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组第10课《幸福是什么》同步训练.doc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组第10课《幸福是什么》同步训练.doc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3.0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9-08 13:29: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组第10课《幸福是什么》同步训练
1.看拼音写汉字。
qiān xū zhì huì chà yì qín qín kěn kěn shàn liáng
( ) ( ) ( ) ( ) ( )
mào mì jiàn kāng kū zhī bài yè
( ) ( ) ( )
答案:谦虚 智慧 差异 勤勤恳恳 善良 茂密 健康 枯枝败叶
知识点:拼写生字
解析:
分析:主要考查学生识记汉字的情况,学生容易把“谦虚”的“谦”写成 “千”,谦虚:指虚心,不夸大自己的能力或价值;没有虚夸或自负;不鲁莽或不一意孤行。还有部分学生容易把“勤勤恳恳”的“恳”字写成“垦”,“垦”是开垦、垦地。枯枝败叶:败:衰败。干枯的树枝,衰败的花叶。形容荒凉、破坏的样子。
点评:对于学生易出现错误的词语,教师应重点强调,这样能更好的熟记汉字。
2.辨字组词。
皮( ) 秋( ) 宅( ) 山( )
彼( ) 锹( ) 诧( ) 仙( )
答案:皮(毛皮 皮鞋) 彼(彼此 ) 秋(秋天 秋风) 锹(锹把 )
宅(豪宅 宅子) 诧(诧异) 山(山坡 高山) 仙(仙人 仙女)
知识点:形近字组词
解析:
分析:辨析形近字要注意它们的形旁的细微差别,组词时可以根据它们形旁的不同加以辨别组词。
点评:辨析形近字的方法很多,其中一种是: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进行辨析。形声字是由表义的形旁和表音的声旁组成。它是一个各部分相互联系、制约、依赖的整体。在辨析这一类字形时,只要抓住形旁加以分析,运用迁移规律进行识记,那么,无论是字义还是字形,学生都能比较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并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面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本题几组形近字都可以用这种方法。
3.写出下列汉字的音节,并按音序表的顺序排列。
彼 锹 杈 麦 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B Q CH M W 彼 麦 锹 杈 务
知识点:音序
解析:
分析:彼:那,那个:~岸。此起~伏;他,对方:知己知~。~此。杈:chā一种用来挑柴草等的农具。chà树枝的分岔,树干的分枝:~子。打~(除去分枝)。树~儿。
点评:主要考查了学生识记生字的情况,并应正确书写。
4.给下面画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彼此(bí bǐ) 铁锹(qiāo qiào)
树杈(chá chà) 诧异(chà zhà)
答案:bǐ qiāo chà chà
知识点:多音字
解析:
分析:考查学生对汉字的掌握,应注意正确标调。诧异:奇怪,令人惊异。彼此:是指那个和这个;客套话,表示大家一样。铁锹:一种农具,用于耕地,铲土的农具。长柄多有木制,头是铁的,还可军用。
点评:考查学生对汉字的掌握,应注意正确标调,大多数学生都是在易混字方面出现错误,应理解词语的意思。
5.用下面偏旁各组三个字
人(  )(  )(  )   纟(  )(  )(  )
扌(  )(  )(  )   口(  )(  )(  )
答案:今 令 他 给 红 绿 把 拉 扫 叶 喝 吃
知识点:识记汉字
解析:
分析:本题是考查学生对汉字的识记能力,并掌握汉字的偏旁,这四个偏旁都是孩子们经常看到的容易理解。带有提手旁的字和手有关,带有口字旁的字和嘴有关。
点评:考查学生对汉字的识记,我们可以采用试一试的办法找答案。
6.从下面词语中找出近义词
宽阔  突然  惊奇  宽广  忽然  诧异
  假如  晌午  如果  中午  相识  认识
  (  )──(  )  (  )──(  )  (  )──(  )
  (  )──(  )  (  )──(  )  (  )──(  )
答案: 宽阔——宽广 突然——忽然 惊奇——诧异 假如——如果 中午——晌午
相识——认识
知识点:近义词
解析:
分析:对于近义词的题型,只要理解这个词语的意思,宽阔: 宽敞、开阔;(思想)开阔,不狭窄. 突然: 表示发生得很急促。惊奇:表示惊讶奇怪。假如:如果。相识:相互认识。晌午:容易表示"中午"、"正午"之意。
点评:考查学生对近义词的掌握,只要理解词语的意思,很快就能找到答案了。
7.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量词。
一( )泡沫 一( )好事 一( )孩子
一( )老泉 一( )石板 一( )小井
答案:层 件 个 眼 块 口
知识点:量词
解析:
分析:主要考查了学生对量词的掌握,所以平时必须注意积累。表示人的量词:个、位、条.位是比较正式客气的用法.条的用法有限;表示动物的量词:只、匹、头、条;表示人和动物器官部位的量词:个、只、颗、根、张、片条.除了个和只以外其他大都表示形状;表示植物的量词:棵、株;表示水果的量词:个.例外:一粒葡萄,一根香蕉;表示植物部位的量词:朵、片、颗、粒.大都表示形状;表示食物的量词;表示餐具的量词;表示家庭用品的量词.包括表示电器仪器的量词:台;表示穿戴用品和装饰品的量词;表示建筑物的量词:座、栋;表示交通工具的量词:辆、列、架、艘;表示工具的量词;表示文具的量词;表示文艺作品的量词:封、则、首、篇、道、幅;表示事件和动作的量词:件、顿、场、通;表示武器的量词;表示地理天文气候的量词.
