C.一氧化碳有还原性,冶炼金属
D.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制霓虹灯
4.实验室有失去标签的四种化肥,只知道是硫酸铵、硝酸铵、氯化钾、磷矿粉Ca3(PO4)2。现各取少许进行鉴别,下列四种物质中能将上述肥料一次性区别开来的一种试剂是
A.熟石灰 B.水 C.稀盐酸 D.氢氧化钡溶液
5.推理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A.酸中一定含有氢元素,所以含有氢元素的物质一定是酸
B.置换反应有单质生成,所以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C.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D.化学反应伴随能量变化,所以金属腐蚀过程中一定伴随能量变化
6.将下列固体分别放入盛水试管中(如图),能使与玻璃管连接的气球体积变小的是
A.硝酸铵 B.氢氧化钠 C.生石灰 D.食盐
7.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方法错误的是
A.CO(CO2):通过氢氧化钠溶液、干燥
B.N2(O2):通过灼热的铜网
C.Cu粉(Fe):加稀硫酸
D.CaO(CaCO3):溶解、过滤、蒸发
8.下列各组离子在pH=13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K+、Na+、Ba2+、NO B.NH、Cl-、SO、CO
C.Fe3+、Cl-、SO、Na+ D.H+、 Cl-、Ca2+、CO
9.分析和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单质是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B.活泼金属在空气中易被腐蚀,所以铝在空气中不易被腐蚀说明其性质不活泼
C.碱溶液都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所以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D.复分解反应有水、气体或沉淀生成,所以有沉淀生成的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10.现有盐酸和CaCl2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滴入Na2CO3溶液,生成沉淀质量与滴入Na2CO3溶液质量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滴加碳酸钠溶液质量为0~ag时的现象是有气泡冒出
B.滴加碳酸钠溶液质量至bg时,溶液中含两种溶质
C.滴加碳酸钠溶液质量至ag时,溶液质量比原混合溶液质量小
D.滴加碳酸钠溶液质量为dg时,溶液中含两种溶质
11.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干冰常用作制冷剂 B.用碳素墨水书写档案
C.氧气可用作燃料 D.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二、科学探究题
12.实验室中的药品一般要密封保存,否则可能会与空气接触而变质.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对实验室里久置于空气中变质的过氧化钠(Na2O2)固体的成分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1)Na2O2的化学性质很活泼,能与水、二氧化碳反应,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 2Na2O2+2CO2=2Na2CO3+O2↑;
(2)CaCl2溶液为中性。
【提出问题】固体物质的成分可能为:
①:固体为Na2O2、NaOH、Na2CO3的混合物
②:固体为NaOH和Na2CO3的混合物
③:固体为NaOH
④:固体为Na2CO3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振荡,直至完全溶解 猜想①不成立
②取少量①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CaCl2溶液至过量 证明有Na2CO3存在
③ 取少量②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 证明有NaOH存在
综合以上实验现象,说明猜想II是成立的.
【反思评价】
(1)实验操作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实验操作②中“滴加CaCl2溶液至过量”的目的是 .
