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四年级下册《摇篮曲》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摇篮曲》是人音版四年级下册第六课《摇篮曲》中的一首,是奥地利作曲家、“歌曲之王”舒伯特的著名代表作之一。歌曲为带再现的两段体结构。每个乐段分为两个乐句,每个乐句都是两小节,一、二、四乐句同头异尾。旋律以级进为主,节奏平稳而有规律,歌曲充满了温馨、静谧的气氛。歌曲为4/4拍,通过学习4/4拍的强弱规律,感受摇篮“摇”的感觉,加上装饰音的运用,与前面的音乐形成了小小的对比,使歌曲洋溢着母亲对孩子无限温存慈爱的万千柔情。第四乐句是第二乐句的完全重复,是歌曲前后呼应,自始至终处于安详柔美的意境之中。
教学目标:
1.通过演唱《摇篮曲》,感受摇篮曲的风格特点,尽力抒发对母亲的赞美。
2.能用合适的力度、速度和音色来表现歌曲,认识并掌握4/4拍号知识,懂得4/4拍号的含义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
3.能运用碰钟敲击歌曲中的强拍,进一步感受歌曲4/4拍的强弱规律。
4.简单了解作曲家舒伯特。
二、教学重点:用优美抒情的声音来完整的演唱歌曲。
三、教学难点:能连贯自如圆润地演唱好倚音以及4拍子的强弱规律。
四、教学措施:
1、听唱法。
2、赏析法
3、自主学习法
五、教学准备:教学课件、钢琴
六、教学过程:
(一)歌舞导入
师:同学们欢迎来到今天的音乐课,在上课之前呀,老师想先跟大家一起走进星光音乐会,同学们你们想去吗?
师:接下来轮到我们表演节目了,老师想和大家一起表演手势舞《小星星》,请同学们全体起立,跟我一起动起来。
1.带学生走进星光音乐会,白板播放《小星星》,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简单手势舞。
师:参加完星光音乐会就已经到了睡觉了时候了,小宝宝哭闹着要睡觉,于是妈妈唱起了摇篮曲。
2.用夜晚小宝宝的哭声引入课题。
(二)初听歌曲
师:请同学们边听边用打拍子的方式来一起帮妈妈哄一哄小宝宝。
1.聆听歌曲,并请学生为歌曲打拍子。
师:刚才老师听到同学们打拍子的方式似乎拍的过重,小宝宝到现在还没睡着。老师现在教大家一种打拍子的方式,我们这首摇篮曲是4拍子,有没有同学知道4拍子的强弱规律呀?是“强、弱、次强、弱”。我们可以用拍手、拍腿、拍掌心、拍腿分别来表示强拍、弱拍、次强拍、弱拍。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2.教师讲解4拍子的强弱规律
3.用拍手、拍腿、拍掌心、拍腿分别来表示强拍、弱拍、次强拍、弱拍。
师:接下来我们把刚才的打拍方式带入到音乐中试一试吧。还可以轻轻的跟着音乐哼唱。
师:同学们的乐感都很好,都能完整的跟上节拍。
(三)复听歌曲
师:我想请同学们再听一遍,听完后请同学们给这首歌选择合适的力度、速度。
1.学生聆听歌曲,并给歌曲选择合适的速度、力度。听完后请学生回答。
师:有没有同学能来回答一下刚才老师提出的问题?
师:你听得非常仔细,回答的很正确。请你帮老师把板书贴在白板上。
(四)学唱歌曲
师:刚才我们已经听完了歌曲,接下来轮到我们一起来演唱了,请同学们跟着老师的钢琴,我们一起视唱一下乐谱。
1.跟琴视唱旋律。并让学生找出哪几个乐句是相同的。
师:那同学们觉得这首歌曲可以分为几个乐句?请同学们一起来看看老师划分的乐句对不对,老师将这首歌曲划分为了四个乐句。请同学们看一看这四个乐句当中有哪几个乐句是相同的,有哪个乐句是完全不同的。
师:同学们回答的非常棒,既然第一、第二、第四乐句有相同的地方,那我们一起将这三个乐句再来唱一唱。
2.引导学生划分出四个乐句。
师:同学们,我们来看一看第三个乐句,在这个乐句当中同学们有没有发现比较特殊的地方?
师:这位同学观察的非常仔细,那这两个小音符它是什么呢?它叫做倚音,倚音是写在音符左上方或者右上方的小音符。在演唱中,倚音的速度很快,且不能占据时值。那这个倚音在音乐中有什么作用呢?请同学们听一听有倚音和没有倚音的区别。
在音乐当中倚音就是起到丰富音乐效果的作用。我们一起再来唱一唱第三个乐句吧。
3.视唱三乐句时进行倚音教学,通过对比聆听发现倚音的作用。
师:接下来我想请同学们一起来看一看歌词,老师给大家把第一段歌词朗读一遍。我想请两位同学分别来朗读歌词的第二段和第三段。通过刚才我们刚才的演唱和我们三人的朗读,这首歌曲应该用什么样的情绪来演唱呢?应该安静地、抒情地演唱。
4.师生朗读歌词,思考这首歌曲我们要买怎样表现歌曲的意境呢?
师:请同学们把歌词带入到音乐当中我们一起来演唱,请同学们全体起立,在演唱歌曲第一段和第二段的时候可以用上我们刚刚学的打拍方式,唱第三段的时候可以学妈妈做出怀抱孩子哄孩子睡觉的动作,跟着音乐轻轻的摇动。
5.代词演唱,用新学的打拍方式为歌曲前两段打拍子,第三段用摇篮“摇”的动作律动。
师:同学们都表现的非常棒,接下来请同学们拿起身边的小乐器,有没有同学知道这是什么呀?这是碰铃,请同学们双手拿住手柄,轻轻敲击就会发出清脆的响声。我们用碰铃来敲击歌曲中的重拍,也就是刚才我们拍手和拍掌心的节拍。没有拿到碰铃的同学可以来打拍子,第三段你们来用碰铃伴奏。
5.拿出碰铃,师生共用碰铃在音乐中表示歌曲的强拍,其他同学来演唱。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我们的演唱你们能发现什么是摇篮曲有哪些特点吗?请班白板,摇篮曲,又称催眠曲。原是母亲在摇篮旁为使婴儿安静入睡而唱的歌曲,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音乐体裁。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风格:抒情、温柔、宁静;速度:稍慢或者缓慢;歌词:具有叙事性。
(五)总结摇篮曲的风格特点。
师:接下来让我们的嗓子休息一会,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器乐演奏的摇篮曲,请欣赏大提琴独奏。
(六)拓展欣赏 聆听大提琴演奏《摇篮曲》。
(七)小结
师: 同学们,母亲的爱是最无私的、最伟大的,你通过今天的学习,有什么收获呢?你最想对妈妈说些什么呢?请各位同学放学后将你最想对妈妈说的话讲给妈妈听吧!同学们,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