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组第9课《古诗两首》同步练习.doc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组第9课《古诗两首》同步练习.doc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9.5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9-08 11:06: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组第9课《古诗两首》同步练习
1、根据课文看拼音写汉字
cù shēn yì yì féng jiā
急( ) ( )沉 回( ) ( )乡 每( ) ( )节
bèi yào biàn chā
加( ) ( )远 分( ) ( )入
答案:促 深 忆 异 逢 佳 倍 遥 遍 插
知识点:字形
解析:
分析:“促”与“猝”区分开。“忆与异”不要写混;逢:遇到:~遇。久别重~。~凶化吉。狭路相~。遥:远:~远。~望。~想。~瞻。~指。~瞩。~相呼应。插 :扎进去,把细长或薄的东西放进去:~入。~秧。~花。这道题主要测试学生对字的掌握,学生要读准字音,然后根据字音填写汉字。
点评: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提高学生准确认读拼音的能力。
考察类型:常考题
2、多音字组词
wéi( ) shǎo( )
为 少
wèi( ) shào( )
tiāo( ) luò ( )
挑 落 lào ( )
tiǎo( ) là ( )
答案:为难 因为 多少 少年 挑水 挑战 落叶 落枕 丢三落四
知识点:认识字的读音
解析:
分析:为wéi做,行,做事:~人。~时。~难。不~己甚(不做得太过分)。wèi替,给:~民请命。~虎作伥。~国捐躯。挑tiāo扁担等两头挂着东西,用肩担着:~土。~夫(旧时以给人挑货物行李为业的人)。tiǎo用竿子棍棒等的一头举起或支起:~起帘子。这道题主要测试学生对字的掌握,学生要读准字音,然后根据字音填写汉字。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的拼写能力
考察类型:常考题
3、我是拼音小能手
yì xiāng xiōng dì jiā lì qíng jǐng
( ) ( ) ( ) ( )
xìng gāo cǎi liè chā huā xiāng féng sī xù wàn qiān
( ) ( ) ( ) ( )
答案:异乡 兄弟 佳丽 情景 兴高采烈 插花 相逢 思绪万千
知识点:拼写生字
解析:
分析:“异乡”要与“异响”区别开。兴高采烈 :兴:原指志趣,后指兴致;采:原指神采,后指精神;烈:旺盛。原指文章志趣高尚,言词犀利。后多形容兴致高,精神饱满。思绪万千:思绪:思想的头绪。万千:极多。指思想的头绪相当多,思虑复杂多端。这道题主要测试学生对字的掌握,学生要读准字音,然后根据字音填写汉字。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的拼写能力
考察类型:常考题
4、读一读,用“√”选择正确的意思
(1)知有儿童挑促织
“知”的意思是:①知道 ②知识 ③通知
(2)独在以上为异客
“独”的意思是:①独自 ②唯独 ③孤独
“异”的意思是:①不同 ②另外的 ③特别的
答案:(1) ① (2) ① ②
知识点:考察学生对字的理解
解析:
分析:知:晓得,明了:~道。~名(著名)。~觉(有感觉而知道)
独;单一,只有一个:~唱。~立。~霸。~裁。~创。~特
异:不同的:~乎。~说。~常。~己。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字的理解
考察类型:常考题
5、小小书法家(看拼音,写汉字)
shī féng yì yì
古( ) 相( ) 回( ) ( )客
chā cù jiā shēn
( )入 ( )织 ( )课 ( )夜
答案:诗 逢 忆 异 插 促 佳 深
知识点:对字音的掌握程度
解析:
分析:“忆与异”要区分开来写。 “促”与“猝”区分开。“忆与异”不要写混;逢:遇到:~遇。久别重~。~凶化吉。狭路相~。遥:远:~远。~望。~想。~瞻。~指。~瞩。~相呼应。插 :扎进去,把细长或薄的东西放进去:~入。~秧。~花。这道题主要测试学生对字的掌握,学生要读准字音,然后根据字音填写汉字。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的拼写能力
考察类型:常考题
6、选词填空
忆 亿 异
①我们国家有十三( )人口。
②同学们( )口同声地说:“好”!
