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排列整齐组合法
04
——凝练准确表达篇
方法解读
“有文采”的语言概括起来应具备如下特点:富含哲理,耐人寻味;富于变化,错落有致;节奏感强,朗朗上口。同学们要想使自己的语言具备上述特点,需要掌握最基本的方法:善于运用修辞手法。因为精美的修辞语句,会使文章内容丰富,气势充沛,文采华美,形象生动。
方法解读
但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用得好,则文采斐然;用得不好,则东施效颦。精心运用修辞手法,既要注意遣词造句,又要合理地选择句式;既要简明、连贯、得体,又要准确、合理,在通达的表述中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精妙的比喻,可使文章由深奥变得浅显,由晦涩变得易懂,由直露变得含蓄。排比若用于叙述,可使文章形象具体;若用于议论,则铿锵有力,颇有气势;若用于抒情,则可使文章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方法解读
此外,拟人能赋予事物以感彩,夸张可增强语言的直观性与穿透力。总之,巧妙地运用修辞手法,可使一篇美文锦上添花。
初中阶段,排比、比喻、拟人、对偶等修辞手法,是语文学习中的重点,同学们不仅要在造句或写文章时运用到,且要能运用自如恰当,这是初中生的必备能力。
方法解读
一、善用排比
排比就是用一组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相关、语气一致的句子或词组成串地排列在一起,用以增强语势,抒发感情,给人以整饬美。例如:
“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与生命交接处的链条,一旦断裂,永无连接。
(《孝心无价》)
这段文字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从不同角度阐述什么是“孝”,告诉读者赶快为父母尽一份孝心,因为“孝”是无法弥补的,读来令人感到感情强烈真切。
方法解读
二、善用比喻
比喻是用具体、浅显、熟知的事物或道理为喻体,说明或描写抽象的、深奥的、不熟悉的事或理。比喻能使语言生动、形象,恰当的比喻会使你的语言文采斐然。例如:
母亲是疲惫时的一杯龙井,当你软弱无力时,只消几口就使你神清气爽;母亲是烦恼中的一曲古筝,当你意懒消沉时,优雅的旋律一飘荡,眼前立即一片青翠;母亲是冬夜里的一床棉被,当你瑟瑟发抖时,贴心的呵护和温暖使你安然入梦;母亲是挫折中的一阵清风,当你惊慌失措时,为你拭去焦躁的汗水,梳理好零乱的思绪……
(《母亲》)
这段文字把比喻、排比两种修辞手法相结合,使抽象的东西具体化、深刻化,让读者明了于心又回味无穷。
方法解读
三、善用拟人
拟人可以使枯燥的事物变得生动有趣,因而能增强语言的审美效果。例如:
春天必然是这样的。绿意内敛的山头,一把雪再也撑不住了,扑哧一声,将冷脸笑成花面,一首澌澌然的歌便从云端唱到山麓,从山麓唱到低低的荒村,唱入篱落,唱入一只小鸭的黄蹼,唱入软溶溶的春泥,软如一床新翻的棉被的春泥。
(《春之怀古》)
上面这段文字,作者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春天的到来写得有形有声有色、生动活泼。
方法解读
四、善用对偶(对仗)
中学生写文章,当然要以散句为主,但是全用散句就难免单调、散漫,显不出文采。“物相杂故曰文”(《易经·系辞下》),因而散句中要杂以对偶句、对仗句等。这些整句庄重有力,匀称和谐,能增加文采。例如:
历史是一段长长的有始无终的距离,它贯穿着人类的血脉,沉淀着先人用生命写给后人的启示。几百年的风风雨雨,早已荡涤了风波亭上的点点残血;几百年的潮起潮落,早已淹没了零丁洋里的声声叹息。然而,岳武穆的满腔热血,文天祥的一颗丹心,早已深深地印在了历史的书页中,化作了民族的魂,随着日月的更替,让人们深味着其中的永恒。
(《距离产生美》)
上面这段文字使用对偶句,整段文字整散结合,参差错落,既有流畅的旋律,又有铿锵的节奏。
方法解读
五、善用通感
通感,又称移觉,就是一种把适用于甲类感官上的词语巧妙地移植到乙类感官上去,使各种感官彼此沟通的一种修辞格。在日常生活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交通,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锋芒。例如:
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他们快意于我的苦痛。
(《记念刘和珍君》)
方法解读
突然是深灰色石岩从高空直垂而下,浸入江心,令人想到一个巨大的惊叹号;突然是绿茸茸的草坂,像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
(《长江三峡》)
这两段话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浓黑”是视觉形象,而“悲凉”是心里感觉。作者把感觉转化成视觉形象,让读者看到作者的悲凉是又浓又黑的,使悲凉有了形象感。“草坂”是视觉形象,而“乐曲”是听觉形象,作者把视觉形象转化成听觉形象,突出了“绿茸茸的草坂”的美。
强大的BOSS——手机?
