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引经据典充实法
02
——严谨有力议论篇
方法解读
熟读名著经典,化用语句构思,可以使我们的作品有思想高度,有文化含量,使文章更富有文采。熟读名著,信手拈来会使我们的作文千回百转,摇曳多姿。
方法解读
请欣赏:
身在官场,心忧天下。他登临过巍巍巅峰,探寻过幽幽深壑,明白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道理,发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绝唱。看,一位身穿素衣,在岳阳楼上登临远眺的词人,他,看到了“衔远山,吞长江”的大气磅礴;瞧到了“岸芷汀兰,郁郁青青”的纤细灵动。忧愁发奋,在磨练中成长,造就了中国历史上不朽的篇章。
方法解读
经典文句的恰当运用,能给文章增添无穷的魅力。要使自己的文章有竞争力,在论证中就要恰当地引经据典,这些在历史长河中璀璨不灭的语句,定会使你的文章熠熠生辉。
方法解读
引经据典,就是人们在分析某一问题或论证某一观点时,为了把问题分析得更透彻,把道理论述得更充分,把观点论证得更正确,往往需要运用引言论证观点。它包括名人名言、古诗名句、反映科学规律的俗话、.谚语、警句、格言等。
这些“经”和“典”,能深刻地反映事物的本质,所以有很强的说服力,同时也给文章“立意”提供了内涵,增强文章的厚重感。
方法解读
引经据典通常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明引出彩
明引,是指直接引用。我们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引用诗句。
引用诗句当文题,鲜明、醒目。在文中引用诗句,可以使文章锦上添花,增色不少。如《往事依依》一文引用《千家诗》中歌咏祖国风物的诗句,为我们展现了春夏秋冬的风光:写春光的有“万紫千红总是春”“春城无处不飞花”,写夏景的有“绿树阴浓夏日长”“五月榴花照眼明”,写秋色的有“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写冬日的有“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这些诗句如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又似一幕幕特写的镜头,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方法解读
2.引用名人名句。
名人名句语言典范,往往在读者心中留下深刻且鲜明的印象。如《俭以养德》一文中引用诸葛亮《诫子书》中的名句“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既点题,又提出了中心论点。
方法解读
二、嵌引灵活多变
嵌引有两种方法:
1.将所引用的诗句整句嵌入一句话中,加上引号使之成为整个句子的一个成分。
我们可从以下角度入手:
(1)让古诗词名句在句中作修饰语,即作定语,来修饰打扮你所表达的中心词。
如:“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母子情让我感动;“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夫妻情让我感动;“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朋友情让我感动。
方法解读
(2)让古诗词名句作所表达的句子的主语。
如:“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是清幽的春天;“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是迷人的春天;“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是生机勃勃的春天;“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是繁华的春天;“春风如醇酒,著物物不知”是醉人的春天。
(3)让古诗词名句作所表达的句子的宾语。
如:春是一种情调:古乐府传出“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晚归的孟浩然清唱“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杜工部低吟“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
方法解读
运用此法时需要注意两点:
(1)准确理解被引用的诗词的含意,包括字面含意和比喻、引申含意,这样方可恰当引用。
(2)引用诗词名句能提高语言的表现力,但一定要根据表情达意的需要而用,要恰到好处,切忌不可堆砌诗词名句。
2.将所引用的诗文名句、典故故事简缩成词或短语融入句中,使读者一看就知道它包含的意思。
