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组第25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同步训练
1.根据拼音把词语补充完整。
bó fù xún jǐng chǎo rǎng mó fàn
( ) ( ) ( ) ( )
答案:伯父 巡警 吵嚷 模范
知识点:拼写生字
解析:
分析:主要考查学生识记汉字的情况,学生容易把“巡警”的“巡”写成 “训”,后面的训是教训。还有部分学生容易把“吵嚷”的“嚷”字写成“壤”,“壤”是土壤。模范:是个褒义词,本指制造器物时所用的模型,引申为值得人学习或取法的榜样。其后还指取法 ( http: / / baike. / doc / 7576748-7850842.html" \t "_blank );仿效 ( http: / / baike. / doc / 715734-757705.html" \t "_blank )等意思。
点评:对于学生易出现错误的词语,教师应重点强调,这样能更好的熟记汉字。
2.比一比,再组词。
振( ) 嚷( ) 租( ) 迅( )
震( ) 镶( ) 阻( ) 训( )
答案:振(振作 振奋) 震(地震 震动) 嚷(嚷起来 ) 镶(镶嵌 )
租(租车 出租) 阻(阻止 ) 迅(迅速 ) 训(教训 训人)
知识点:形近字组词
解析:
分析:辨析形近字要注意它们的形旁的细微差别,组词时可以根据它们形旁的不同加以辨别组词。
点评:辨析形近字的方法很多,其中一种是: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进行辨析。形声字是由表义的形旁和表音的声旁组成。它是一个各部分相互联系、制约、依赖的整体。在辨析这一类字形时,只要抓住形旁加以分析,运用迁移规律进行识记,那么,无论是字义还是字形,学生都能比较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并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面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本题几组形近字都可以用这种方法。
3.联系课文理解句子的意思。
(1)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2)有志者当效周生啊!
答案:(1)为中华民族的兴起而读书。
(2)有志向的人都应该向周恩来学习。
知识点:理解句意
解析:
分析:这都是文章中的重点句子,(1)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中华民族的兴起而读书。
(2)有志者当效周生啊!有志向的人都应该向周恩来学习。
点评: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句意的理解,学生应该紧密练习课文。
4.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果真---( ) 踊跃---( )
驱使---( ) 惩处---( )
答案:果然 积极 促使 惩戒
知识点:近义词
解析:
分析:对于近义词的题型,只要理解这个词语的意思,果真:与事实想的一样,不出意料。踊跃:形容情绪激烈,争先恐后。驱使:差遣;役使。惩处:处罚;惩罚。
点评:考查学生对近义词的掌握,只要理解词语的意思,很快就能找到答案了。
5.给画线字注音。
妇女( ) 闯荡( ) 惩罚( ) 平凡( )
答案: fù chuǎng chéng fán
知识点:识字
解析:
分析:考查学生对汉字的掌握,应注意正确标调。惩罚:具有动词和名词词义,表示惩戒、责罚;处罚。或者施加鞭鞑或体罚使之服贴、受辱或以苦行赎罪。平凡:平常,普通。
点评:考查学生对汉字的掌握,应注意正确标调,大多数学生都是在易混字方面出现错误,应理解词语的意思。
6.给下列字加上偏旁,组成一个新字,再组词。
白 ( ) ( )
马 ( ) ( )
答案:
怕 害怕 伯 大伯
妈 妈妈 闯 闯荡
知识点:加偏旁
解析:
分析:本题是考查学生对汉字的识记能力,并掌握汉字的偏旁,这两个要加偏旁的字都是独立的一部分,我们可以利用这个字的字义去加偏旁。例如:“白”可以变成怕:害怕;还可以变成伯:伯父;“马”可以变成吗:好吗、对吗。
点评:考查学生对汉字的识记,利用加偏旁的方法我们可以采用试一试的办法找答案。
试题标签:人教版 语文 四年级上册 第七组第25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7.联系上下文,我知道下面加点字的意思。
(1)为什么?中华不振啊!( )
(2)为明理而读书。( )
(3)有志者当效周生啊!( )
答案:(1)振兴 (2)懂得道理 (3)学习
知识点:词语理解
解析:
分析:中华不振:以前政府腐败,国家不强盛,许多帝国主义国家和我国签订不平等条约。明理:通情达理。有志者当效周生:有志气的人当仿效、学习周(恩来)先生。
点评:考查学生对词语意思的掌握,只要对词语的意思掌握,很快就能找到答案了。
8.多音字组词
hē( ) xīng( )
喝 兴
hè( ) xìng( )
答案:
