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5张PPT)
桂枝香·金陵怀古
王安石
1.了解王安石及本词的创作背景。
2.掌握借景抒情、用典和借古讽今等艺术手法。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习目标
词牌名
桂枝香·金陵怀古
题目
金陵:点明地点,为“三国的东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六朝古都。
怀古:点明题材,即咏史怀古词。
解题
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字介甫,号半山,人称半山居士。封为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
王安石二十二岁中进士,做过地方官,关心民众疾苦,上万言书,主张宋王朝改革法度。宋神宗时推行新法。由于旧党的阻挠,王安石屡次被罢相,屡被起用。是历史上出色的政治家。
他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北宋四大诗人之一。其词所作不多,但能一洗五代旧习,不受前人绮靡风气的影响,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
宋神宗熙宁九年,王安石罢相,后退居金陵,出任江宁知府,这首词是他在金陵的登高怀古之作。当时,宋王朝表面上太平盛世、歌舞升平。其实在繁华的背后却是隐藏着种种的危机。这首词正是在这种情形之下,作者登金陵有感而作。
创作背景
1.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泊船瓜洲》
2.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梅花》
3.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登飞来峰》
4.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元日》
5.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书湖阴先生壁》
王安石诗中名句
第3页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初读
桂枝香·金陵怀古
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听朗诵,品味本词的感情基调。
感情基调:沉郁悲壮
登临怀古诗,是指作者或抒情主人公登临某处(楼、山、亭、台、阁等),引发对前人往事的追忆,从而生发出某些情思的诗词。
了解概念
掌握方法
◇登临何地
◇所见何景
◇所思何人
◇所想何事
◇所抒何情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 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登临何地:赤壁
所见何景:江山
(壮美图景)
所思何人:周瑜
所抒何情:失意,
旷达
此词通过对长江壮美景色的描绘(所见何景)、对古代风流人物的才略气度和丰功伟业的追忆(所思何人),曲折地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功业未就、老大未成的忧愤之情,同时又流露出对人生的旷达之心。(所抒何情)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1.怀古实为伤今
2.多将当时的国事身世写入
3.上片多为写景,下片多为抒情议论
4.多用典,借历史人物事件讽喻现实
5.风格多为雄浑豪放悲壮
怀古词特点
桂枝香·金陵怀古
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登临之地:金陵
诵读悟情
金陵:今江苏南京。从三国时期东吴在此建都起,先后有东晋、宋、齐、梁、陈在此建都。到赵宋时,这里依然是市廛栉比,灯火万家,呈现出一派繁荣气象。
桂枝香·金陵怀古
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登临之地:金陵
所见何景:金陵秋景
所思何事:六朝旧事
诵读悟情
所抒何情:?
?
2、阅读全词,完成下列表格。
意象 意境 手法 情感
上阕
下阕
3、细读品味词作上阕,赏析词人写景的技巧。
4、思考诗歌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文本具体分析。
1、“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一句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
景物描写手法
空间角度:远近,高低,俯仰等观察角度
感观角度: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如:视听结合)
色彩角度:色彩鲜明,色彩黯淡,明暗对比
动静角度:以动衬静,以静衬动,动静结合
修辞角度:比喻,拟人,夸张,借代等
其他:白描、工笔、虚实结合、正侧结合、点面结合、声色结合、衬托、渲染、意象叠加(列锦)等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一句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
“登临送目”领起上片写景;
“故国”点题(或“扣题”),为下片的怀古伏笔;
“晚秋”点明登临季节,“天气初肃”为写景抒怀奠定基调。
析写景技巧
①比喻 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蜿蜒澄澈,山峰峭拔堆聚有致的特点。
②用典(化用)。化用谢朓诗句“澄江静如练”之句,写出了江水澄澈平静的特点。
③动静相生。华丽的画船如同在淡云中浮游,水上的白鹭纷纷从银河上惊起,不仅把整幅金陵秋景图展现得活灵活现,而且进一步开拓观察的视野。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④远近交错。“澄江”“翠峰”“归帆”是远景,“酒旗”“彩舟”是近景,“白鹭”是远景,时空交错,依次勾勒水、陆、空的雄浑场面,境界苍凉。
⑤注意绘色。“练”“翠峰”“残阳”描画景物点染色彩,使画面色彩明丽,景象开阔高远。“彩舟”“星河”色彩对比鲜明,浓淡相宜,构成一幅壮丽的金陵风景图。
赞美
旷远壮阔
清新明丽
意象 意境 手法 情感
上阙 (登高望远之景) 实写 澄江、翠峰、归帆、残阳、西风、酒旗、彩舟、云、星河、鹭 旷远壮阔 清新明丽 比喻、用典 远近交错 注意绘色 动静结合 对金陵秋景的赞美。
下阙
思考:王安石在看到金陵秋景之后追忆了什么样的往事呢?对此,词人又抒发怎样的情感呢?
