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课异构精品课件) 第1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5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同课异构精品课件) 第1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5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9.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3-07 10:44: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5张PPT)
高中历史教材
通 史
专题史
纲要:是指结构性的、主要的、核心的和实质性内容的总结、概述和介绍。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经济与社会生活》
《文化交流与传播》
时序编排  古今中外 专题呈现
“文化”是什么?包括哪些内容?
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包括:
“文化”是什么?包括哪些内容?
狭义:仅指精神领域的活动,包括人们的精神生活、精神现象以及精神过程,故称精神文化,即哲学、伦理、道德、宗教、美学、音乐,诗歌、文学、绘画等意识领域。
广义: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通常情况下分为: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
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教材知识体系
地域文化发展
交流与传播的途径
交流与传播的途径
传承、保护、共享
第一单元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多彩的内容,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不断前行最深层、最持久的力量。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中华文化吸收了不少来源于异国他邦的文化,在与外来文化的交流中不断发展、升华。与此同时,中华文化也不断向外辐射和传播,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展示出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中华传统文化:
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华文化。是在长期历史积淀中逐渐形成的、为全民族大多数人所认同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上的难以易除的心理和行为习惯。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代表中华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体现中华民族蓬勃向上精神的主要思想观念。
中国有着五千多年悠久灿烂的文化,以农为本是其重要特点之一。早在西周时期,统治者为了祈求五谷丰登、国泰民安,每年到郊外祭祀土地神和谷物神,即祭祀社稷。社是土地神,稷是谷物神。后来,社稷逐渐成为国家的代称。据《周礼》记载,社稷坛设于王宫右侧,王宫左侧是宗庙。这幅图是明朝建立的社稷坛,位于北京中山公园内。
第一单元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课程标准】
1、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2、从人类文明发展和世界文化交流的角度,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
四川广汉·三星堆
◎中国石器时代古人类遗址和文化遗存分布示意图
华夏民族
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一)远古时期(石器时代)——中华文化的起源
1、分布:
黄河、长江、珠江、辽河、北方草原、四川盆地、青藏高原、天山南北。
2、特点:
(1)历史悠久,起源早;(2)独具特色;
(3)多元起源;
(4)中原核心:中原华夏族率先成为核心,并向四周辐射,推动着多元一体中华文化的形成。
(二)先秦时期(夏商西周、春秋战国)——中华文化的奠基
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思考:中华文明何时进入青铜时代?此时代呈现出何种特点?
【历史纵横】P2
成熟的青铜文明
大约从夏朝开始,中国进入青铜时代。在青铜时代,国家建立,农业和手工业发展,汉字发展成熟。商朝的青铜铸造工艺水平相当高。西周时期,青铜礼器反映出中国古代社会礼制的发展与完善。到战国时期,随着铁器推广,青铜制造业逐渐衰落。
1、夏商西周:青铜时代
青铜铸造是手工业生产中的主要部门,青铜器种类繁多,劳动人民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化。
礼制规范
神权色彩
敬天保民
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
——《尚书·酒诰》
民之所欲,天必从之。
——《尚书·泰誓上》
◎四羊方尊
◎后母戊鼎
◎编钟
工艺水平高
政治上大动荡:王室衰微,诸侯纷争,诸侯国实力增强。
经济上大发展:
①铁犁牛耕的使用及推广,推动了技术进步和农业发展,出现了私田开垦、公田荒芜的现象,从而使得井田制(奴隶主土地国有制)逐渐瓦解,小农经济(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渐形成,新兴地主阶级出现(根本原因)。
②商品经济发展,工商食官的局面被打破,私商兴起。
思想上大解放:从学在官府到学术下移、私学兴起,百家争鸣推动思想解放。
