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有机合成材料
一、多选题
1.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化学式是C15H22O5)而获得诺贝尔奖.下列关于青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 D.青蒿素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5:22:5
2.我们生活品质的提高离不开化学工业的发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衣,服装面料中,常含有多种化学合成纤维
B.食,粮食生产中,应合理施用化学肥料和农药
C.住,建筑工业中,常采用钢筋水泥等天然材料
D.行,汽车飞机中,多使用从石油中分离出的燃料
3.鉴别、检验、除杂与分离是进行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羊毛和涤纶 取样,分别灼烧,闻气味
B 除去NaCl溶液中少量的Na2SO4 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过滤
C 检验自来水是否为硬水 取样,加入肥皂水,振荡,观察现象
D 分离KCl和MnO2的固体混合物 加足量水充分溶解、过滤、把滤渣洗涤干燥
A.A B.B C.C D.D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与安全:①实验室药品不能用手直接接触,严禁品尝;②室内使用木炭烧烤时,应保持空气流通。
B.化学与生活:①霉变的大米多次淘洗后可以食用;②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鉴别羊毛线与棉线。
C.化学与农业:①波尔多液可用于果树杀菌;②农业上可用熟石灰来改良酸性土壤。
D.化学与健康:①食用乳制品、豆制品可补充钙元素;②人体内缺乏碘元素可引起坏血病。
5.某同学对所学部分化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有错误的一组是
物质性质与用途 日常生活经验
助燃-气焊切割金属分解放出实验室制 衣服上圆珠笔油-用汽油或酒精搓洗区别棉和羊毛织物-取少量,点燃闻气味
安全常识 化学与生活
住宅失火时用水浇灭-降低可燃物着火点皮肤沾上浓硫酸-用水冲洗,再涂氢氧化钠 维生素缺乏时引起坏血病糖类、蛋白质-必需摄取的营养素
A. B.B C. D.
二、选择题
6.实验室中区分的下列各组物质,所加试剂及操作方法不完全正确的是( )
需区分的物质 方法 1 方法 2
A 硬水与蒸馏水 加肥皂水 蒸干后比较所得固体多少
B 氧气和二氧化碳 分别伸入燃着的木条,观察现象 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观察现象
C 硝酸铵和尿素 分别放入研钵中,再分别加入适量熟石灰,研磨,观察现象 加水溶解,测温度
D 羊毛织品和腈纶 用手触摸 点燃闻气味
A.A B.B C.C D.D
7.推理和归纳是化学学习和研究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碱性的水试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所以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pH一定大于7
B.有机物中都含有碳元素,所以含碳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C.性质活泼的金属在空气中容易被腐蚀,铝在空气中不易被腐蚀是因为其性质不活泼
D.同种元素的原子其质子数相同,所以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是同种元素
8.6月1日为“世界牛奶日”,雀巢高钙牛奶中富含蛋白质、糖类、无机盐等营养物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体缺钙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B.蛋白质、糖类都属于有机物
C.误食重金属盐可喝鲜牛奶解毒
D.糖类由C、H、O三大元素组成
9.“倡导低碳理念、争做低碳先锋”已成为我们的生活态度。下列做法与“低碳”理念不相符的是
A.植树种草,美化家园 B.为方便生活每天点外卖订餐
C.垃圾分类,节约资源 D.用农作物秸秆做饲料喂牛羊
10.下列根据某些性质区分一些常见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A.羊毛和涤纶:灼烧闻气味 B.氯化铵和氯化钾:加熟石灰研磨
C.用酚酞溶液区分硫酸和硫酸钠溶液 D.用水区分硝酸铵、氢氧化钠
11.苏州盛产杨梅。杨梅中含有丰富的叶酸,对防癌抗癌有积极作用,其化学式为下列有关叶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叶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B.叶酸由个碳原子、个氢原子、个氮原子和个氧原子构成
C.叶酸是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
D.叶酸中氮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6
12.下列生活用品所用的主要材料,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是
A.木铲 B.紫砂壶
C.塑料盆 D.铁锅
13.下列可制食品袋、药物包装材料、日常用品、管道、绝缘材料等的塑料是( )
A.聚乙烯 B.聚氯乙烯 C.聚苯乙烯 D.聚丙烯
