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答司马谏议书》课件(共5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5.2《答司马谏议书》课件(共5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4.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08 14:24: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6张PPT)
导 入
古语有云:“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古往今来,当国家发展陷入迟滞甚至困境时,总有气魄足,眼光长远的政治家站出来主持变法,如春秋之管仲,战国之商鞅,明朝之张居正,还有我们今天这篇文章的作者王安石……凡有变法,改革派与保守派必然有所争论,他们都试图说服对方,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在这篇《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以坚定的态度和明确的观点坚持自己的政治主张,对司马光来信中的观点一一驳斥。
王安石
“答”:即“答复、回复”之意。
“司马”:即司马光
“谏议”:是“谏议大夫”这个官职
谏院是宋代设立的舆论机关,负责在朝廷中搜集建议和评论。 谏院中设谏官和御史,御史负责组织各种官员收集民间的意见;谏官议论施政的得失,供皇帝参考,有时还可纠正皇帝的错误。
“书”:文体名,书信。
解 题
“答司马谏议书”:回复谏议大夫司马光的信

文体知识
古代的一种文体,即书信。
古人写信多有题目,说明写给谁,信题多为:
解 题
“与……书”
对象
《与朱元思书》(吴均)《与妻书》林觉民
“报……书”
《报任安书》(司马迁)
复信
“上……书”
《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
高官
“答……书”
《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答苏武书》(李陵)
回信
壹·知人论世
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曾被封为荆国公,世称王荆公,谥号文,又称王文公。
他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两次出任宰相,坚持推行变法,世称王安石变法。列宁称他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王安石又是著名的文学家,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在诗、词、散文等方面都有独特的成就,他主张“为文”应“有补于世”,“以适用为本”。他的著作有《临川先生文集》《王荆公诗文集》。
作者简介
人生经历
少年时期
2 1 岁
4 8 岁
6 5 岁
聪慧好学,记忆超群,随父宦游,知民疾苦。
进士第四,仕途顺利,多次升官,治绩斐然。
主持变法,曲折不顺,保派阻挠,有得有失。
元祐更化 ,废除新法,晚年郁结,因病而终。
知识补充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sù)水先生。
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
主持编纂了中国最大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知识补充
王安石变法内容
知识补充
富国 措施 成效
农田水利法  保证了农业灌溉和防洪抗灾,农业生产发展,政府税收增加
方田均税法  使豪强地主据实纳税,靠山林荒地为生的民户得到了实惠
青苗法 大大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
免役法 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市易法和均输法 打破了大商人垄断市场的局面,大大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变法问题
理论和实际的严重脱节。虽然宋朝的商品经济较发达,但仍属农业社会。一方面,缺乏完备的市场经济,使得超前的经济思想无法以市场形式良好的运转,只能借助于政府的强制力量;另一方面,一个庞大的农业帝国,不可能有能力以合适的方式来高效完成这个超时代的经济调节任务。其结果就是,美好的愿望在实践中无法贯彻,而为了贯彻自己的理想,王安石只能进一步加大政府的权力,以强制的方式推广,而强制推广就注定政府在这个过程中必须绝对主导,从而导致一场经济改革变成了政绩考核,官员要获得好的考核成绩就只能进一步加大政府强制力来扭曲市场,从而使得最初的理想贯彻彻底走型。这是一个在当时社会状态下无法逾越的恶性循环。
变法遭到守旧势力的 坚决反对
赶上连年大旱,
反对派大做文章
太后也来起哄
写作背景
北宋中期,社会矛盾尖锐。宋神宗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实行变法,旨在改变北宋建国以来积贫积弱局面,力图通过整军理财以求富国强兵。新法的实行,抑制了大官僚大地主和豪强的特权,激起既得利益者的强烈反对。保守派代表人物当时任右谏议大夫的司马光多次致书王安石,要求罢黜新法,恢复旧制。
王安石读了司马光的第一封信,颇不高兴,出于礼节,只回了一封短信,没有就司马光的意见作实质性答复。司马光心有不甘,又写了第二封信,进一步阐明青苗法的不当之处,其意仍在说教。王安石接信后,又回了封信,就司马光第一封信作了较为具体的答复,这就是后来闻名于世的《答司马谏议书》。
贰·初读体会
强聒 重念
冀君实或见恕也 辟邪说
难壬人 不恤国事
胥怨者民也 会晤
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 度义而后动
读文正音
qiǎng guō
chóng

shù

nàn rén




duó
叁·深度探究
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实词积累:蒙:覆盖之意,引申①蒙蔽②遭受③愚蒙,无知④敬辞,承蒙。⑤同“矇”眼睛失明,昏暗不明。