梁博
昨晚,我做了一个奇怪的梦——
“哈!”一声嚣张的叫喊打破了房间里原本的宁静。
一部手机正骄傲地站在写字台上,居高临下地看着这个房间里所有的东西:游戏机、电视、电脑、玩具……还有一个双眼无神、呆滞笨拙的人!
手机迈着矫健的步伐昂首走到游戏机前,指着自己身上数不清的游戏,不屑地说:“兄弟,我是真同情你啊,好不容易出人头地,让人类深陷你的诱惑之中,却被我——诱惑力更大的手机抢了风头,啧啧啧,你可真失败!”
范文展示
嘲讽完游戏机,它立刻又把目光转向了电视机。电视机不想理它,但手机还是自顾自地讲开了:“喂,大块头!你比游戏机兄弟的命好多了,现在还吃香呢!可是你别高兴得太早了,要知道我的信息可比你多得多,用起来更方便。你总有一天也会被我抢了饭碗,等着瞧吧!”
“大爷,您也赶紧退休吧。您这身体……怕撑不了多久了。”奚落完电视机,手机又去找电脑,故意重重地敲了敲电脑的主机。电脑进入待机模式,不理会手机。手机冷笑着说:“别以为自己了不起,在我们这个圈子里,没有尊老爱幼!您这笨重的身子也是时候歇歇了,别一天到晚就这么待着,老骨头吃不消,现在还得靠我们手机来控制人类。我知道被冷落的滋味不好受,可……”话音未落,一块积木正好砸在手机的头上。
范文展示
这下可把手机惹恼了,它粗鲁地骂着:“哪个不长眼睛的东西敢砸我!”“闭上你的臭嘴吧,谁想听你的演讲!”角落里的一堆玩具实在忍不住了。
“我以为是谁呢?原来是你们啊。”手机向玩具们投去蔑视的目光,“瞧瞧你们身上的灰尘!还以为自己是公主、王子呢。你们不会天真地以为,人类还会玩你们这些愚蠢的东西吧?可怜可悲啊!”说完,它毫不留情地踩在几块积木的身上,玩具们却也只能忍气吞声。人类确实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和它们一起玩了,仿佛它们没有存在过一样。
手机继续着它的演讲。
范文展示
它跳到那个人的头上,将他踩在脚下。那个人却无动于衷,对手机言听计从。他不再玩游戏机,不再看电视,也不再玩电脑,更忘记了他和玩具们在一起的快乐时光,他甚至放弃了学业。现在的他,只想玩手机!手机站在那个人的头上,大声地向所有物品宣告:“我们手机才是最强大的!我们打败了游戏机,打败了电视机和电脑,打败了学校!我们还打败了人类!瞧他们人类,一个一个都成了我们的奴隶,他们对我们百般疼爱,我们能给他们提供最新的信息,最热门的电视剧,最好玩的游戏……但他们却不知道那些只不过是‘糖衣炮弹’。他们就算知道了又怎样,我们已经完全控制住他们了!”
范文展示
就在这时,一只手,那个人的手抓住了手机,按下了关机键,结束了这场演讲。他重新拿起角落里的玩具,轻轻地擦去上面的灰尘,将它们整理好放在书桌旁,并拿起他丢在一旁的书,一页一页地翻看着,拿起他丢下的笔,一笔一画地书写着……
从梦中醒来,我不禁开始思索,手机确实强大,但它是最强大的boss吗?
