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五》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五》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07 17:00:42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语文园地五》(第2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语文园地五》安排了“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4个板块,本课主要学习“词句段运用”这一板块。
这一板块安排了两项内容。第一项内容引导学生根据文言文里学过的字的意思来推想词语意思。第二项内容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体会引用的好处,了解引用的作用并鼓励运用引用的方法。“词句段运用”板块是学生实践迁移相对集中的训练场,这一板块的教学重在迁移运用。
本课借助单元文言文中的重点字词及以往学习积累,通过分类理解,拓展学生对于文言字词在具体词语中的运用,加深对词语意思的理解。运用对比策略,让学生感受引用的好处,并链接实际习作,学以致用。力求把学习由课内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在积极、自主的语文实践中感受、理解、运用,从而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二、教学目标
(一)能借助文言文里学过的字的意思,推想词语的意思。
(二)能联系课文内容体会引用的好处,并在习作中尝试运用。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学会分析文章开头与文章结尾,试着将学到的知识融入自己的习作中。再找一些写得好的文章,感受这样写的好处。
2.联系所学古诗读一读词句段运用中的句子,并联系所学古诗,并说一说哪些事物在古诗中赋予了人的品格和志向,感受“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3.读句子,感受外貌描写的作用。
4.积累名言警句。
教学难点:
学会分析文章开头与文章结尾,并试着将学到的知识学着这样的方式融入自己的习作中。并再找一些写得好的文章,感受这样写的好处。
四、教学准备:课件,学生习作本。
五、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背诵回顾
1.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语文园地四》的“词句段运用”部分。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这单元我们学习了两篇文言文-《学弈》和《两小儿辩日》,一起来背一背。
2.学生背诵《文言文二则》。
(二)分类理解,拓展运用
1.古今同义。
(1)明确要求:文言文中的一些重点字词有时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词语的意思-借助文言文里学过的字的意思,推想下面词语的意思。
(2)出示词语,问顾释义。
(出示“自愧弗如”“声泪俱下”“过犹不及”)思考在哪些文言文中见过这些重点字,它们在句子中分别是什么意思。
预设一:我在《学弈》中见过,课文中的句子是“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俱”的意思是“都、全部”、“弗”的意思是“不”。
预设二:我在《两小儿辩日》中见过,课文中的句子是“及H中则如盘盂”,“及”的意思是“到”)
(3)由字及词,推想意思:根据这些重点字的意思,尝试推想出这三个词语的意思。
预设一:“自愧弗如”的意思是对自己不如别人感到惭愧。
预设二:“声泪俱下”的意思是一边诉说,一边哭泣,形容人特别悲痛、哀伤。
(4)借助字典,理解“过犹不及”。(出示字典)
过:①从这儿到那儿。②经过,度过。③数量或程度等超出。④量词,次,回,遍。⑤错误。
预设:“过”不太好理解,通过查字典,我知道在这个词语中,选择第③个解释-“超出”更合适,所以猜测“过犹不及”是超出了标准,就像没做到一样。都是不好的。
(5)小结收获。文言文中一些字的意思,延续到了现代汉语中,这可以帮助我们更快、更好地理解词语的意思,很有意思:对个别字词的意思吃不准时,可借助工具书,如字典、词典来解疑。(相机板书:古今同义)
2.古今异义。
(1)出示词语,知晓今义。(出示:赴汤蹈火、走马观花)这两个词语中加点字“汤”和“走”,在现代汉语中是什么意思?