蒙受
常常
同游共处,交往
鄙人王安石启:昨天承蒙(您来信)指教,我私下认为与君实您往来交好的日子很久了,但是议论起政事来(意见)常常不一致,(这是因为我们)所持的政治主张大多不同的缘故。
解读第一段
本人陈述。
谦辞,私下里。
方法,主张
判断
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覆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勉强
说话声嘈杂
详细地
又考虑到
简单,简略
虽然想要(向您)勉强解释,最终一定(是)不能被(您)理解,所以只是简单地给您写了封回信,不再一一为自己辩解。又考虑君实待我优厚,书信往来上不应该粗疏草率,所以现在详细地说出我这样做的理由,希望您或许能够宽恕我吧。
解读第一段
看待,对待
表被动
理解
古:敬辞,给您回信
今:向上级汇报
同“辩”,分辩,辩解
或许
古:书信往返
今:重复再三;变化无常
粗疏草率,“卤”同“鲁”,粗鲁。
……的原因
原谅我;“见”,第一人称,“我”。
判断
文本探究
1、《答司马谏议书》第一段主要内容是什么?
写信原因:回应司马光的抨击,陈说推行新法的缘由。
第一段
①“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政见不合
②“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
矛盾不可调和
③“具道所以”
第一段:交代写信的原因和目的。
2、措辞有何特点?
文本探究
解读第一段
王安石
①措辞彬彬有礼
②语调含蓄委婉
③暗藏锋芒
(蒙教,上报,见恕……)
(强聒,不宜卤莽,冀
君实或见恕也)
(终必不蒙见察)
3、体现了王安石什么样的形象?
有礼节、有风度、有风骨的政治家形象。
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
句首语气词
怨恨和诽谤
尊崇儒学、通习儒家经书的人。汉以后泛指读书人
古:因而招致。
今:表结果的连词
侵官权,生事端,征民利,拒纳言
认为
表凭借,用来.....的
解读第二段
名和实(是否相符)
有学问的读书人所争论的问题,特别注重于名义和实际(是否相符)。如果名义和实际的关系已经明确了,那么天下的大道理也就清晰了。现在君实您用来指教我的,是认为我(推行新法)侵夺了官吏们的职权,制造了事端,争夺了百姓的财利,拒绝接受不同的意见,因而招致天下人的怨恨和诽谤。
侵官:添设新官,侵夺原来官吏的职权;
生事:派人到各地推行新法,生事扰民;
征利:设法生财,与民争利;
拒谏:朝中有反对的意见,拒不接受。
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 前 知其如此也。
施行
不是,不算
解读第二段

