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组第27课《乌塔》同步训练.doc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组第27课《乌塔》同步训练.doc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91.0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9-08 13:33: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组第27课《乌塔》同步训练
1.根据拼音把词语补充完整。
xǐ shù fǎn bó hào mǎ qiè yì
( ) ( ) ( ) ( )
lǚ guǎn luó jí
( ) ( )
答案:洗漱 反驳 号码 惬意 旅馆 逻辑
知识点:拼写生字
解析:
分析:主要考查学生识记汉字的情况,学生容易把“洗漱”的“漱”的“欠”字写成“反”文,注意区分。还有部分学生容易把“惬意”的“惬”字写成“怯”,惬意:形容舒服、满意、称心,可以解释为心情感到愉快畅快,愉悦或舒畅。反驳:对立,矛盾。
点评:对于学生易出现错误的词语,教师应重点强调,这样能更好的熟记汉字。
2.比一比,再组词。
漱( ) 眬( ) 旅( ) 驳( )
嫩( ) 拢( ) 族( ) 骚( )
答案:漱(洗漱 漱口) 嫩(嫩绿 嫩叶) 眬(蒙眬 ) 拢(合拢 )
旅(旅游 旅馆) 族(民族 汉族) 驳(反驳 ) 骚(骚样 骚鸟)
知识点:形近字组词
解析:
分析:辨析形近字要注意它们的形旁的细微差别,组词时可以根据它们形旁的不同加以辨别组词。
点评:辨析形近字的方法很多,其中一种是: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进行辨析。形声字是由表义的形旁和表音的声旁组成。它是一个各部分相互联系、制约、依赖的整体。在辨析这一类字形时,只要抓住形旁加以分析,运用迁移规律进行识记,那么,无论是字义还是字形,学生都能比较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并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面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本题几组形近字都可以用这种方法。
3.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括号中。
激烈 猛烈
(1)( )的争吵持续了一个小时。
(2)台风越来越( ),大树被连根拔起。
答案:激烈 猛烈
知识点:词语
解析:
分析:考查学生对相近词语的掌握,理解理解词语的意思。激烈:指(动作、言论)剧烈;(性情、情怀)激奋,刚烈。猛烈:强烈;激烈。
点评:学生应该理解词语的意思,根据语境做出准确的判断。
4.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惬意---( ) 匆匆---( )
道别---( ) 反驳--( )
答案:舒服 匆忙 告别 反对
知识点:近义词
解析:
分析:对于近义词的题型,只要理解这个词语的意思,惬意:形容舒服、满意、称心,可以解释为心情感到愉快畅快,愉悦或舒畅。匆匆:急急忙忙的样子。道别:分别时与人打招呼。反驳:对立,矛盾。
点评:只要理解词语的意思,很快就能找到答案了。
5.加上部首,再组词
(1)昔----( )( )
(2)良----( )( )
(3)争----( )( )
答案: 惜 爱惜 粮 粮食 挣 挣扎
知识点:识字
解析:
分析:本题是考查学生对汉字的识记能力,并掌握汉字的偏旁,这三个要加偏旁的字都是独立的一部分,我们可以利用这个字的字义去加偏旁。例如:“昔”可以变成惜:爱惜;还可以变成借:借钱。“良”可以变成粮:粮食;还可以变成娘:姑娘。“争”可以变成挣:挣钱;还可以变成睁:睁开。
点评:考查学生对汉字的识记,在我们遇到困难时我们可以采用加一加的方法去识记。
6.我会填上适当的量词。
一( )席梦思床 一( )火车票
一( )金发姑娘 一( )矿泉水
答案:张 张 位 瓶
知识点:量词
解析:
分析:主要考查了学生对量词的掌握,所以平时必须注意积累。表示人的量词:个、位、条.位是比较正式客气的用法.条的用法有限;表示动物的量词:只、匹、头、条;表示人和动物器官部位的量词:个、只、颗、根、张、片条.除了个和只以外其他大都表示形状;表示植物的量词:棵、株;表示水果的量词:个.例外:一粒葡萄,一根香蕉;表示植物部位的量词:朵、片、颗、粒.大都表示形状;表示食物的量词;表示餐具的量词;表示家庭用品的量词.包括表示电器仪器的量词:台;表示穿戴用品和装饰品的量词;表示建筑物的量词:座、栋;表示交通工具的量词:辆、列、架、艘;表示工具的量词;表示文具的量词;表示文艺作品的量词:封、则、首、篇、道、幅;表示事件和动作的量词:件、顿、场、通;表示武器的量词;表示地理天文气候的量词.
