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春期七年级开学摸底练习历史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所选答案的字母代号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良渚文化的年代为距今5300-4300年,分布于长江下游一带,是一个以水稻作为农业经济支撑的早期区域性国家形态。与良渚先民农业经济形态最相似的原始居民是( )
A.元谋人 B.山顶洞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
2.夏、商、周三族祭祀的时候,不仅上推到本族的先王、先公,还更进一步把本族来源与黄帝族系联系起来,都自认是黄帝族的后裔。这主要反映出当时( )
A.黄帝地位得到各族公认 B.宗族观念逐渐强化
C.民族认同意识正在形成 D.世袭制度不断延续
3.下列反映西周历史的电影场景,明显不符合史实的是( )
A.周王使用青铜器祭祀 B.奴隶使用铁农具劳动生产
C.王宫中摆放着一玉器 D.都城镐京商业繁荣
4.战国时期,各国改革出现的决定性因素是
A.生产力的发展 B.私田的出现和扩大 C.封建地主的形成 D.各国君主的支持
5.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新目标“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战国时期要求人们互爱互利,反对各国相互攻伐兼并,以达到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和谐的思想家是( )
A.老子 B.庄子 C.孟子 D.墨子
6.《帝国的终结》深刻探究了中国帝国制度形成和灭亡的原因。书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A.统一度量衡 B.统一货币
C.统一文字 D.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7.秦末农民战争中,对推翻秦朝的统治起决定性作用的战役是
A.长平之战 B.巨鹿之战
C.城濮之战 D.马陵之战
8.“兵皆罢归家”、“务民于农桑,薄赋敛”。这些国策的提出,表明汉初统治者实行( )
A.休养生息 B.依法治国 C.推恩令 D.盐铁专卖
9.汉武帝采用主父偃的建议,“令诸侯以私恩裂地,分其子弟”;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西汉实施这两项措施的根本目的是
A.封更多诸侯
B.繁荣思想文化
C.扩大地方权力
D.加强中央集权
10.国人喜欢把“秦皇汉武”并称,其主要原因是
①都是我国封建时代重要的君主
②都采用创新的制度加强中央集权
③采用的制度对后世影响巨大并对历史起了推动作用
④都是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的象征
⑤都推崇儒学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
11.下面是某同学制作的关于黄巾起义的知识卡片,其中错误的是( )
时间:公元184年爆发 领导人:张角 口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结果:被镇压下去
A.时间 B.领导人 C.口号 D.结果
12.《后汉书》记载汉灵帝“好胡服、胡帐、胡床、胡坐、胡饭、胡空侯、胡笛、胡舞,京都贵戚皆竟为之”。推动这一现象的因素是( )
A.汉武帝北击匈奴获胜 B.丝绸之路的通畅
C.孝文帝改革成效卓著 D.遣唐使多次来华
13.东汉末年的一位名医医术精湛,医德高尚,被后世尊称为“医圣”,他的代表作是
A.《史记》 B.《本草纲目》 C.《伤寒杂病论》 D.《黄帝内经》
14.决定东汉末年“天下三分”的著名战役是
A.长平之战 B.垓下之战 C.赤壁之战 D.官渡之战
15.结束东汉末年以来群雄割据局面,实现国家短暂统一的政权是( )
A.曹魏 B.西晋 C.东晋 D.前秦
16.西晋的史料记载,从北方迁入内地的少数民族中,鲜卑族说自己是黄帝后代;匈奴的铁弗部认为自己是大禹后代。这些历史现象,主要说明
A.北方地区出现民族大融合 B.八王之乱引起社会动荡
C.出现了人口大规模南迁 D.少数民族对中原地区文化敬仰和认同
17.据记载,东汉时期,南方部分地区百姓还不知道牛耕,到了两晋南朝时,牛耕在南方已经相当普及。这种局面的改变,主要得益于
A.北方人口的南迁 B.南方民族大融合 C.南方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D.地理自然环境的变化
18.“三国鼎立”、“东晋十六国”、“北方游牧民族内迁”、“北魏孝文帝改革”共同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特征是( )
A.早期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B.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C.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D.政权分立和民族交融
19.北魏时期,诸多鲜卑姓氏都改为了汉姓,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胡服骑射 B.颁布“推恩令” C.八王之乱 D.孝文帝改革
20.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数字的数学家是( )
A.郦道元 B.贾思勰 C.司马迁 D.祖冲之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30分)
21.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 “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
——孙中山
材料二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离骚》
材料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孔子
阅读材料请回答:
(1) 材料一中的“轩辕”指谁? 他被后人尊称为什么?