这样,不仅使语言更加灵活多变,生动形象,而且典雅精致,富有文采。
方法解读
三、化用古朴典雅
所谓化用诗词,就是截取诗词的某一部分直接变成我们作文语言或者是用自己的语言去演绎诗词的意境,即从自己的记忆中将某一人物、某一问题、某一景物或某一现象的古今诗文佳句汇集在一起,构成排比,产生一种一气贯通的雄伟气势。我们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定点钻探。
锁定一点立意,联想这一立意的诗词,展开深入剖析论证。这不仅增加议论类文章的论证深度,而且使文章更富有意蕴。
方法解读
2.百花齐放。
紧扣观点,由此及彼,举一反三,想到一组有着相似或相反关系的诗词,并就此归纳生成阐述的道理。这既增加了文章内容的覆盖面和观点的可信度、说服力,又展示出考生博览群书的真风采。
如王开林的《穿越诗经的画廊·关雎》,有这么一段文字:三千年,我寤寐求之;三千年,我辗转反侧。数数吧,多少个不眠之夜,我听着窗外草虫的低吟,看檐间的月牙儿袅娜如她瘦细的腰肢,我喃喃吟念“窈窕淑女”四个字,忍不住披衣而起,在中庭久久徘徊。
方法解读
其中“三千年,我寤寐求之;三千年,我辗转反侧”,则化用了《诗经·关雎》里“参差荐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作者在这里巧妙化用《诗经》中的名旬,散发出了对往古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诗经《关睢》里“窈窕淑女”的遐想,使得文章具有古朴典雅之味。
方法解读
运用引经据典这种方法,我们要注意下面几点:
1.引用必须精粹。就是说引用要少而精,不可连篇累牍。引言过长,使文章显得繁冗、累赘,使人不得要领。引用还要准确无误,内容与原文吻合,不能张冠李戴,闹出笑话。
2.引用必须典型。典型是指那些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最能打动人心的、最能表现文章中心的、具有广泛代表性和强大说服力的名言警句。因为经典本身就具有强烈的思想性和厚重的文化底蕴,因此能促进作文深刻的思想性和文化底蕴的形成。
方法解读
3.引用必须恰当。名言警句是浓缩了的语言,具有深厚的文化背景和内涵,引用时不能望文生义,应做到深入理解。名言警句应是文章内容水到渠成的升华,将名言与自己的感悟很好地融合,从而借古说今。
4.引用注重积累。有诗云“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关键还在于平时有这样“活水”的积累。如果在平时的读书学习中善于积累运用,定能助你成就精彩文章。
我携书而行
桌上,一杯清茶散发着雾气;窗台上,数朵茉莉静吐芬芳。茶叶的清苦、茉莉的香气,混杂着油墨的气息。我轻轻合上书,午后的阳光倾洒在我的书房。我很享受和书一起走过的日子……
携书而行,用浪漫品尝古典情怀。书页翻过,便流转了千百年的时光。吟一首诗,便来到陶渊明采撷黄菊的东篱,南山背负雾霭升腾的暮色,乱世的隐者神情淡然悟出了人生真意。读一篇散文,便到了“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的富春江沿岸,随吴均游赏,听他道出散发扁舟,江海寄余生的恬淡。那些尘封的记忆,展开了活色生香的画卷。我听见“如花美眷,似水流年”的喟叹,读懂了“明月夜、短松冈”的遥遥思念;我敬佩辛弃疾“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的豪情,我感伤“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形影孤单……书中的喜怒哀乐聚散离合盈满心间。
范文展示
携书而行,用清澈的眼眸发现美好的情愫。书页翻动,徜徉在人间至情至善至美之中。我随着朱自清漫步,流连于人声喧嚣的站台,为父亲艰难攀爬的背影洒一掬感动的清泪;我与余秋雨同行,辗转于敦煌古道,欣赏温婉绰约的飞天以带当风,凌风飘举的倩影;我会追寻三毛的足迹,跋涉在撒哈拉沙漠,谛听驼铃消散在旷远的大漠;我会邂逅轮椅上的史铁生,垂手而立,静听他讲生命的故事……书中的人生,书中的故事,都沉淀在我的灵魂深处。
范文展示
携书而行,用炽热的心倾听书中的智慧。书页轻轻翻动,仿佛推开了一扇扇令人豁然开朗的窗户。月明风清,我手捧一卷书,轻呷一口苦茶,在书香里沉醉。月色幻化成一种背景,书中的人物在这背景中,诉说着生命的平淡和优雅,诉说着人生旅途的坎坷和平坦,诉说着心灵深处的疲惫和振作……书籍雅致的清香,氤氲着智慧的灵光,沁入我的肺腑。
以书为友,携书而行。
生命因读书而格外精彩,行走因读书而风光旖旎。
范文展示
感叹作者如诗一般的语言,把我们带进了书香氤氲的境界。“携书而行”真是莫大的享受,作者旁征博引,左右逢源,可见“腹有诗书气自华”。全文字字珠玑,余音绕梁。文章脉络清楚,思路清晰,“用浪漫品尝古典情怀”“用清澈的眼眸发现美好的情愫”“用炽热的心倾听书中的智慧”三个分论点把文章分成三层。结尾画龙点睛,突出主题。
亮点透视