③奶奶( )起往事。
倍 被 陪
④我( )小红去书店看书。
⑤门( )他轻轻地关上了。
⑥我要加( )努力学习。
答案:①亿 ②异 ③忆 ④陪 ⑤被 ⑥倍
知识点:选词填空
解析:
分析:亿:数目,一万万;古代指十万:~万(泛指极大的数目)
忆:本义是思念,回想。还有忆想(回想);留在记忆中,记住;忆记(记忆);回忆等意思。异:不同的:~乎。~说。~常。~己(与自己意见不同或利害相冲突的人
倍:等于原数的两个:加~。事~功半。~道而行(兼程而行)
被:睡觉时覆盖身体的东西:~子。~单。棉~。毛巾~。羽绒~。~褥。
陪:跟随在一起,在旁边做伴:~伴。~同。~客。~葬。~嫁。失~。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辨别能力
考察类型:常考题
7、比一比,组词语
梧( ) 离( ) 异( ) 偏( ) 陪( )
语( ) 篱( ) 导( ) 遍( ) 倍( )
答案梧(梧桐 开梧) 离( 离开 离别) 异(异乡 异同 )
语(语文 语气) 篱(篱笆 篱墙 ) 导(导师 导游 )
偏(偏僻 偏远 ) 陪(陪伴 陪同 )
遍(遍地 遍山 ) 倍(倍数 成倍 )
知识点:组词
解析:
分析:梧是木字旁,读wú,语为言字旁,读yǔ,这两个字的偏旁不相同,要注意不要认错;离比篱少了一个竹字头,属于同音字,都读lí;异与导这两个字属于形近字,和内容已认错,异读yì,导读dǎo;偏为单人旁,遍为走之旁,要注意区分;陪读péi,倍读bèi,这两个字的偏旁不相同。
这道题主要测试学生对字的掌握,学生要读准字音,然后根据字音填写汉字。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的拼写能力
考察类型:常考题
8、为下边加横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茱萸(yú yí) 挑促织(tiāo tiǎo)
至今(zì zhì) 异乡(yì dǎo)
答案:yú tiǎo zhì yì
知识点:字音
解析:
分析:萸:〔茱~〕见“茱”。挑tiāo 扁担等两头挂着东西,用肩担着tiǎo用竿子棍棒等的一头举起或支起:~起帘子。至:到:~此。自始~终。从古~今。~于。以~。甚~。异与导这两个字属于形近字,和内容已认错,异读yì,导读dǎo,不要弄混。
这道题主要测试学生对字的掌握,学生要读准字音,然后根据字音填写汉字。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的拼写能力
考察类型:常考题
9、写出反义词
深—( ) 明—( ) 异—( )
答案:浅 暗 同
知识点:反义词
解析:
分析:深:从表面到底或从外面到里面距离大,与“浅”相对:~水。~山。~邃。~渊。~壑。~海。~耕。~呼吸。~.明:亮,与“暗”相对:~亮。~媚。~净。~鉴(a.明镜;b.指可为借鉴的明显的前例;c.明察)。~灭。异:不同的:~乎。~说。~常。~己(与自己意见不同或利害相冲突的人)。~端(旧时指不符合正统思想的主张.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反义词的理解
考察类型:常考题
10、根据故事写诗意,根据诗意写古诗。
(1)“我一个人客居异乡,每次遇到重阳佳课就加倍思念家乡的亲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课倍思亲。
(2)这时候,“我“向远方的兄弟们一定登上了高出,兄弟们身上都插满了茱萸,只是少了“我”一个。
知识点:填空
解析:
分析:本题涉及课文的理解,包括课文脉络、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重点句子的理解等,在认真领会课文中作者的感情,就会不难填出正确答案。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考察类型:常考题
11、我会选(将课日与传统食品放在一起)
水饺(   ) 元宵(   ) 粽子(   ) 月饼(   ) 千人糕(   )
A.重阳课  B.春课  C.元宵课  D.端午课  E.中秋课
答案:B.   C.   D.   E.   A.