民族上大交融:华夏认同,华夏族分布更为广泛,各族同源共祖的观念得到发展。
社会上大转型:
春秋时期,宗法血缘关系瓦解,贵族等级分封制开始解体。战国时期,各国在政治上进行重大改革(各国纷纷进行变法,富国强兵),君主权力加强,郡县制、官僚制等封建政治制度开始产生。
变动的时代:奴隶社会→封建社会;
商周的“封建体制” →秦“大一统”体制
(二)先秦时期(夏商西周、春秋战国)——中华文化的奠基
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2、春秋战国:
(二)先秦时期(夏商西周、春秋战国)——中华文化的奠基
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2、春秋战国:
1.华夏认同
春秋时期,中原各国因社会发展比相邻的戎狄蛮夷先进,自称“华夏”。在频繁往来和密切联系中,这些民族也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进入战国之后,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初步形成了各地区、各民族共同的血缘认同、文化认同。华夏族吸收了大量新鲜血液,更加稳定,分布更为广泛。
各民族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社会经济较快发展。民族融合之下,中华民族初步形成。
①经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铁犁牛耕的使用和推广,促使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
③政治:周王室衰微,分封制、宗法制崩溃,诸侯争霸、兼并战争,各国变法,重视网罗人才;
②阶级:新兴地主阶级兴起,“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
④文化:私学兴起,文化下移,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
1)百家争鸣的背景:
(二)先秦时期(夏商西周、春秋战国)——中华文化的奠基
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2、春秋战国:
2.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指春秋战国时期,不同流派的知识分子从维护本阶级(阶层)利益出发,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诘难、批驳其他学说,以确立自己的学说,同时相互学习、吸收,形成了学派纷呈,思想文化繁荣的局面。
(二)先秦时期(夏商西周、春秋战国)——中华文化的奠基
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2、春秋战国:
①春秋时期:
孔子对西周礼乐文明进行阐述,儒家文化的思想核心形成。
核心
政治
教育

(仁者爱人)
①“为政以德”,以德治民
②克己复礼:
以德治民,爱惜民力,取信于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民本思想
主张恢复西周等级森严的礼乐制度
因材施教和有教无类、首创私学、整理六经
其他
“畏天命,敬鬼神”,“中庸之道”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人,出生于没落的奴隶主贵族家庭,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被后人尊称为“至圣”。
2)百家争鸣的表现:
(二)先秦时期(夏商西周、春秋战国)——中华文化的奠基
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2、春秋战国:
儒家 孟子
荀子
道家 老子
庄子
阴阳家 邹衍
墨家 墨子
法家 韩非子
兵家 孙膑
仁政、民贵君轻、性本善
仁义、王道、君舟民水、隆礼重法、性本恶、制天命而用之
道是世界本源、无为而治、小国寡民、朴素的辩证法、
天道无为、崇尚逍遥自由、天与人,不相胜(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阴阳五行“相生相胜”
兼爱、非攻、节俭、尚贤
变法革新、以法治国、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强调懂得战争规律;重视人的作用,利用和创造有利于自己的形势。
2)百家争鸣的表现:
相同点:主张重建秩序
“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繁荣,学术思想大放异彩,成为后世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先秦成为中华文化的奠基时期。
3)评价百家争鸣:
1、老子提出“治大国若烹小鲜”;孟子强调“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墨子则倡导“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司马谈评价诸子虽“言之异路”,但他们“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这表明诸子百家( )
A 代表的阶级利益相同
B 提出的思想主张趋同
C 关注社会的志向相近
D 思想融合的趋势加强
2.孟子对各国以富国强兵为目的的变法表示强烈反对,说他们是“暴君污吏”,高唱“善战者服上刑,连诸侯者次之”。墨子提倡“兼相爱,交相利”“非攻”,认为攻人之国最为不义。由此可知,他们都( )
A.批判君主制度束缚 B.力图重建社会秩序
C.反对进行社会变革 D.希望建立法治社会
【高考题】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时( )
A.“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 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
