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2024年历史中考热点备考重难专题:世界现代史板块综合复习
考点1: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05周年
1.英国、法国和其他帝国仍然统治着与1914年以前一样多的海外殖民地,甚至欧洲的世界霸权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比大战前看上去要更完整。不过,在这一表面下,形势却完全不同,实际上,从全球的观点来看,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意义恰恰在于它开始了欧洲霸权的削弱。材料意在强调一战( )
A.拓展了欧洲殖民范围 B.改变了英法等国实力对比
C.促使欧洲霸权更稳固 D.导致欧洲实力和地位下降
2.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流传的一张海报,海报中上面刻画的是前线的士兵们浴血奋战,下面工人在工作,妇女在纺纱,标题的大意为:你在里面吗?这幅海报体现了英国( )
A. 获得了战争的胜利 B. 动员民众参与一战
C. 在一战中获利丰厚 D. 妇女家庭地位提升
考点2:十月革命
3.十月革命后,列宁说:“我们有权自豪,而且我们确实很自豪,因为我们有幸能够开始建设苏维埃国家,从而开创全世界历史的新时代,由一个新阶级实行统治的时代。”材料中的“新时代”是指( )
A. 为俄国开辟出实现现代化的道路 B. 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兴起
C. 人类社会开始进入社会主义阶段 D. 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
考点3:新经济政策
4.农民与工人举行罢工活动,甚至把矛头指向了苏维埃政权。连十月革命的中坚分子喀琅施塔得水兵也参与叛乱……新经济政策的实行,重新建立了工业与农业之间正常的经济联系,受到广大人民,特别是农民的欢迎。材料说明新经济政策( )
A. 缓解了国内危机 B. 改变了社会性质
C. 扩大了经济市场 D. 激发了阶级矛盾
5.(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0年,俄国煤炭产量为870万吨,只相当于1898年的水平,生铁冶炼量为11.6万吨,比1862年减少一半。1920年的工业生产只相当于战前的1/7。广大农民对余粮征集制的不满,逐渐演变为普遍的骚乱和暴动。喀琅施塔得兵变是苏维埃国家面临最严重的政治危机。士兵的情绪从本质上说反映了广大农民对余粮征集制的强烈不满,是工农联盟行将破裂的讯号。
——摘编自陈之骅《苏联兴亡史纲》
材料二 粮食税的实行使农民除了有自己的口粮外,还有了剩余。而剩余的粮食政府是允许买卖或用来交换的。当农产品的供给超出了工业产品的增长,工业产品价格提高时,苏维埃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工业品降价,对农产品提价,切实保护了农民的利益,农民在耕作上更加积极……人民委员会先后颁布法令,允许私人经商,成立国内商业委员部,专司调节、监督、指导、规范国内商业的发展。这些措施,彻底改变了1921 年之前的商业基本停滞、生活用品极度匮乏的现象。新经济政策实施的前几年,苏俄先后同20多个国家签订了40多个贸易条约和协定,其中大多是资本主义国家,英国还给予最惠国待遇。
——摘编自《新经济政策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
材料三 苏俄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是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灵活运用。
——摘自《苏俄“新经济政策”研究》
(1)据材料一,指出俄国当时面临的社会问题。(2分)
(2)据材料二,概括实行新经济政策带来的影响。(3分)
(3)据材料三,请再列举一例“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灵活运用”的实例。(1分)
考点4:罗斯福新政开始实施90周年
6.“美国的工业生产指数以1929年为125计算,1932年为58,1936年回升到121。国民总收入1937年为1 090亿美元,比1929年危机前多46亿美元”。材料数据的变化说明罗斯福新政( )
A. 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B. 使美国的经济开始复苏
C. 增强了美国的宏观调控能力 D. 恢复了美国人民的信心
7.1933年,美国国会通过《紧急银行法案》,对银行采取个别审查、颁发许可证制度,对有偿付能力的银行,允许尽快复业。罗斯福说:我向你们保证,把你们的钱存入重新开业的银行比藏在床褥底下更为保险。材料体现美国( )
A. 加强政府对经济干预 B. 坚持自由放任政策
C. 确保对复业银行的救助 D. 实行计划经济模式
考点5:第二次世界大战
8.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大背景下,亚洲东部的中国、越南、朝鲜取得革命胜利;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东、北非许多国家相继独立。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除南非种族主义政权外,非洲国家几乎都取得独立。这表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 )
A. 客观上推动科技发展 B. 形成了新的国际秩序
C. 改变了世界力量对比 D. 鼓舞了民族解放运动
9.(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时间 事件
1941年12月7日 日本偷袭珍珠港
1941年12月8日 美国对日宣战
1942年1月 26国代表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1944年6月 诺曼底登陆
1945年2月 雅尔塔会议召开
1945年8月6日和9日 美国向日本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一颗原子弹
1945年9月2日 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则在危机中打响。……到这时,民族对抗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危机都达到了极点,现代社会正处在风雨飘摇之中。但第二次世界大战终究变成了历史的转折点:战争转变成“人民的战争”,人民战胜了强权。正义战胜了邪恶。这次大战和上一次不同,善和恶的阵营都壁垒分明。
——摘编自钱乘旦《不平衡的发展》
(1)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参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2分)
(2)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作者认为“这次大战和上一次不同”?(2分)
