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应用研讨会暨全国中小学创新课堂教学实践观摩活动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
平均分
01
教材与学情分析
02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03
教学过程
04
教材与新技术融合点
05
教学反思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
什么是平均分
怎样平均分
本单元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而除法的含义是建立在“平均分”基础上。
学生已有了表内乘法的学习基础,在生活中也有过分物品的经历。
?
体验“平均分”,会从不同角度进行平均分。
感受平均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平等、谦让意识。
知道“平均分”的含义,初步了解平均分的方法。
知识与技能:
情感与态度:
过程与方法:
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形成平均分的表象,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明确平均分的含义,了解平均分的方法。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三、教学过程
观察比较,建立概念。
动手操作,深化概念。
综合应用,拓展练习。
利用互动题板,尝试操作,建立平均分的表象。
利用分法进行观察,从“形”到“数”。建立概念和模型。
利用互动题板自主探索,构建平均分的过程与方法,进一步深化平均分概念。
反馈系统,实现分层练习和有效反馈,提供网络拓展学习空间,了解生活中更多的平均分现象。
四、教学与新技术融合点
传统课堂
我的课堂
40多份学具怎么准备?
如何展示?
互动题板
轻松解决学具的准备
操作过程清晰展示
(一)借助互动题板,给予学生自主探索、动手操作的平台。
互动题板
(一)借助互动题板,给予学生自主探索、动手操作的平台。
利用拖拽功能
动手操作
同屏对比
建立概念
把6个胡萝卜分给兔妈妈、兔姐姐和兔弟弟,你有什么好建议?
互动题板
(一)借助互动题板,给予学生自主探索、动手操作的平台。
自主探索
明晰、理解操作方法
体会“4份”的含义
互动题板
(一)借助互动题板,给予学生自主探索、动手操作的平台。
任意分
建立、形成
概念和模型
平均分
互动题板
(二)借助互动题板,创设个性化的学习环境,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
单向灌输、单向接受
个性化学习环境、
个性发展的需求
(二)借助互动题板,创设个性化的学习环境,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
我1个1个的分。
(二)借助互动题板,创设个性化的学习环境,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
每人先分2个,每人再分1个。
(二)借助互动题板,创设个性化的学习环境,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
我是3个3个的分。
体现了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借助互动题板,创设个性化的学习环境,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
(二)借助互动题板,创设个性化的学习环境,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为三年级认识分数奠定基础。
(三)借助反馈系统,及时捕捉课堂生成,即时监控教学效果。
传统课堂
我的课堂
反馈系统——
当堂练习、及时反馈;
不易关注到每个孩子;
难以在课上批改完所有作业;
无法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进度条——
了解学生学习进度,及时调整教学;
查看阅览——
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及时捕捉课堂生成。
(三)借助反馈系统,及时捕捉课堂生成,即时监控教学效果。
兔妈妈吃得多,分给它4个,兔姐姐和兔弟弟吃得少,分1个。
(三)借助反馈系统,及时捕捉课堂生成,即时监控教学效果。
兔妈妈是大人,分给它3个,兔姐姐分给2个,兔弟弟最小,分给它1个。
(三)借助反馈系统,及时捕捉课堂生成,即时监控教学效果。
兔妈妈是大人,分给它3个,兔姐姐分给2个,兔弟弟最小,分给它1个。
应用信息技术为教学服务,也要发挥传统教学的优势。
五、教学反思
对新技术教学适用性改进的思考。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