知识点:文化常识
解析:
分析:考查学生对传统观节日的认识,学生要多积累只是,才能准确的回答这道题。
点评:考查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识。
考察类型:常考题
12、火眼金睛,辨字组词
佳( ) 晚( ) 遍( ) 摇( )
挂( ) 挽( ) 编( ) 遥( )
答案:佳( 佳人) 晚(夜晚 ) 遍(遍地 ) 摇( 摇摆 )
挂(倒挂 ) 挽( 挽留) 编(编书 ) 遥( 遥远)
知识点:组字组词
解析:
分析:“佳 挂”要注意偏旁不一样,所以字音字形也不一样,“晚 挽”偏旁不同,要注意区分。“遍 编”偏旁不同,注意区分。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的组字组词
考察类型:常考题
13、组词小火车开动了。(一词组多词)
促—( )—( )—( )
深—( )—( )—( )
遍—( )—( )—( )
答案:促进 仓促 促膝 深厚 深入 深渊 遍布 遍及 遍身
知识点:字形
解析:
分析:促组词为 急促 ( http: / / www. / s src=chengyu_card&q=%E6%80%A5%E4%BF%83%E7%9A%84%E6%84%8F%E6%80%9D" \t "http: / / www. / _blank ) 催促 ( http: / / www. / s src=chengyu_card&q=%E5%82%AC%E4%BF%83%E7%9A%84%E6%84%8F%E6%80%9D" \t "http: / / www. / _blank ) 局促 ( http: / / www. / s src=chengyu_card&q=%E5%B1%80%E4%BF%83%E7%9A%84%E6%84%8F%E6%80%9D" \t "http: / / www. / _blank ) 敦促 ( http: / / www. / s src=chengyu_card&q=%E6%95%A6%E4%BF%83%E7%9A%84%E6%84%8F%E6%80%9D" \t "http: / / www. / _blank ) 督促 ( http: / / www. / s src=chengyu_card&q=%E7%9D%A3%E4%BF%83%E7%9A%84%E6%84%8F%E6%80%9D" \t "http: / / www. / _blank ) 仓促 ( http: / / www. / s src=chengyu_card&q=%E4%BB%93%E4%BF%83%E7%9A%84%E6%84%8F%E6%80%9D" \t "http: / / www. / _blank ) 促进 ( http: / / www. / s src=chengyu_card&q=%E4%BF%83%E8%BF%9B%E7%9A%84%E6%84%8F%E6%80%9D" \t "http: / / www. / _blank ) 短促 ( http: / / www. / s src=chengyu_card&q=%E7%9F%AD%E4%BF%83%E7%9A%84%E6%84%8F%E6%80%9D" \t "http: / / www. / _blank ) 促织 ( http: / / www. / s src=chengyu_card&q=%E4%BF%83%E7%BB%87%E7%9A%84%E6%84%8F%E6%80%9D" \t "http: / / www. / _blank ) 促使 ( http: / / www. / s src=chengyu_card&q=%E4%BF%83%E4%BD%BF%E7%9A%84%E6%84%8F%E6%80%9D" \t "http: / / www. / _blank ) 促狭 ( http: / / www. / s src=chengyu_card&q=%E4%BF%83%E7%8B%AD%E7%9A%84%E6%84%8F%E6%80%9D" \t "http: / / www. / _blank )
深组词为深奥 ( http: / / www. / s src=chengyu_card&q=%E6%B7%B1%E5%A5%A5%E7%9A%84%E6%84%8F%E6%80%9D" \t "http: / / www. / _blank ) 深厚 ( http: / / www. / s src=chengyu_card&q=%E6%B7%B1%E5%8E%9A%E7%9A%84%E6%84%8F%E6%80%9D" \t "http: / / www. / _blank ) 深刻 ( http: / / www. / s src=chengyu_card&q=%E6%B7%B1%E5%88%BB%E7%9A%84%E6%84%8F%E6%80%9D" \t "http: / / www. / _blank ) 幽深 ( http: / / www. / s src=chengyu_card&q=%E5%B9%BD%E6%B7%B1%E7%9A%84%E6%84%8F%E6%80%9D" \t "http: / / www. / _blank ) 深入 ( http: / / www. / s src=chengyu_card&q=%E6%B7%B1%E5%85%A5%E7%9A%84%E6%84%8F%E6%80%9D" \t "http: / / www. / _blank ) 深夜 ( http: / / www. / s src=chengyu_card&q=%E6%B7%B1%E5%A4%9C%E7%9A%84%E6%84%8F%E6%80%9D" \t "http: / / www. / _blank ) 深切 ( http: / / www. / s src=chengyu_card&q=%E6%B7%B1%E5%88%87%E7%9A%84%E6%84%8F%E6%80%9D" \t "http: / / www. / _blank ) 加深 ( http: / / www. / s src=chengyu_card&q=%E5%8A%A0%E6%B7%B1%E7%9A%84%E6%84%8F%E6%80%9D" \t "http: / / www. / _blank ) 深信 ( http: / / www. / s src=chengyu_card&q=%E6%B7%B1%E4%BF%A1%E7%9A%84%E6%84%8F%E6%80%9D" \t "http: / / www. / _blank ) 深交 ( http: / / www. / s src=chengyu_card&q=%E6%B7%B1%E4%BA%A4%E7%9A%84%E6%84%8F%E6%80%9D" \t "http: / / www. / _blank ) 深化 ( http: / / www. / s src=chengyu_card&q=%E6%B7%B1%E5%8C%96%E7%9A%84%E6%84%8F%E6%80%9D" \t "http: / / www. / _blank )