批驳
认为
形作动,排斥
主管官吏,有关部门
不正确的言论
形作名,有利的事业
善于巧言献媚、不行正道的佞人
本来
预先
状后
判断
判断
定后
判断
我却认为从皇帝那里接受命令,商议法令制度,又在朝廷上修正(决定),把它交给负有专责的官吏(去执行),(这)不能算是侵夺官权;实行古代贤明君主的政策,用它来兴办(对天下)有利的事业、消除(种种)弊病,(这)不能算是制造事端;为天下治理整顿财政,(这)不能算是(与百姓)争夺财利;抨击不正确的言论,驳斥巧辩的坏人,(这)不能算是拒绝接受(他人的)规劝。至于(社会上对我的)那么多怨恨和诽谤,那是我本来早就料到它会这样的。
解读第二段
知识补充
名实之辩
名实之辩是中国哲学史和逻辑思想史上对名实关系的研究和争论。
名正则言顺而事行。但站在不同立场,对同样一样事就会有不同的甚至完全相反的看法。
名:名称;形式 实:实际内容
在《答司马谏议书》中:
名:司马光给新法冠上的罪名
实:王安石变法的实际内容(性质)
王安石
司马光
第2段主要内容?
文本探究
解读第二段
从“名实相符”的论事原则出发,针对司马光信中所指责的实施新法的弊端,逐一驳斥,表明自己坚持变法的立场。
作者批驳了司马光的什么观点?
作者认为判断是非的原则是什么?
“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
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
(名实相符是辩别是非的原则 )
司马光
文本探究
名 实
司马光(保守派) 王安石(改革派)
侵官 添设新官,侵夺 原来官吏的权利。
生事 推行新法,生事扰民。
征利 设法生财,与民争利
拒谏 拒不接受反对意见。
对于司马光的指责,王安石如何辩驳?
以致天下怨谤也
受命于人主——议、修——授
先王之政,兴利除弊
为天下理财
辟邪说,难壬人
文本探究
总结:王安石如何一一反驳司马光的观点?
②先驳“侵官”:指出变法是 “受命于人主”,自己与大家在朝廷公开地议论修订,负有专责的官吏去推行,“侵官”之说便不攻自破。“受——议——授”使新法从决策到、制定到推行名正言顺。
③次驳“生事”:“举先王之政”是理论根据,“兴利除弊”是根本目的。这样的“事”,上合先王之道,下利国家百姓,自然不是“生事扰民”。
①在辩驳之前,先高屋建瓴地提出“名实问题”,先立于高处,揭露事情的本质,才能从根本上驳倒对方的责难,为变法正名。(先问是不是,再说好与坏)
文本探究
⑥最后讲到“怨诽之多”:却不再从正面反驳,仅用“固前知其如此”一语带过,大有对此不屑一顾的轻蔑意味。
⑤然后驳“拒谏”:只有拒绝正确的批评,文过饰非才叫拒谏,因此,“辟邪说,难壬人”便与拒谏风马牛不相及。
④再驳“征利”:只用“为天下理财”一句已足。因为问题不在于是否征利,而在于为谁征利。根本出发点正确,“征利”的责难也就站不住脚。
司马光的言辞攻击、指责非难
王安石完美防守
守中有攻
文本探究
第二段中王安石的辩驳有何特点?
②抓住问题实质,从大处高处着眼(在驳斥的同时指责司马光忤逆“人主”旨意,违背“先王”之政,不愿为天下兴利除弊,将司马光置于壬人邪说代言人的难堪境地)【扣帽子】
①思路清楚、逻辑明晰【辩论高手】
③言辞锐利,气势逼人,锋芒毕露(不为侵官/不为生事/不为征利/不为拒谏/固前知其如此)【咄咄逼人】
第二段
1、提供推理前提(原则)
(论证的立足点)
2、摆出对方观点
3、逐一驳前四种说法
4、指出无须驳“致怨谤”
第二段层次梳理
批驳谬论
针锋相对 无所畏惧
可按此思路背诵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wéi)而不汹汹然?
习惯
把……作为
献媚讨好
得过且过,没有长远打算
形作名,上策
解读第三段

顾虑,忧虑
附和世俗,流于世俗
这种情况
估算,估量
政敌,反对者
多少
抵抗
那么
声势盛大或凶猛的样子
为何
人们习惯于苟且偷安、得过且过(已)不是一天(的事)了。士大夫们多数把不顾国家大事、附和世俗(的见解),向众人献媚讨好当做好事,(因而)皇上才要改变这种(不良)风气,那么我不去估量反对者的多少,想拿出(自己的)力量帮助皇上来抵制这股势力,(这样一来)那么那些人又为什么不(对我)大吵大闹呢?
宾前
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wèi)怨者故改其度,度(duó)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解读第三段
相怨
的人
不仅
因为
原因
认为正确
计划
估计,揣测
适宜
值得反悔的地方
作为

