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习作:家乡的风俗》课件(共1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习作:家乡的风俗》课件(共1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07 17:23: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习作
家乡的风俗
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
你的家乡有哪些风俗习惯?请你介绍一种风俗,或写一写你参加一次风俗活动的经历。
习作要求
家乡风俗
风俗活动
如果介绍一种风俗,写之前,先查阅资料或者问问长辈,深入了解这种风俗,想一想这种风俗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可以分几个方面介绍,重点介绍什么。在介绍时候,可以适当写写自己对这种风俗的实际体验。
习作内容
主要特点
哪些方面
实际体验
家乡的 .
主要特点
主要习俗
自己的体验
《家乡的风俗》作文提纲
节日风俗
春节的习俗
元宵节的习俗
中秋节的习俗
中秋节的习俗
主要特点
月色明朗
团圆、热闹
哪些习俗
吃月饼
拜月、赏月
喝桂花酒

+己


风俗活动
傣族 泼水节
彝族 火把节
如果是写自己参加风俗的亲身经历,则可以把这种风俗特点或来历自然地穿插在合适的地方,如“听爸爸说,这个习俗大有来历呢......”或“我查资料得知,元宵节象征着......”然后重点描写活动现场的情况和自身的感受。
写作技巧
特点或来历
现场情况和自身感受
除夕的由来
火把节的由来
赏月的由来
写完后
改一改
写好以后和同学分享,根据同学的意见进行修改、完善。如果有条件,可以将全班同学的习作集中在一起,编成一本民俗作业集。
范文
家乡的风俗——守岁
你们有没有体验过彻夜不眠,但心中却甜滋滋的感觉呢?
我的家乡在上海,这是我们家乡过年时的一种风俗——守岁。老人守岁是为了长寿,孩子们守岁是为了给长辈延长寿命。很久以前就有这种说法了。
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彻夜不眠,待守天明,称为“守岁”。
除夕夜晚上,许多亲戚朋友都来家中吃年夜饭。妈妈给客人们倒茶水,爸爸和爷爷则是在厨房中端菜,奶奶忙着招呼客人。那气氛,别提有多热闹!晚上八点左右,我们打开电视机观看春晚。一大家子人围坐在电视机前有说有笑,长辈们慈祥的眼睛,微笑的嘴巴,真是一幅有声有色的温馨快乐的除夕团圆图呀!
到了十一点三十分,大家还在聊天。几个孩子已经困得睁不开眼了。“困了,就赶紧去睡吧,姐姐替你们守岁好吗 ”我轻轻抚摸着倚靠在我身上的小弟弟。“不行!我一定要自己守岁,为爷爷奶奶延寿!”弟弟揉揉惺忪的睡眼说。看着他那坚定的小眼神,我并没有打断他。
更有趣的就是“分岁”了!长辈为晚辈们祈祷祝福,将自己的岁数分给孩子,希望他们可以健康快乐,开开心心过每一天。
看着使劲揉眼睛的弟弟,想着长辈们在寺庙中认真祈祷的模样。我心里酸酸的,眼泪将要夺眶而出。
是啊,晚辈认真地守岁,长辈认真地祈祷,凡事想到的并不是自己,而是别人,先考虑对方。
孝顺的孩子,慈祥的老人,我闭上眼睛,泪水悄悄地流了出来。
时间不等人,现在我已经不像以前那么过新年了,可脑海里却总是浮想起一家人坐在一起吃团圆饭的情景。真想回到从前,再好好感受一次过年的温暖。
这就是我家乡的风俗,让人难以割舍的思念……
范文2
家乡的“拔拔灯”
我的家乡在福建省南安市英都镇,那儿没有千古遗迹,但有鸟语和花香;没有奇特景观,但有和煦的阳光;没有神秘活动,但有美好的习俗。我们那儿的“拔拔灯灯会”就是一个令人神往,陶醉的风俗……
大概在宋元时期,英都镇便是富庶之乡,里面有一条河,名叫英溪,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内河,溪道“九曲十八弯”,水急滩险,运送货物只能使用驳船——就是那种不能自己游,需要人们来划或拉的船。到逆着水行驶的时候,便需要船夫来拉纤,俗称“拔船”。后来,这种劳动被人们融入到了民俗活动当中,百姓以拔灯代替拉纤,祈盼平安,年丰兴旺,一直延续到今天。
过完年没几天,便到了正月初九,母亲开车,带我和堂哥来到镇上。天还没暗,但是街上已是车水马龙。为了节约空间,多数人把车开到了别处,这才不会占位子。
路两旁,他们已经开始,摆卖灯笼了:有红的,有黄的,有圆的,有方的,有三楞的,有有流苏的,有有提绳的,有有挂钩的,多种多样,形状也不同,真是惹人喜爱。我为此挑选了好久,终于挑了一个红的、圆的,既有流苏又有提绳的,拿在手上,一边逛灯会,一边等着黑夜来临。
好容易等来了这黑色的帷幕,尽管还没到时间,那些小贩便把摊子收进去,街上的人越来越多,几乎所有人的手里都拿着灯笼,各种样式的都有,之前那些小贩卖的样式,现在几乎全都有了。“开始了!”我等了一个小时左右,终于迎来了灯会的开
始。我把手伸进我的灯笼里,打开开关,那黄色的光芒透过红色的纱布,散发出红色的光芒,大家的灯都亮着,一切都有如过年时,街上满是红色。熙熙攘攘的人群,一步一步地走着,在一幢大房子前停了下来——那儿已经开始拔灯了,那些人,穿着红色的衣服,提着灯走,人们纷纷让出路来,让他们过去。我挤到前面去,看着那些叔叔在走,他们显得那么有精神,但脸却不很严肃——本来嘛,在这个盛大的活动上,都是开开心心的,没有人会愁眉苦脸的。我退出了人潮,一摇一摆的提着我的灯笼,灯跟着一摇一晃,我的影子也一摇一晃地来凑热闹,这下可好玩了……我和堂哥,弟弟便边随着人潮走,边享受着拔拔灯灯会的乐趣,玩得不亦乐乎……
天已破晓,人们陆续回去。含着睡意的我们,尽管还想再玩会儿,但也必须得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