C.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
【高考题】(2022·全国甲卷·24)汉晋时期有多种文本记载,帝尧之时,“天下太和,百姓无事”。有老者“击壤”而戏,围观者称颂帝尧。老者歌云:“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地而食,帝何德于我哉!”上述记载所体现的政治理念最接近(  )
A.孔子 B.老子 C.韩非 D.墨子
(三)秦汉时期——中华文化的形成
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1、秦朝
——推崇法家
建立起统一多民族国家
①以法为教,以吏为师;②焚书坑儒;
(1)背景:
(2)表现:
2、汉朝
——尊崇儒术
(1)背景:
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和巩固大一统局面的需要。
(2)概况:
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尊崇儒术,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材料二:“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
材料三:“与天同者,大治,天降祥瑞;与天异者,大乱,天降灾祸”
材料一:汉代董仲舒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将诸子百家中道家(黄老之学)、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
(三)秦汉时期——中华文化的形成
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①外儒内法,济之以道,兼采各家;②儒学独尊,思想专制;③宣扬“天人感应”,带有神学倾向。
(3)特点:
这一体系适应了汉朝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需要,受到了汉武帝的推崇,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从此,儒家思想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
神学化、宗教化
(4)结果:
董仲舒新儒学
以儒家为核心
以法家为辅助
兼采道家与阴阳五行
等级秩序:三纲五常
民本思想:轻徭薄赋,
限田,薄敛,省役
集权: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稳定统治秩序的需要
——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加强君权和限制君权的需要
(2)概况:
(四)魏晋隋唐时期——中华文化的发展
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1.背景:
随着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佛、道盛行,传统的儒学受到挑战(纲要上)。
中华传统文化呈现出儒、佛、道交汇融通的景象。(选必三)
2.表现:
(1)魏晋:玄学盛行
朝廷更迭造成政局动荡,士人们寄情山水,摆脱环境对精神的羁绊,玄学盛行。
魏晋时期,朝廷更迭造成政局动荡,统治集团内部的政治残杀非常频繁,士人们寄情山水,来摆脱环境对精神的羁绊,逃避现实政治斗争。于是他们用老庄思想来解释《周易》等儒家经典,思想上宣扬“无”是产生万物的根本,政治上主张“无为”,社会风气上崇尚“清谈”的玄学产生并盛行。他们形成了苟且颓废的价值观。(门阀士族的腐朽性)
◎竹林七贤
两汉之际
东汉
(四)魏晋隋唐时期——中华文化的发展
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2.表现:
(2)隋朝:三教合一
①初期统治者尊道、礼佛、崇儒,即“三教并行”(有利于三教各自独立发展)
②武则天时,佛学在社会上有很大发展。
③唐中叶,韩愈提出复兴儒学(古文运动):用儒家的天命论和封建纲常来反对佛教的观点,巩固儒学主流思想的统治地位。
(3)唐朝:三教并行,尊崇道教,佛学繁荣
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三教合一):主张以儒学为主,吸收佛道有效成分。
【高考真题】(2014·全国Ⅰ卷高考·25)唐高祖李渊自认为是老子后裔,规定老子地位在孔子之上,佛教位居第三;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后来唐武宗又大规模地“灭佛”。这反映出唐代(  )
A.皇帝的好恶决定宗教兴亡 B.道教的社会影响最大
C.儒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 D.佛教的社会基础薄弱
【模拟题】虎溪在庐山东林寺前,相传晋僧慧远居东林寺时,送客不过溪。一日,陶潜、道士陆修静来访,与语甚契,相送时不觉过溪,虎辄号鸣,三人大笑而别,后人于此建三笑亭。这便是虎溪三笑的典故。这反映了( )
A.儒家正统地位发生动摇 B.思想环境的相对宽松
C.三教之间的交融与发展 D.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
(五)宋元时期——中华文化的繁荣
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1.背景:儒、佛、道学说相互渗透,。
2.表现:
①吸收佛、道思想阐释儒学的新学派理学形成
(1)含义
理学以“理”(或“天理”)为核心,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维护封建统治的新儒学。
道、 佛
儒(根本)
(目的)
理学的基本流派
北宋:程颢
北宋:程颐
南宋:朱熹
陆王心学
程朱理学
南宋:陆九渊
明朝:王阳明
(2)主要思想
项目 程朱理学 (二程、朱熹) 陆王心学
(南宋:陆九渊 明朝:王守仁)
异 世界本原
方法论
道德观
地位
同 实质 理是万物本原(客观唯心)
心是万物本原(主观唯心)
“格物致知”
反省内心、“致良知”,知行合一
存天理,灭人欲
主张应以“内心”的自修、自省达到良知