登临所思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典故1:门外楼头
化用杜牧《台城曲》“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的典故,指隋军已经兵临城下,陈后主却还在和妃子们寻欢作乐。这是亡国悲剧的艺术缩影,嘲讽中深含叹惋。
明确:
·一个“念”字,引发作者对于六朝竞相追逐繁华奢靡的感慨;
·一个“叹”字,表达作者对于统治者荒淫误国的讽刺和批判;
·而“悲恨相续”直接抒发各个王朝因奢靡和荒淫而接连覆灭的痛恨与无奈。
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注:谩嗟荣辱:枉自感叹兴亡的荣耀和耻辱。谩,通“漫”,徒然。
用意:
批判自古以来的“凭高对此”者,面对金陵的山川,只知空叹朝代的兴亡,未能跳出荣辱之局限,就很难从六朝的相继覆灭中汲取历史的教训。不禁让人联想到杜牧《阿房宫赋》中的“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直接抒情,表达作者对于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
·借景抒情,表达物是人非的悲叹。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典故2:后庭遗曲
语出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陈后主所作《玉树后庭花》,被视为亡国之音。
明确:
词人用“至今”和“时时”这两个副词,强调“繁华竞逐”的生活依然不变。作者借古讽今,想要让统治者从这种因奢靡荒淫而误国的生活中吸取教训,让悲剧不再重演!否则结果只会是“悲恨相续”。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并不希望后世的统治者只是对历史在口头上徒然地感叹,而是要从政治上奋起改革,吸取历史覆亡的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所思 手法 情感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用典
议论
借景抒情
虚实相生
用典
①悲叹六朝统治集团奢侈荒淫导致覆亡的历史。
②批评人们只是空发兴亡感叹,没有吸取历史教训。
③表达了物是人非之感,对北宋社会现实的不满之情
④委婉劝告宋统治者不要重蹈六朝灭亡覆辙,应励精图治,富国强兵,抵御外患。
⑤寄托了词人对当时朝政的担忧和对国家政治大事的关心。
借 古 讽 今
意象 意境 手法 情感
上阙 (登高望远之景) 实写 澄江、翠峰、归帆、残阳、西风、酒旗、彩舟、云、星河、鹭 旷远壮阔 清新明丽 比喻、用典 远近交错 动静结合 对金陵秋景的赞美。
下阙 (怀古抒情) 虚写 寒烟、衰草 凄凉 用典 借景抒情 虚实相生 借古讽今 悲叹六朝统治者因奢侈荒淫导致国家覆亡的历史,警醒人们勿忘六朝亡国的教训。寄托了作者对当时朝政的担忧和对国家政治大事的关心。
怀古伤今
立意高远
奋起变革
免蹈覆辙
本词上阕写登高远望之景,虽为深秋,但“天气初肃”,色彩绚丽,风光秀美,画面开阔,气势恢宏;下阕追古思今,叙议结合,运用典故,写出了六朝的衰亡,借古讽今,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担忧,透露出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
金陵秋景与六朝往事的关系
思考:王安石为什么会由眼前的金陵秋景想起六朝代代灭亡的悲剧?
金陵秋景的特点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金陵秋景是繁华峥嵘的。
金陵秋景与六朝旧事的关系
眼前的金陵城一派歌舞升平、欣欣向荣的繁华峥嵘之貌。
六朝时的金陵城也曾这样繁华峥嵘过,而六朝的繁华却终是破没衰败了。
共通点
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改革家,1058年作《上仁宗皇帝言事书》,陈述弊病、谏言改革,但并未得到重视。宋神宗熙宁九年,王安石罢相,后退居金陵,出任江宁知府。当时,宋王朝表面上太平盛世、歌舞升平。其实在繁华的背后却是隐藏着种种的危机。这首词正是在这种情形之下,作者登金陵有感而作。
知人论世
怀古诗阅读方法重要提示:
(1)找到媒介和连接点:媒介——古迹、古事、古人
连接点——古事、古人和今事、今人的共通之处。
(2)知人论世:古人与今人的对比(怀人伤己、壮志难酬) 历史与现实的对比(怀古伤今、借古讽今、忧国忧民、关心国家命运、希望建功立业)
周汝昌评说:“王介甫只此一词,已足千古,其笔力之清道,其境界之朗肃,两宋名家竟无二手,真不可及也!"
金陵怀古词的绝唱
【总结】
结合所学的其他怀古诗词,如《念奴娇·赤壁怀古》等,简要概括怀古词的特点。
怀古词特点:
1、写作目的:
2、结构:
3、内容情感:
4、手法:
5、风格:
怀古词特点:
1、写作目的:怀古实为伤今;
2、结构:上片多为写景,下片多为抒情议论;
3、内容情感:多将当时的国事身世写入,抒发情感;
4、手法:多用典,借历史人物事件讽喻现实;
5、风格:风格多为雄浑豪放悲壮。
本词的艺术手法:
①借景抒情,借眼前壮美景色抒发颐情自然风光的情怀。
②借古讽今,借六朝皆以荒淫而相继亡覆的史实,希望当权者引以为戒。
③用典自然贴切,笔力刚劲。
④虚实相生,词人联想中的金陵曾经的繁华与眼前的衰草寒烟之景结合,在历史联想与眼前实景的虚实比照中,怀古讽今,传达出词人对北宋当局的警告。
既然王安石否定了现状,那他打算怎么做?
深 度探 究
思考:既然王安石否定了现状,那他打算怎么做?
奋发有为
变法改革
周汝昌评说:“王介甫只此一词,已足千古,其笔力之清道,其境界之朗肃,两宋名家竟无二手,真不可及也!"
金陵怀古词的绝唱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词中,词人化用杜牧《泊秦淮》中“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诗句,来借古讽今的句子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词中,表现词人登高望远,所看到深秋时节金陵最具典型特征的景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词中,词人感叹六朝的历史像流水一样流逝掉,未曾给当朝的人留下什么教训和反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至今商女
后庭遗曲
时时犹唱
千里澄江似练
翠峰如簇
六朝旧事随流水
但寒烟衰草凝绿
(4)《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词中,词人把目光投射到江天一色的远景,描写景物动静结合,凸显“画图难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词中,表现词人关注到江上的征帆和江边的酒家等人文景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彩舟云淡
星河鹭起
归帆去棹残阳里
背西风
酒旗斜矗
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