hē( 喝水 ) xīng( 兴奋 )
喝 兴
hè(喝彩 ) xìng( 高兴 )
知识点:多音字
解析:
分析:喝:他每天都需要喝(hē)水。他为我的成功而感到喝(hè)彩。兴:他实在是太兴(xīng)奋了。我感到非常的高兴(xìng)。
点评:对于这样的题目学生应该重点掌握,放在语境中去理解。
9.根据意思写词语。
(1)形容十分得意的样子。( )
(2)炫耀武力,显示自己的威风。( )
(3)形容说话声音有力,响亮而有节凑。( )
答案:(1)得意洋洋 (2)耀武扬威 (3)铿将有力
知识点:词语理解
解析:
分析:这类题目是考查学生对词语意思的掌握,难度不大。(1)得意洋洋:今天,老师奖励了我一个星星,我得意洋洋的回家了。(2)耀武扬威:一只大螃蟹在沙滩上挥动他钳子般的爪子,颇有一番耀武扬威的样子。(3)铿将有力:这首诗读起来音韵铿锵有力。
点评:考查学生对词语意思的掌握,只要对词语的意思掌握,很快就能找到答案了。
10.选词填空。
显然 不然 安然 突然 果然 毅然
(1)我们要加倍努力。( )就要掉队了。
(2)狼牙山五壮士( )跳下悬崖。
(3)他的意见( )是不对的。
(4)吃过中饭,天气( )变了,
(5)由于他勤学苦练,( )学到不少技术。
(6)只有把这件事告诉他,他心里才会( )。
答案:(1)不然 (2)毅然 (3)显然 (4)突然 (5)果然 (6)安然
知识点:词语理解
解析:
分析:考查学生对相近词语的掌握,理解理解词语的意思。显然:容易看出或感觉到;非常明显。不然:为“不是这样”,现多用于连词,表示转折,有“要不”、“否则”的意思。安然:①平安;安安稳稳地:无事、返航、脱险。 ②没有顾虑;很放心。突然: 没想到,出乎意料的情况下。果然: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预料的相符。 毅然:即肯定的有决心的。
点评:考查学生对相近词语的掌握,学生应该理解词语的意思,很容易找到答案。
11.反义词。
繁华----( ) 热闹----( ) 清晰----( )
答案:荒凉 冷清 模糊
知识点:反义词
解析:
分析:这类题目是考查学生对词语意思的理解。繁华:指繁荣热闹,人口和商业相对集中的地方。热闹:(景象)繁盛活跃。清晰:指看得很清楚,很逼真。
点评:考查学生对词语意思的理解,只要词语的意思掌握,很快就能找到答案了。
12.句子加工厂。
(1)周恩来铿锵有力的话语,博得了魏校长的喝彩。(缩句)
(2)在外国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改为陈述句)
(3)我怎么会生气呢?(改为陈述句)
答案:(1)话语博得喝彩
(2)在外国租界里,谁也不敢怎么样。
(3)我不会生气。
知识点:句式转换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关联词的理解。缩句,就是把“枝稠叶茂”的长句子,缩短为只
留“主干”的短句子,并且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要意思。无论多么复杂的单句,只要层层压缩,
就会越来越简单,最后剩下的就是这个句子的“主干”,主干也就是主语 谓语 宾语。换句话
说,“主干”就是把所有的定语、状语、补语都压缩了之后余下的部分。
点评: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句式转换的掌握情况,应掌握修改的方法。
13.判断正误选择正确的在括号里打对号。
(1)嘿!这一带果真和别处大不相同。这句话中“果真”和“果然”的意思相近( )
(2)周恩来背着大伯,约了一个要好的同学闯进了租界。这句话中“背”是“躲避,满” 的意思。( )
答案:(1)√(2)√
知识点:词语理解
解析:
分析:果真:与事实想的一样,不出意料。“背”:人体后面从肩到腰的部分:~脊。~包。~影;物体的后面或反面:~面。刀~。~后。~景;用背部对着,与“向”相对:~光。人心向~;向相反的方向:~地性(植物向上生长的性质)。~道而驰;避开,离开:~地。~井离乡;凭记忆读出:~书。~诵。~台词;违反:违~。~离。~信弃义;偏僻:~静。;听觉不灵:耳~;古钱学术语:古钱的背面,又称“幕”。~文。~饰。
点评:主要考查了学生词语意思的掌握情况,结合语境去理解。
1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周恩来在租界里看到( )的事,才真正体会到( ),深刻认识到:中国人要想不受( ),就要( ),于是他立下(“ ”)的伟大志向。
答案:外国人得意洋洋,中国人忍受欺凌 “中国不振”的含义 帝国主义欺凌 振兴中华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知识点:课文理解
解析:
分析:得意洋洋:洋洋:得意的样子。形容称心如意、沾沾自喜的样子。为中华之崛起而读
书:崛起,就是兴起,意思就是为中华的兴起而读书。
点评:主要考查了学生对课文的掌握情况,要理解课文内容。
15.补充词语。
耀( )扬威 左( )右( ) 天( )行空 ( )兴中华
答案:武 顾 盼 马 振
知识点:词语
解析:
分析:耀武扬威:耀:显扬。炫耀武力,显示威风。左顾右盼:顾、盼:看。向左右两边看。形容人骄傲得意的神情。天马行空:天马:神马。天马奔腾神速,象是腾起在空中飞行一样。比喻诗文气势豪放。也比喻人浮躁,不踏实。