以儒家的纲常伦纪来约束社会,遏制人的自然欲求,维护专制统治。
南宋后的官方哲学
理学新发展,明中期后广泛传播(但非官方)
(3) 特点:
吸收佛道思想;哲学化、思辨化(理是世界本原);
世俗化(蒙学读物将儒家价值观念传播至儿童)、体系化。
(五)宋元时期——中华文化的繁荣
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未有天地之先,毕竟是先有此理。有理而后有气,虽是一时都有,毕竟以理为主,天下未有无理之气,亦未有无气之理。宇宙之间,一理而已。
——《朱子语类》
(1)理学丰富了中华文化的理论思维,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情操、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
(2)但严重束缚了人们的精神世界。(用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存在等级尊卑观念,沦为封建统治的工具,压制和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
(4) 影响:
(五)宋元时期——中华文化的繁荣
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②科技、史学、文学、艺术高度繁荣。
▲毕昇
▲司马光
▲张择端
苏轼
(六)明清时期——中华文化的传承与转折
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1)明中后期,陆王心学得到广泛传播;
(2)明清之际,提倡个性自由的思想出现。
李贽 黄宗羲 顾炎武 王夫之
作品 《焚书》《藏书》 《明夷待访录》 《天下郡国利病书》 《日知录》 《读通鉴论》
主张
批判
李贽
黄宗羲
顾炎武
王夫之
1、传承:
①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
②强调人的正当私欲,主张个性自由发展。
①抨击君主专制
② “天下为主 君为客”
③工商皆本
①经世致用
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①批判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循天下之公,反对帝王把天下当作私产。②提出唯物论和辩证法,天地之化日新
存天理,灭人欲
君为臣纲
空谈
唯心主义
2、转折:康雍乾时期,君主专制高度发展,文字狱愈演愈烈,思想受到钳制,也禁锢了中华文化的发展。
思考:结合所学知识,思考明清之际儒学出现变化的背景。
1、传承:
(六)明清时期——中华文化的传承与转折
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1)经济:①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社会上拜金逐利风气盛行,传统道德观念受到猛烈冲击。②工商业阶层队伍壮大,反对封建束缚,要求发展商品经济。
(2)政治:①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社会矛盾尖锐,促使人们对现实进行理性反思。②统治者力行重农抑商和海禁、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3)文化:①文化专制,宋明理学和八股取士使思想界因循守旧、僵化。②西学东渐开始,近代自然科学的传入开阔了部分知识分子的视野。
思考:结合所学知识,对明清之际思想领域出现新发展进行评价
(1)积极:
①是对儒学的批判继承,使得儒学获得新的发展。
②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要求
③反对君主专制,带有一定的民主色彩,有利于思想解放。
(2)局限:①仍属于儒家思想范畴,未撼动程朱理学地位;
②对君主专制也仅局限于批判层面,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没能提出新的社会制度,未推动社会转型,有着时代和阶级局限性。
(六)明清时期——中华文化的传承与转折
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1、传承:
有学者认为:“清初三大儒的哲学思想是对明末道德人心危机的坚强回应。他们不约而同地批评程、朱、陆、王。他们全部的哲学努力,既不是什么启蒙,也不是对理学的接着讲,而是扬弃或终结理学,以呼唤儒家基本价值观念的重新回归。
(2020·海南高考·5)《明夷待访录》载:“古者不传子而传贤,其视天子之位去留犹夫宰相也。其后天子传子,宰相不传子。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救,则天子亦不失传贤之意。”这一论述表明该书作者(  )
A.主张废除宰相制 B.倡导无为而治
C.倾向于限制君权 D.反对王位世袭
(2017.4·浙江高考选考·6)明清之际,黄宗羲提出振聋发聩的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顾炎武揭示了“私天下”的危害,王夫之则猛烈抨击“孤秦”、“陋宋”。上述思想(  )
A.是思想文化走向近代化的先声 B.说明了儒家思想主流地位旁落
C.反映了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削弱 D.在批判融合中形成新理学思想体系
(模拟题)黄宗羲素有“中国伏尔泰”之称誉。他痛斥君主专制是天下最大的祸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本思想,进而主张限制君权,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同时他又指出,“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这反映黄宗羲(  )
A.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 B.接受西方主权在民思想
C.主张恢复宰相制度 D.未跳出明君贤吏的窠巢
思考:在中华文化发展历程中,儒家兼容别派学说的几次大发展分别是?
