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组第12课《小木偶的故事》同步训练
1.读拼音,写词语。
lā zhuài róng máo kě lián
( ) ( ) ( )
shǒu zhàng mó fǎ
( ) ( )
答案:拉拽 茸毛 可怜 手杖 魔法
知识点:拼写生字
解析:
分析:主要考查学生识记汉字的情况,学生容易把“拉拽”的“拽”最后一笔多加一点。还有部分学生容易把“魔法”的“魔”字写成“摩”,摩:摩尼、摩托车。可怜:在古代(文言文)是【可爱】的意思。现今是【怜悯】的意思,指对遭遇到不幸的人表示同情。
点评:对于学生易出现错误的词语,教师应重点强调,这样能更好的熟记汉字。
2.火眼金睛,辨字组词。
幅( ) 怜( ) 狐( ) 魔( )
副( ) 今( ) 孤( ) 磨( )
答案:幅(一幅 幅面) 副(副官 副词 ) 怜(可怜 怜悯) 今(今天 今年)
狐(狐狸 白狐) 孤(孤独 ) 魔(魔法 魔鬼) 磨(石磨 磨面)
知识点:形近字组词
解析:
分析:辨析形近字要注意它们的形旁的细微差别,组词时可以根据它们形旁的不同加以辨别组词。
点评:辨析形近字的方法很多,其中一种是: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进行辨析。形声字是由表义的形旁和表音的声旁组成。它是一个各部分相互联系、制约、依赖的整体。在辨析这一类字形时,只要抓住形旁加以分析,运用迁移规律进行识记,那么,无论是字义还是字形,学生都能比较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并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面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本题几组形近字都可以用这种方法。
3.给多音字组词。
xīng ( ) bēi ( ) zhēng( )
兴 背 挣
xìng( ) bèi( ) zhèng( )
答案:
xīng (兴奋) bēi(背包) zhēng(挣扎)
兴 背 挣
xìng(高兴 ) bèi(背诵 ) zhèng(挣钱 )
知识点:多音字
解析:
分析:挣:在我们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我们总是拼命挣(zhēng)扎。父母们这么努力的拼命挣(zhèng)钱就是为了供我们上大学。最后一其他两组声调发生了变化比较容易识记。
点评:对于这样的题目学生应该重点掌握,放在语境中去理解。
4.划出下面词语中的错别字并在括号里写上正确的字。
历害( ) 撤谎( ) 碉刻( ) 一幅表情( )
木隅( ) 可拎( ) 磨杖( ) 奋怒( )
答案:厉 撒 雕 副 偶 怜 魔 愤
知识点:识字
解析:
分析:撒谎:是指人故意将自己认为是真实的事情说成不真实的给受骗者听,让"不存在的事"的令听众相信是"存在的事";又或者真实存在的事,故意说成其是不存在的。木偶: 任人操纵 没有思想 没有感情的东西.
点评:考查学生能正确自主识字的能力,应该理解词语的意思。
5.按要求写叠词:(至少写出三个)
ABB式: 。
AABB式: 。
ABCD 式: 。
答案:笑嘻嘻、绿油油、白花花;开开心心、干干净净、蹦蹦跳跳;兴高采烈、怒发冲冠。
知识点:叠词
解析:
分析:ABB式的词语:在汉语词汇中有一类"ABB"式词语 ( http: / / baike. / doc / 5417703.html" \t "_blank ),在实际的语言运用中能够把描写对象的性状、颜色、声音、光泽、情态等生动形象的表现出来,增强表达效果。ABB词语是指第二、三字一样的词语。通常分为三类:形容词、量词和动词。如:笑嘻嘻,香喷喷,乱哄哄,黑漆漆,轻飘飘一类的词语就属于ABB词语ABAB式的词语:ABAB式的成语是指第一、第三字一样,第二、第四字一样的成语。AABB式的词语:AABB式词语是指词语前两字一样,后两字一样的叠词。如:干干净净 整整齐齐 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大大小小 老老少少 老老实实 实实在在 兢兢业业 勤勤恳恳 等等。
点评:考查学生对叠词的掌握情况,应该多多的积累。
6.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1)一只小兔子走过来 温柔地问 你怎么啦
(2)你头疼 是吗 小女巫问
(3)笑是很重要的 老木匠对自己说 谁要是不会笑 谁就没办法过快乐的日子
答案:
(1)一只小兔子走过来,温柔地问:“你怎么啦?”
(2) “你头疼,是吗?”小女巫问
(3)“笑是很重要的。”老木匠对自己说“谁要是不会笑,谁就没办法过快乐的日子!”
