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4张PPT。诗古代诗歌的发展脉络第一阶段:《诗经》、《楚辞》;
第二阶段: 汉乐府民歌、建安文学;
第三阶段: 唐诗(李白的浪漫主义,杜甫的现实主义,白居易的新乐府运动)
第四阶段: 宋词(苏辛的豪放派,柳李的婉约派)
第五阶段: 元曲
我国古代诗歌发展概况一览先 秦 时 期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我国第一位伟大的诗人——屈原 两 汉 时 期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等)魏晋南北朝时期“三曹”(曹操 、曹丕、曹植)东晋伟大诗人——陶渊明南北朝民歌(《木兰诗》等)唐 代 时 期“初唐四杰”——王、杨、卢、骆“边塞诗人”——王昌龄、高适、岑参等“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等“唐代三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晚唐“小李杜”——李商隐、杜牧宋 代 时 期“婉约派”词人——柳永、姜夔、李清照等“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等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古代诗歌分类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坎坎伐辐兮,置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直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彼君子兮,不素食兮!
坎坎伐轮兮,置之河之漘兮。河水清且沦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彼君子兮,不素飧兮!魏风·伐檀学习字词
猗 廛 貆 漘
囷 鹑 飧
稼穑(jià sè) 狩(shòu)猎
县(xuán)特yīchánhuánchúnqūnchúnsūn读诗歌第一节,找出应该重点理解的词语,试译。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坎坎: 干:
涟: 稼穑:
廛: 狩猎:
县: 素餐:伐木声。河岸。风吹水面形成的波纹。耕种;收获。同“缠”,束。打猎,狩,冬天打猎。同“悬”,挂着。白吃饭试着翻译一下吧!
坎坎伐檀树啊,把它放在河的岸边啊。
河水清澈并且泛起微波啊。
不耕种不收获,为何能取得三百束禾啊?
不上山去打猎,为何看你庭院内挂着貆肉啊?
那个君子啊,不白吃饭啊!读诗歌第二节,找出应该重点理解的词语,试译。坎坎伐辐兮,置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直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彼君子兮,不素食兮!
辐: 直:
亿: 特:
车轮中的直木。直的水波。同“繶”,束。三岁的野兽。坎坎伐树做车辐啊,
放在河的边侧啊。
河水清澈有直波啊。
不耕种又不收获,为何取得禾三百束啊?
不上山去打猎,为何看你庭中有悬挂的兽肉啊?
那个君子啊,不白吃饭啊!
读诗歌第三节,找出应该重点理解的词语,试译。 坎坎伐轮兮,置之河之漘兮。河水清且沦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彼君子兮,不素飧兮!
漘: 沦:
囷: 鹑:
飧:河岸,水边。小波纹。圆形的小谷仓。鹌鹑。熟食。坎坎伐树做车轮啊,
放在河的水边啊,
河水清澈起微波啊。
不耕种又不收获,为何取走三百仓禾啊?
不上山去打猎,为何看你庭中挂着鹌鹑肉啊?
那个君子啊,不白吃饭啊! 谈谈你的诵读体会,这诗歌跟以前知道的诗相比有什么不同?二读谈初读感受1、内容上:不是文人的怀乡思人之作,而是劳动者的歌。这是伐木者之歌。一群伐木者砍檀树造车时,联想到剥削者不种庄稼、不打猎,却占有这些劳动果实,非常愤怒,你一言我一语发出了责问的呼声。
2、结构上:三章诗重叠,意思相近。
3、语言上:句式安排则长短错落,参差灵活,舒卷自如,十分生动灵活,富于感染力。 1、在课本上找出三章中变更的词语。
2、分别对这些词语归类,看它们各表达什么意思?3、这些词语的变换达到怎样的效果?三读细思考伐檀 涟 廛 貆 餐
伐辐 直 亿 特 食
伐轮 沦 囷 鹑 飧赋重章叠唱,一咏三叹 兴“赋”的运用
《伐檀》全诗3段,每一段的开头两句都是“直言之”,直接地叙述,是采用赋的手法。
“坎坎”,象声词,仿佛是现场录音,绘声绘色地描写了伐木场面。我们仿佛听到了砍木声,呼号声,倒树声,折枝声,当然,我们也听到了叹息声:多么繁重的劳动啊!不仅要砍下树,而且要把树运到河的堤岸上,岸坡上,水边上,以便通过水路运出去。这些艰苦的工作,全凭人力完成,这确实是多么艰辛啊!艺 术 手 法 然而,艰辛的劳动没有给奴隶们带来任何好处,血汗换来的劳动成果全被奴隶主老爷霸占,这是多么不公道啊!我们似乎从“坎坎”的伐木声中又听到了奴隶们愤恨不平的心跳声。
从全诗来看,“赋”表现在各段对于某一事物进行铺陈,如伐木运木场面,“尔庭县貆”情形,以及责问与讽刺等,都是从各个不同侧面不同层次进行铺陈。一是“直言”,一是“铺陈”,是赋的两个最主要的特点。艺 术 手 法“兴”的运用
“河水清且涟猗”,这句表现上写清清的河水,凉风吹过,卷起一层涟漪,实际上是暗示了奴隶们内心的不平,这水面的涟漪正是他们心中的涟漪的写照,因而有下面一连串的责问与讽刺。写水是为了写心,写心先写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兴”的作用主要靠联想来实现。在特定的环境下,两种本来不相及的事物,通过联想,由此及彼。这里的“河水”与“伐木者”本来是不相及的两种事物,但在“伐木”这种特定的环境中,我们自然而然地联想到“伐木者”的忿恚心声。艺 术 手 法①“伐檀”“伐辐”“伐轮”的更换反映了伐木者劳动的繁重与艰辛。
??③“三百廛”“三百亿”“三百囷”的更换,有力地突出了贪婪的统治者无偿占有劳动成果的数量之大,掠夺之疯狂。④“县貆”“县特”“县鹑”的更换十分形象地突出了统治者占有劳动者劳动成果的品种之多,?搜刮无所不至。②“涟”“直”“沦”的更换写出了河水波纹的变化,反映了伐木者内心的不平静。重章复唱的艺术特色“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君子”是谁?作者为什么要这么说?
那些大人老爷们啊,可不白吃饭啊!
——反语,斥责奴隶主阶级剥削和压迫劳动群众。强烈的讽刺语气“君子”——指奴隶主伐檀劳动生活伐檀伐辐伐轮(繁重、艰辛)借景起兴河水清涟(反衬)愤怒责问不稼不穑取三百廛、亿、囷不狩不猎县貆、特、鹑反语讽刺不素餐兮(剥削者本质)胡?(不劳而获)四、回归主题 本诗通过重章复唱的手法,尖锐地揭露、讽刺了统治者不劳而获、残酷剥削的罪行,表现了奴隶的强烈抗议。
五、读试背诵伐檀 干 涟 廛 貆 餐
伐辐 侧 直 亿 特 食
伐轮 漘 沦 囷 鹑 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