(2)材料二出自谁的作品?这首诗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材料三出自孔子的言论,请问他的这些言论被他的弟子收集在那部书里?
(4)作为教育家,孔子提出了许多有见地的教育主张,请说出他在教育方面的成就?
22.追求大一统是中华民族的政治理念和奋斗目标。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建构大一统社会是诸子追求的学术主题之一。春秋时期,华夏大地上出现了多个政治实体并存的格局,身处乱象时代的孔子并未动摇对“天下共主”的追求,而是在规划并指点着中国历史如何重新通向大一统。
——摘编自闾小波《共识依赖:中华政治共识之传承与更张》
材料二 开创大一统王朝的治理实践。不管人们是否佩服秦的成就,但必须承认这个成就:它在质和量的方面都大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以致它可以名之为“革命”。
——摘自崔瑞德、鲁唯一《剑桥中国秦汉史》
材料三 大一统实现了思想统一。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正是这个伟大而充满凝聚力的民族共同体,承载着中华文明古往今来的生生不息。
——翦伯赞《中国史十五讲》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材料一中“乱象时代的原因并指出孔子的政治主张。据材料一,概括孔子的政治目的。
(2)据材料二,说明秦朝的“成就”(建立起怎样的国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为巩固这一成就在经济上采取的措施。
(3)据材料三,指出汉武帝为实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而采取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该措施产生的影响。
23.一句句豪迈的诗词,一首首经典的名篇。从古时起,人们就开始对“诸侯割据,群雄争霸”的三国时代常常追思。阅读下列有关三国的诗词,回答问题。
材料一“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公元207年)
材料二“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1)材料一中曹操的“壮心”指的是什么?此诗表达了他怎样的心情?
(2)曹操最大的功绩是什么?为什么能够取得这样的功绩?
(3)材料二中的“三国”是指哪三个政权?这首词与我国古代历史上哪一次著名的战役有关?这一战役爆发前,曹操已基本统一了北方,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的战役是什么?
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司马迁在《史记》中这样描写江南: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可以从山泽中采集植物果实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
材料二:《宋书》记载:“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棉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请回答:
(1)阅读上述材料,经过比较发现南朝时的江南经济情况怎样 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使江南地区出现“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局面的最主要的两个原因。
(3)从江南经济得到发展的原因中,你认为对我们今天经济的发展有何启示?
25.观察、阅读下面图片、文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小短文,体现图片之间的联系。(要求: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
试卷第4页,共5页
1.D
【详解】位于浙江余姚的河姆渡遗址,距今约7000年,是长江流域的典型代表。河姆渡人培植了水稻,表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之一。根据题意,D项正确;元谋人位于云南省,距今约170万年,排除A项;山顶洞人位于北京市,半坡人位于陕西省,排除BC项。故选D项。
2.C
【详解】夏、商、周三族都自认为是黄帝族的后裔,这说明三族都认同黄帝族,这反映出当时民族认同意识正在形成,C项正确;材料信息涉及夏、商、周三族,无法体现“各族”,排除A项;祭祀本族的先王、先公,体现了宗族观念逐渐强化,但这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材料信息没有涉及世袭制度,排除D项。故选C项。
3.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铁农具的开始使用是在春秋时期,西周时期没有铁农具,排除B;西周青铜种类丰富,大量用于祭祀,A项符合史实;河姆渡原始居民时就会制作简单的玉器,所以C项符合史实;公元前1046年商朝灭亡,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镐京商业繁荣,D项符合史实。故选B。
4.A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调整生产关系,变法图强,争霸天下。建立地主阶级政权,维护统治阶级利益。故本题选A。
5.D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战国时期墨家的代表人物是墨子,他主张“兼爱”“非攻”,要求人们互爱互利,反对各国相互攻伐兼并、残害生命,故D符合题意;老子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故A不符合题意;庄子强调治国要顺应自然和人心,故B不符合题意;孟子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并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故C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点睛】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一些思想家,其中老子、孔子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墨子、孟子、庄子等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根据题干“战国”一词,可以排除孔子,再根据课本上战国时期不同学派的不同主张,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6.D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秦朝统一后,为了适应新的统一形势,加强封建统治,政治上秦朝创立了大一统的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总揽全国的一切军政大权。皇帝之下,设有中央政权机构,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统领,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最后由皇帝掌控。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所以“秦,虽死犹存”,D项符合题意。而ABC三项是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排除,故选D。
