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组第7课《蟋蟀的住宅》同步训练.doc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组第7课《蟋蟀的住宅》同步训练.doc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4.0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9-08 13:28: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组第7课《蟋蟀的住宅》同步训练
1.读拼音,写词语。
xuǎn zé wā jué dòng xué
( ) ( ) ( )
zhòu yǔ yǐn bì pāo qì
( ) ( ) ( )
答案:选择 挖掘 洞穴 咒语 隐蔽 抛弃
知识点:拼写生字
解析:
分析:主要考查学生识记汉字的情况,学生容易把“挖掘”的“掘”写成 “倔”。倔强:意思是性格刚强不屈,坚持自己的想法和做法,不为外力所改变。还有部分学生容易把“隐蔽”的“蔽”字写成“弊”。隐蔽:借助别的东西遮盖掩藏。
点评:对于学生易出现错误的词语,教师应重点强调,这样能更好的熟记汉字。
2.火眼金睛,辨字组词。
宅( ) 址( ) 掘( ) 豪( )
它( ) 扯( ) 倔( ) 毫( )
答案:宅(住宅 宅子) 它(它俩 它们 ) 址(地址 住址) 扯(拉扯 扯了) 掘(挖掘 掘土) 倔(倔强 ) 豪(豪门 豪宅) 毫(毫米 )
知识点:形近字组词
解析:
分析:辨析形近字要注意它们的形旁的细微差别,组词时可以根据它们形旁的不同加以辨别组词。
点评:辨析形近字的方法很多,其中一种是: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进行辨析。形声字是由表义的形旁和表音的声旁组成。它是一个各部分相互联系、制约、依赖的整体。在辨析这一类字形时,只要抓住形旁加以分析,运用迁移规律进行识记,那么,无论是字义还是字形,学生都能比较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并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面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本题几组形近字都可以用这种方法。
3.给多音字组词。
cáng ( ) qiáng ( ) jiāng( )
藏 强 将
zàng( ) jiàng( ) jiàng( )
答案:
cáng (捉迷藏) qiáng(加强) jiāng(将来)
藏 强 将
zàng(宝藏) jiàng(倔强) jiàng(大将)
知识点:多音字
解析: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多音字的掌握。
分析:藏:今天我们几个人准备玩捉迷藏(cáng)的游戏。我和爸爸在我家的后花园发现了一个宝藏(zàng)。后两组多音字声调发生了变化,学生比较容易理解。
点评:考查学生对多音字的掌握,对于这样的题目学生可以把词语放在语境中去理解。
4.选字填空。
(1)燥 躁 噪
( )音 干( ) 急( )
(2)倔 掘 崛
( )强 挖( ) ( )起
答案:(1)噪音 干燥 急躁 (2)倔强 挖掘 崛起
知识点:区分形声字,形音字。
解析:
分析:考查学生对相近词语的区分,燥:干,缺少水分:干~。~裂。~热。枯~。躁:性急,不冷静:~动。~进。~狂(浮躁轻狂)。急~。浮~。骄~。烦~。性情~。噪:许多鸟或虫子乱叫:鹊~。蝉~。归鸟晚~;声音杂乱:~声。~音。~聒。
点评:考查学生对形近词语的区分,学生应该理解词语的意思。
5.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慎重 郑重
(1)我国政府再一次( )声明,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搜索 搜集
(2)每当学习新课前,我总要去( )相关的资料,帮助理解课文。
答案:(1)郑重 (2)搜集