第一次:是战国时期的荀子,将儒家和法家相结合,提出礼法并施、以礼教为主的主张。
第二次:是西汉的董仲舒,将儒家思想与道、法、阴阳等各家学说相糅合,提出了新儒学。
第三次:宋明时期的朱熹和王守仁等人,将儒家思想与佛道思想相融合,提出并发展了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
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高考真题)关羽因其忠义勇武,被世人称颂,至宋徽宗时被封为“忠惠公”,其后不断加封,到清代被封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这种现象反映了(  )
A.关羽的个人品德决定了民众崇拜的形成
B.历代皇帝的好恶决定着崇拜关羽的取向
C.对关羽的信仰符合官方意识形态的要求
D.民众的信仰不断推高关羽“神”的地位
(高考真题)西汉初期,道家学说兼采阴阳、儒、墨、名、法各家学说的精髓;后来董仲舒的儒家学说也吸收阴阳五行、法、道等各种思想。促成当时学术思想上呈现这种特征的主要因素是(  )
A.王国势力强大 B.百家争鸣局面的延续
C.现实统治需要 D.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
(模拟题) 孔子至老年仍到处奔走宣扬礼乐之治,五十一岁时才开始在鲁国做官,可惜并未得到重用。从五十四岁到六十八岁,他又在外漂泊十四载。其间,孔子在各诸侯国一直积极求仕,推广礼乐文化,然而总是事与愿违。这反映出当时(  )
A.孔子的思想严重脱离社会现实 B.儒学社会影响极其有限
C.儒学不适应社会形势发展需要 D.儒家思想正统地位丧失
1、鸦片战争后:
向西方学习以救亡图存逐渐成为近代中华文化的潮流;(西学东渐)
战争
阶级 派别
代表
措施
指导 思想
层面 第一次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地主阶级
抵抗派
地主阶级
洋务派
资产阶级
维新派
资产阶级
革命派
林、魏、徐
李、曾、张、左
康、梁、严、谭
孙中山
开眼看世界
洋务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
辛亥革命
师夷长技
以制夷
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提出建立
君主立宪制
三民主义
民主共和
器物技术
政治制度
(七)近代——中华文化的冲击与转型
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2、新文化运动:
抨击封建思想,追求民主与科学成为中华文化追求的价值目标;
民主
科学
3、五四运动后: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推动中华文化发展。
思考:这与以前向西方学习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
由学习西方政治制度转向学习西方思想文化
陈独秀
李大钊
毛泽东
走西方的道路
走自己的道路
(七)近代——中华文化的冲击与转型
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阶段 时期 概况
起源 远古时期 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
奠基 先秦时期 青铜文明;华夏认同;“百家争鸣”成为后世思想文化的源头
形成 秦汉时期 秦朝以法治国。汉武帝时,儒家思想成为正统和主流。
发展 魏晋隋唐 儒、佛、道交汇融通;魏晋玄学、唐朝佛学繁荣,传统儒学被挑战,也促进了儒学的创新与发展。
繁荣 宋元时期 理学形成,丰富了中华文化的理论思维,宣扬礼教。科技文化繁荣
传承与 转折 明中后期 陆王心学得到广泛传播
明清之际 抨击专制,提倡个性自由,经世致用
康雍乾 君主专制、文字狱,禁锢了中华文化的发展
冲击与 转型 1840年后 向西方学习以救亡图存逐渐成为近代中华文化的潮流
新文化运动 抨击封建思想,追求科学、民主。
五四运动后 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与中国实际结合,推动中华文化的进步。
探究: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是什么?