名作动,施恩泽
现在
应当
名作动, 办,做
墨守
罢了
那么
知道,领教
解读第三段
盘庚迁都(的时候),怨恨他的是老百姓啊,(并)不只是朝廷上的士大夫(加以反对);盘庚不因为有人怨恨的缘故就改变自己的计划;(这是他)考虑到(迁都)合理,然后坚决行动;认为对(就)看不出有什么可以后悔的缘故啊。如果君实您责备我是因为(我)在位任职很久,没能帮助皇上干一番大事业,来施加恩泽给人民,那么我承认(自己是)有罪的;如果说现在应该什么事都不去做,墨守前人的陈规旧法就是了,那就不是我敢领教的了。
知识补充
盘庚之迁
盘庚迁殷是发生在商朝中期的一次历史事件,是指盘庚继位后,为了挽救政治危机,决定迁都于殷(今河南安阳)。
商汤建立商朝的时候,最早的国都在亳(bó,今河南商丘)。在以后三百年当中,都城一共搬迁了五次。这是因为王族内部经常争夺王位,发生内乱;再加上黄河下游常常闹水灾。有一次发大水,把都城全淹了,同时在统治者之间,对王位的争夺也十分激烈,有的人说应当父死子继,有的人说应当兄终弟及。叔侄之间、兄弟之间为争夺王位,常常展开你死我活的斗争。他们为私利把国家搞得混乱不堪。 就不得考虑迁都的问题。
自盘庚迁都殷后,商族才定居下来不再迁徙。从此,政局稳定,诸侯来朝,商朝遂强盛起来。
知识补充
盘庚曰:“今我民用荡析离居。”又曰:“予岂汝威?用奉畜(抚养)汝众。”又曰:“无或敢伏小人之攸箴。”又曰:“非废厥谋(你们的谋略),吊由灵。”盖盘庚遇水灾而选都,臣民有从者,有违者,盘庚不忍胁以威刑,故勤劳晓解,其卒也皆化而从之,非谓废弃天下人之言而独行己志也。光岂劝介甫以不恤国事,而同俗自媚哉?盖谓天下异同之议,亦当少垂意采察而已。
——《与王介甫第三书》
盘庚说“而今我们的百姓家人离散,居无定所”又说:“我不是要耍威风,迁都是为了奉养你们过上好日子”又说:“不要听信小人反对迁都的鼓动”又说:“这是听取了大家意见,从中选出的最好方案”。这都是说盘庚遇到水灾而要迁都,臣民有愿意的,有不愿意的,盘庚不忍心使用刑罚手段逼迫,所以苦口婆心反复劝说,最终还是化解矛盾,使大家顺从,并不是废弃所有人的意见,独按自己的想法去做。我哪里是劝您不以国事为重,以媚俗从众为荣?只是说天下有不同的意见,也希望您能多少留意体察而已。
一、王安石在回信中引用了盘庚迁殷的史实,他想表达什么内容?
王安石借“盘庚迁殷”说明反对者众多并不表明措施就有误,只要“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来表达变法的正确性、有效性,以及自己施行变法的坚定决心。
文本探究
文本探究
解读第三段
二、王安石为什么要进行这场变法?
①人习于苟且非一日;(百姓)
②士大夫多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官员)
③上乃欲变此。(皇上)
④“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自己)
三、天下人“怨谤、汹汹然”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新法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
太后向宋神宗哭诉
王安石变法
文本探究
解读第三段
四、王安石说:“某知罪矣”,这是王安石在向司马光道歉认错吗?
王安石说“某知罪矣”,这不是向司马光认错。王安石认为自己“错”在“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普泽斯民”。由此可见王安石不仅没有因改革“认错”,反而认为自己改革还不够坚决,不够迅速,不够彻底。
王安石
文本探究
解读第三段
五、朗读第三段,分析王安石对于变法的态度。
王安石
坚持变法,义无反顾。
(1)“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 欲出力助上以抗之 ”,就是说皇上要变法,不管有多少人攻击,自己也要全力顶住。
(2)以盘庚迁都“度义而后动”,不以“怨者多”而改变计划的故事,表明自己变法的合理与正义性,更进一步表明在变法问题上 , 自己决不后悔, 决不后退!
第三段
1、指出士大夫的现状
2、举“盘庚西迁”的史实论证
3、以退为进反驳
第三段层次梳理
分析原因
态度坚决 措辞委婉
主要内容:指责保守派无所作为的思想,进一步明确自己的立场和态度,表明坚持改革的决心。
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见面
不胜
小,用作自称的谦辞
没有缘由见面,内心不胜仰慕至极!
【古代书信的套语,使全文结构更严谨】
解读第四段
缘由
梳理思路
一、交代写信的原因和目的
二、驳斥谬论
分析原因
四、书信常规的结尾
驳 “侵官”
驳 “生事”
驳 “征利”
