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桃花源记》课件(共4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桃花源记》课件(共4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07 18:07:39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共42张PPT)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课文,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翻译重点句子,读懂文意。
2、通过抓住关键字词句,概括桃花源之美。
3、结合《桃花源记》的写作背景,分析塑造桃花源的原因探寻陶渊明的志向。
作者简介
陶渊明(公元365—427年),
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因宅边曾有五棵柳树,又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东晋著名诗人、散文家。陶渊明少年时代既好读六经,有大济苍生的宏愿,又厌恶世俗,热爱纯净的自然。
文体知识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多用来记载事物,有的作者还会在记载事物的同时发一些议论或感慨。
掌握字词,品味语言之美
----桃/花/源/记/
自主学习 1—2段
1、讨论预习中遇到的疑难。都不能解决的记下来出来提交老师解释。
2、小组每人一句解释,互相指正。
掌握字词,品味语言之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溪流两岸
别的,其他的
继续
东晋太元年间,武陵有个人以捕鱼为生。有一天他沿着溪水划船而行,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在小溪两岸的几百步之内,中间没有其它树木,花草鲜嫩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交杂,渔人对此感到非常诧异。他继续往前走,想要走到林子的尽头。
沿着
新鲜美好
落花
繁多的样子
对……感到诧异

掌握字词,品味语言之美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好像
仅容一人通过
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开阔敞亮
掌握字词,品味语言之美
桃花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源头,渔人发现了一座小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面仿佛隐约透着点光亮。渔人便舍弃了船,从洞口走了进去。最开始非常狭窄,只能容得下一人通过。又行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明亮开阔了。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全,都

整齐的样子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
可以互相听到
指老人和小孩
快乐的样子
掌握字词,品味语言之美
渔人眼前这片土地平坦宽广,房屋排列得非常整齐,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以及桑树、竹子这类的植物。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人们在田间来来往往耕种劳动,男男女女的衣着打扮,全都和外面的人一样。老年人和小孩儿,都悠闲愉快、自得其乐。
“然”字是个语缀性的词
与现代汉语的“地”相当,作“……的样子”讲(有时可不翻译)。
如本文中:
“豁然”——开阔通达的样子。
“俨然”——整整齐齐的样子。
“怡然”——安适愉快的样子。
“欣然”——高兴的样子。
掌握字词,品味语言之美
自主学习 3—5段
1、讨论预习中遇到的疑难。都不能解决的记下来出来提交老师解释。
2、小组每人一句解释,互相指正。
掌握字词,品味语言之美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 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妻子和儿女
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返回
通“邀”,邀请
详尽
桃花源中人看见渔人,大为惊异,问渔人从哪里来。(渔人)详尽地回答了他。他就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摆酒杀鸡做饭菜。村子里的人听说有这样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前代祖先为了躲避秦朝时候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再没有从这里出去过,于是就跟外界隔绝了。
掌握字词,品味语言之美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竟然
不要说,更不要说
详细地
邀请
离开
告诉
值得
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渔人就详尽地讲了自己所知道的事情,他们都感叹起来。其他的人各自又邀请渔人到自己的家中,都拿出酒和饭菜来招待。渔人在这里停留了几天,就告辞离去。这里的人对他说:“我们这个地方不必对外边的人说啊。”
掌握字词,品味语言之美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渔人出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沿着旧路回去,处处都作了标记。回到郡里,去拜见太守,报告了这些情况。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前去,寻找先前做的标记,竟然迷失了方向,没有再找到原来的路。
南阳刘子骥,是个高尚的名士,听到这件事,高高兴兴地计划前去探访,但没有实现,不久就病死了。以后就再也没有去寻找桃花源的人了。
沿着,顺着
做标记