三、计算题
13.实验室用碳酸钠溶液与氯化钙溶液反应制取高纯度碳酸钙粉末,烧杯中现有100g碳酸钠溶液,将140g氯化钙溶液分四次加入,充分反应,
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四次测量所得数据如表所示:
次数 累计加入氯化钙溶液的质量/g 烧杯中溶液的总质量/g
一 40 135
二 80 170
三 120 205
四 140 225
(1)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沉淀的总质量为  g。
(2)第四次测量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有 (填化学式)。
(3)计算氯化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到0.1%)
四、填空与简答
14.现有下列物质:①氢氧化钠 ②熟石灰 ③碳酸钠 ④氯化钠 ⑤碳酸钙 ⑥碳酸氢钠等,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请按下列要求填空(填序号):
⑴可用作补钙剂的是 ; ⑵实验室可用作干燥剂的是 ;
⑶焙制糕点所用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是 ; ⑷农业上可以用 中的溶液来选种。
15.现有五种物质①熟石灰②浓硫酸③浓盐酸④活性炭⑤石墨,请选择合适物质的序号填空:
(1)实验室常用做干燥剂的是 。
(2)常用于冰箱除异味的是 。
(3)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
(4)可用于制作润滑剂的是 。
16.某学校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将一些可溶性化合物溶于水,配制成的甲、乙两溶液中,共含有H+、Ag+、K+、Ba2+、OH-、Cl-、NO3-、CO32-8种离子,两种溶液里所含离子各不相同,已知用pH试纸测定甲溶液的pH,试纸显深蓝色,则乙溶液里含有的4种离子应该是 。
17.酸碱滴定曲线
(1)向碱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酸,pH 。
(2)向酸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碱,pH 。
18.现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由CaCO3、CaO、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确定其组成,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假设实验过程无损耗)。 请回答:
(1)根据实验可以确定白色沉淀是 ;原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 。
(2)若实验取固体粉末20g,生成白色沉淀10g,最后得到溶质质量分数为5.85%的X溶液200g(只含一种溶质),则X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 g,则固体粉末由 (填化学式,下同)组成,其中质量小于10g的是 。
19.工业上用纯碱和石灰石为原料制备烧碱的简要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请回答。
(1)步骤②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2)石灰石、生石灰、熟石灰均能与下列 (填字母)发生化学反应。
A.水 B.盐酸 C.二氧化碳
(3)步骤④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该步骤中分离混合物的操作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 。
(4)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想检验上述工艺中的烧碱溶液里是否含有纯碱,为了达到检验目的。你认为可以选择的试剂是 。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①冰是固态的水,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水和二氧化碳既是纯净物又是化合物,正确;
②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例如,H2O分子和Ne原子质子数相同,但不属于同种元素,错误;
③不锈钢和目前流通的硬币都是合金;正确;
④某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该溶液一定呈酸性,但不一定是酸,还可能是某些显酸性的盐溶液,错误;
⑤纯碱是Na2CO3,属于盐,熟石灰是Ca(OH)2,属于碱,错误;
⑥粗盐中含有氯化钠和其它杂质,酸雨除了水外还有酸性物质,都是混合物,正确;
故①③⑥正确,选C。
2.D
【详解】A、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但有盐和水生成的化学反应不都是中和反应,像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也生成盐和水,错误;B、铝、锌与盐酸反应都产生氢气,但铜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弱,不能与稀盐酸反应,错误;C、碱溶液都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但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不一定是碱溶液,也可能是碳酸钠等盐溶液,错误;D、含碳元素的可燃物燃烧都会生成CO2,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则燃烧有CO2生成的可燃物中一定含有碳元素,正确。故选D。
点睛:解答此类题时要根据不同知识的特点类推,不能盲目类推,并要注意知识点与方法的有机结合,做到具体问题能具体分析。
3.C
【详解】A、氢氧化钠钠能与酸反应,但氢氧化钠有腐蚀性,不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错误。
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色素和异味,常用于自来水的净化,但不能用于杀菌消毒;错误。
C、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在高温下将含铁氧化物中的铁元素还原出来,则可用于铁的冶炼;正确。
D、稀有气体通电后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所以可用制霓虹灯;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保护气;错误。
故选C。
4.D
【详解】
硫酸铵 硝酸铵 氯化钾 磷矿粉
A熟石灰 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 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 无明显现象 无明显现象
B水 溶解 溶解吸热 溶解 不溶解
C稀盐酸 溶解 溶解 溶解 不溶解
D氢氧化钡溶液 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且生成白色沉淀 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 无明显现象 不溶解