7.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陈胜、吴广起义虽然失败,但反秦的浪潮并没有因此平息。其中,项羽、刘邦领导的军队逐渐壮大,分别对秦军作战。项羽骁勇善战,在巨鹿之战中以少胜多,将秦军的主力歼灭。公元前207年,秦朝的统治者在起义军的包围下,被迫出城投降。威名显赫的秦朝,仅存在十几年就灭亡了,B项正确;长平之战,是公元前260年秦国率军在赵国的长平一带同赵国军队发生的战争,排除A项;城濮之战,是周襄王二十年(公元前632),晋、楚两国在卫国城濮地区进行的争夺中原霸权的首次大战,排除C项;马陵之战是战国时期,齐魏在马陵进行的一场战役。这次战役中孙膑利用庞涓的弱点,制造假象,诱其就范,使战局始终居于主动地位,排除D项。故选B项。
8.A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汉初,社会凋敝,实行休养生息,于是推行“兵皆罢归家”、“务民于农桑,薄赋敛”,A项正确;汉初是道家的无为而治,不是法家,排除B项;推恩令、 盐铁专卖是汉武帝的政策,体现了法家积极有为,排除CD两项。故选A项。
9.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推恩”建议,下诏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之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这样,侯国越来越多,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西汉初,统治者奉行“无为而治”的政策,许多士人四处游说,依附诸侯王,对抗朝廷。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由此可见,西汉实施的“令诸侯以私恩裂地,分其子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措施的根本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故D符合题意;ABC的说法与汉武帝在政治和思想方面采取的措施的目的不符,不符合题意。故选D。
10.B
【详解】依据课本所学,“秦皇汉武”指的是秦始皇和汉武帝,他们都是我国封建时代重要的君主。秦始皇开创了中央集权制度,汉武帝加强了中央集权制度,实现了大一统;秦始皇的中央集权制度和郡县制;汉武帝的刺史制度和察举制等制度对后世影响巨大,并对历史起了推动作用;秦始皇结束了战国纷争的局面,实现了统一;汉武帝在政治、经济、思想等一系列措施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①②③④正确,B项符合题意;D项不合题意;秦始皇焚书坑儒,谈论儒家诗书的都要判处死刑;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所以在对待儒学上他们不一致。⑤错误,由此可知A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B。
11.C
【详解】本题是逆向选择题。根据题干和所学可知,公元184年,当时东汉朝廷腐败、宦官外戚争斗不止、边疆战事不断,国势日趋疲弱,又因全国大旱,颗粒不收而赋税不减,走投无路的贫苦农民在巨鹿人张角的号令下,纷纷揭竿而起,他们头扎黄巾,高喊“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向官僚地主发动了猛烈攻击,并对东汉朝廷的统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而“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是秦朝末年陈胜、吴广起义的口号,与黄巾起义无关,C项符合题意,选择C项;公元184年爆发黄巾起义,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张角领导了黄巾起义,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黄巾起义最终被镇压下去,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
12.B
【详解】材料中“胡服、胡帐、胡床、胡坐、胡饭、胡空侯、胡笛、胡舞”等都是通过丝绸之路传入的西方文化,因此推动这一现象的因素是丝绸之路的通畅,B项正确;汉武帝北击匈奴获胜是在汉朝前期,与材料中的东汉不符,排除A项;孝文帝改革是在南北朝时期,与材料中的东汉不符,排除C项;遣唐使多次来华是在唐朝时期,与材料中的东汉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13.C
【详解】东汉末年,张仲景收集了许多民间药方,写成了《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他还提出了“治未病”理论,提倡预防疾病。他医术高明,医德高尚,后世尊称他为“医圣”.题干中的“他”是张仲景,其代表作是《伤寒杂病论》,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综上所述可知ABD不符合题意,排除。
14.C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208年赤壁之战是东汉末年孙刘联军抗击曹操的著名战争。曹操统一北方后,孙权和刘备共同抗曹,派周瑜在赤壁与曹操决战。孙刘联军利用曹军不善于水战,用火攻大败曹操。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因此决定东汉末年“天下三分”的著名战役是赤壁之战,C项正确;长平之战发生在战国时期的秦赵之间,排除A项;垓下之战与刘邦、项羽的楚汉之争有关,排除B项;官渡之战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排除D项。故选C项。
15.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63年,曹魏灭蜀,266年司马炎废魏帝自立,国号“晋”,史称西晋,公元280年,西晋灭东吴,统一中国,至此三国时期结束。所以结束东汉末年以来分裂割据局面,实现过短暂统一的政权是西晋。B项正确;曹魏没有实现统一,排除A项;东晋实在西晋之后,排除C项;前秦是东晋时期的一个政权,排除D项。故选B项。
16.D