点评:主要考查了学生词语的掌握,学生应该理解词语的意思。
16.用下列词语造句。
(1)得意洋洋:
(2)抱负:
(3)铿锵有力:
答案:
今天,老师奖励了我一个星星,我得意洋洋的回家了。
我们要有远大的理想抱负。
北岛的诗,总是那么铿锵有力。
知识点:词语理解
解析:
分析:得意洋洋:洋洋:得意的样子。形容称心如意、沾沾自喜的样子。抱负:远大的志向、理想。铿锵有力:形容声音响亮而有劲。铿镪:有节奏而响亮的声音。
点评: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
17.填一填。
(1)精益求精,( )。
(2)邻居好,( )。
(3)一寸光阴一寸金,( )。
答案:(1)艺无止境(2)赛金宝(3)寸金难买寸光阴
知识点:谚语
解析:
分析:本题是要主要考查了学生对谚语的掌握,学生平时应注意积累。精益求精,艺无止境:做什么事情都追求到最好。邻居好,赛金宝:要和邻居友好相处,远亲是不如近邻的。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一寸光阴和一寸长的黄金一样昂贵,而一寸长的黄金却难以买到一寸光阴。比喻时间十分宝贵。
点评:主要考查了学生对谚语的掌握,学生应注意谚语的积累,学生很容易找到答案。
18.课内阅读。
从租界回来以后,同学们常常看到周恩来一个人在沉思,谁也不清楚他究竟在想什么。直到在一次修身课上,听了周恩来的发言才解开了这个谜。
那天上修身课,魏校长向同学们提出了一个问题:“请问诸生为什么而读书?” 同学们踊跃回答魏校长的问题。有的说:“为明理而读书。”有的说:“为做官而读书。”;也有的说“ 为挣钱而读书 ”“为吃饭而读书”……
周恩来一直静静地坐在那里,没有抢着发言。魏校长注意到了,打手势让大家静下来,点名让他回答。周恩来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的回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
(1)第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2)你怎样理解选文最后一句话的意思?由此可见周恩来是怎样的一个人?
答案:(1)过渡段,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2)周恩来把个人的学习与民族振兴的大业联系起来,可以看出他少年时代已立下大志,是一个有志向、有抱负的爱国少年。
知识点:巩固课文
解析:
分析:这类题目是考查学生对课文的熟悉度。(1)从租界回来以后,同学们常常看到周恩来一个人在沉思,谁也不清楚他究竟在想什么。直到在一次修身课上,听了周恩来的发言才解开了这个谜。这是一个过渡段,起承上启下的作用。(2)周恩来把个人的学习与民族振兴的大业联系起来,可以看出他少年时代已立下大志,是一个有志向、有抱负的爱国少年。
点评:此类题目难度系数不大,只要对课文内容熟悉,就很容易找到答案。
19.课外阅读。
周恩来十二三岁的时候,在沈阳东关模范学校读书。上课时,他认真听讲,认真完成作业。下课后,他特别注重课外阅读,以弥补课堂上的不足。有一天,学校的魏校长把学生召集在一起,问大家:“读书为了什么?”有的同学回答:“能发财致富。”魏校长问周恩来:“你呢?为什么而读书?”周恩来站起来,响亮地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从那时起,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来而读书”的伟大志向。教他历史的高老师知道后,非常赞赏,亲切地对周恩来说:“我们灾难的国家多么需要革新图强的人啊!”为了鼓励周恩来不断进步,高老师送给他“翔宇”的名字,还说:“一个有志于革命救国的少年,应该像抉摇直上的大鹏鸟,永远翱翔于宇宙之中。”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特别---( ) 召集---( )
赞赏---( ) 鼓励---( )
(2)周恩来十二三岁的时候是怎样学习的?
答案:(1)尤其 聚集 表扬 鼓励
(2)上课时,他认真听讲,认真完成作业。下课后,他特别注重课外阅读,以弥补课堂上的不足。
知识点:课外延伸
解析:
分析:这类题目是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1)召集:.招集;聚合。赞赏:赞同,欣赏,钦佩。(2)上课时,他认真听讲,认真完成作业。下课后,他特别注重课外阅读,以弥补课堂上的不足。这些问题从课文中都能找到答案。
点评: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平时只要多加练习,结合短文去回答问题,切记毫无根据的去空谈。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14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9 页 (共 10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