①政治:中央集权体制,国家统一,科举制度发展完善。
②经济:高度发达的农耕文明,提供经济基础
③思想文化:较早形成成熟的汉字体系、儒家思想主导地位的确立、中华文化本身具有继承性、凝聚性和包容性。
④教育:书院等古代教育机构的贡献保持了文化传承的连续性。
⑤民族: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⑥对外:兼收并蓄的对外文化交流丰富了中华文化内涵。
⑦杰出人物:先进人士对中华文化的改造与弘扬。
⑧地理:相对封闭和较广阔的地理环境
(一)以人为本
用中国传统方式来说,就是肯定在天、地、人之间,以人为中心;在天与神之间,以人为中心。——张岱年
关注人与社会,关注现实生活,从人与社会的关系入手,主张积极入世。
(相对神本)
1、人本思想
(1)内涵:
周公:提出“敬天保民”的思想并制礼作乐,建立了以人为中心的礼乐制度。
孔子:提倡“仁”,主张“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
“敬鬼神而远之”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建立起儒家的一套规范社会关系的伦理秩序。
(一)以人为本
2、民本思想
是人本思想在政治伦理上的体现,表现为以民为本,爱惜民力,体恤百姓。
(1)内涵:
管子(春秋)
君主治理国家要顺应民意
孔子(春秋)
体察民情,反对苛政,以德治民
孟子(战国)
“仁政”、“民贵君轻”
荀子(战国)
“仁义、王道”,以德服人、“君舟民水”,强调人民群众的力量巨大
(2)影响:
①历代思想家继承了先秦民本思想。
②民本思想发展为系统的理论学说,并在一定程度上转化为政治实践,成为中华传统政治文化的重要特征,对推动中国历史发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对君本)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高考题)春秋末期,中行氏在晋国内部纷争中失败,中行寅因此怪罪太祝祭祀用的牺牲不肥美且斋戒不敬,太祝则认为中行寅不修德义而招致民怨,“一人祝之,一国诅之,一祝不胜万诅,国亡不亦宜乎!”太祝的观点(  )
A.反映了民本思想倾向 B.质疑了祭祀功用
C.强调了宗法伦理关系 D.否定了君权神授
(高考题)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这一记载意在说明(  )
A.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 B.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
C.商朝已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D.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
将天、地、人视为一个整体,认为人类利用自然应该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
(二)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1、内涵:
夏商时期:人们相信上天和鬼神。商朝人每遇事必祭天地、祖先。
春秋时期:老子提出“道”,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战国时期:荀子提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制天命而用之”,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
2、影响:
(1)以朴素的唯物观解释自然,摒弃了天命的绝对权威;
(2)有利于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凸显自然
凸显人的存在
追求天人合一
摒弃了
天命的绝对权威
(2023·浙江9+1高中联盟高二下期中·2)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异彩纷呈,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调。下列人物、主张及其体现的文化内涵对应正确的是(  )
A.荀子——制天命而用之——体现革故鼎新
B.庄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体现天人合一
C.墨子——夫尚贤者,政之本也——体现自强不息
D.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体现民本思想
(高考题)春秋战国时期民本思想的主要内涵有: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突出人的地位;在社会关系方面,强调民的作用。下列观点中,对应两者的是(  )
A.“齐物”;“逍遥”
B.“天行有常”;“仁政”
C.“法古无过,循礼无邪”;“非攻”
D.“制天命而用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高考题) 《春秋繁露》载:“天以终岁之数,成人之身,故小节三百六十六,副日数也;大节十二分,副月数也;内有五藏,副五行数也;外有四肢,副四时数也;乍视乍瞑,副昼夜也;乍刚乍柔,副冬夏也……”该材料体现的文化内涵是(  )
A.以民为本 B.天人合一 C.崇德尚贤 D.自强不息
(三)提倡爱国,追求家国情怀
1、内涵:
以天下为己任,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历史使命感
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维护国家统一,为国家的富强、民族复兴贡献力量。(人与国家)