A、由分析可知:硫酸铵与硝酸铵现象相同,氯化钾与磷矿粉现象相同无法区分,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
B、由分析可知:无法区分硫酸铵和氯化钾,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
C、由分析可知:不能区分硫酸铵、硝酸铵、氯化钾,故C选项错误;
D、由分析可知:四个现象各不相同,可以一次性区分开,故D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5.D
【详解】A、含有氢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酸,如水中也含有氢元素,但水不是酸,选项错误;
B、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如水通电反应生成的氢气与氧气都是单质,但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选项错误;
C、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如硫酸是由氢、硫、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选项错误;
D、金属腐蚀属于氧化反应,氧化反应是一个释放热量的反应,即金属腐蚀过程中一定伴随能量变化,选项正确。
故选D。
6.A
【详解】A.硝酸铵溶解时吸收热量,装置中的温度降低,压强变小,则气球变小,该选项符合;
B.氢氧化钠溶解时放出热量,装置中的温度升高,压强变大,则气球变大,该选项不符合;
C.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名,氧化钙与水反应放热,装置中的温度升高,压强变大,则气球变大,该选项不符合;
D.食盐溶解时,装置中的温度基本不变化,则气球基本没有变化,该选项不符合;
故选A。
7.D
【详解】A、CO2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CO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然后再干燥,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氧气通过灼热的铜网时可与铜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铜,而氮气不与铜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Fe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铜不能与稀硫酸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CaO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碳酸钙难溶于水,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8.A
【分析】pH=13的溶液为碱性溶液,碱性溶液中存在OH-,能与OH-结合生成气体或水或沉淀的离子不能存在于此溶液中。
【详解】A.均不能与OH-结合生成气体或水或沉淀,A对,符合题意;
B.NH4+能与OH-结合生成氨气 ,B错,不符合题意;
C.Fe3+能与OH-结合生成氢氧化铁沉淀,C错,不符合题意;
D.H+能与OH-结合生成水,且氢离子能与碳酸根离子结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钙离子能与碳酸根离子结合生成碳酸钙沉淀,D错,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A。
9.A
【详解】A、单质是指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故选项说法正确;
B、活泼金属在空气中易被腐蚀,但是铝在空气中不易被腐蚀不是因为其性质不活泼,是因为铝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氧化铝在铝表面形成致密的保护膜,故选项说法错误;
C、碱溶液都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但是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如Na2CO3的溶液呈碱性,Na2CO3属于盐,故选项说法错误;
D、复分解反应有水、气体或沉淀生成,但是有沉淀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复分解反应,如CO2与Ca(OH)2反应生成CaCO3沉淀与H2O,该反应不是复分解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10.C
【分析】向盐酸和CaCl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入Na2CO3溶液时,碳酸钠先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后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
【详解】A、由分析可知,滴加碳酸钠溶液质量为0~ag时,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可观察到有气泡冒出,故选项说法正确;
B、滴至bg时,溶液中不含HCl,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因此含有反应生成的NaCl和没有反应的氯化钙两种溶质,故选项说法正确;
C、滴加碳酸钠溶液质量至ag时,碳酸钠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CO3+2HCl=2NaCl+H2O+CO2↑,每106份质量的碳酸钠完全反应,产生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同时溶剂水的质量也增加,则溶液质量比原混合溶液质量大,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D、滴至dg时,盐酸和CaCl2都反应完全,由于碳酸钠溶液过量,则溶液中的溶质是反应生成的氯化钠和过量的碳酸钠,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11.C
【详解】A、干冰能升华吸热,可用于制冷剂,正确;
B、碳素墨水书写档案,利用了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性质,正确;
C、氧气具有助燃性,但本是不可以燃烧,故氧气不可以用作燃料,错误;
D、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利用了熟石灰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的性质,正确。
故选C。
12. 固体溶解,无气泡产生 产生白色沉淀 溶液变成红色 将Na2CO3完全反应
【详解】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①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振荡,直至完全溶解,由结论猜想①不成立,即固体中不含Na2O2,实验现象为固体溶解,无气泡产生;
实验操作②取少量①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CaCl2溶液至过量,实验结论为有Na2CO3存在,则实验现象为产生白色沉淀;滴加CaCl2溶液至过量,Na2CO3完全反应;