知识点:相近词语
解析:考查学生区分词语的意思。
分析:考查学生对相近词语的区分,慎重:谨慎认真。郑重:有严肃认真、审慎的意思。搜索:仔细寻找。搜集:寻求聚集
点评:考查学生对形近词语的区分,学生应该理解词语的意思。
6.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崎岖( ) 明显( ) 狭窄( )
答案:平坦 隐蔽 宽敞
知识点:反义词
解析:
分析:这类题目是考查学生对词语意思的理解。崎岖:山路不平,比喻处境艰难。明显:分明;清楚明白。狭窄:宽度小;范围小;心胸﹑见识等不宏大宽广。
点评:考查学生对近义词的掌握,只要理解词语的意思,很快就能找到答案了。
7.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选择( ) 简朴( ) 搜索( )
安静( ) 平坦( ) 倾斜( )
答案:挑选 简单 搜查 寂静 平整 歪斜
知识点:近义词
解析:
分析:对于近义词的题型,只要理解这个词语的意思,选择:挑选,选取;动词;指拣选吉利的日子;指选项;名词。简朴:)简单朴素。搜索:仔细寻找。安静:安心、安宁、安稳、安闲。平坦:无显著倾斜、也无明显的升高或降低。倾斜:歪斜。
点评:考查学生对近义词的掌握,学生要理解词语的意思并正确书写,很快就能找到答案了。
8.写出下列词语的修辞方法。  
(1)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坦上弹琴。( )  
(2)他有特别好的工具吗?没有( )  
答案:(1)拟人 (3)设问
知识点:修辞方法
解析:
分析:拟人:指把事物像人一样来写,把本来不具备人的一些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的。就像童话里的动物、植物能说话,能大笑。设问: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常用于表示强调作用。为了强调某部分内容,故意先提出问题,明知故问,自问自答。
点评:考查学生对修辞方法的掌握情况,应该了解修辞手法的特点。
9.我会填写关联词语
(1)它的出名(  )由于它的唱歌,(  )由于它的住宅。
(2)蟋蟀钻在土底下干活,(  )感到疲劳,它(  )在未完工的家门口休息了一会儿,头朝着外面,触须轻微地摆动。
(3)(  )在冬天,(  )气候温和,太阳晒到它住宅的门口,(  )可以看见蟋蟀从里面不断地抛出泥土来。
答案:不光……还…… 如果……就…… 即使……也…… 只要……还……
知识点:关联词
解析:
分析:不光……还……表示并列的关系。 如果……就……:表示假如的关系。 只要……还……:表示递进的关系。即使……也……:表示的是并列的关系。
点评:考查学生对关联词用法的掌握情况。
10.根据意思写词语。
(1)指能适应各种环境,在任何环境中都能满足。( )
(2)谨慎认真。( )
(3)下得又大又急的雨。( )
答案:(1)随遇而安 (2)慎重 (3)骤雨
知识点:词语理解
解析:
分析:这类题目是考查学生对词语意思的掌握,难度不大。(1)要注意“随遇而安”的写法并理解词语的意思。随遇而安:指能适应各种环境,在任何环境中都能满足。(2)从题目中就能找到答案。(3)学生容易理解,咒语:符咒。念咒。说希望人不顺利的话
点评:考查学生对词语意思的掌握,同时要注意词语的书写,找到答案就容易了。
11.不改变意思,把下面的句子换个说法。
(1)蟋蟀把粗糙的地方修理平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把蟋蟀养在笼子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粗糙的地方被蟋蟀修理平整。
(2)蟋蟀被我养在笼子里。
知识点:句式的转换
解析:
分析:“把”字句:用“把”字将动作和对象提到动作前面,并在动作前面加上“把”字的句型。“被”字句:将接受动作的对象提到动作发生者的前面,并在动作发生者的前面加上一个“被”字的表被动的句子类型。
点评:考查学生对把字句和被字句的转换,学生应了解转换的方法。
12.修改病句。