2、意义: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2023·河南新未来联考高二下期中·19)北宋时,范仲淹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南宋末年,文天祥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1279年,崖山之战,大臣陆秀夫宁死不降蒙古铁骑,携小皇帝蹈海殉国。这些言行体现了(  )
A.儒学积极入世的价值观 B.宋代社会危机激发忧国之思
C.封建君臣观念根深蒂固 D.主流思想塑造了士大夫精神
(四)崇德尚贤,推崇天下为公
周朝统治者主张:“明德”“敬德”
墨子:“夫尚贤者,政之本也”“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
《礼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这些思想不仅在各国掀起了人才使用革故鼎新的大变革,也对历史上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意义:
孔子:“为政以德”,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孟子主张“尊贤使能,俊杰在位”。
(五)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不断挑战自我,追求更大的进步,提高自身道德水平,以国家人民的利益为己任,体现中华民族精神境界。
《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孟子: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意义:
(六)和而不同
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和”的思想作为人们认识与处理事情的方法,对中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意义: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一)伦理观:中华文化重视以人为本
(二)政治观:民本思想
(三)自然观:中华文化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四)家国观:中华文化提倡爱国,追求家国情怀
(五)价值观:中华文化崇德尚贤,推崇天下为公
(六)人生观:中华文化崇尚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七)处世观:中华文化主张和而不同
协调人与社会的关系
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协调人与国家的关系
协调人与自身的关系
协调人与他人的关系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高考真题)孟子发扬孔子开创的儒学,主张涵养“浩然之气”,倡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后世影响极大。孟子这些言论所强调的是(  )
A.努力完善个人品德 B.坚持个人独特性格
C.勇于突破礼制束缚 D.敢于反抗专制暴政
(一)特点
①本土性:中华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具有本土性。
②凝聚性: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文化特质的体现,具有强大凝聚力。
材料1:中国传统文化是封闭的生态环境条件下,农业为主的自然经济的产物。是以汉族为主体,融合各族人民的智慧,共同创造的,这一特定区域特定人类圈的社会精神形态,具有强烈的民族性。
③多样性: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丰富多彩,领域广阔。
材料2: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自古以来就以其丰富多样
的文化而闻名于世。中华文化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不仅包含了众多地方
特色的文化传统,还融合了不同民族的文化元素,形成了一种多元共
融的文化景观。
(阅读材料并结合教材,概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
三、中华优秀文化的特点和价值
(一)特点
材料3:两汉之际,来自古印度的佛教传人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逐渐同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相融合。隋唐时期,佛教完成中国化。到宋明时期,以儒家学说为核心兼容佛教和道教理论的宋明理学形成。外来佛教融合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材料4:中国几千年来,也和古印度、古巴比伦、古埃及一样,不断遭受异族文明摧毁。五胡乱华时期,北宋末期,中原地带的中华文明遭受了严重的摧残;元朝和清朝是中国两次最大的被异族统治的时期,但是一个被推翻,一个被中华文化同化。1840年到1945年是中国最危险的时刻,但是中国依然屹立不倒,没有消亡。
④包容性:中华文化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积极吸纳外来文化。
⑤连续性:中华文化绵延不绝,延续至今,体现出顽强的生命力。
(阅读材料并结合教材,概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
三、中华优秀文化的特点和价值
材料1:《周易》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自强不息,激励古往今来的人们奋勇前进;厚德载物,要求人们以深厚仁德之心承载万事万物。
