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摩活动教学设计表
一、基本信息
学校
课名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教师姓名
学科(版本) 人教版义务教科书小学数学 章节 第五单元
学时 1 年级 三年级
二、教学目标 1.借助互动课堂、高德地图,理解和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并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面积问题。 2.利用武汉教育云平台,使学生经历探究、操作、交流的过程,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 3.使用丰富的媒体资源,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
三、学习者分析 三年级上册,学生在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中,已经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并能解决生活的的实际问题。第三单元《测量》中,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并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在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面积》学习中,学生认识了常用的面积单位及单位换算,在此知识基础和活动经验上展开本课教学。 通过课前的自主学习,学生已经会解决简单的面积问题。初步学会了在平板上使用互动课堂、高德地图等app。大部分学生从小生活在武汉,熟悉自己的家乡,对身边的面积问题有着浓厚的兴趣。 但是,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足,因此,本节课借助高德地图,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真实的生活情境,通过自主选择、自主测量并计算,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考虑到生活中的实际面积数据都较大,而学生还没有学习三位数及以上数的乘法,所以本节课借助了计算器帮助学生进行计算。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 重点:运用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解决实际生活中面积问题。 难点:将不规则图形转化成规则图形来计算面积。 分析: 学生较易掌握和理解长方形、正方形的计算方法,而对应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足,本课针对此点进行设计,促进学生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来解决实际问题,极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而将不规则图形转化成规则图形,特别是简单的组合图形的转化,对学生来说较为困难,因此把此作为教学的难点。 解决措施: 课前自学、课中内化提升。把学习视频发送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反复观看,在平板上尝试动手操作后,再进行全班汇报交流。探究利用“分割”法计算不规则图形面积时,先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平板上自主尝试,再交流想法,找到方法,最后动手测量及计算。
五、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起止时间(’”- ’”) 环节目标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媒体作用及分析
课前自学 理解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的面积问题 视频自学,在线测学 自学视频,进行在线检测 利用微课,给学生提供自学资源,根据检测情况制定和调整教学策略。
一、 激趣引入 0’05”- 3’59” 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 1.欣赏视频,激发兴趣。 说:你还知道武汉的哪些地方? 观看视频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微视频的运用,使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习兴趣,感受家乡之美。