范文展示
以梦为线,构思巧妙。手机的强势发展及功能的完备,使其在生活中取代了许多曾经红极一时的产品,作者因此通过梦境将生活中看似不相关的事物联系在一起,又通过手机的演讲将人们沉迷于手机的现状呈现在读者面前,构思巧妙,引人深思。
视角转换,生动形象。作者以手机为视角,把手机与游戏机、电视机、电脑和玩具等进行对比,并通过它们之间的精彩对话,凸显手机对人类的影响。文章寓抽象道理于具体事物中,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亮点透视
你的坚强,让我记住了你
一池清水,盛着一个清亮的玉盘。
“这也许是个美妙的夜晚!”我呆呆地想,“可我为何会有如此多‘剪不断,理还乱’的愁苦呢!”我不知道为什么失落彷徨,是因为学习的焦躁,生活的空虚,抑或是亲人朋友的不理解?
我望着皎洁如玉的明月,想起林黛玉那一番“凸碧凹晶”的高谈,想起史湘云那“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欣喜。很不幸的是,也想起了“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的清冷;想起了“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的愁苦……
范文展示
“扑通”一声响,你惊散了我漫天飞舞的思绪。原来,一只青翠欲滴的小青蛙在跳水。我收住散乱的心绪,仔细地观察起来。你真的很小,小得可怜,还不会游泳呢!细嫩的四肢在水中仓促地划动,细小的身躯在池塘里时隐时现,快要沉下去了!我爱怜地抓起你的前爪,将你提到岸上来。可你对我未经允许就侵犯人身自由的行为很不满意,细小的四肢四处踢蹬,想努力地挣脱。“我在帮你呢,小家伙!”我将你轻轻地放在岸边的绿叶上,又痴痴地看着那满塘惊碎的琼瑶在月光下荡漾。
范文展示
一阵夜风吹过,几片红颜尚未褪尽的落花在风中凄美地旋下,飘飘悠悠……闭上眼睛,让我做一回林黛玉吧。“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鼻子一酸,再也不忍在这月夜中伫足,转身的那一刹那,“扑通”声又一次响起,随之传来的是欢快而有节奏的踢水声。我知道,这是你可爱而坚强的生灵在向我抗议,你用你的行动来证明了自己的能力和尊严!这一刻,我真正明白了“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真谛。
范文展示
望着你那坚强的身影,我顿时一怔。你身躯虽小,却倔强地生活着;可我呢,还在为生活中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喋喋不休。是啊,大声地唱出心灵的歌声吧,何必拒绝痛苦呢,因为磨练后的痛苦是最美的高贵。记住你,我便懂得了坚强!
范文展示
巧用比喻,生动形象。比喻能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因此,人们把比喻誉为“艺术中的艺术”。在中考作文中,善用比喻,能让你的文章生动形象,满文生辉。文章开篇就一句,巧用比喻,铺设出了富含诗意的背景,这种背景与作者内心的波澜,与下文的诗意均是有效的对接。
亮点透视
【训练一】
请以“______需要表达”为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600字。
【方法提示】
思想、感情、态度等,用言语、行为显示出来,即为“表达”。把爱表达出来,你会被更多关爱包围;把幸福表达出来,你会感受更多幸福;把失意表达出来,你会获得真诚帮助……勇于表达,善于表达,成长更顺利,生活更美好。适当运用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来展示你的思考。
实战演练
【训练二】
请以“与平凡相伴”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方法提示】
在芸芸众生中,有经天纬地、万人景仰的强者,但更多的是怀揣理想、从容淡定的平凡者。拒绝平庸,回归平凡,将是社会生活的新常态。会审视欣赏平凡,能体味感悟平凡,有平和的心态,耐得住平凡,生活会被演绎得一样精彩。与平凡而有个性的人相伴,做平凡而有意义的事儿,体验平凡而有味道的生活……可以就一点谈,也可以一文谈多点。排比、反复就很适合这个题目。
实战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