点评:我们应该了解量词的各种用法,这样才能更好地找到答案。
8.造句。
(1)又……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所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略
知识点:关联词造句
解析:
分析:(1)又……又……:是并列关联词有,还包括既……也(又)……;又……又……;一方面……一方面……;一边……一边……;不是……而是……;是……不是……;有的……有的……;有时候……有时候……;那么……那么……。(2)……所以……:表示因果关系 因为……所以…… 、由于……因此…… 、既然……那么……、 之所以……是因为……。
点评:考查学生对关联词的掌握,学生应理解关联词的用法。
9.先理解词语,再解释带点字的意思。
清澈:
谦虚:
彼此:
答案:
清澈:水清而透明
谦虚:虚心,不自满,肯接受批评。
彼此:那个和这个;双方
知识点:词语理解
解析:
分析:这类题目是考查学生对词语意思的掌握,难度不大。(1)应注意“清澈”的“澈“的书写以免和“撤”弄混。(2)注意谦虚的写法,谦虚:虚心,不自满,肯接受批评,识记词语的意思。
点评:考查学生对词语意思的掌握,只要对词语的意思掌握,很快就能找到答案了。
10.给多音字组词。
xìng ( ) yāo ( )
兴 要
xīng( ) yào( )
答案:
xìng (高兴) yāo (要求)
兴 要
xīng(兴奋) yào (要好)
知识点:多音字
解析:
分析:这两组多音字都是学生在生活中常见的易学生理解,还有就是他们都在声调发生了变化,学生们容易识记。
点评:对于这样的题目学生应该重点掌握,放在语境中去理解。
11.在括号里填上表示动作的词。
( )泉水 ( )石板 ( )花草
( )小井 ( )水沟 ( )花环
( )病人 ( )麦子 ( )树苗
答案:搅动 铺上 栽种 开槽 挖掘 戴上 照顾 收割 栽种
知识点:动词
解析:
分析:这类题目是考查学生对词语的搭配。学生学会运用动词,当然也有可能审题不清,把这类题目当成是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泉水是用来搅动。石板是用来铺或者制作,其他几组按照同样的方法识记。
点评:学生应该注意审题,并且填写与事物互相搭配的动词。
12.按要求写句子。
(1)孩子们说“我们就是为了让人喝上水才把井砌好的。”(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木偶没有撒谎。(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孩子们说,他们就是为了让人喝上水才把井砌好的。
(2)难道小木偶撒谎了?
知识点:第三人称转述句、反问句
解析:
分析:转述句:引述是直接引用别人的话,而转述则是转达别人说的话, 因此,引述句改为转述句时,说话人即第一人称“ 我 ”要改 为第三人称“ 他 ” 或“ 她 ”。如果是物体的话,就用它。反问句:反问句就是用疑问的句式,表达肯定的观点。反问句表面看来是疑问的形式,但实际上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答案就在问句之中。反问 ( http: / / baike. / doc / 6152567-6365774.html" \t "_blank )的形式比容易的陈述句语气更强,更能引起人们的思考。
点评:主要考查了学生对第三人称转述句、反问句的掌握。
13.填上恰当的词。  
( )的寒冬 ( )的树木 ( )的笑声  
( )的游戏 ( )地玩耍 ( )地感谢 
答案:漫长的寒冬 茂密的树木 欢乐的笑声 欢快的游戏 尽情地玩耍
衷心地感谢
知识点:词语搭配
解析:
分析:这类题目是考查学生对词语的搭配。寒冬、树木、笑声、游戏、玩耍、感谢都是学生们容易观察到的,我们可以根据各自的样子去写修饰词语。
点评:考查学生对词语的搭配,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就很容易找到答案。
14. 给下列词语选择反义词,在下面划横线
谦虚(骄傲 谨慎) 善良(友善 凶恶)
幸福(痛苦 幸运) 清澈(清亮 浑浊)
答案:骄傲 凶恶 痛苦 清亮
知识点:反义词
解析:
分析:这类题目是考查学生对词语意思的理解。谦虚:指虚心,不夸大自己的能力或价值;没有虚夸或自负;不鲁莽或不一意孤行。善良:即纯真温厚,没有恶意,和善,心地好。清澈:形容清而透明澈:透明。
点评:考查学生对词语意思的理解,只要词语的意思掌握,很快就能找到答案了。
15.请给下面的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
(1)有一次 一个牧童说 来 咱们把这口老清泉 清理一下 再挖一口小井 好不好
(2)你弄明白幸福是什么了吗 另外两个问他  
答案:(1),:“,,,、”
(2)“?”。
知识点:标点符号
解析:
