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第四单元 第三章
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第二课时)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说出肺泡适于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特点。
2.概述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过程。
温故知新
1.呼吸系统的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可以进行__________。
舒张
上升
收缩
下降
———
———
———
———
变小
变大
变大
缩小
2.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肺
气体交换
新课导入
外界的空气经过呼吸道的处理进入肺。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吸气、呼气运动实现的。
思考:外界的空气进入肺后还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新知讲解
一、肺的基本单位——肺泡
气体成分 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水 其他气体
在大气中的含量/% 78 21 0.03 0.07 0.9
在呼出气体中的含量/% 78 16 4 1.1 0.9
呼出的气体成分发生了什么变化?
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和水的含量增加。
新知讲解
气体交换的主要器官是肺
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是肺泡
新知讲解
什么是肺泡?有什么作用?
肺泡
气管分支形成左右支气管,支气管在肺里经过多次分支后,在最细的分支末端形成肺泡。
肺泡是肺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基本结构。
新知讲解
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有哪些?
视频:思考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
新知讲解
肺泡数目多
外面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肺泡壁薄
(壁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
(表面积大)
(只有一层上皮细胞)
巧记:薄、多、多
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
新知讲解
二、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新知讲解
活动:扩散
气体扩散:一种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
二氧化氮为红棕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把中间的玻璃板抽掉,结果会怎样?
两个瓶子内的气体会混合在一起,最后颜色变得均匀。
空气
玻璃板
二氧化氮
新知讲解
肺泡
氧气
血液
二氧化碳
肺泡中氧气浓度
血液中氧气浓度
氧气扩散进入血液
肺泡中二氧化碳浓度
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
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
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扩散作用完成的
新知讲解
1.吸入肺的氧气穿过几层细胞进入血液?
2.在气体交换的同时,伴随着血液成分会发生哪些变化?
2层细胞;4层细胞膜
静脉血 → 动脉血
想一想,氧气最终在细胞的什么部位被利用?
组织细胞内的呼吸作用的场所:线粒体
呼吸作用:有机物 + 氧气
二氧化碳 + 水 + 能量
线粒体
意义:氧化分解有机物,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新知讲解
课堂练习
1. 严重的肺炎会导致某些患者的肺局部或全部纤维化,该病症通常表现为肺泡壁增厚,肺弹性降低,不能正常扩张、回缩。这样会影响( )
①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②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④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A
课堂练习
2. 雾霾已成为我国城市标志性难题,许多城市的PM2.5含量都严重超标,危害人类健康。PM2.5颗粒由肺泡进入血液至少要穿过几层细胞?
( )
A.一层 B.两层 C.三层 D.四层
B
课堂练习
3. 下列关于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毛细血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B.肺泡壁由软骨支撑
C.肺泡壁也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D.肺泡外包绕着主富的毛细血管
B
课堂总结
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与吸入的气体相比,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
肺泡适于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特点
数量多
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只由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
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随呼气排出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题名称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第二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分析 1、教材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三章第二节,内容是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本课内容是在学习了呼吸系统之后,进一步学习肺内的气体交换,学生能更深入学习肺的功能,从而认同生物的结构和功能是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2、教学分析 本节教材位于人教版七年级《生物学》下册第四单元第三章的第二节。包括两部分内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这两部分是有内在关联的统一的整体。本节课安排在学习呼吸道对空气处理之后,仅凭学生已有的知识理解本课有一定的难度。另本节内容上承消化系统,后续循环系统,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是这本书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学好这部分内容有助于学生对“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的理解。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过程。 难点:气体交换原理。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进入初中学习有一个学期,对生物的学习方法有一定掌握能力。但由于本课涉及到压强的知识,学生没有学过物理学,这个内容对于他们来说很抽象。因此,需要通过学生体验、实验、模型的制作,使学生能在体验中理解压强与容积之间的关系,突破难点。