(1)一团漆黑什么都看不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青岛的五月是旅游的好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屋里一团漆黑,我什么都看不见。
(2)五月的青岛是旅游的好地方。
知识点:修改病句
解析:
分析:(1)句子中缺少主语,应该在前面加上屋子。(2)修饰语与被修饰语位置颠倒,应该互换位置。
点评:考查学生对修改病句的掌握,学生应了解修改方法。
13.用下列词语造句。
虽然……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边……一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略
知识点:关联词
解析:
分析:(1)虽然……但是……:表示转折的关系。(2)一边……一边……:两种动作能够同时进行。
点评:主要考查了用关联词造句,学生应了解修改方法。
14.写出同一种类的词语
(1)香蕉--( )--( )--( )--( )--( )--( )
(2)豆角--( )--( )--( )--( )--( )--( )
答案:略
知识点:分类
解析:
分析:(1)香蕉属于水果类,水果是我们比较熟悉的。(2)豆角属于蔬菜类,也是我们比较熟悉的。
点评:主要考查了学生对事物的分类,明确事物的属性。
15.填一填。
(1)活到老,学到老,( )。
(2)虚心使人进步,( )。
(3)学问学问,( )。
答案:(1)生命一世学不了(2)骄傲使人落后(3)边学边问
知识点:谚语
解析:
分析:本题是要主要考查了学生对谚语的掌握,学生平时应注意积累。活到老,学到老:的确人一辈子都需要不断地学习,因为知识是永无止境,永无尽头的,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如果条件是虚心,就向进步的方向转化,如果条件是骄傲,就向落后的方向转化。学问学问,边学边问:学了有问题,如果不请教老师,永远都得不到正确的答案。
点评:学生应注意谚语的积累,也同时理解谚语所表达的意思,这样的题目可以激发学生的意志。
16.课内阅读。
蟋蟀盖房子大多是在十月,秋天初寒的时候。它用前足扒土,还用钳子搬掉较大的土块。它用强有力的后足踏地。后腿上有两排锯,用它将泥土推到后面,倾斜地铺开。
工作做得很快。蟋蟀钻在土底下干活,如果感到疲劳,他就在未完工的家门口休息一会儿,头朝这外面,触须轻微的摆动。不大一会儿,他又进去继续工作。我一连看了两个钟头,看得有些不耐烦了。
(1)找出第一段中写蟋蟀建造住宅的动作的词:( )、( )、( )、( )、( )。
(2)“我一连看了两个钟头,看得有些不耐烦了。”从这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
(3)蟋蟀的出名是因为它的( )和( )。
答案:(1)扒 搬 踏 推 铺
(2)蟋蟀不辞辛苦挖它的住宅,非常勤劳。“我”是一个非常热爱研究昆虫的科学家.
(3)唱歌 住宅
知识点:理解课文
解析:
分析:(1)主要考查了动词这个没有难度。(2)“我一连看了两个钟头,看得有些不耐烦了。”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蟋蟀不辞辛苦挖它的住宅,非常勤劳。“我”是一个非常热爱研究昆虫的科学家。(3)蟋蟀的出名是因为它的唱歌和住宅。
点评:我们要对课文的内容熟悉,理解课文的大意这样才能找到答案。
17.写出下面句子的歇后语。
孔夫子搬家————( )
老虎拉车————( )
竹篮子打水————( )
答案:净书(输) 谁赶(敢) 一场空
知识点:歇后语
解析:
分析:这类题目是主要考查了学生对歇后语的掌握。孔夫子搬家净书(输):孔夫子--喜欢看书,如果是搬家,搬的东西差不多都是书;现在指总是输掉,没有赢过。老虎拉车谁赶(敢):害怕,谁都不敢去(赶车)。竹篮子打水,一场空:竹篮有孔漏水,装不了水,打水也是空的 ( http: / / www. / link url=http%3A%2F%2Fwenda.%2Fq%2F1371308253068197%3Fsrc%3D140&q=%E7%AB%B9%E7%AF%AE%E5%AD%90%E6%89%93%E6%B0%B4%EF%BC%8C%E4%B8%80%E5%9C%BA%E7%A9%BA%EF%BC%9A%E7%9A%84%E6%84%8F%E6%80%9D&ts=1437021799&t=3c564c0ac617a0ea25a5c878063f325&src=haosou" \t "_blank )