分析:本题是主要考查了学生对标点的掌握,学生应注意各个标点符号的掌握。句式比较简单,没有太大的问题。句号:句号(。)或句点(.)是用于陈述句 ( http: / / baike. / doc / 5679764-5892438.html" \t "_blank )末尾 ( http: / / baike. / doc / 1897326-2007465.html" \t "_blank )的标点。文章内使用的时机:"陈述句末尾的停顿,用句号","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末尾,也用句号","也可以用在直述式文意已完足的句子","在有些时候,句号也可以用在语气舒缓的反问句的末尾"。句号表示一句话的结束,新一句话的开始,提示读者该句的表达意思已结束。逗号:逗号把句子切分为意群,表示小于分号大于顿号的停顿。逗号在汉语及大多数外语是使用频率最高的标点符号,朝鲜语使用句号多于逗号属于特殊情况。
点评:逗号和句号我们已经能够熟练地掌握,容易找答案。
16.读课文填空。
(1)三个牧童在智慧的女儿的引导下,经过劳动实践,弄懂了幸福的真正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位姑娘被称为“智慧的女儿”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得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
(2)她没有直接告诉三个牧童什么是幸福,而是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体会什么是幸福。
知识点:课文理解
解析:
分析: 学生要熟记课文内容,这是课文的基础知识学生容易理解。(2)那位姑娘被称为“智慧的女儿”其原因是她没有直接告诉三个牧童什么是幸福,而是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体会什么是幸福。
点评:主要考查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容易找到答案。
17.填一填
生姜( )
十五个吊桶打水( )
猴子捞月亮( )
答案:老的辣 七上八下 白忙一场
知识点:歇后语
解析:
分析:这类题目是主要考查了学生对歇后语的掌握。生姜,老的辣:比喻老年人经验丰富,办事老练。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主要比喻一个人的心情非常不安,心里头战战兢兢。猴子捞月亮,白忙一场:不要做不切实际的事情。
点评:考查了学生对歇后语的掌握,平时应注意歇后语的积累,很容易找到答案。
18.课内阅读。
这时候,又是突然之间,那位姑娘又出现了。她没有变样,还是金黄色的头发,头上还是戴着那个白色的花环。她显得那么谦虚、美丽、善良。
“我很高兴,你们都依照我的话又来和我见面了。”她说,“你们说的话我全听到了。你们三个人都明白了: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近义词:突然——( ) 谦虚——( )
反义词:善良——( ) 幸福——( )
(2)画横线的句子在文章中的含义是( )
答案:(1)忽然 谦逊 狠毒 不幸
(2)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
知识点:课文理解
解析:
分析:这类题目是考查学生对课文的熟悉度。(1)突然:不经意之间。谦虚:不骄傲(2)你们三个人都明白了: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这句话中就有答案。
点评:此类题目难度系数不大,只要对课文内容熟悉,就很容易找到答案。
19.课外阅读。
村里住着两只山羊,他们俩谁也不服气谁。一天,两只山羊在独木桥上相遇。老赡养训斥小山羊道:“我年纪大,你应当给我让路。”小山羊说:“你的意思是让我转回去不成?”老山羊反问道:“那么,难道让我退回去吗?”他们俩互不相让,并伸出角来顶撞对方。只听“扑通”一声,两只山羊都掉进了水里。
(1)请给这个故事加个题目:( )             
(2)两只山羊在独木桥上相遇,它们是怎么做的?结果怎样?你从中受到启发?
答案:(1) 两只山羊
(2)它们互不相让结果掉到水里去了,启示:我们应该互相谦让,这样才能对他人好,也对自己好。
知识点:课外延伸
解析:
分析:这类题目是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1)村里住着两只山羊,他们俩谁也不服气谁。揭示课题,文中剩下的全是在介绍两只山羊。(2)老赡养训斥小山羊道:“我年纪大,你应当给我让路。”小山羊说:“你的意思是让我转回去不成?”老山羊反问道:“那么,难道让我退回去吗?”他们俩互不相让,并伸出角来顶撞对方。只听“扑通”一声,两只山羊都掉进了水里。这是他们的做法得出我们应该互相谦让,这样才能对他人好,也对自己好。
点评: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平时只要多加练习,结合短文去回答问题,切记毫无根据的去空谈。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9 页 (共 10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