学习目标 生命观念: 通过学习肺及肺泡的相关知识,理解肺泡能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 科学思维: 通过观察模型与演示实验,提高观察、判断、推理及科学思维能力。 探究实践: 通过视频、资料分析、演示实验等,从宏观到微观、整体到局部描述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过程。 态度与责任: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迁移能力,养成健康的生活态度和行为习惯。
学习评价 自我评价表
项目 评价内容 掌握情况
很好 一般 不好
科学知识 1 理解气体交换的原理。
2 概述出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过程。
探究能力 通过资料分析和演示实验,培养归纳概括、观察、总结能力。
科学态度 利用图片、动画等直观材料感受人体呼吸系统的完美结构,从而逐步建立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小组评价表
评价内容 得分标准 成员一 成员二 成员 三
团队精神 5分:能高效分工合作完成任务 3分:重大问题能有效沟通 1分:各自独立,不能完成任务
实施能力 5分:能准确设计详细的实验过程和所用实验道具。 3分:能设计出大概方框架,但不够准确和详细。 1分:不能设计出任何过程和方案。
结果展示能力 5分:表述清晰完整,科学、客观、简洁。 3分:表述完整度和清晰度一般。 1分:不能有效表述实验结果和结论。
总分
设计思路 本节课为第2课时,主要内容为: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教学设计思路如下: 宏观角度复习呼吸系统的组成及呼吸运动的产生。然后先通过吹气球的体验小活动,引导学生思考呼出的气体与空气有什么不一样?结合七年级上册呼吸作用鉴定二氧化碳的方法,直观展示,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再通过比较“想一想,议一议”的气体交换,思考:增多的二氧化碳从哪来的?减少的氧气到哪去了? 再从微观角度,了解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先通过图片了解肺泡的结构特点,同时思考这些结构特点如何适于进行气体交换。 再通过视频跟随氧分子,去理解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明确肺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原理使气体扩散,静脉血变成动脉血的过程。而进入血液的氧气,最终被输送到细胞中的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同时也产生了二氧化碳,从而形成整体的认识。 最后通过图表总结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链接生活,加深对呼吸的深刻认识。
教学流程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温故知新: 复习回顾肺与外界气体的气体交换过程,理解呼吸运动的原理。 展示游泳运动员游泳的图片:外界的空气经过呼吸道的处理进入肺。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吸气、呼气运动实现的。那么,外界的空气进入肺后还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 复习已学知识,激发新知,温故知新。 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并结合已学知识引导学生思考,进而进入本课主题。
新知探究 肺的基本单位——肺泡 组织学生自学教材第45页“想一想,议一议”的呼出气体与吸入气体成分的比较表格。提问:呼出的气体成分发生了什么变化? 展示肺和肺泡的结构示意图,并讲解肺和肺泡的关系及功能。 展示:肺泡及其毛细血管网的图片。思考:什么是肺泡?有什么作用? 展示图片:肺泡整体和局部的结构。提问: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有哪些? 播放视频: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总结:①肺泡数量多,扩大了气体交换的面 积;②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③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很薄,都是由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组成。 肺泡和毛细血管发生气体交换的过程是怎样的呢? 学生自学教材第45页“想一想,议一议”,并对表格进行分析比较,得出结论。 学生观看示意图,并理解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器官;肺泡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学生观看肺泡及其毛细血管网的图片,思考并回答问题。 学生观看图片和视频,思考、讨论问题,说出外界氧气进入人体血液里的路线, 并尝试总结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 通过表格数据分析,激发学生的疑问,同时,培养学生的自学和分析能力。 引导学生从结构层次上理解肺和肺泡的功能。 通过图片和视频,让学生认识肺泡的结构,了解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同时,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并认同肺的结构与呼吸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
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演示“墨汁在水中的扩散实验”。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理解扩散作用的定义。 展示动图:肺泡和毛细血管气体交换的过程示意图。提问:请你描述肺泡和毛细血管气体交换的过程。 思考:1.吸入肺的氧气穿过几层细胞进入血液?2.在气体交换的同时,伴随着血液成分会发生哪些变化? 想一想,氧最后是在细胞中的什么部位被利用的? 总结:动物细胞从外界获得的氧,通过红细胞运送到身体各个部位。氧在线粒体中参与呼吸作用,为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而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二氧化碳。身体各细胞释放的二氧化碳随着血液运输到肺部,通过肺和呼吸道排出体外。 学生观看实验演示过程,并理解扩散作用的定义。 学生观看动图,并总结描述肺泡和毛细血管气体交换的过程。 学生思考、讨论,并回答: 2层细胞;4层细胞膜。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 学生思考、讨论,并回答: 氧最后在细胞中的线粒体中被利用。二氧化碳和水来自体内组织细胞的呼吸作用产生的。 引导学生通过对扩散作用的理解,透过现象理解气体交换的原理。 通过动图展示,直观的认识气体交换的过程,并通过描述气体交换的过程,认同肺的结构与呼吸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 引导学生辨析 “呼吸”与“呼吸作用”,建构新知与旧知,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
课堂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过程:肺泡中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然后随着呼气的过程排出体外。进入血液中的氧,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里。 学生总结归纳本课的收获。 引导学生总结归纳本课学习的主要知识,进一步巩固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过程。
作业设计 查阅资料,绘制肺内气体交换的过程示意图。
板书设计 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第二课时)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