14.下列各组物质的区分方法中,不可行的是
A.羊毛与涤纶:灼烧,闻气味
B.黄金与黄铜:加稀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C.氯化钾与氯化铵: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D.氮气与二氧化碳:用燃着的木条检验,观察木条是否熄灭
15.归纳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面是小红同学对一些知识归纳的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A.现象与解释:热胀冷缩——分子大小改变
B.纯棉织物、纯羊毛织物——用灼烧闻气味来鉴别
C.低血糖头晕——马上补充蛋白质
D.环境问题与相关物质:温室效应——SO2
三、综合应用题
16.2023年2月3日,一列货运列车在美国俄亥俄州脱轨,大量的氯乙烯泄露引起了全球关注。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也对危化品的种类、应急处理及储存产生兴趣。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了项目式学习。
(1)常见危化品的种类
通过查阅资料,请教实验管理老师同学们了解到初中常见危化品分为4类:
①易燃品:如红磷、乙醇等,写出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②有毒品:如氯化钡、白磷以及重金属汞等。重金属中毒可以服用含有蛋白质的物质如 进行缓解。
③腐蚀品:如浓硫酸、氢氧化钠等。
④易爆品:硝酸钾。
(2)危化品泄露处置方法
①疏散与隔离,危化品泄露首先要启用应急产品防止扩散,紧接着要疏散无关人员。
②切断火源,切断火源对化学品泄漏处理特别重要,特别泄漏物是易燃物。发生燃烧时可以选择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灭火的原理是 。
③自我防护,参加泄漏处理的人员应对泄漏的化学品性质和反应特性有充分的了解,要于高处和上风处进行处理,要严禁单独行动。
(3)危化品的储存
通过咨询及查阅资料,兴趣小组同学了解到危化品储存原则。①贮存化学危险品必须遵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其他有关的规定。②根据危险品性能分区、分类、分库贮存。
危化品要密封保存,如碳化钙(CaC2) 遇水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氢氧化钠也要密封保存,原因是 。
(4)兴趣小组同学探究实验室中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药品的成分,进行了下列有关实验。
方案一:称取2g氢氧化钠样品与足量稀盐酸反应,如图装置通过测定产生二氧化碳的量来判断氢氧化钠的变质程度。通过讨论同学们认为这套装置测定的二氧化碳量不准确,改进的方法是 。小明提出产生的二氧化碳有部分残留在装置中不能完全进入量气管,从而使测定氢氧化钠的二氧化碳不准确,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 。
方案二:称取a克氢氧化钠样品放入试管中,加蒸馏水完全溶解,然后滴加足量的BaCl2溶液,若氢氧化钠部分变质,则产生沉淀的质量b的范围是 。
17.化学提升生活品质,助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1)校服面料常用棉花,羊毛等混纺制成,生活中常用 方法区分羊毛线和棉线。
(2)某校午餐食谱如图,合理膳食可增强体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
A.鱼片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B.淀粉可提供能量
C.适度补充油脂,有益身体健康 D.橙子可以预防骨质疏忪
18.I.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现有以下常见的物质:①食盐水②铝粉③铁粉④烧碱⑤浓盐酸⑥纯碱⑦葡萄糖⑧金刚石
(1)对以上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
A.属于混合物的只有①
B.属于单质的是②③⑧
C.属于碱的是④⑥
D.属于氧化物的是④⑥⑦
(2)从上述①~③中选择相应物质的序号填空
a.用于某些食品包装内的脱氧剂的是
b.侯德榜联合制碱法制的“碱”是
c.金属表面防锈涂上的“银粉”是
d.淀粉等糖类物质在人体内水解变成 才能被人体吸收.
Ⅱ.化学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
(1)科学家研制出有导电能力的塑料.塑料属于 (填“金属”或“合成”)材料。
(2)二氧化硅(SiO2)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氧气和四氯化硅(SiCl4)在高温条件下可反应生成二氧化硅和氯气(Cl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参考答案:
1.BC
2.AB
3.AC
4.AC
5.CD
6.D
7.A
8.A
9.B
10.C
11.C
12.B
13.A
14.D
15.B
16.(1) C2H5OH+3O22CO2+3H2O 鸡蛋清或牛奶
(2)把可燃物和氧气隔绝
(3)氢氧化钠既能吸收空气中水分而潮解,又能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碳而变质
(4) 在量气管的液面上倒入少量植物油 不同意 0g17.(1)灼烧闻气味
(2)B
18. B ③ ⑥ ② ⑦ 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