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作业设计
XX小学 XX
一、作业定位
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以“思维方法”为主题,编排了《坐井观天》《寒号鸟》《我要的是葫芦》三篇课文和《商量》口语交际活动。三篇课文内容浅显,但都蕴含着深刻的寓言,既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又能启迪学生明理,为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供了充分的养料。在单元作业设计时,从本单元三篇故事的特点出发,创设“读故事,明事理”的作业情境,以“读”为契机,从读顺畅、读生动、读美妙、读明白四个维度,引导学生在作业练习中有技巧地复习巩固单元习得的生字,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突破单元教学重点“初步感受课文语言的表达效果”和“初步体会课文讲述的道理”,将学习与练习、思考与实践、运用与内化融为一体。
二、作业目标
1.创设“读故事,明事理”作业情境,在情境中巩固本单元的生字、词语;联系生活积累表示冷热程度等短语,学习多样化语言表达。
2.读出反问句、感叹句、祈使句的不同语气;能在实际交际中使用恰当的语气。
3.能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讲述的道理,初步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建立文化自信。
三、作业内容
导语:同学们,你喜欢读故事吗?在《坐井观天》《寒号鸟》《我要的是葫芦》这些故事里,你读懂了什么?让我们结合本单元的学习,读一读故事,联系生活想一想,完成《读故事,明事理》这份作业,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吧!
读“顺畅”:与汉字交朋友
◇辨一辨:你找到汉字的秘密了吗?
同学们,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不仅仅只是一个个“方块字”的符号,更蕴含了丰富的人文意义。读一读《语文园地五》中的这些生字,你发现这三组汉字在字音、字形、字义上都有什么秘密吗?
◇选一选:你找到它们的朋友了吗?
同学们,发现了上面三组汉字的奥秘,你能在不同的词语中找到它们合适的汉字朋友吗?赶紧来读一读、选一选,积累这些词语伙伴吧!
(此题来自于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组织编写的二上《语文课堂作文本》P51)
◇找一找:故事中哪些生字也可以这样区分?
在汉字中,有大部分汉字和上面这三组汉字的构字特点相似,都属于“形声字”。我们可以像上面这样来认识它们、分清它们。读读这个单元里的故事,想想办法记住故事中的这类生字吧!
【设计意图】本项作业的设计以“根据汉字形声字的特点识记生字”为核心,借助《语文园地五》“识字加油站”提供的资源为支架,在比较、发现、运用中学习借助形声字构字特点来识记汉字的方法。同时,结合单元生字的复习再现形式,提升识字品质,发展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读“生动”:与标点交朋友
◇读一读:你会读出不同句子的语气吗?
同学们,你被故事中一个个生动有趣的主人公吸引了吗?从他们的对话交谈中,你感受到他们心里的想法和情绪了吗?来,想一想:如果你是他们,会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呢?请你读一读、试一试吧。
◇填一填:你能找到合适的标点符号吗?
不同的标点符号,表示的情感意义、语气态度各不相同。同学们,读读下面的句子,你体会到主人公的心情了吗?给它们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吧。
◇说一说:你能根据场景使用恰当的语气吗?
同学们,使用恰当的语气与人沟通交流,往往会让人如沐春风。请结合你的生活经验,想一想:遇到下面这种情况,你会用怎样的语气来说呢?可以和你的好朋友合作着试一试。
【设计意图】此项作业的设计以“使用恰当的语气”为核心,融本单元课文的品读、本册“快乐读书吧”推荐阅读《小鲤鱼跳龙门》的阅读体验、本单元口语交际《商量》为一体,开展融会贯通式的作业练习。旨在从课内品读,迁移到学习运用,再到联系实际生活,使学生能初步感受到语气的表达作用。
读“美妙”:与语言交朋友
◇想一想:你发现语言表达上的秘密了吗?
同学们,读着本单元中一个个有趣的故事,你是不是时而为故事中的主人公紧张,时而为他们感到惋惜,又时而为他们高兴?要知道,这可离不开故事生动美妙的语言表达呀!读读下面这些语言,想一想:你感受到了什么?又发现了什么呢?