【详解】根据材料“据西晋的史料记载,从北方迁入内地的少数民族中,鲜卑说自己是黄帝后代,匈奴的铁弗部认为自己是大禹的后代”可知,这种现象说明内迁的少数民族主动认同中原地区的历史和文化,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少数民族对中原文化的认同,并没有体现民族间的交融,排除A项;八王之乱导致中原人口大量死亡,幸存者纷纷逃离,其中逃往南方,形成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排除BC项。故选D项。
17.A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西晋末年以来,大批北方人民为躲避战祸南下。北方人的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从而使自然条件优越的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经济迅速发展。故这种局面的改变,主要得益于中原人口的南迁,A项正确;北方人口南迁促进了民族融合,排除B项;南方社会秩序比较安定、地理自然环境的变化与牛耕在南方普及没有直接关系,排除CD项。故选A项。
18.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除了西晋有过短暂的统一外,其余时期中国处于分裂时期。189年汉灵帝死后,东汉长期混乱,出现了曹魏、蜀汉、孙吴三国。后来三国最后由晋朝统一。西晋皇朝短暂的统一,于八王之乱与五胡乱华后分裂瓦解,政局再度混乱。在304年因为成汉与刘渊的立国,使北方进入五胡十六国时期。317年司马睿建立东晋,南北再度分立。东晋最后于420年被刘裕篡夺,建立南朝宋,南朝开始,中国进入南北朝时期。由于北方战乱,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北方少数民族势力壮大,开始向中原地区推进,推动了民族大融合。因此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特征是政权分立和民族交融。选项D符合题意;选项ABC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不符,故选D。
19.D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为了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进一步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孝文帝与494年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孝文帝采取了一系列汉化政策:改官制、禁胡服、学汉语、通婚姻、改姓氏等等,D符合题意;ABC三项与“诸多鲜卑姓氏都改为了汉姓”无关,排除,故选择D。
20.D
【详解】回顾已学知识可知南朝宋、齐时期我国伟大的科学家祖冲之,在数学、天文历法、机械制造等方面都有突出成就。其他在前人的基础上,求出了圆周率在3.1415926和3.1415926之间,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准确数值推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人。故选D。
21.(1)人物:黄帝;尊称:人文初祖
(2)人物:屈原;感情: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
(3)著作:论语
(4)教育成就:①创办私学,广收门徒②注意因材施教③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④温故而知新等
【详解】(1)人物及尊称:结合所学可知,黄帝是古代华夏部落联盟的首领,号轩辕氏,相传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还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因此后人尊称其为“人文初祖”。
(2)人物及情感:结合所学可知,《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在这首诗里,屈原把自然现象、历史人物和神话传说揉为一体,使思想性和艺术性高度结合,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我一面擦泪一面长叹, 哀叹人民生活多灾多难,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
(3)著作:结合所学可知,孔子生活在春秋晚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了“仁”的学说,“仁”包含一切美德。他主张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为政以德”,后由孔子的弟子整理成的《论语》一书,记载了孔子的言论。
(4)教育成就:结合所学可知,孔子是个大教育家,他创办私学,广收门徒;注意“因材施教”,善于启发学生思考问题;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教育学生要温故而知新;提出有教无类的思想,启发诱导等。
22.(1)王室衰微;主张“仁者爱人为政以德”,要求统治者能体察民情,爱惜民力,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重新迈向大一统。
(2)灭六国,统一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钱,同时还统一了度量衡。
(3)罢黜百家,尊崇儒术;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从此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朝所推崇。
【详解】(1)原因:根据所学可知,最能说明材料一“乱象”时代特征的历史现象是春秋诸侯争霸,其原因是王室衰微;
政治主张:孔子主张“仁者爱人”“为政以德”可知,要求统治者能体察民情,爱惜民力,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政治目的:根据材料一“春秋时期,华夏大地上出现了多个政治实体并存的格局,身处乱象时代的孔子并未动摇对“天下共主”的追求,而是在规划并指点着中国历史如何重新迈向大一统”可知,孔子的政治目的是追求“天下共主”,重新迈向大一统。
(2)成就: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的“成就”是灭六国,统一全国,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措施:秦朝建立后,秦始皇采取一系列措施巩固统一。经济上统一货币,在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半两钱,同时还统一了度量衡。
