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桃花源记》备课导航-【轻松备课】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名师备课系列

文档属性

名称 09《桃花源记》备课导航-【轻松备课】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名师备课系列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22.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07 16:03: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桃花源记》备课导航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积累常用文言词语,注意古今异义现象,疏通文意。
2.理清文章的叙事线索,学习文章虚实结合、详略得当的写法。
3.感受桃花源优美的环境、淳朴的人情,体会作者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方法指导
1.反复诵读,读准字音,读出感情;在诵读中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2.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体会文章叙事的技巧。
3.感悟作者在“桃花源”中寄托的政治理想和美好的生活愿望。
基础解读
题目解说
“桃花源”点明了写作的对象。“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标题简洁明了地交代了文体和写作对象。
作者简介
陶渊明(约365-427),一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又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隐逸诗人之宗”。其作品感情真挚,朴素自然,有时流露出逃避现实、乐天知命的老庄思想。代表作有《饮酒》《归园田居》《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等。
背景资料
陶渊明本有“大济苍生”之志,可是东晋王朝极端腐败,对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一隅之地。国家濒临崩溃,陶渊明的一腔抱负无法实现。他无法改变社会现状,也不愿去干预,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一个与污浊黑暗的社会相对立的美好世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桃花源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
文体常识

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情或见解,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记般可以分为以下几类:①碑记,古代一种刻在石碑上记叙人物生平事迹的文体;②游记,一种描写旅行见闻的文体;③杂记,古代因事见义,杂写所见所闻、不多加议论的文体;④笔记,以记事为主的篇幅短小、内容丰富的文体
通假字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要”同“邀”,邀请)
古今异义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古义:沿着,顺着。今义:缘故;缘分)
芳草鲜美[古义:新鲜美好。今义:(菜肴、瓜果等)滋味好]
阡陌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运输事业)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古义:说。今义:云彩,在空中悬浮的由水滴、冰晶聚集形成的物体)
妻子邑人(古义:妻子儿女。今义:男女两人结婚后,女子是男子的妻子)
来此绝境(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遂与外人间隔(古义:隔绝、不通音讯。今义:事物在空间或时间上的距离)
无论魏晋(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表示在任何条件下结果都不会改变)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古义:邀请。今义:延长;(时间)向后推迟】
不足为外人道也[古义:不值得,不必。今义:不充足;不满(某个数目)]
得其船,便扶向路(古义:沿着、顺着。今义:用手支持使人、物或自己不倒)
寻向所志(古义:先前的。今义:方向)
未果(古义:实现。今义:果实)
一词多义
寻向所志(动词,寻找)
寻寻病终(副词,随即,不久)
鸡犬相闻(动词,听到)
村中闻有此人(动词,听说)
便舍船,从口人(动词,舍掉)
屋舍俨然(名词,房舍)
武陵人捕鱼为业(动词,读 wéi,作为)
不足为外人道也(介词,读 wèi,对、向)
为忘路之远近(结构助词,的)
渔人甚异之(代词,代指见到的景象)
处处志之(助词,无实义)
具答之(代词,代指他们的问题
遂与外人间隔(副词,于是、就)遂
遂迷,不复得路(副词,终,终于)
见渔人,乃大惊(副词,于是,就)
乃不知有汉(副词,竟然,居然)
欲穷其林(代词,那)
其、得其船(代词,他的)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代词,自己的)
词类活用
复前行(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前)
渔人甚异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惊异)
文言句式
(1)判断句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也”表判断)
(2)省略句
林尽水源(“尽”后省略介词“于”)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见渔人”前省略“桃花源中人”,“问”后省略“渔人”,“具答之”前省略“渔人”)
探究突破
结构图解
主题点睛
本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描绘了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恬静、人人自得其乐的理想社会,表达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疑难突破
1.我们应如何评价陶渊明在文中所表现出的政治理想
(1)陶渊明的这种政治理想寄托了人们的理想和愿望,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精神上的归宿,使人们在痛苦中找到了寄托,得到了安慰这在当时看来具有一定的积极的社会意义。
(2)陶渊明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他所处的社会现实相对的。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民风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人人平等,和平安宁。这种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反对剥削压迫、反对战争的愿望,也是对当时黑暗现实的批判。但它又带有原始农耕的痕迹,表现了一定程度的复古倾向,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只能是一种幻想。
2.《桃花源记》是一篇虚构作品,有着浓郁的主观理想色彩,可读来却给人一种真实的感觉。作者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1)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路径真切具体,似乎有迹可循。先是“缘溪行”“忽逢桃花林”,然后“林尽水源,便得一山”,接着“山有小口”“从口人”,渔人的踪迹处处可循。其中对山口很小,光线不甚分明,洞口若隐若现的描写,符合桃花源一直未被人发现的情况,又进一步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渔人离开的时候,“处处志之”,可见他的经历也是真实可感的。
(2)桃花源描写的是人间太平盛世的情景,而非仙界景象。首先,桃花源映人眼前的一些图景,例如土地、屋舍、良田、池塘、桑竹:阡陌等皆是人间乡村可见之物,真实可信。其次,“设酒杀鸡作食”是乡村丰年待客之道。再次,桃花源中人来到这里的原因也真实可信--“先世避秦时乱”。
(3)文章的主人公及结尾设计的人物,都似真实可信。开篇以一个渔人的经历为线索展开情节,对故事发生的时间、主人公都写得很肯定,似乎真有其事;结尾的刘子骥是当时真实存在的人物,这便更增加了故事的真实性。
写作借鉴
1.想象丰富,虚实结合。
作者所描绘的理想社会是虚构的,情节是离奇的。但作者所揭露的主题却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同时,作者始终注意在虚构故事时结合着逼真的写实。如文章一开头就明确地向读者交代了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的身份、职业。这就使桃花源里发生的一切事情变得好像都是真的。最后写南阳刘子骥向往这片乐土,“欣然规往”,“未果”。刘子骥是历史上真实的人物,与陶渊明同时代,作者把他写进去,一步步渲染了作品的虚虚实实的气氛。
2.剪裁得体,详略得当。
作者写此文的目的是寄托自己的社会理想,因而仅用寥寥数语便点明了故事的背景和结果,而对进人桃花源的经过、在桃花源中的所见所闻描写得极为详细。有详有略,对表达主题起到了重要作用。
对接中考
从课文中挖掘考试命题
(江西九江一模)(四川成都月考)如何理解桃花源中人的“叹惋” (考点:文意理解)
桃花源中人为外面世界如此动荡、黑暗而叹惋,为外界人一直过着痛苦的生活而叹惋。他们的“叹惋”,衬托了外界人的不幸,同时也表现了桃花源中人对战乱的厌恶,对没有压迫、没有剥削、自给自足、和平恬静的社会生活的追求。
(吉林长春期中)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千百年来让无数人心驰神往,为什么它具有这样永恒的魅力 (考点:主旨把握)
因为桃花源拥有安定和平的社会环境和优美富饶的自然环境,以及淳朴、真诚、热情的社会风尚,生活在这里的人民都幸福快乐同时,人们对桃花源的心驰神往也反映了广大人民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
发现桃花林:缘溪捕鱼,忽逢桃花林
生活环境
景色优美
土地肥沃
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
访问桃花源
桃花源记
民风淳朴
社会风尚
和平安宁
再访桃花源:不复得路,无人问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