实验操作③ 取少量②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实验结论为有NaOH存在,则实验现象为溶液变成红色;
综合以上实验现象,说明猜想II是成立的。
反思评价:
(1)实验操作②中反应为CaCl2与Na2CO3在溶液中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操作②中“滴加CaCl2溶液至过量”的目的是将Na2CO3完全反应。
13.(1)15;(2)NaCl和CaCl2;(3)13.9%
【详解】(1)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减少的质量的即为反应生成的碳酸钙沉淀的质量,第一次测量总质量减少的质量为,第二次测量总质量减少的质量为,第三次测量总质量减少的质量为,第四次测量总质量减少的质量为,故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沉淀的总质量为15g。
(2)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第四次测量时,氯化钙过量,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有生成的氯化钠和过量的氯化钙,化学式为NaCl和CaCl2。
(3)设80g氯化钙溶液的溶质质量为x

氯化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答:(1)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沉淀的总质量为15g;
(2)第四次测量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有NaCl和CaCl2;
(3)氯化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3.9%。
14. ⑤ ① ⑥ ④
【详解】⑴可用作补钙剂的是碳酸钙,故选⑤; ⑵实验室可用作干燥剂的是氢氧化钠,故选①;
⑶焙制糕点所用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故选⑥; ⑷农业上可以用氯化钠溶液
15.(1)②
(2)④
(3)①
(4)⑤
【详解】(1)浓硫酸有吸水性,所以实验室常用来做干燥剂。填②。
(2)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所以常用于冰箱除异味。填④。
(3)熟石灰物产丰富,价格便宜,碱性适中,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填①。
(4)石墨具有润滑性,可用于制作润滑剂。填⑤。
16.H+ 、Ag+ 、Ba2+、NO3-
【详解】用pH试纸测定甲溶液的pH,试纸显深蓝色,说明甲溶液呈碱性,则甲溶液中一定含有OH-,则与OH-不能共存的H+、Ag+存在于乙溶液中;H+、Ag+不能与CO32-共存,则CO32-存在于甲溶液中,而与CO32-不能共存的Ba2+存在于乙溶液中,Ag+不能与Cl-共存,则Cl-存在于甲溶液中,则乙溶液中的唯一的一种阴离子为NO3-,则乙溶液中存在的离子为H+ 、Ag+ 、Ba2+、NO3-,故填H+ 、Ag+ 、Ba2+、NO3-。
17.(1)减小
(2)增大
【详解】(1)向碱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酸,酸与碱会发生中和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碱逐渐被消耗,溶液的碱性变弱,pH减小,最后酸有剩余,pH最后小于7;
(2)向酸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碱,酸与碱会发生中和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酸逐渐被消耗,溶液的酸性减弱,pH增大,最后碱有剩余,pH最后大于7。
18.(1) CaCO3 Na2CO3
(2) 11.7 CaCO3、CaO、Na2CO3 CaCO3、CaO
【分析】根据把固体粉末加入水中,得到白色沉淀,根据题给的物质可以判断该白色沉淀为碳酸钙,得到无色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无色气体,可以判断在无色溶液中含有碳酸钠,而无色气体为二氧化碳,那么X就可能是氯化钠的溶液进行分析.
【详解】(1)由分析可知,在白色粉末中能产生白色沉淀,可知该白色沉淀应该为碳酸钙,又得到的无色溶液能够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可以知道在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碳酸钠,所以可以判断,碳酸钙可能是原混合物中含有的,也可能是氧化钙与水反应后生成的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的;
(2)根据分析可知X溶液为氯化钠溶液其质量为:200g×5.85%=11.7g,根据题意结合化学方程式,可以求出与盐酸反应的碳酸钠的质量为10.6g,进而可以判断出该固体粉末的组成为:CaCO3、CaO、Na2CO3 ,进而可以判断若白色沉淀质量小于10g,则原混合物的组成为氧化钙和碳酸钙,计算过程如下:
设碳酸钠的质量为x,
x=10.6g,
这里我们求得的只是和盐酸反应的碳酸钠,总质量为20g,所以假如白色沉淀是固体粉末中的,则只有20g﹣10.6g=9.4g,而题目中得到的白色沉淀的质量是10g,也就是说白色沉淀并不是完全来自于原固体粉末中,而是有一部分是反应中生成的,即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钙,而氢氧化钙又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了碳酸钙沉淀,从而可以判断在混合物中含有氧化钙。
19. 化合反应 B Na2CO3+Ca(OH)2═CaCO3↓+2NaOH 漏斗 CaCl2溶液或BaCl2溶液
【详解】(1)步骤②中是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属于化合反应;
(2) 石灰石、生石灰、熟石灰均能与盐酸发生化学反应,石灰石和熟石灰不能和水反应,石灰石和生石灰不能和二氧化碳反应;
(3) 步骤④中,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和氢氧化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OH)2═CaCO3↓+2NaOH;分离固体和液体的操作是过滤,此操作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漏斗;
(4) 稀盐酸、稀硫酸都能够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氢氧化钙、氢氧化钡都能够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钙能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和氯化钠,氯化钡能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钡和氯化钠,因此所选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CaCl2溶液或BaCl2溶液。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