怎得梅花扑鼻香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所有的悲伤,总会留下一丝欢乐的线索;所有的遗憾,总会留下一处完美的角落。在历史的长河中,史册的记载下,总有几颗耀眼的银星闪烁的炫目光彩,昭示着自古英雄多磨难的气节。
遨游过浩瀚沧海,怀抱过巫山云雨,才明白真爱的烙印是执着坚忍。在君主的不解下,在宫刑的折磨中,一代史官著成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问这部无韵之《离骚》的传世巨作从何而来,是磨练,是坚持。
范文展示
一身正气冲霄汉,著成青史照尘寰。——司马迁
跋涉过沧沧大海,飞翔过茫茫大漠,才明白壮志的名字是豪气干云。饱览山川秀景,踏遍祖国河山,为报祖国,献出满腔热忱,最终逃不脱身跳汨罗江的下场,江边为谁写悲歌,为谁咏悲情,一位浪漫的爱国主义诗人;壮志凌云,豪气干云的一代伟人,为我们留下了千古绝唱,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离骚》。
范文展示
万顷重湖悲去国,一江千古属斯人。——屈原
身在官场,心忧天下,他登临过巍巍巅峰,探寻过幽幽深壑,明白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道理,慨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绝唱。看,一位身穿素衣,在岳阳楼上登临远眺的词人,他,看到了“衔远山,吞长江”的大气磅礴;瞧见了“岸芷汀兰,郁郁青青”的纤细灵动。忧愁发奋,在磨练中成长,造就了中国历史上不朽的篇章。
范文展示
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范仲淹
如果没有浪涛的无畏击打暗礁,又哪来韧如盘石的嶙峋峭壁;如果没有无畏无惧,敢于攀登的人,迄今又会有谁能登上世界最高峰;如果没有荆棘的道路,人世的险恶,又哪来源远流长,历久弥新的明珠,又怎得梅花扑鼻香。
只有经历千锤万凿的磨练,才能煅造出奇迹的力量。历史记录着,人们总结着,你我创造着。闻,不远处暗香浮动着。
范文展示
读这篇作文,是一种高品味享受:情感的佳肴,语言的美宴,正所谓“秀色可餐”——作文依据“磨练”这一主题,巧妙地取材于历史,选择三位光彩耀眼的人物来写作。他们受尽磨难,却为后人留下传奇的事迹,经小作者的高度凝练概括,再次点燃人们的感动,引发我们对人生的长长思考,从而对“磨练”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小作者利用自己对历史人物的熟悉,对语言的驾驭,将这篇文章谱成一曲节奏明快、韵味悠长的诗。
亮点透视
结构上的首尾圆合,更使作文锦上添花,开头以一句歌词来照应题目,引出“梅花”这种耐苦寒的意象,使“磨练”的主题有了依托之处,然后用一段妙不可言的提示语,吸引我们随小作者翻开史册,回顾历史中的脊梁人物,而每位人物事迹概括完后,都有两句意蕴深厚的诗作结,然后将这位人物牵出。
结尾两段意味深长,先扣紧主题,点明主旨,然后遥遥呼应开头的歌词,巧妙化用“暗香浮动月黄昏”的诗句,含蓄地表明了对自己,对现代人的期望。
亮点透视
【训练一】
读下面材料,运用引经据典充实法作文。
在这人世间,有些路是非要一个人去面对,一个人去跋涉的,路再长、再远,夜再黑、再暗也得独自默默地走下去。
——席慕容
要求:①根据材料寓意,选好角度,自拟题目。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实战演练
【方法提示】
首先认真阅读材料,确定关键词是“一个人面对”。当然,面对的对象是多元化的,可以是自然、社会、人生,还可以是具体的人、事、景、物,或个人的某次经历。无论是面对一件美好的事物,还是面对一种丑陋的现象,无论是面对成功,面对荣辱,还是面对挫折,面对困难,都应展示个人真实感受的心路历程,或彰显独特的人格力量,或阐述一种独特的生存理念,或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无论是以何种文体作文,其立意都应该是明确而集中的,不应是分散的、模棱两可的,且必须有着健康的思想情感和正确的价值取向。
实战演练
【训练二】
CCTV-2“第一时间·天气预报”栏目有一句耐人寻味的广告语:“分享阳光,分担风雨。”
你能从中获得怎样的感悟?
请以“分享和分担”为题,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议论文。
实战演练
【方法提示】
对于“阳光”与“风雨”的含义,应深入解读。题目中的“阳光”应该指积极的方面,比如荣誉、便利、幸福等与亲人朋友一起分享的东西。而“风雨”则指挫折、困难等需要克服的内容。
这个题目最重要的就是要注意把握“阳光”与“风雨”的关系,考生既不能光写“分享阳光”,也不能光写“分担风雨”,必须把两者结合起来写。倘若光写“分享阳光”,忽视了“分担风雨”对耐挫力的要求,就偏颇了。两者是同样重要的。
实战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