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 课件(共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 课件(共2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3-07 15:09: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第三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课标要求:通过了解中古时期欧亚地区的不同国家、民族、宗教和社会变化,以及世界其他地区的社会状况,认识这一时期世界区域文明的多元面貌
中世纪西欧日耳曼人的村落组织
马尔克公社(March Community)中世纪西欧日耳曼人的一种村落组织,其主要特征是共同的地缘关系代替血缘关系成为主要联系纽带,耕地已成为私有财产,森林、牧场仍归共有财产。 “马尔克”一词的原意是“边界”,后成为日耳曼人农村公社的名称。4~6世纪日耳曼人经大迁徙进入罗马帝国后,曾在各地依公社组织定居。随着封建制的发展,许多公社受到封建主的侵夺,成为受奴役的公社,不断丧失原来的特征,只留下一些残迹。但直至中世纪晚期,西欧各地农村中仍大量保留着各种公社的成分。在一些偏僻的山区,完整的公社形态一直保留到近代。 主要特征是以地缘作为联系纽带,土地公有和私有并存。各户的耕地已转化为私有财产,但森林、牧场等仍归公社所有。
特点:
1、封君封层间之逐级保护;
2、等级森严,层级间相对独立;
3、契约意识,双向权力与义务;
4、未形成中央集权,易导致分裂割据
一、西欧封建社会之封君封臣制
中国西周分封制与西欧封君封臣制度对比
(1)相同点:都是有条件的分封制,封臣或诸侯都要对上级封主或天子效忠,并履行一定的义务。
(2)不同点:
①所处时期不同。西周分封制在公元前11世纪确立;西欧在5世纪进入封建时代。
②维持形式不同。西周分封制以血缘为纽带(宗法制)来维系;西欧是以土地为纽带,只依靠效忠来维系。
③最高分封者不同。西周分封制的顶端是周王,周王只有一个;西欧国王很多,都可以实施分封,教皇脱离于分封制之外。
④严密程度不同。中国的分封制较为严密,欧洲的封君封臣关系相对混乱,一个封臣可同时有多个封君,封君在此处为封君在他处可以是封臣。
一、西欧封建社会之庄园与农奴制
材料 庄园是中世纪西欧农村的主要经济组织形式。它是一种基本上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单位,庄园内的生产活动主要是为了满足领主消费和依附农民(即农奴)及其家庭的生活需要。它的土地主要分为两部分,即领主自营地和农民份地。各户农奴的小块份地由他们自己耕种,自己收获,自己支配。领主自营地由庄园中的依附农民自带工具,无偿耕作,其收获全归庄园主,即由依附农民为领主无偿地服劳役。因此,西欧的庄园也被通称为劳役制庄园。西欧的这种劳役制庄园在经历了9-13世纪的兴盛期之后,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以及商品经济的影响,从13世纪后期起就逐渐开始衰落。14世纪中期爆发的黑死病所引发的经济形势的变化更是给它以致命的打击,到15世纪时,它就寿终正寝彻底瓦解了。
-摘编自肖翠松:《试析中世纪西欧庄园制瓦解的经济影响》,载《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依据材料并结合教材相关内容,概括西欧庄园的发展历程,分析庄园经济的特点。
历程:西欧封建庄园在9-13世纪逐步兴盛,13世纪后期走向衰落,到15世纪彻底瓦解。
特点:生产具有相对的封闭性,自给自足,商品化程度不高。
庄园是中古西欧农村最基本的经济组织形式
材料 每一个庄园都是一个独立的司法、行政单位。当然,领主审判权的施用范围在不同的国家有所不同,这主要取决于封建主与国王权力的对比,法兰西的领主审判权最大,英格兰最小。但无论在何地,领主的审判权至少涉及份地、劳役、赋税和耕种的一切问题。每个庄园都有自己的法庭,由农民组成,领主的管家是庭长,按照“庄园的惯例”进行裁决。
-摘编自刘成:《欧洲中世纪三大特性与现代化起源》,载《史学月刊》,2009年第11期。
每一个庄园都是一个独立的司法、行政单位
法兰克王国
二、中古西欧的王权、城市与教会
1056年,亨利三世去世,年仅六岁的亨利四世继位,其母艾格尼斯摄政。罗马教廷趁德王年幼于1059年颁布了教皇选举法,规定封建领主不再拥有干预教皇选举和任命治下红衣主教团的权力,标志着德皇与教皇主教叙任权之争的开启。
1075年,改革派强势人物格列高利七世成为教皇,并发布《教皇敕令》,具体地阐述了教皇的地位及其权力,宣称:“唯有教皇一人具有任免主教的权力”;“唯有教皇一人有权制订新法律”;“一切君主应亲吻教皇的脚”,“教皇有权废黜皇帝”;“教皇有权解除人民对邪恶统治者效忠的誓约”,甚至宣布:“罗马教会从未犯过错误,也永远不会犯错误”;“凡不与罗马教会和谐的不得视为基督徒”;“教皇可以命令臣民控告他们的统治者”;“教皇永不受审判”等等。
1075年底,格里高利七世警告亨利四世不要干预米兰总主教职位的确定和授职,否则将受到逐出教会的惩罚。亨利四世平定了萨克森的叛乱,国内局势暂时安稳下来,便不予理睬教皇的警告,继续委任米兰大主教,与教皇爆发了激烈的冲突。
1076年,亨利四世率先发难,他联合法德两国数千名主教神父召开沃尔姆斯宗教会议,斥责格里高利七世,否认他的教皇权力。