(二)价值
(阅读材料,结合教材,概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
1、发展动力: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内在思想源泉和精神动カ。
材料2: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2、价值标准:蕴含着丰富的道德伦理,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三、中华优秀文化的特点和价值
材料3: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
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
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
——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讲话讲话
(阅读材料,结合教材,概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
(二)价值
3、当代借鉴:维护中国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维系着统一多民族的大家庭,推动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为治国理政和道德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
三、中华优秀文化的特点和价值
材料:传统文化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受到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时代条件、社会制度的局限性的制约和影响,因而也不可避免会存在陈旧过时或已成为糟粕性的东西。这就要求人们在学习、研究、应用传统文化时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进行取舍。
思考: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是什么?谈谈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态度。
精华:以人为本、天人合一、家国情怀、天下为公、自强不息、和而不同等。
糟粕:维护尊卑等级的纲常礼教;压抑人性的存天理,灭人欲;摧残妇女的“三从四德”;扼杀创造性的“八股取士”;宣传迷信,培养愚忠愚孝的奴才意识等等。
态度:①“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要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保持传统文化特色;②批判继承,传承创新,传统文化也要与时俱进;③辩证看待,古为今用,推陈出新;
三、中华优秀文化的特点和价值
(高考题)先秦诸子百家既相互辩难,也相互影响。儒家与法家主张的共通之处是(  )
A.重农抑商 B.强调制度与秩序
C.厚古薄今 D.重视道德与人伦
(高考题)孔子认为“身正”是为政者的重要品质,“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韩非子主张立法者“不游意于法之外,不为惠于法之内”。他们这是倡导统治者(  )
A.推行仁政 B.以法治国 C.规范行为 D.监督民众
(高考题)战国时期,孟子认为“无礼义,则上下乱”,韩非子认为“义者,君臣上下之事”。他们所说“义”的实质是(  )
A.中央集权政治的准则 B.衡量道德修养的标准
C.统治阶层的行为规范 D.维护等级秩序的工具
(高考题)儒家起于鲁,传布于齐、晋、卫;墨家始于宋,传布于鲁、楚、秦;道家起源于南方,后在楚、齐、燕有不同分支;法家源于三晋,盛行于秦。这(  )
A.促进了政治统一 B.维系了“学在官府”的局面
C.冲击了贵族政治 D.导致了各诸侯国之间的矛盾
题干大意是:老子认为,没有了无为而治的道就要能依靠管理者的美好品德,若品德做不到完美就需要领导者有对他人的仁慈,领导者做不到仁慈就需要下属有忠实于事业和恩情的义气,下属没有忠诚义气就只好用行为规范来制约,而孔子认为不学礼就不懂得怎样安身立命,要做到不符合礼制规定的,不能看、不能听、不能说,不能动,二人生活在春秋时期,其主张都是对周礼的反思,看到了周礼对于维护统治的作用,故选A项;
(高考题)老子认为,“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孔子则说,“不学礼,无以立”,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反映出,当时他们(  )
A.反思西周的礼乐文化 B.迎合封建贵族政治诉求
C.主张维护夏商周制度 D.得到统治者的积极支持
(高考题)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说:“盖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而君之尊又系于二者之存亡,故其轻重如此。”这一说法( )
A.强调了君主至尊的观念 B.体现了儒家传统的民本思想
C.呼应了“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 D.推动了儒家思想的新发展
(高考题)黄宗羲提出,古代圣王倡行“崇本抑末”,其中“抑末”是指禁绝与巫蛊、奇技淫巧等相关的无益于民生的工商业,而有利于民生的工商业皆属本业。他作出这一论断旨在(  )
A.表达对社会现实的不满 B.论证变革经济政策的合理性
C.宣扬经世致用思想 D.促进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