点评:平时应注意歇后语的积累,当然也要理解歇后语的意思。
18.课外阅读。
犀(xī)牛是一种珍贵动物,分布在非洲和东南亚各地,发起牛脾气来,连大象那种大力士也要退避三舍,可是它却有个形影不离的好朋友,那就是犀牛鸟。它们之间的深厚友情,绝不是( ) 的。原来犀牛的皮肤,好像铁甲一样,但在皱褶(zhě)地方却非常娇嫩,常受体外寄生虫和吸血昆虫的刺螫。犀牛鸟栖(qī)息在犀牛背上,就以它体上的寄生虫类作为美味食品,吃饱肚皮。同时,犀牛的视觉不够( ),当犀牛鸟发现敌人时,这只灵活的小鸟就会飞上飞下,并发出尖锐的叫声,向它的好朋友报警,让它做好安全戒备。所以犀牛对犀牛鸟非常 ( ) ,平时也让犀牛鸟在它背上任意玩耍。性情暴躁的犀牛,从不对它的好友发脾气。
(1)选择关联词语填空。
.虽然……但是…… 因为……所以……
即使……也…… 如果……就……
①( )犀牛背上的寄生虫类是犀牛鸟的美味食品,( )犀牛鸟栖息在犀牛背上。
②( )犀牛的脾气很暴躁,( )它从不对犀牛鸟发脾气。
③( )发现了敌人,犀牛鸟( )会向犀牛报警。
(2)犀牛和犀牛鸟为什么能成为好朋友?请用简洁的话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即使……也…… 虽然……但是…… 如果……就……
(2)犀牛鸟以犀牛身上的寄生虫为生;犀牛鸟可以发出尖锐的叫声向犀牛报警。二者互帮互助。
知识点:课外延伸
解析:
分析:这类题目是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1)即使……也……:表示的是递进的关系。虽然……但是……:表示的是转折的关系。如果……就……:表示的是假设的关系。(2)犀牛鸟以犀牛身上的寄生虫为生;犀牛鸟可以发出尖锐的叫声向犀牛报警。二者互帮互助。
点评: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平时只要多加练习,结合短文去回答问题,切记毫无根据的去空谈。
19.课外阅读。
一只青蛙正在草丛中慢慢地爬着。当你稍一走近,它就猛地一跳,跳到那(飘 漂)着浮萍的池塘里。这一跳,足足有它体长的二十倍距离呢!然后,它以最标准的蛙泳姿势,向对岸游过去。
啊!青蛙真是跳远健将,游泳的专家。
岂止如此,青蛙喜欢唱歌,又是歌唱家。每到黄昏,住在池塘边的青蛙中,有一只老蛙先发出单音的独唱,然后用震音发出一短(呜 鸣),接着满池塘的青蛙,都亮开了嗓门,跟着唱起来,形成美妙而神(密 秘)的大合唱。
青蛙,不仅是歌唱家,还是捕捉害虫的能手,保护农作物的卫士。据统计,一只青蛙每年捕食的害虫约有一万多只。青蛙是有益的动物,怪不得人们对它另眼相看呢。
(1)在文章的括号里选择合适的文字。
(2)文章已用“∥”分成三段。
答案:(1)飘 鸣 秘
(2)第一自然段和第二自然段、第三自然段、第四自然段
知识点:课外延伸
解析:主要考查了学生对阅读的理解能力。
分析:这类题目是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1)飘:随风飞动:~扬。~摆。~散(sàn )。~洒。~逸(洒脱自然,与众不同)。~溢(飘荡洋溢)。~拂。~忽。漂:浮在液体上不动或顺着风向、流向而移动: (喻职业生活不固定,东奔西走。亦作"飘泊")。萍。神秘:表示难以捉摸,高深莫测。(2)第一部分主要写的是青蛙真是跳远健将,游泳的专家。第二部分主要写的是青蛙喜欢唱歌,又是歌唱家。第三部分介绍的是青蛙,不仅是歌唱家,还是捕捉害虫的能手,保护农作物的卫士。
点评: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平时只要多加练习,结合短文去回答问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14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10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