知识点:标点符号
解析:
分析:本题是主要考查了学生对标点的掌握,学生应注意各个标点符号的掌握。问号:中文问号:" ",英文问号:" ",问号是语气语调 ( http: / / baike. / doc / 5411764-5649879.html" \t "_blank )的辅助符号工具,表示一句话完了之后的停顿。用于疑问句 ( http: / / baike. / doc / 5414827-5652969.html" \t "_blank )、设问句和反问句结尾。疑问句末尾的停顿,用问号。反问句的末尾,也用问号,问号不出现在一行之首(但是铺衬衣发明了将问号用在行首的用法)。有反问、设问等用法。感叹号:感叹号,为标点符号的一种,又称惊叹号、叹号,用于句子结尾,表示惊讶。
点评:逗号和句号我们已经能够熟练地掌握,容易找答案。
7.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厉害( ) 神奇( ) 愤怒( )
答案:严厉 奇妙 气愤
知识点:近义词
解析:
分析:对于近义词的题型,只要理解这个词语的意思,厉害:指剧烈;猛烈的手段。神奇:表示难以捉摸,高深莫测。愤怒:因极度不满而情绪激动(激动到极点)
点评:考查学生对近义词的掌握,只要理解词语的意思,很快就能找到答案了。
8.填一填。
(1)常说嘴里顺,( )。
(2)见人说人话,( )。
(3)大人不记小人过,( )。
答案:(1)常写手不笨(2)见鬼说鬼话(3)宰相肚里能撑船
知识点:谚语
解析:
分析:本题是要主要考查了学生对谚语的掌握,学生平时应注意积累。常说嘴里顺,常写手不笨:熟能生巧。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看人们在说话办事的过程当中应变能力很强。能够做到见风使舵。大人不记小人过,宰相肚里能撑船:,不要别人的宽容和大度,人在屋檐下就该低下头,尽量少给大人们计过的机会吧!
点评:学生应注意谚语的积累,理解谚语的本意,学生很容易找到答案。
9.花落谁家。
灵活 机灵
(1)小红的弟弟( )调皮,惹人喜爱。
(2)小木偶有两条长长的、( )木头退。
漂亮 美丽
(1)这个孩子皮肤白皙,长的很( )。
(2)祖国的山河是多么的壮观( )啊!
答案:(1)机灵 (2) 灵活 (3)漂亮 (4)美丽
知识点:词语区分
解析:
分析:考查学生对相近词语的掌握,理解理解词语的意思。灵活:敏捷,不呆板。机灵:生动活泼,不呆板。漂亮:指时髦的,流行的。美丽:美好艳丽;好看。
点评:考查学生对相近词语的掌握,学生应该理解词语的意思,很容易找到答案。
10.给下列画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副:①居第二位的;辅助的 ②附带的; ③符合 ④量词
(1)小木偶一副笑嘻嘻的表情。( )
(2)骆驼是名副其实的沙漠之舟。( )
(3)他在班担任副班长。( )
答案:(1)④ (2)③(3)①
知识点:一字多义
解析:
分析:一副:表数量。用于成对或成套的器物。名副其实:名声或名义和实际相符。副班长:在班里位居第二名。
点评:考查学生对词语在不同句意中的理解,应该理解词语的意思。
11.缩句。
(1)小木偶兴冲冲地大步向前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穿警服的熊看着小红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兔子呲牙咧嘴地做了个痛苦的表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小木偶向前走。
(2)熊看着小红狐。
(3)小兔子做了个表情。
知识点:缩句
解析:
分析:缩句就是把“的,地,得”前的形容词去掉(“的,地,得”也要去掉),量词去掉,可以加“的,地,得”的前面要去掉,但是固定的词语不能去,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
点评:考查学生对缩句的掌握,应该掌改缩句的方法。
12. 写出下面句子的歇后语。
八仙过海——( )
打翻了五味瓶——( )
打破沙锅——( )
答案:各显神通 酸甜苦辣咸,样样有 —问到底
知识点:歇后语
解析:
分析:这类题目是主要考查了学生对歇后语的掌握。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相传八仙过海时不用舟船,各有一套法术。民间因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 http: / / www. / s q=%E5%85%AB%E4%BB%99%E8%BF%87%E6%B5%B7%EF%BC%8C%E5%90%84%E6%98%BE%E7%A5%9E%E9%80%9A&ie=utf-8&src=wenda_link" \t "_blank )”的谚语 ( http: / / www. / s q=%E8%B0%9A%E8%AF%AD&ie=utf-8&src=wenda_link" \t "_blank )。后以比喻各自拿出本领或办法,互相竞赛。打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咸,样样有:心里不是滋味,或者心里什么滋味都有。打破沙锅,—问到底:比喻追究事情的根底。
点评:平时应注意歇后语的积累,很容易找到答案。
13.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清理( ) 疏通( )
整理( ) 疏散( )
增加( ) 增添( )
答案:卫生 管道 书包 人群 数量 色彩
知识点:词语搭配
解析:
分析:这类题目是考查学生对词语的搭配。清理:指彻底整理或处理。整理:常用于表示:去除不需要的东西。增加:在原来的基础上添加。疏通:指的是疏浚。双方的意思,调解双方的争执。
点评:考查学生对词语的搭配,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就很容易找到答案。
14.给下面的字换一个部首,组成新字,再组成词。