作为回应,格里高利七世于1076年2月22日对亨利四世处以最严厉的“绝罚令”:开除、废黜和放逐亨利四世,取消其在德国和意大利的统治权,解除臣民对他的效忠誓言。一开始亨利四世并未将教皇的惩罚放在心上,然而德意志境内复杂的诸侯割据情况给了亨利四世沉重一击。
在同年10月的帝国会议上,大多数诸侯表示如果亨利四世不能在一年之内恢复教籍,他们就不再承认他的合法性。很快诸侯们便选举施瓦本公爵鲁道夫为新的德王,公开反叛并与亨利四世爆发了激烈战斗。民众拒绝帮助亨利四世,因为他已被逐出教门,情况向着对亨利四世不利局面快速发展。
13世纪末时基督教(实指罗马教廷)已成为欧洲最大的政治势力和经济集团,尤其是罗马教皇的权势更不可一世。到了“阿维尼翁教宗”时,西欧各国世俗政权与罗马教宗之间的权力争夺十分激烈,教廷也由罗马迁往靠近法国边境的城市阿维尼翁,教皇势力受到极大的冲击。后世的历史学家将此时的教皇称为“阿维尼翁之囚”
阿维尼翁之囚
随着英法等国中央集权的加强,西欧世俗政权与罗马教皇之间的权力争夺十分激烈。腓力四世(1285-1314年在位,法国第一个专制君主)为了统一法国和对英国作战,决定向教会征税,遭到罗马教廷抵制。腓力四世派人攻打教皇致使其几周后死去。1305年,在腓力四世的压力下,一名法国主教成为教皇。新教皇于1309年将教廷迁至法国控制下的阿维尼翁(又译阿维农)。以后70年间的6位教皇都是法国国王控制下的傀儡,史称“阿维尼翁之囚”。“阿维尼翁之囚”是中世纪教会由盛转衰的标志。1377年,教皇重新迁回罗马。但由于法、意等国争夺教廷控制权,天主教会一度出现两个甚至三个教皇并存的分裂局面。1417年,重新选出教皇,“天主教大分裂”始告结束。“天主教大分裂”使教权更加衰落,教廷干预世俗事务的能力明显下降。
十字军东征(1096-1291年)
①概况:罗马教皇先后八次以征服“异教徒”为名,对近东地区发动了持续近两百年的“十字军东征”,以失败告终。
②影响:十字军东征增强了教皇的实力,提高了罗马教廷的威望(但东征失败也导致教廷权力衰落);客观上加速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一定程度上刺激了西方的文艺复兴。(阿拉伯数字、代数、航海罗盘、火药和棉纸,都是在十字军东征时期内传到西欧的。)
亨利七世
材料: 10世纪以后,罗马帝国解体以来的混乱局面有所改善,随着社会和生产秩序的逐渐稳定,人口快速增长,为了满足粮食需求,开垦荒地和林地成为一个重要选项。随着土地面积的扩大,生产力的进步,农产品逐渐有了更多剩余,推动了手工业、商业的发展,西欧城市大量兴起。
12世纪时,更多的行业集中到城市,这刺激了西欧商业和贸易的繁荣。工商业的发展造就了一个新的市民阶级,这使得争取人身自由开始成为城市斗争的主要内容。许多已形成的城市通过举行起义、成立公社、谈判妥协,争取城市自治。
材料: 中世纪西欧城市特许状:(1)市民在整个英格兰和诺曼底的土地上都享有安全和平。(2)每一个市民必须有一块宽50英尺长100英尺的土地,土地可自由出卖。(3)免除市民的若干封建税和封建劳役,如封建人头税。(4)商人行会在自治城市中拥有商业垄断权。(5)市民享有充分的权力任命他们的市长,遇有讼案即审理;此外无论何人均不得对市民行使司法权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0-11世纪西欧城市兴起的原因,并指出西欧城市自治运动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城市自治的意义。
原因:社会稳定;封建经济的发展
特点:以新兴市民阶层为主体;斗争形势多样;争取自由和法治
意义: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促进封建主义的瓦解;形成近代市民阶级精神即现代法治精神;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转型,促使城市与王权结盟,王权强化;打破教会对文化教育的垄断,促使大学兴起;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创造条件。
封建君主制:西欧封建社会早期和中期,国王的地位很高,但力不大,各地的封建主大都各行其是。
等级君主制:①王权借助等级代表会议实施统治,贵族和市民阶层共同参政,在一定程度上分享权力,是封建割据向中央集权过渡的正权形态。在等级君主制时期,权力渐渐集中到中央,等级代表会议主要掌控国家赋税的批准权和分摊权,市民阶层的利益和要求开始受到重视②1265年召开的英国议会和1302年举行的法国三级会议,标志着英、法两国等级君主制的初步形成。③等级君主制相对于中世纪早期的政治混乱和割据状态而言,权力相对集中,具有进步意义。
绝对君主制(专制君主制):①15、16世纪,西欧等级君主制开始向绝对君主制过渡。随着王权的加强,国王联合新兴的市民阶层,在同教会和贵族的斗争中逐渐占据了上风,王权日益专制。②专制王权有助于抵制教会的控制(王权开始高于教权)、打击封建贵族的分离势力,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国家的形成。(各国强化王权的进程并不相同,其中法国君主路易十四把君主的权威发挥到了极致。)
三、拜占庭与俄罗斯
中古时期的欧洲
封建社会
王权
庄园农奴制:原因、特点、影响
王权城市与教会
城市
教会
原因:社会动荡;经济发展
起点:马克龙土地制度
封君封臣制
特点:层层分封等
权利与义务:双向性
影响
拜占庭与俄罗斯
拜占庭:查士丁尼
基辅罗斯:伊凡四世
谢谢观赏!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