(此题来自于统编教科书小学语文二上《寒号鸟》课后题)
◇用一用:你能用上它们表达自己的感受吗?
多么形象的表达呀!你能像下面这位同学一样,用上上面这些语言中的一种,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合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吗?来,赶紧试一试吧。
◇说一说:还有哪些感受也可以这样表达?
同学们,相信通过你的仔细观察、大胆想象,一定能把你生活中遇到的其他事物也描写得这样形象具体。不信,你就试着观察观察,想一想、写一写吧。
(此题来自于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组织编写的二上《语文课堂作文本》P47)
【设计意图】本项作业的设计以“学习多样化语言表达”为核心,依托《寒号鸟》一课的语言表达样式,启发学生联系生活,通过观察和想象,使描写更形象具体,知道可以直接描写,也可以用上比喻的修辞手法。
读“明白”:与事理交朋友
◇想一想:你喜欢故事中的主人公吗?
同学们,我们在《坐井观天》里认识了飞在天上的小鸟和坐在井里的青蛙,在《寒号鸟》里认识了忙着做窝的喜鹊和被冻死的寒号鸟,在《我要的是葫芦》里认识了一个非常喜爱小葫芦的庄稼人……在这么多主人公中,你喜欢谁?又不喜欢谁呢?和你的好朋友分享分享你们的阅读感受吧。
◇看一看:生活中有这样的人吗?
坐在井里的青蛙固执己见,目光短浅;在冬天被冻死的寒号鸟得过且过;种葫芦的庄稼人忽视了事物之间的联系,最终没有收获到心爱的小葫芦……同学们,在生活中你看到过或者听说过这样的人吗?用你的火眼金睛在身边找一找,也可以从新闻媒体中看一看。
◇劝一劝:你想对他们说什么呢?
如果有机会让你遇上上面这些人,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赶紧开动你的小脑筋,劝一劝他们吧。
【设计意图】本项作业的设计以“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讲述的道理”为核心,从课文文本内容的理解出发,引导学生用善于发现的眼光聚焦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中去,将课文讲述的道理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相连,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作业使用建议
1.关注“前后融通”。单元统整作业在设计时,打破单课、单元的界线,它以“语文整体性”的视角,组织同一板块内的作业练习,旨在学生将学习方法内化为语文能力。因此,这类作业在使用时,要关注作业初现时的时机,有时候可以放在复习巩固环节使用,有时候可以穿插在中间使用。如:“读‘顺畅’:与汉字交朋友”板块中,运用形声字特点识记生字的练习,就可以穿插在《语文园地五》的学习后,作为单元生字复习巩固使用;“读‘生动’:与标点交朋友”这个板块的作业设计包含了三篇课文内的语句练读、本单元的口语交际活动,以及之前的“快乐读书吧”阅读活动,可以放在口语交际学习活动时使用。
2.关注“联系生活”。以“读故事,明事理”为情境的单元统整作业设计,其中“读故事”是载体,“明事理”是目标。我们在使用过程中,要关注从“故事”到“现实生活”桥梁的搭设,引导学生能从“读故事”的视角转向为“看生活”的视角。如“读‘明白’:与事理交朋友”这个板块的作业,虽然有“想一想”“看一看”“劝一劝”三个环节,但作业重点是在“看一看”“劝一劝”上,其中“看一看”又是前后两个习题联结的有效桥梁,教师在使用时要充分做好这一作业的指导。
3.关注“能力转化”。本单元的作业设计共包括四个板块,虽然各个板块的侧重点不同,但在编排形式上基本都采用了“从课内到课外、从文本到生活、从发现到运用”的思路。这一编排思路,恰恰也体现了学生从内容方法的学习,转化为自我认知、能力形成的过程。因此,在开展作业评价时,教师要立足整个板块的作业过程进行评价,不能“就一评一”,如:“读‘美妙’:与语言交朋友”这个板块,包含了“想一想”“用一用”“说一说”三次练习,教师可以采用“过程时评语激励,结束时等第给分”的方式开展评价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