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必修三2.8《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课件(16张)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版必修三2.8《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课件(16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8-28 16:46:37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课件16张PPT。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高启明代前期诗文概况1、明初阶段——经历了元末动乱,作品蕴涵比较充实的现实内容,有恢弘的境界与慷慨的意气,风格雄浑雅正
其中宋濂、刘基以散文创作见长,高启则在诗坛独树一帜。
2、永乐至成化年间——台阁体长期把持文坛,诗文创作呈现出沉寂和衰退的格局
3、此后——李东阳为首的茶陵派起而思变,对台阁体的弊端有所匡救。明代中期诗文主要流派:
前七子
后七子
唐宋派明代晚期主要流派:
公安派
竟陵派
复社
晚明小品文
作者简介 :
高启(1336-1374),元末明初诗人。字季迪,号青丘子,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与杨基、张羽、徐贲并称 “吴中四杰”。诗歌数量较多,初编有5集,2000余首。 性格 高启为人孤高耿介,思想以儒家为本,兼受佛、道影响,厌倦朝政,不羡功名利禄。洪武三年(1370)秋,朱元璋拟委任他为户部右侍郎,不接受,回青丘教书、种田。39岁时因苏州知府魏观一案被朱元
璋腰斩于南京。
后世评价纪晓岚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赞誉高启“天才高逸,实据明一代诗人之上”;
清人赵翼在《瓯【ōu】北诗话》中推崇他为“(明代)开国诗人第一”;
近代诗人毛泽东把高启称作“明朝最伟大的诗人”。大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 钟山如龙独西上,欲破巨浪乘长风。 江山相雄不相让,形胜争夸天下壮。 秦皇空此瘗(yì)黄金,佳气葱葱至今王(wàng)。 我怀郁塞(sè)何由开,酒酣走上城南台; 坐觉苍茫万古意,远自荒烟落日之中来! 石头城下涛声怒,武骑(jì)千群谁敢渡? 黄旗入洛竟何祥,铁锁横江未为固。 前三国,后六朝,草生官阙何萧萧。 英雄乘时务割据,几度战血流寒潮。 我生幸逢圣人起南国,祸乱初平事休息。 从今四海永为家,不用长江限南北。翻译:滔滔长江从万山中奔腾而来,山的走势和江的流向都是由西向东的。
而只有钟山山势由东向西,蜿蜒如龙,似乎要与江河相抗衡。
长江与钟山相互争雄,两者之势堪称天下壮景。
相传秦始皇曾在钟山之下埋下黄金,以振“天子气”,但这里山川灵秀之气象至今还是旺盛的。
我心中的忧思怎样才能解开?醉着酒走上雨花台看看。
雨花台上,面对荒烟落日,一种旷远迷茫的怀古之情,油然而生。
石头城下,江水震怒汹涌,北边的千万铁骑怎敢渡江?
不过吴主孙皓,打着黄旗北去洛阳,竟成俘虏,这分明是凶兆,可见连铁索横江都不牢固!
历经前代吴国,后代南朝,六朝故都宫阙荒芜,草木已繁茂!
一方霸主忙于割据称雄,几度厮杀,只能使血流入江河似寒潮一般。
我这一生,遇到圣人很是幸运,起江南发兵,平定争霸之乱,如今已得休养生息。
从此四海之内永远成为一家人,长江不再用以阻隔南北。
1.结构分析:
开头八句写景、
中间十二句怀古、最后四句抒怀。
2.艺术 特点:
间用长短句,每四句一转韵,平仄交错,抑扬有致。
情景交融。
没有在开篇直抒胸臆,而是由远及近,层层铺垫,最后抒情。3.熟语乘风破浪:指船只乘着风势破浪前进。比喻排除困难,奋勇前进。
休养生息:国家大动荡或大变革以后,减轻人民负担,安定生活,发展生产,恢复元气。
四海一家:四海之内,犹如一家。形容天下一统。
4.主旨:
作者以豪放的笔调描绘了钟山龙盘、大江奔涌的山川壮景,并在感慨历代成败兴亡、发抒怀古幽情的同时,表达了对祖国重新获得统一的由衷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