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森林与小鸟》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森林与小鸟》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4-03-07 09:27: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森林与小鸟》教案
教学内容:森林与小鸟
课型:欣赏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方法:讲授法、聆听法、演唱法、练习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电子琴、打击乐器
教学目标 背能感受《森林与小鸟》欢快、优美的情绪,并联想到安静的森林与活泼的小鸟不同形象。 能分辨出四个圆舞曲,以及作品的音乐结构。 能哼唱第一圆舞曲的旋律。 4.增强学生爱护地球,保护生态坏境的意思。
教材分析 这首乐曲由两部分和尾声组成,第一部分表现了宁静的大森林,第二部分表现了欢腾的大森林,其中不时地出现模仿小鸟的叫声,表现了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第二部分由四个小圆舞曲组成。第一圆舞曲欢快、活泼,共四个乐句,第一乐句同第二乐句一强一弱的力度对比,更增添了俏皮的儿童情趣。 第二圆舞曲节奏变的紧凑,好像森林里一片热闹的景象。第三圆舞曲是一首舒展、优美的圆舞曲,由弦乐演奏出的抒情性旋律,使人联想起小鸟们优美的舞姿。第四圆舞曲稍活泼,带有装饰音的旋律,使音乐显得非常轻快。尾声部分管弦齐鸣,乐队用强的力度全奏出热烈、欢快的旋律。把情绪推向高潮,最后在热烈的情绪中结束。
教学重点 感受乐曲的欢快优美的情绪。
教学难点 能分辨四支圆舞曲。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组织教学并做律动 师生问好 师生问好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呀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好听的音乐,音乐仿佛把你们带到了什么地方?这地方有什么动物的叫声呢? 今天我们来欣赏关筑声编曲的管弦乐合奏乐曲《森林与小鸟》,这首乐曲由引子、四支圆舞曲、尾声构成,下面我们来分段欣赏吧! 学生准备听音乐回答:森林、小鸟 初步整体感受音乐意境 引出标题
学习新课 一、首先聆听引子部分:力度是怎样的?什么乐器演奏的?这段音乐描绘了怎样的森林呢? 二、聆听第一圆舞曲: 1.乐曲的速度是怎样的?节奏紧凑的还是舒展的呢? 2.音乐是几拍子呢? 那这样稍快的速度,紧凑的节奏给我们展现出怎样的小鸟呢? 3.那现在同学们再次聆听第一圆舞曲,跟着老师来一起做声势动作,你从动作中能分辨出几个乐句吗?力度有什么变化呢?你感受到了吗?四个乐句,第一和第三乐句中给出了力度记号f强,第二和第四乐句中给出了力度记号p弱。现在用我们的声音把力度演唱出来吧! (1)跟琴用“la”演唱第一圆舞曲。我们演的坐姿是什么样的呢? (2)再次跟琴演唱注意力度的强弱对比演唱出来。 (3)完整演唱第一圆舞曲,唱准第四乐句中出现的休止符。 4.完整聆听第一圆舞曲。 三、聆听第二圆舞曲: 1.和第一圆舞曲在音区上有什么不同? 2.感受旋律线,节奏更紧凑了还是更舒展了呢?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啊? 是不是旋律线当中连续的波浪线感受到的啊,这个波浪线是什么呢?他是旋律当中第一节用到了连续的二八节奏型,就是他让节奏更紧凑了。那这样紧凑的节奏,较高的音区给我们展现出怎样的场景呢?请同学起立,跟着老师画着旋律线我吗一起表现这热闹的场景吧! 聆听第三圆舞曲: 1.和第一圆舞曲相比情绪有什么不同?还是活泼欢快的吗? 2.节奏紧凑的还是舒展的呢? 3.乐曲中出现的长长的弧线是什么音乐记号?那这样优美的旋律、舒展的节奏、这么多的长音你能想象到小鸟在干什么呢?请同学们起立,离开你的座位,找宽敞的地方随音乐一起自由飞翔吧! 五、聆听第四圆舞曲: 1.情绪是怎样的? 2.乐曲中出现的音乐记号是什么?(波音记号)老师弹有波音记号的旋律和没有波音记号的旋律,说说波音记号有什么作用呢?(波音记号的作用是旋律更加的跳跃、轻快、活泼) 3.老师准备了打击乐器(手摇铃)你会觉得那个地方用到他呢?让我们一起表现出轻快的小鸟吧! 六、尾声部分: 尾声是在什么力度上结束的啊? 七、完整聆听乐曲: 请同学们完整聆听音乐,记录四支圆舞曲出现的顺序。 引子A A B B A C C D D A B A尾声 八、请同学们再次完整聆听乐曲: 听到第一圆舞曲时用“la”哼唱主题旋律。 听到第二圆舞曲时画旋律线表现乐曲。 听到第三圆舞曲时请你跟着音乐自由的飞翔。 听到第四圆舞曲时加入打击乐器伴奏。 九、课堂小结: 森林是小鸟的家,只有我们携起手来保护它,小鸟才能更开心,我们更能快乐,所以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保护我们的大自然吧! 较弱 竖琴 安静 稍快 紧凑 3/4 活泼、欢快 四个 坐姿端正 提起笑脸 口腔打开 边“la”哼唱旋律边做声势动作 变高 紧凑 旋律线当中连续波浪线中感受到的。 和老师一起画旋律线 优美了 舒展了 连音线 随着音乐做小鸟飞舞的动作 活泼、轻快地 波音的地方用到它。 随音乐用打击乐器表现轻快的小鸟。 引子A A B B A C C D D A B A尾声 完整的表现音乐 为第一圆舞曲的初步感受,为后面做铺垫 再次聆听主题旋律声势律动能分辨出乐曲分几个乐句,体会力度的变化 欣赏的同时熟记并会唱A主题旋律。 通过听和随着乐曲画旋律线,感受圆舞曲的风格特点 理解“连音线”的作用及音乐效果。感受音乐的优美情绪。 感受第四圆舞曲的情绪变化,体验轻快的节奏,锻炼学生的节奏感 完整欣赏乐曲,了解整首乐曲的顺序。
板书设计 森林与小鸟 |=C 引子部分: 第一圆舞曲: 第二圆舞曲: 第三圆舞曲: 第四圆舞曲: 波音记号: 尾声部分:
《森林与小鸟》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欣赏并聆听方式导入,教师播放音乐学生边欣赏图片。使孩子们学到知识的同时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很好的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在开始导入的时候背景音乐就是本课的音乐,让学生潜移默化间对乐曲有了初步了解。乐曲聆听环节采用多种表演形式让孩子们学习乐曲。 三年级的学生具有好动和善于模仿的能力,喜欢听音乐,并且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和音乐感受力音乐表现力,善于用语言动作或者表情来表现听到的音乐,所以老师可以更多地让孩子们有思考的时间,让孩子们发挥主动性,用孩子们自己的方式去表现乐曲,乐曲分为四个部分,分乐段欣赏,每一组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现。这样的方式使孩子们对乐曲有了更加深刻的印象,也给与他们的不同的体验感。让学生获得了自信与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