3’59”- 5’26” 激活研究动机,引出面积计算。 2.情境创设,引出问题。 提出问题:“湖北省图书馆”的面积该如何计算? 观看视频,思考问题。 微视频的运用再次激发学习研究的热情,通过“省图书馆”是我国建筑面积最大的图书馆,激活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5’26”-6 ’01” 强化巩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3.分析问题,如何转化 问题:“省图书馆”的地图不是一个规则图形,怎样可以知道它的大约面积? 交流探讨 利用“转化”的数学思想,将不规则的图形转化成一个长方形来计算大致的面积,同时进一步巩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二、 自学探究 6’01”- 9’04” 学会应用高德地图估测所需数据,并用计算器计算面积的方法。 1.视频自学,掌握方法。 利用视频自主学习,学会测量与计算的方法。 观看视频,自主学习。 借助平板,学生可以自主观看、反复观看学习视频,尊重学生个性和差异,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高效学习。
9’04”- 10’18” 通过汇报交流,明确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并对知识进行一定拓展,对比感觉,进一步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 2.汇报交流,明确思路。 3.知识拓展,对比感受。 汇报交流 看完视频后进行汇报交流,帮助梳理操作步骤。 借助PPT图文对比,进一步感受湖北省图书馆之大。
10’18”- 16’32” 学会先把不规则图形转化成规则图形,再测量并计算面积的方法。 4.自主尝试,计算面积。 自主选择感兴趣的素材中,任选一个进行操作研究。 借助互动课堂,将5个不同的学习素材发给学生,学生任意选择,自主学习。 增强自主性,培养动手能力。
16’32”- 18’55” 通过展示交流,进一步巩固计算不规则图形面积的方法。 5.展示作品,全班交流、 提交作品,交流汇报。 互动课堂的使用使得提交作品和展示交流变得更加高效,互动性更强。
18’55”- 20’19” 进一步感受家乡之美,培养热爱家乡情感。 6.自主选择,视频欣赏。 自主选择,视频欣赏。 利用互动课堂,学生自主选择进行欣赏,保持学习热情。
三、 课堂提升 20’19”- 21’16” 通过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激发探究意识。 1.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问题:有些图形不能够直接看成一个规则图形,又该如何计算面积呢? 思考问题 通过问题的提出,引发学生的思考,为接下来的动手探究做准备。
21’16”- 27’03” 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把不规则图形转化成长方形、正方形的组合。巩固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此处巩固正方形面积计算方法。 2.动手尝试,自主探究。 3.全班展示,交流想法 平板上操作,进行图形转化。互动课堂提交作品,交流汇报。 平板的使用给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究的平台,互动课堂的展示交流,让学生的思维碰撞出火花,体会方法策略的多样性。
27’20”- 34’08” 利用“转化”的思想,解决不规则图形的面积问题。 4.动手操作、解决问题。 自主选择素材、选择方法,将不规则的组合图形转化成几个规则图形来计算面积。 互动课堂将3个学习素材发给学生,学生任意选择,自主学习。 尊重学生选择,培养学生兴趣。
34’05”- 36’15” 通过汇报交流,进一步巩固操作和计算的方法,并进行小结。 5.展示作品,汇报交流 提交作品,汇报交流。 借助移动讲台,将学生的操作过程录制下来全班展示,更加形象直观,突破用“转化”的思想来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教学难点。
四、 总结提升 36’30”- 39’00” 1.总结计算不规则图形面积的方法。 2.拓展提升,引出其它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做铺垫。 1.小结归纳,畅谈收获。 2.拓展延伸,引发思考。 介绍“湖北美术馆”、“晴川阁”、“武汉国际博览中心”,出示地图,引发学生思考。 畅谈收获,继续思考 利用PPT继续展示武汉其他地点,并出示相应的地图,进一步引发学生的思考,为将来学习梯形、三角形、圆形等面积的计算做好了铺垫,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六、教学流程图
(
四、总结拓展
) (
三、课堂提升
) (
二、自学探究
) (
一、激趣导入
) (
结束
小结归纳、畅谈收获
拓展延伸、引发思考
开始
欣赏视频、激发兴趣
情境创设、引出问题
分析问题、如何转化
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动手尝试、自主探究
全班展示、交流想法
动手操作、解决问题
展示作品、汇报交流
视频自学、掌握方法
汇报交流、明确思路
知识拓展、对比感受
自主尝试、计算面积
展示作品、全班交流
自主选择、视频欣赏
) (
课中内化提升
) (
微课自学
在线测学
) (
课前自学
)
观摩活动教学反思表
学校
课名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教师
学科 数学 年级 三年级
1.应用了哪种新媒体和新技术的哪些功能,效果如何?