预设一:“汤”的意思是食物加水煮熟后的汁液,如米汤、菜汤、肉汤等。
预设二:“走”的意思是行走。
(2)联系旧知,回顾古义。你在哪些文言文中见过这两个字,它们又是什么意思呢?有些字的意思,在现代汉语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相机板书:古今异义)
预设一:我在《两小儿辩日》中见过“及其日中如探汤”,“汤”的意思是热水;推想“赴汤蹈火”是跳进滚烫的开水,踩着熊熊的烈火,表示不避艰险、奋不
顾身。
预设二:“走”在《守株待兔》中出现过,在学过的古诗词中也经常出现,例如“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还有“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这里的“走”是跑的意思。
(3)课外链接,理解“走”字:回忆在课外文言文中见过的“走”字。
补充:《木兰诗》中有“两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寡人之于国也》中有“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其中的“走”都解释为“跑”。
(4)推想词语意思。
(预设)跑马看花?“走马”其实是骑在奔跑的马上,“走马观花”应该是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
(提示)在理解了字义后,还要关注语境,做一些变化,这样理解起来才更妥当。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能细致地观察到花吗?显然不能,因此这个词语常用来比喻匆忙、不细致地观察事物。
推想“飞禽走兽”“奔走相告”的意思。
3.一字多义。
(1)联系旧知,理解字义。有些字在文言文中会有不同的意思,(相机板书:一字多义)(出示:不以为然)“然”这个字在哪些文言文中出现过,它都表示什么意思?
预设一:在《学弈》中出现过,“曰:非然也”,“然”的意思是“这样”。
预设二:在《书戴嵩画牛》中出现过,“处士笑而然之”,“然”的意思是“认为……对”。
预设三:在《陈涉世家》中出现过,“吴广以为然”,“然”的意思是“对的”。
(2)由字及词,推想意思。你觉得在“不以为然”中,这个“然”是什么意思?
预设:“然”,在这里的意思是“对的”,这个成语的意思是“不认为是对的”。
(3)小结。像这样在文言文中有多种意思的字,要学会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意思后,再推想整个词语的意思。
(4)方法迁移,小试牛刀。掌握了文言文里学过的字的意思,尝试推想词语的意思。(出示: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孰轻孰重)
预设一:《学弈》中,“善”的意思是“善于,擅长”,“诲”的意思是“教授、教导”;我推测“循循善诱”的意思是善于引导别人进行学习,“诲人不倦”的意思是教育人极有耐心,不知疲倦。
浙江小学语文最新课例精选
预设二:《两小儿辩日》中,“孰”的意思是谁;我推测“孰轻孰重”的意思是谁轻谁重,形容在自己心里掂量哪个更重要,以做出正确选择。
(三)体会好处,学以致用
1.提示方法,体会作用。(出示小锦囊)
何顾课之中引用这些句子的片民,联系上下文,比较引用时和去掉后句子的表达效果、
预设一:第一·句出自《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最后一段,引用华罗决的话强调“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增强文章说服力。
预设二:第二句出自《为人民服务》第二段,引用司马迁的话,说明“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这一观点,让文章更有说服力,更有感染力。
2.链接习作,小试牛刀、
在记叙文中也可以引用名言,你在习作中曾引用过名言吗?完成《作业本》第二题。
3.阅读教科书第92页“词句段运用”第2题,摘录一句你在习作中引用过的名人名言,并说说这样引用的好处,写下来。
(1)小组交流。
(2)全班反馈:在自己的习作中引用名言可以帮助抒情,也可以增加文章的文采,有时还可以更突出中心。
4.对比句子,关注形式。
(1)再读句子,关注在形式上的不同之处。
(预设)第一句没有使用引号,第二句使用了引号。像第一句这样用自己的话转达的,叫间接引用(相机板书:间接引用),不用引号。第二句原封不动引用了别人的话或文章,叫直接引用(相机板书:直接引用),要加上引号。
(2)小结。习作中引用名人名言时,除了要注意规范使用符号外.还要先理解原文的意思再进行引用、避免出现知识性错误,同时要在引用时注明来源出处。
5.延伸课外,学以致用。
大家积累了很多名人名言和经典诗句,如果能在习作中恰当引用,可以更充分地说明自己的观点,使文章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希望你能多积累,巧运用。(出示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