驳 “拒谏”
受命于人主
议修于朝廷
举先王之政
以兴利除弊
辟 邪 说
难 壬 人
为天下理财
三、分析反对派反对新法的原因,表达自己坚持改革的决心
驳论特色
1、中心论点:
反驳政敌指责变法“侵官、生事、征利、拒谏”
2、论据:
理论论据:
事实论据:
①名实相符的原则
①新法的实际情况 ②盘庚迁殷
3、论证方法: ①摆事实讲道理 ②举例论证
书信体 驳论文
效果:使反驳建立在坚实的理论原则基础之上
文章主旨
全文论点是针对司马光认为新法“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的指责,指出“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从而说明变法是正确的,司马光的攻击名实不符,全是谬论。文章逐条驳斥司马光的谬论,从而批驳了保守派不恤国事、墨守成规的弊端,表现出作者坚持改革、绝不为流言俗语所动的决心以及坚持变法的坚决态度。
肆·思考延伸
你对王安石推行新法是如何认识理解的?
王安石变法虽然没有也不可能触及整个封建制度和封建统治的根本。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他却敢于对传统政策进行改革和冲击,敢于对大地主大官僚的种种特权加以抑制和打击,把封建生产关系中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某些环节进行一些调整,提出在当时已经存在的物质条件下能够解决的任务。作为地主阶级的一个成员,他能看到大地主大官僚的过度剥削,又能认识到发展生产力去生产天下的财富以求增加国家收入的重要性。这些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
思考延伸
你对王安石推行新法是如何认识理解的?
  还值得我们注意的是,王安石在变法中,不仅以“理财”增强国力,而且以“整军”改变北宋王朝的腐败军制。尽力改变北宋王朝长期以来“外则不能无惧于夷狄”(《上仁宗皇帝言事书》)的屈辱处境。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王安石领导的变法图强的革新运动,也是一次爱国主义的政治运动。
思考延伸
立人·责任与担当
为人品格:
“却羡临川王介甫,爱君独上万言书。”
“商君持国是,介甫定朝章。”
“文章王介甫,种棘满朝廷。”
“介甫不晓事,执拗新法行。”
匡世济民,勇于担当
誉满天下,未必不为乡愿;谤满天下,未必不为伟人。
——梁启超
“政敌”与“诤友”(能够直言规劝的朋友)
王安石和司马光,既是朋友又是政敌。早年,王安石与司马光二人皆同在包拯管辖的群牧司工作,后来同为翰林学士,二人不但经常一起谈论经学,还进行诗歌创作交流。两人都是政坛领袖,都是极为固执的人。因此,各有绰号:“司马牛”“拗相公”。
二人在变法上态度大相径庭,常产生激烈的争论。彼此都认为对方的执政方针荒谬至极。王安石大权在握,皇帝询问他对司马光的看法,王安石大加赞赏,称司马光为“国之栋梁”,对他的人品、力、文学造诣都给了很高的评价。因为如此,虽然司马光失去了皇帝的信任,但是并没有因为大权旁落而陷人悲惨的境地,总而得以从容地“退江湖之远”,吟诗作赋,锦衣玉食。
阅读延伸
基础知识归纳
一、古今异义
1.故略上报
上报:古义: 写回信。今义:向上级汇报
2.于反复不宜卤莽
反复:古义:书信往来。今义:多次重复
3.则众同为而不汹汹然
汹汹: 古义:大吵大闹。今义:形容声势盛大的样子,多含贬义。
4.故今具道所以
所以:古义:……的原因。今义:连词,表结果,所以
5.今君实所以见教者
所以:古义:用来……的。今义:连词,表结果,所以
6.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区区:古义:谦词,用于自称。今义:指小或少
7.以致天下怨谤也
以致: 古义:因而招致。今义:连词表结果。以致
二、词类活用
名词作动词
1.以膏泽斯民
膏泽:名词作动词,施加恩惠
2.如日今日当一切不事事
事:做,名词作动词
三、特殊句式

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

(1)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
(2)受命于人主
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
至于怨诽之多
(“……也”表判断)
(加粗的“为”译为“是”表判断)
(“于朝廷”作状语后置)
(“于人主”作状语后置)
“为何”,宾语前置句
(“多”作定语后置)
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