遍组词为哀鸿遍野 ( http: / / www. / s src=chengyu_card&q=%E5%93%80%E9%B8%BF%E9%81%8D%E9%87%8E%E7%9A%84%E6%84%8F%E6%80%9D" \t "http: / / www. / _blank ) 漫山遍野 ( http: / / www. / s src=chengyu_card&q=%E6%BC%AB%E5%B1%B1%E9%81%8D%E9%87%8E%E7%9A%84%E6%84%8F%E6%80%9D" \t "http: / / www. / _blank ) 遍体鳞伤 ( http: / / www. / s src=chengyu_card&q=%E9%81%8D%E4%BD%93%E9%B3%9E%E4%BC%A4%E7%9A%84%E6%84%8F%E6%80%9D" \t "http: / / www. / _blank ) 普遍 ( http: / / www. / s src=chengyu_card&q=%E6%99%AE%E9%81%8D%E7%9A%84%E6%84%8F%E6%80%9D" \t "http: / / www. / _blank ) 满山遍野 ( http: / / www. / s src=chengyu_card&q=%E6%BB%A1%E5%B1%B1%E9%81%8D%E9%87%8E%E7%9A%84%E6%84%8F%E6%80%9D" \t "http: / / www. / _blank ) 遍及 ( http: / / www. / s src=chengyu_card&q=%E9%81%8D%E5%8F%8A%E7%9A%84%E6%84%8F%E6%80%9D" \t "http: / / www. / _blank ) 饿殍遍野 ( http: / / www. / s src=chengyu_card&q=%E9%A5%BF%E6%AE%8D%E9%81%8D%E9%87%8E%E7%9A%84%E6%84%8F%E6%80%9D" \t "http: / / www. / _blank ) 遍布 ( http: / / www. / s src=chengyu_card&q=%E9%81%8D%E5%B8%83%E7%9A%84%E6%84%8F%E6%80%9D" \t "http: / / www. / _blank )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字的认识
考察类型:常考题
14、默写古诗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课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知识点:诗文默写
解析:
分析:本题涉及课文的理解,包括课文脉络、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重点句子的理解等,在认真领会课文中作者的感情,就会不难填出正确答案。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考察类型:常考题
15、课内阅读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课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1) 这首诗写了什么时间,谁在那个地方的什么事?请用一句话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身在他乡,遇到佳课,( )的思想感情,因此朗读时语速要( 慢 快),声音应稍( 低缓 高昂) 。假如你的亲人在外地工作,春课即将来到,你把自己最想对亲人说的话浓缩为一句____________。
答案:(1)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异乡思念家乡亲人(2)思念亲人 慢 低缓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课倍思亲。
知识点:诗文朗读
解析:
分析:本题涉及课文的理解,包括课文脉络、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重点句子的理解等,在认真领会课文中作者的感情,就会不难填出正确答案。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考察类型:常考题
16、多彩的诗句。
(1) 月( )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2) ( )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3) ( )日依山尽,( )河入海流
答案:(1)黑(2)红(3)白 黄
解析:
分析:本题涉及课文的理解,包括课文脉络、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重点句子的理解等,在认真领会课文中作者的感情,就会不难填出正确答案。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考察类型:常考题
17、判断对错,正确地打“√”,错的打“×”
(1)“挑促织”中的 “促织”之蝈蝈 ( )
(2)“忆山东兄弟”的“山东”指华山以东。 ( )
(3)《夜书所见》的作者是唐朝诗人杜甫 ( )
(4)“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是《山行》中的诗句 ( )
答案:× √ × × √
解析:分析:本题涉及课文的理解,包括课文脉络、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重点句子的理解等,在认真领会课文中作者的感情,就会不难填出正确答案。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考察类型:常考题
18、课内阅读
夜书所见
萧萧梧叶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挑促织,
______篱落________.
(1)补全诗句。
(2)《夜书所见》的作者是_____代诗人_____。由“萧萧梧叶”可以看出这首诗写得季课是______.
(1)表示时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2)“动客情”的“情”主要指诗人的什么感情?你能写一句话抒发这种感情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 夜深 一灯明
(2)宋 叶绍翁 秋季
(3)夜深篱落一灯明
(4)思念家乡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知识点:课内阅读
解析:
分析:本题涉及课文的理解,包括课文脉络、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重点句子的理解等,在认真领会课文中作者的感情,就会不难填出正确答案。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考察类型:常考题
19、课外阅读
江上渔人
江上来往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1) 从这首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
(2) 解释下列横线上的句子
江上来往人,但爱鲈鱼美
往来: 但: 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舟: 出没:
答案:(1)捕鱼者的辛苦。
(2) 往来:来来往往 但:只 美:鲜美
舟: 小船 出没:一会看见,一会儿消失不见
解析:
分析:这首诗让我们体会到捕鱼者的辛苦。要注意这段诗中重点字的意思,往来:来来往往的;但:只知道;美:味道鲜美;舟:小船;出没:一会儿出现,一会儿看不到,形容在风波里捕鱼困难和危险在认真领会课文中作者的感情,就会不难填出正确答案。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考察类型:常考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1 页 (共 11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