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篇】第5讲 语言别致法 课件-中考语文作文技巧方法之实战提升

文档属性

名称 【创新篇】第5讲 语言别致法 课件-中考语文作文技巧方法之实战提升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5.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07 15:08: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语言别致法
05
——另辟蹊径创新篇
方法解读
古人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写文章实际上就是恰当地运用语言的艺术。没有生动活泼的语言文字,就不会有生动活泼的好文章。“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就是这个道理。从某种意义上说,作文的“创新”就是语言的创新。
方法解读
不同的人由于阅历、学识、地位等的不同,在写作语言方面就形成了不同的风格,如陶渊明的质朴自然,李白的浪漫潇洒,王维的清新自然,鲁迅的犀利尖锐,老舍的朴实无华……
方法解读
如何让自己的文章生动有趣充满亮点?以下几种常见的方法值得借鉴:
一、巧用修辞
作文中恰当运用修辞手法,可以增强文章的生动性和形象性。比如在文章中恰当运用比喻可以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在文章中恰当运用排比可以起到强调内容、加强语势、加重感情的作用;又如在文章中恰当运用设问可以引起人们注意,启发人们进行思考……总之,恰当地运用修辞手法可以把读者引入到一个美妙的艺术境地。
方法解读
二、巧用诗词名句等
古人常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古典诗文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情感资源,妙用古诗文可以激活语言表达之效果,彰显文章之底蕴,从而使文章散发出浓郁的书卷气和文化气。
方法解读
三、巧用句式
写作文时要尽量少用陈述句式,要学会运用变式句,如长短句、反问句、设问句、感叹句、排比句等句式的交错使用。这样可以使文章语言生动、活泼而富有表现力。
方法解读
四、巧用多种表达方式
记叙、议论、抒情、描写等表达方式要学会灵活运用,如记叙类文章在叙述、描写的基础上可适当穿插议论、抒情,论说类文章在议论分析的基础上可恰当地进行刻画描写等等。
我的阅读之旅
在一个人的一生中,没有书的日子是孤独的;有书的日子是丰富多彩的,是充实的。
打开一本有益的书,贪婪的双目收不尽无限风光,飞驰的神思走不完辽阔的境界。精神之树在无声的滋养中茁壮成长。书与我,我与书,是一段永远也解不开的情结。于是我开始了在书籍的森林中漫步徜徉,流连驻足……
追忆
范文展示
五千年的日子“古老”了神秘的东方,五千年的日子“魂牵”了多情的东方。斜阳故道斯人独立,故人离去瘦马悲鸣,杨柳堤岸可还记寒蝉凄切?玉阶空伫可还有妇人望归?东篱之下是谁瘦比黄花?大江东去谁叹人生如梦?烟波江上数不尽的游子乡愁,夕阳山前吟不尽的人间晚情……
还记得千古风流的诸葛孔明吗?面对着统领千军万马的司马仲达,心静如水,面不改色心不跳,悠然自得地弹着他的七弦琴。落血残阳,余音袅袅,上演一出千古绝唱空城计……
范文展示
还记得骨骼清奇的五柳先生吗?不为五斗米折腰而归隐田园。幽幽南山,竹篱茅舍,秋菊灿然;其间一人风姿绰约,白发飘飘,长衫冉冉,堪称风标……
再看月下一人,临风举杯,对月长吟“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怀古伤今,欲成就大事而空悲英雄之志……
忽听一声炮响,城池被破,身陷贼手,文天祥临死不惧,在狱中写下了光耀千古的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范文展示
寻愁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堂堂七尺男儿,易水悲歌,在风萧水寒中踏上一条前途未卜的路,不免让人心中涌起丝丝悲歌。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曾经贵为一国之尊、万乘之主,一朝沦为阶下囚,却只能以泪洗面,郁郁终日。其恨之深,悔之切,真能换得我们的一掬同情之泪。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动乱年代里烽火连天,食不能饱,居不能安,衣不能暖,夜不能寐。暴君统治下,苛政猛于虎;动荡年代里,百姓提心吊胆,人人自危。此实乃大苦大愁也。
范文展示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流水潺潺不因世事变迁,愁绪绵绵无绝期缠绕心间。的确,是愁的缠绕、愁的无奈、愁得肝肠寸断,是愁得欲罢不能。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些都是言说不尽的愁苦。
寻找,追忆,时不分古今,地不分远近,物不分类别,就这样我与书籍结下了不解的情缘。不为“黄金屋”,不为“颜如玉”,只为“腹有诗书气自华”。
范文展示
这篇文章层次清晰,叙述大气、自然,主题深刻,最大的特点是对古诗文名句的恰当运用。作者对古诗词的熟悉达到了信手拈来的程度,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我们不禁为小作者所表现出来的文学修养而击节,真是“腹有诗书气自华”啊。
亮点透视
【训练一】
请以“梦回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②立意自定;
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④不少于600字。
实战演练
【方法提示】
这是个半命题的作文题,可写的空间很大,重在考查学生的联想与想象能力,文体上应以记叙抒情为主。本文题的重点首先在“梦回”,故在行文时要注意虚实结合,合理地展开联想与想象;其次要注意“梦回”的对象可以是“地方”也可以是“朝代”,因此学生要特别注意文章内容的选择与把握。
实战演练
【训练二】
人生有一首诗,当我们拥有它的时候,往往并没有读懂它;而当我们能够读懂它的时候,它却早已远去。这首诗的名字,就叫青春。青春是用来奋斗的,不是用来挥霍的,只有这样,当我们回首来时路,和那个站在最绚烂的骄阳下曾经青春的自己告别的时候,我们才可能说:谢谢你。青春是一种宣言,昭示着自古英雄出少年的激情;青春是一种勇气,奔跑着渴望找到未来的答案。青春是一种年轻的心态,它永远不会消逝;青春具有永恒的魅力,它愈发历久弥新。
——《朗读者》关于“青春”篇卷首语
实战演练
读了上面的材料,对于“青春”,你有怎样的经历、感悟或思考?请任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实战演练
【方法提示】
本材料有两段话,准确理解每一段话的内涵,是审题立意的关键点。阅读材料,第一段话的观点可以提炼为:青春是用来奋斗的,不是用来挥霍的;第二段话则是诠释“青春”的含义。学生准确把握住这些内容后,可以从这两段话中选取一点,也可以综合两段话的内容进行论述。
实战演练
文体和选材上,可以写成记叙文,拟写的题目有:“我的青春”“我的青春轨迹”等,选材时,我们可以选取有关青春的故事、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与深刻感悟,展现青春的风采。青春是一个成长的过程,在生活中就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逆反心理、早恋、沉迷网络、盲目攀比等,直面这些问题,反思这些问题,写实事,抒真情。凡是能展现青春风采,表达积极向上的主题的素材都可选取。
实战演练
也可以写成议论文,拟写的题目有:“我看青春”“奋斗,让我的青春更灿烂”等,先确定好论点,然后再进行选材,我们可以选取一些有关自己的素材,也可以选取一些别人的素材,还可以选取一些名人名言作为道理论据,通过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相结合,正反论证有机统一,突出论点。
关于“青春”的主题,尤其是记叙文写作,可以多用修辞手法,以及诗词名句、排比整句综合使用,使文章语言显得别致,丰富多彩。
实战演练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