(3)措施:根据所学可知,汉武帝为实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而采取的思想措施是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影响: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在当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从此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朝所推崇。
23.(1)“壮心”:指统一全国;心情:抒发了曹操老当益壮、积极进取的豪壮之情。
(2)功绩:统一北方,结束了北方军阀割据的局面。
原因:他在政治上借皇帝的名义号令天下(“挟天子以令诸侯”),招贤纳士;在农业生产上实行屯田;在军事上通过官渡之战,以少胜多,大败袁绍,从而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意思对即可)
(3)政权:魏、蜀、吴;战役:赤壁之战;战役:官渡之战。
【详解】(1)壮心:依据材料一中的时间信息“207年”,可知此时曹操试图统一全国;心情:依据材料一“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结合所学可知,诗句反映了曹操积极进取的豪情壮志。
(2)功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官渡之战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最终曹操统一北方,结束了北方军阀割据的局面。原因:结合所学可知,曹操在政治上借皇帝的名义号令天下(“挟天子以令诸侯”),招贤纳士;在农业生产上实行屯田;在军事上通过官渡之战,以少胜多,大败袁绍,从而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
(3)政权:依据所学可知,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220年曹丕建立魏、221年刘备建立蜀、222年孙权建立吴;战役:依据材料二“三国周郎赤壁”“赤壁怀古”,结合所学可知,这首词与我国古代历史上赤壁之战有关;战役:结合所学可知,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的战役是官渡之战。
24.(1)迅速发展。江南地区得到开发。
(2)北方人南迁,给江南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江南地区社会比较安定;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南下移民和当地民众的共同努力。
(3)生产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经济发展要有稳定的社会环境。
【详解】(1)状况:据材料“江南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没有非常富裕的人”可知,西汉时期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落后。据材料二“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可知,南朝时江南经济迅速发展。
现象:结合所学,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经济的发展,历史上称作江南地区的开发。
(2)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江南经济开发的原因有:就自然环境而言,江南自然条件好,雨量充沛,土地肥沃,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从劳动力而言,北民南迁,带来了大量劳动力、先进技术和生产工具;从社会环境来看,南方战乱较少,相对安定;从政策角度而言,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政策;从人民群众而言,江南地区的开发,离不开人民的辛勤劳动。
(3)启示:本题设为开放,言之成理即可。从江南地区的开发的原因来看,生产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从江南优越的自然环境和较安定的社会环境来看,经济发展要有稳定的社会环境。
25.【示例】张骞出使西域和佛教传播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张骞先后两次出使西域,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国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张骞通西域后,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东汉明帝时期,西域的僧人运载佛经到洛阳,得到上层统治阶级的扶持,佛教逐步在社会上传播开来。张骞出使西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与西方进行的官方往来,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详解】观点:根据材料“张骞通西域”“佛教传入中国”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张骞通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丝绸之路是中国与中亚、中国与印度间以丝绸贸易为媒介的道路,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可拟观点为:张骞出使西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论述:根据图一可知是张骞出使西域。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张骞先后两次出使西域,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国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根据图二佛教的传入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张骞通西域后,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东汉明帝时期,西域的僧人运载佛经到洛阳,得到上层统治阶级的扶持,佛教逐步在社会上传播开来。对史实进行论述,注意史论结合,论从史出,逻辑严密。 结论:对观点进行升华。张骞出使西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与西方进行的官方往来,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答案第8页,共8页
答案第7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