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一 探访校园网络 教案 七下信息科技沪科版(2022)

文档属性

名称 活动一 探访校园网络 教案 七下信息科技沪科版(2022)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24-03-07 09:40: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活动一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互联网发展的历史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2) 了解网络的基木类型和简单网络的基本构成。
(3) 认识构建网络的常用硬件设备,并能描述常用网络硬件的基本作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网线、交换机、路山器等网络硬件设备,知道常见的传输介质和网络连接设备的作用。
(2)通过绘制校园网网络结构图,加深对计算机网络组成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辩证地认识新技术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产生对新技术探索的兴趣,
中时建议1注时。
【教学重难点】
重点:1.了解网络的基本类型和简单网络的基本构成;
2.了解互联网发展的历史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难点:描述常用网络硬件的基本作用。
【教法建议】
计算机网络是绝大部分学生的兴趣点, 但学生关心的内容较多地停留在网络的应用层面。 因此本课教学的关键是要让学生对网络有更深层的了解,真正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 认识构建计算机网络的常见硬件设备,在理解的基础上完成计算 机网络示意图的绘制。在教学策略上宜采用任务驱动的学习模式,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探访校园网络
1、 导入
在 本活动中,学生在教师的带领和指导下参观校园网络中心了解网络的基本类型及组成,认识构建网络的常用硬件设备及其作用,了解互联网的发展过程与未来发展
二、参观校园网络中心
在初步了解校园网络构建的基础上,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参观学校的网络中心, 边观察边听教师介绍路由器、交换机及服务器的作用,还可以通过触摸或插拔一 些网络设备 (在教师的引导下操作)增进对网络硬件的认知。如果没有网络中心, 也可让学生观察计算机机房的网络。在观察、操作的过程中,辅以教师的适 当讲解,学生能加深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绘制学校的网络结构示意图的过程,是 学生对学习到的知识进行理解与反思的过程。
2、 了解校园网络基本构成
教师可在课前多准备些实物,让学生能够直观感受教材中以图片、文字的形式出现的网络硬件在生活中的真实面貌。在有条件的学校,教师可以在学生完成“说说做做”的
基础上,让学生动手制作根网线。并测试所制作的网线能否正确、 通畅地连接网络。如果条件不允许,教师可准备儿段网线让学生传看,观察网线的内部结构和网线接口的特点。教师还可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网线的特点,井予以解释补允。对 于网络协议,初中阶段并不要求学生有很深的理解。学生只要知道网络协议规定了通信时信息所采用的格式即可。
3、 探索互联网的发展与未来
2.展望互联网的发展趋势
4、 知识链接
1无线传输
5G、 蓝牙、WI-FI 、RFID
2物联网
任何时间、地点、人、机、物的互联互通
3虚拟现实(VR)
是虚拟和现实相互结合
5、 说说做做
1拆开网线的一端,观察网线内部的组成,说说网线内部的特点?
2互联网发展经历了哪些具体阶段?制作互联网发展大事件的时间轴。
3思考我们应该如何拥抱未来科技,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教学后记:
本活动是学生开始系统学习网络知识的第一个活动。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构成与特点, 认识一些常见的网络设备,是学生认识和了解网络的第一步。多数学生已经有 了使用网络的经历,但对如何接入网络、网络中使用了哪些设备没有 相应的认识。因此,本活动从校园中使用的网络引入,让学生在教师的带领 下参观学校的网络中心,了解网络的构成,认识路由器、交换机及服务器并知道其作用, 绘制校园网网络结构示意图。路山器 和交换机是连接网络的主更设备,教村中介绍了两种设备。旨在消除学生与计算机网络间的距离感。在学生展示绘制的校园网络结构图时,教师可以适时地介绍校园网的网络拓扑结构,引导学生理解网络的分类及分类标准;根据传输介质的类型,网络可以分为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根据网络的覆盖范围,网络可以分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网线是学校网络常用的传输介质。
本活动要求学生观察与测试网线。了解网络中心的设备,希望学生进一步感受传输介质和连接设备在通信过程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