1.使用微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课前将微课推送给学生,为学生提供了自学资源,培养了自学能力,更利于知识的掌握。课中,通过欣赏微视频《江城武汉》,不仅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还较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激活了学生学习和研究的动机。自学视频的应用,给了学生更大的自主空间,可以进行反复观看,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了利用工具进行测量以及计算的方法。 2.平板为学生提供了学习、操作、研究的平台。 运用平板学生可以开展自主学习,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观看进度,选择观看次数,有效的帮助学生掌握了知识与方法。估算生活中的实际面积,平板使自主测量数据成为可能,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进行动手操作,参与学习。为了突破本节课用“转化”的方法计算面积这个难点,学生利用平板在地图上画一画进行分割,探究方法,直观又高效。平板的使用让学生成了课堂真正的主人,让每一个孩子都参与学习、操作与研究。 3.高德地图、互动课堂、计算器的应用使课堂更真实、更鲜活、更高效。 高德地图的使用,给学生创设了一个真实的生活情境,让学生自主选择身边感兴趣的学习材料,利用高德地图的测距功能,测量出所需要的实际数据。不仅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加强了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探索的兴趣。 互动课堂的使用,使师生互动更高效,学生可以及时的反馈自己的作品,进行全班展示,在解决问题的多种策略中,学生思维碰撞更鲜活。利用移动讲台将学生的操作过程录制下来,全班交流评价,更加的清楚直观,有效的突破了教学难点。 计算器的使用,解决了在实际测量中数据过大,计算过繁的实际困难。三年级的学生还未学习三位数及以上数的乘法,对生活中实际面积的计算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因此,借助计算器可以更快捷、更高效。
2.在教学活动应用新媒体新技术的关键事件(起止时间(如:5'20''-10'40''),时间3-8分钟左右,每节课2-3段),引起了哪些反思(如教学策略与方法的实施、教学重难点的解决、师生深层次互动,生成性的问题解决等)。
1.微视频,激发学习兴趣。(0'05''-4'36'') 本节课一开始,就借助微视频《江城武汉》带学生欣赏了家乡的美景,由于都是学生去过或者熟悉的地方,他们的情绪一下就被带动了起来,激发了他们的热情。紧接着湖北省图书馆的视频介绍,让学生感受到图书馆宏伟壮观的同时再一次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也让他们有了探索面积的动机。 2.自主学习,在自学中掌握方法。(5'50''-9'30'') 如何使用地图测量出所需要的数据,是计算实际面积前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平板上自主观看学习视频,学生按照自己掌握的情况,选择播放进度和次数,等所有学生看明白后,再汇报交流,进一步梳理操作步骤。自主观看使学生有了学习的主动权与空间,让学习更有效。 3.尝试提升,突破难点。(27'24''-34'05'') 计算出组合图形面积是本节课的难点,学生已经找到了分割的方法,在这个活动中就要选择素材、选择方法来进行动手尝试了。学生们基本上都能够正确的测量出所需要的数据,然后计算出面积。我还将学生的操作过程录制成视频,便于全班展示交流,更形象直观,也更有利于学生之间相互学习。
3.新技术应用于教学的创新点及效果思考(教学组织创新、教学设计创新等)。
1. 变传统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为“课前自学-课中内化提升”的教学模式。 本节课把学习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放在课前,给学生布置任务单及推送相应的微课学习资源,进行自主学习。通过检测题了解到学生已经基本上理解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能够解决简单的面积问题。因此,我根据自学情况,制定了本节课的重难点,这就使得课堂教学更具有针对性,目标更明确。 课中,创设学生熟悉并感兴趣的生活场景,在运用公式的过程中巩固、内化知识,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出示了组合图形,探究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提升能力、拓展思维。 这种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学生的自主性更强,课堂容量更丰富,学生的能力得到了更大的提升。 2.情景设置贴近学生,学习兴趣更加浓厚。 本节课把面积教学融入到计算武汉市各地的面积之中,通过视频,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更能使学生切实的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由于课中选取的素材都是学生去过或者是熟悉的地方,他们的热情都非常的高涨,甚至有学生上完本节课后专程去省图书馆实地感受它的宏伟壮观,可见他们兴趣的浓厚。 3.个性化学习,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自学视频。在课前和课中,我都为学生提供了自学资源,由学生自主学习。给了学生很大的自主空间。 自选素材。武汉市的面积素材有很多,每个学生感兴趣的地方可能都不太一样,为了尊重学生的个性,我为他们准备了充足的学习素材。在计算面积时,他们可以通过互动课堂、高德地图选择自己感兴趣,想研究的地方,充分体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同时也增大了课堂容量,丰富了课堂内容。 自定方法。在计算不规则图形面积时,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采用不同的方法计算面积。在汇报交流中,展示了不同地方的面积以及不同的方法,让学生们互相启发、共同发展。
4.对新技术的教学适用性的思考及对其有关功能改进的建议或意见。
互动课堂为教学提供了很多的便利,希望互动课堂的互动性能够更强,比如除了教师可以查看全班同学的作品,学生也能自主选择查看任何一个学生的学习反馈,并且进行评价和交流就更好了。
注:此模板可另附纸,字数800-1000字,为教学案例和教学论文的发表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