先前的
终于
随即,不久
问路。这里是访求、探求的意思
拜访
掌握字词,品味语言之美
发现桃花源
进入桃花源
访问桃花源
离开桃花源
再寻桃花源
本文是以什么为线索?可分为几部分?
掌握字词,品味语言之美
理解文句,读懂桃源故事
----桃/花/源/记/
本文的线索是什么?围绕这一线索,作者写了哪些内容?
2
进入桃花源
1
发现桃花源
武陵渔人
的行踪
4
离开桃花源
3
拜访桃花源
5
再寻桃花源
理解文句,读懂桃源故事
渔人在桃花林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有什么作用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这里的自然环境描写带有神秘色彩,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为渔人进入桃花源渲染了气氛,也为下文描绘桃花源中的美好生活图景做了铺垫。
理解文句,读懂桃源故事
渔人进入桃花源后,看到了一个怎样的世界?
田园风光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环境优美,
氛围和谐
理解文句,读懂桃源故事
日常生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桃花源人生活自足,安居乐业。
桃花源人为什么来到此地?作者交代这个原因有何作用?
原因:为了避秦时乱。
交代这个原因的作用:①表现了桃花源人对战乱的厌恶、痛恨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②暗写作者对秦汉以来,特别是东晋黑暗社会的否定。
理解文句,读懂桃源故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渔人“具言”“的是什么?桃花源中人为什么“叹惋”?
“具言”的内容:桃花源外社会的状况。朝代不断更替,战争连年不断,赋税徭役繁重,民不聊生,百姓流离失所,灾难深重。
理解文句,读懂桃源故事
“叹惋”的原因:
渔人所说世上的情形与桃源内的生活相比,差异巨大,所以桃花源中的人们感慨外面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对外面的遭受战争祸害的百姓深表同情。
第3段中,哪些地方可以体现出桃花源人与世隔绝的时间很久?
①见到渔人,感到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里来的。②从秦时就开始隐居于此,不知外界的朝代更替。③对渔人所描述的外界情况而“叹惋”。
理解文句,读懂桃源故事
渔人“诣太守,说如此”,“如此”包括哪些内容?如果把这些内容一一写出来,表达效果会有什么不同?
“如此”包含渔夫人“缘溪行”直到“处处志之”,入、出桃花源经历和见到的种种。
此处若再一一写出,就会导致文章前后内容重复,拖沓冗长。
理解文句,读懂桃源故事
渔人“处处志之”却依旧“不复得路”,这一情节有何深意?
“处处志之”表达了作者对和平安定的生活的渴望。但“不复得路”意在暗示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虚无缥缈的所在,增加了文章的神秘色彩,也表明作者感觉这一理想在当时是不可能实现的。
理解文句,读懂桃源故事
文章结尾写刘子骥寻访桃花源的情节是否多余?
不多余,因为刘子骥是晋朝真实的历史人物,写他寻找桃花源,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同时,写刘子骥寻访桃花源没有成功,是为了渲染桃花源的令人向往和不可寻觅,暗示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这样的理想社会是不可能存在的。
理解文句,读懂桃源故事
结合诗句,探寻桃源之梦
----桃/花/源/记/
作者笔下的桃花源具有怎样的特点?为什么千百年来无数中国人对它心驰神往?
社会环境
桃花源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战乱,安定平和。
自然环境
桃花源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
结合诗句,探寻桃源之梦
生活状况
桃花源中的人丰衣足食,安居乐业,长幼有序。
社会风气
桃花源中的人和睦共处,桃花源民风淳朴。
精神状态
桃花源中的人怡然自乐,自由幸福。
结合诗句,探寻桃源之梦
作者笔下的桃花源具有怎样的特点?为什么千百年来无数中国人对它心驰神往?
文中所描写的桃花源寄寓了作者的社会理想,你怎么评价这一社会理想?
①文中描写了一个没有阶级压迫和剥削,没有战乱,人人劳动,和乐富足而宁静淳朴的理想社会,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的愿望。作者的这种社会理想,在当时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
结合诗句,探寻桃源之梦
②陶渊明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他所处的社会现实相对的。这种社会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反对剥削压迫、反对战争的愿望,也是对当时黑暗现实的批判。但它又带有原始共耕的痕迹,表现了一定程度的复古倾向,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只能是一种幻想。
结合诗句,探寻桃源之梦
文中所描写的桃花源寄寓了作者的社会理想,你怎么评价这一社会理想?
本文虚构了一个宁静安乐的世外桃源,描绘了一幅景色优美、没有战乱、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安居乐业、和睦相处的生活图景,寄托了作者对社会、政治的美好理想,表达了作者反对剥削压迫、反对战乱的心声,也反映了当时劳动人民厌恶战争的情绪及追求和平生活的美好愿望。
课文主旨
板书设计
桃花源记
发现桃花林
由远及近
由景及人
进出桃花源
再寻桃花源
自然风光
生活状态
社会风尚
难以实现的美好理想
沿溪行
逢桃林
遣人随往——遂迷
子骥规往——未果
神秘
文言汇集,总结桃源知识
----桃/花/源/记/
一词多义
①便舍船,从口入
②屋舍俨然
①处处志之
②寻向所志
①寻向所志
②未果,寻病终
①复前行,欲穷其林
②既出,得其船
①武陵人捕鱼为业
②不足为外人道
③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放弃、舍弃,动词)
(房屋,名词)
(作标记,动词)
(标记、记号,名词)
(寻找,动词)
(随即、不久,副词)
(这、那)
(他的,代渔人的)
(作为)
(对,向)
(给)
文言汇集,总结桃源知识
一义多词
悉如外人 咸来问讯 皆叹惋 都
缘溪行 便扶向路 沿着
便邀还家 延至其家 请
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说
乃大惊 遂与外人间隔 就
文言汇集,总结桃源知识
古今异义
2、芳草鲜美
味道鲜美。
1、缘溪行
缘故、缘分。
3、说如此
这样。

鲜美
如此
古义:
今义:
古义:
今义:
古义:
今义:
沿,沿着。
鲜艳美丽。 
像这样。
文言汇集,总结桃源知识
4、阡陌交通
往来通达,或各种运输的总称。
5、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没有出路的地方。
6、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是表条件关系的关联词
交通
古义:
今义:
妻子,
绝境,
专指男子的配偶。
古义:
今义:
与世隔绝的地方;
古义:
今义:
无论
古义:
今义:
指妻子和儿女;
交错相通 
不用说、更不用说
文言汇集,总结桃源知识
8、遂与外人间隔
隔断,隔开。 
7、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询问消息。
9、各人复延至其家
延长,延伸。
问讯
古义:
今义:
间隔
古义:
今义:

古义:
今义:
询问
距离
邀请。
文言汇集,总结桃源知识
古人写文章,为了使文章精炼,常常省去某些根据语境不言自明的词语,语法书上称作“省略”。阅读文章时要清楚它省略了什么,翻译时有的还需要补译出来。
试看下面几句话中括弧处省略了什么词语:
( )见渔人,乃大惊,问( )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 )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此人一一为( )具言所闻,( )皆叹惋。余人各复延( )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村人
渔人
渔人
村人
渔人
村人
渔人
村人
渔人
(四)成分省略
文言汇集,总结桃源知识
山有小口,(小口)仿佛若有光。
(渔人)便舍船,从口入。
(村民)问(之)所从来。
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
省略句:
文言汇集,总结桃源知识
特殊句式: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也”表判断。)
判断句:
文言汇集,总结桃源知识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