(3)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但世界依然不安宁。两次世界大战给我们留下了什么深刻教训?(2分)
考点6:欧洲联合
10.欧洲联合、统一的思想,在20世纪以前就已经出现。18—19世纪,卢梭和圣西门都提出过建立欧洲联邦政府的主张。欧洲对这一思想的初步实践是( )
A. 成立欧共体 B. 成立欧盟 C. 成立“北约” D. 成立“华约”
11.20世纪60年代末,在世界贸易总额中,欧共体六国所占比例超过39%,美国则下降到15.1%.在世界工业生产中,1951年至1970年西欧所占比例由20.8%升至28.6%,美国同期则由48.6%降至37.8%.据此可知西欧经济的发展( )
A.确立了欧洲中心的局面 B.缓和了欧美之间的矛盾
C.推动了多极格局的形成 D.冲击了美国的霸主地位
考点7:联合国
12.《联合国宪章》规定,各会员国在其国际关系上不得使用武力,或以与联合国宗旨不符之任何其他方法,侵害任何会员国或国家之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这说明联合国有助于( )
A. 促进国家联合发展 B. 推动多极化的趋势
C. 维护国际和平安全 D. 解决各国贸易争端
考点8:世界贸易组织
13.世界贸易组织前总干事拉米讲道:“目前,国际贸易面临很多问题,我们要保持开放的贸易机制,各个地区也必须要保证要素的自由流动。为此,我们需要不断加强各个国家之间的共同合作,使各国在WTO的框架中约束自己,并遵循相关原则。”这表明WTO( )
A. 是解决国际贸易争端的唯一机制 B. 消除了世界各国贸易保护主义
C. 规范并协调全球贸易与经济发展 D. 推动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考点9:经济全球化
14.“传统的中国是被全球化击败的,却也是从全球化里开始崛起的。大英帝国是从全球化中崛起的,也是在全球化中衰落的。眼下的美国,虽然一直是全球化最大的获益国,却呈现出冷淡全球化的倾向,因为美国开始感受到代价。”这段话旨在说明经济全球化( )
A.使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相互竞争 B. 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C. 对世界各国是机遇也是挑战 D. 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利益
15.(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以雇佣和培训当地员工为例,技术溢出可以通过雇员在外资企业和本地企业之间的流动来实现。很多发展中国家规定外资企业高层必须要有当地人、公司必须雇佣一定比例的当地员工、公司要培训当地员工等。
——摘编自周学森《外商直接投资与发展中国家利益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
材料三 1965年,七个主要发达国家人均收入是世界最贫困国家的20倍,1995年扩大到39倍。发展中国家内部,1980年初以来,最富有的20%人口的收入所占比重都有增加,熟练和不熟练工人的工资差距在拉大,资本与劳工相比获利更大。
——摘编自薛荣久《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与挑战》
(1)材料一中两幅图片反映的事件有着怎样的内在联系?(2分)
(2)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概括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机遇及危机。(3分)
(3)综上所述,请举一例中国为顺应经济全球化所做的努力。(1分)
小短文
16. (6分)观察下列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反映时代特征,史实正确,表述完整)
联合国总部 2017年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
17.(6分)请对比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两幅图片反映内容的比较)
参考答案
1.【答案】D
2.【答案】B
3.【答案】C
4.【答案】A
5.(1)【答案】工业发展严重萎缩;社会骚乱和暴动加剧。(2分,符合题意的其他答案也可)
(2)【答案】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经济恢复与发展;扩大了对外贸易。(3分,符合题意的其他答案也可)
(3)【答案】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分,符合题意的其他答案也可)
6.【答案】B
7.【答案】A
8.【答案】D
9.(1)【答案】美国参战大大增强了世界反法西斯力量,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2)【答案】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正义的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
(3)【答案】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灾难,我们要珍爱和平,反对战争。
10.【答案】A
11.【答案】D
12.【答案】C
13.【答案】C
14.【答案】C
15.(1)【答案】电子计算机的诞生促进了人类交通、通信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奠定了基础。(2分)
(2)【答案】机遇:为发展中国家带来资金、技术;提供就业岗位。(2分)危机:使发展不平衡加剧。(1分)
(3)【答案】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等。(1分,答出其中任意一点即可,符合题意的其他答案也可)
16.【示例】题目: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
正文:1945年10月,联合国正式成立,这是人类构建世界和平的成果,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金砖国家”相互之间商定加强合作与协调,经济保持协调增长,在世界舞台上引人注目。联合国和“金砖国家”的成立,顺应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17.【示例】题目:世界格局的演变。
正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为了遏制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开始推行冷战政策,出现了分别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的斗争;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但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等国家联盟或国家也纷纷崛起,推动世界朝着多极化的趋势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