调( )( ) 净( )( )
仗( )( ) 偷( )( )
答案:
调(绸)(丝绸 ) 净(挣)(挣扎 )
仗(杖)(打仗 ) 偷(愉)(愉快)
知识点:换偏旁
解析:
分析:本题是考查学生对汉字的识记能力,并掌握汉字的偏旁,这几个字的偏旁都比较容易找到,例如:“调”去掉偏旁后可以换成“稠”“绸”、“凋”而且这写字都是同音字。 “净”去掉偏旁后是独立的一部分,这个可以换成“挣”“睁”很多这样的字。其他两组同样也可以按照此类方法书写。
点评:考查学生对汉字的识记,我们可以首先去掉偏旁,在采用试着加偏旁的方法,书写正确的答案。
15.填一填。
(1)人在屋檐下,( )。
(2)滴水之恩,( )。
(3)众人一条心,( )。
答案:(1)不得不低头(2)当涌泉相报(3)黄土变成金
知识点:谚语
解析:
分析:本题是要主要考查了学生对谚语的掌握,学生平时应注意积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人在权势和机会不如别人的时候,不得不低头退让。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意思是即使受人一点小小的恩惠也应当加倍(在行动上)报答。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就是众人齐心的话是可以创造奇迹的。
点评:学生应注意谚语的积累,理解谚语的本意,学生很容易找到答案。
16.课内阅读。
现在小木偶会哭,会笑会生气,会着急,也会向别人表示同情和关心了。
老木匠说的没错,笑是很重要的。不过,要是只会笑,那可是远远不够的。
(1)文段中表示人物精神的动词( )、( )、( )、( )。
(2)文中“不过”表示( ); “要是”表示( )。
(3)这两段文字告诉我们:
答案:(1)哭 笑 生气 着急
(2)转折 假设
(3)笑是很重要的,但不能只会笑。
知识点:理解课文
解析:
分析:这类题目是考查学生对课文的熟悉度。(1)现在小木偶会哭,会笑会生气,会着急,也会向别人表示同情和关心了。从文中就可以找到答案,所以需要学生去认真读课文。(2)不过,要是只会笑,那可是远远不够的。表示的是转折。(3)只会笑是远远不够的,但笑是很重要的。
点评:此类题目难度系数不大,只要对课文内容熟悉,就很容易找到答案。
17.解释下列词语。
融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山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融化:固体受热变软或者变为液体。
山谷:两山间低凹狭窄的地方。
知识点:词语解释
解析:
分析:学生要注意区分融化和熔化。融化:融化是指物质由固态转变为液态的一个过程(又称熔解,其中冰的熔化又写作融化、融解)。熔化:熔化是指对物质进行加热,使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它是物态变化中比较常见的类型。熔化需要吸收热量,是吸热过程。晶体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叫做熔点。
点评:考查学生对词语意思的掌握,只要对词语的意思掌握,很快就能找到答案了。
18.用和人的身体器官有关的词语填空。
掩( )而过 三寸之( )
( )亡( )寒 迫在( )( )
情同( )( ) 牵( )挂( )
答案:鼻 舌 唇 齿 眉 睫 手 足 肠 肚
知识点:知识扩展
解析:
分析:掩鼻而过:捂着鼻子走过去。形容对腥臭肮脏的东西的嫌恶。三寸之舌:比喻能说会辩的口才。迫在眉睫:迫,紧迫;睫,眉毛和眼睫毛。已经逼近眉毛和眼睫毛之间。比喻事情十分紧急;已到眼前。情同手足:关系如手与脚,一日离不开;比喻情谊深厚,如同兄弟一样。
点评:主要考查了学生对谚语的掌握,学生应注意谚语的积累,学生很容易找到答案。
19.课外阅读。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知了是不会飞的。有一天,它看见一只大雁在空中飞来飞去。它投去了羡慕的目光。便叫大雁教它学飞,大雁高兴地答应了。学飞是一件很艰苦的事,知了怕艰苦一会儿东张西望,一会儿爬来爬去学的很不认真。大雁给它讲怎样飞,只听了几句就不耐烦地说:“知了!知了!”大雁让它试着飞一飞,它只飞了几次就自满地说:“知了!知了!”秋天到了,大雁要非往南方,知了想和大雁一起飞往南方,扑腾着翅膀展翅高飞。可是它没有认真学飞,从树上摔了下来。它看着大雁在万里长空中飞翔,它懊悔没有认真学飞,叹了口气说:“迟了!迟了!”
(1)用句子中画线的字造句。
知了怕艰苦一会儿东张西望,一会儿爬来爬去学的很不认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知了为什么不会展翅高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知了为什么事而后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动物园里的猴子一会儿爬上,一会儿窜下,可调皮了。
(2)知了怕苦,没有坚持到最后。
(3)因为知了怕苦,不好好学习飞行本领。
知识点:课外延伸
解析:
分析:这类题目是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2)知了怕艰苦一会儿东张西望,一会儿爬来爬去学的很不认真。大雁给它讲怎样飞,只听了几句就不耐烦地说:“知了!知了!”大雁让它试着飞一飞,它只飞了几次就自满地说:“知了!知了!”(3)它看着大雁在万里长空中飞翔,它懊悔没有认真学飞,叹了口气说:“迟了!迟了!”
点评:课文阅读应抓住文章的中心句,找到答案就不难了。因为知了怕苦所以不会展翅高飞。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14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0 页 (共 10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