点评:我们应该了解量词的各种用法,这样才能更好地找到答案。
7.一锤定音(选择正确的读音)
漱(sù shù ) 惬(qiè xiá)
逻(luó lóu )      辑(jí jì)
码(mǎ má ) 驳(bó bò)
答案:shù qiè luó jí mǎ bó
知识点:识字
解析:
分析:这类题目是考查学生对汉字的掌握,洗漱(shù);逻辑:①思维的规律、规则:这个想法似乎不合逻辑。 ②研究思维规律的科学,即逻辑学。 ③客观事物的规律:历史的逻辑|生活的逻辑。 ④观点,主张。多用于贬义:霸权主义的逻辑。
点评:查学生对汉字的掌握,学生应扎实的掌握汉字的书写,这样就容易找到答案。
8.多音字组词
zhèng( ) jiǎ( )
挣 假
zhēng( ) jià( )
答案: zhèng( 挣钱 ) jiǎ( 假发 )
挣 假
zhēng( 挣扎 ) jià(放假 )
知识点:多音字
解析:
分析:挣:他每天都努力的工作,为妈妈挣(zhèng)钱。这只苍蝇和敌人做了垂死的挣(zhēng)扎。假:妈妈每天喜欢带着一个假(jiǎ)发。放假(jià)时,我准备和妈妈去旅游。
点评:对于这样的题目学生应该重点掌握,放在语境中去理解。
9.根据意思写词语。
(1)说出自己的理由,来否定别人跟自己不同的看法( )
(2)事物客观的规律性。( )
(3)很满意、很舒服。( )
答案:(1)反驳 (2)逻辑 (3)惬意
知识点:词语理解
解析:
分析:这类题目是考查学生对词语意思的掌握,难度不大。(1)反驳(2)逻辑(3)惬意:这三个词语都是学生比较容易写错的,教师在讲解时应让学生根据词语的意思去识记。
点评:只要对词语的意思掌握,很快就能找到答案了。
10.选词填空。
署 暑
(1)我在罗马下了车,冒着( )气赶到了青年旅馆。
(2) 不要忘了在信的末尾( )上姓名呦!
哪 那
(3)她一见我,立刻坐起来打招呼,问我从( )里来。
(4)她才( )么小,就独自一人游欧洲。
答案:(1)暑(2)署 (3)哪 (4)那
知识点:相近字
解析:
分析:署:拼音:shǔ,笔画:13,释义;办理公务的机关:专~。公~。官~;布置:部~;签名,题字:签~。~名。~字;暂代:~理。兼~。暑: 热:~天。~热。~假。酷~。
中医学“六淫”之一。
点评:学生应该理解词语的意思,根据语境做出准确的判断。
11.反义词。
筋疲力尽----( ) 危险---( ) 反驳----( )
答案:精神抖擞 安全 赞同
知识点:反义词
解析: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
分析:这类题目是考查学生对词语意思的理解。精神抖擞:抖擞:振奋的样子。形容精神振奋筋疲力尽:形容精神和身体十分劳累。反驳:对立,矛盾
点评:只要词语的意思掌握,很快就能找到答案了。
12.句子加工厂。  
(1)乌塔设计好了旅行路线和日程。(改为被字句)

(2)小姑娘正趴在床上惬意的看书。(缩句)

答案:(1)旅行路线和日程被乌塔设计好了。
(2)小姑娘看书。
知识点:被字句、缩句
解析:
分析:缩句,就是把“枝稠叶茂”的长句子,缩短为只留“主干”的短句子,并且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要意思。无论多么复杂的单句,只要层层压缩,就会越来越简单,最后剩下的就是这个句子的“主干”,主干也就是主语 谓语 宾语。换句话说,“主干”就是把所有的定语、状语、补语都压缩了之后余下的部分。被字句:现代汉语的一种句式。被字句是指在核心动词前面,用介词“被(给、让、叫)”引出施事或单用“被”的表示被的主谓句。
点评:主要考查了学生对被字句、缩句的掌握情况。
13.填一填。
(1)常说嘴里顺,( )。
(2)见人说人话,( )。
(3)大人不记小人过,( )。
答案:(1)常写手不笨(2)见鬼说鬼话(3)宰相肚里能撑船
知识点:谚语
解析:
分析:本题是要主要考查了学生对谚语的掌握,学生平时应注意积累。常说嘴里顺,常写手不笨:熟能生巧。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看人们在说话办事的过程当中应变能力很强。能够做到见风使舵。大人不记小人过,宰相肚里能撑船:,不要别人的宽容和大度,人在屋檐下就该低下头,尽量少给大人们计过的机会吧!
点评:学生应注意谚语的积累,理解谚语的本意,学生很容易找到答案。
14.造句。
甚至:
不但……也……:
答案:甚至:他病得太严重了,虚弱得甚至连呼吸都很艰难。
不但……也……:你不但聪明,还很灵敏。
知识点:关联词
解析:
分析:甚至也作“甚或”。①连词。用在并列词语最后一项之前,表示突出这一项;例如:对于这个问题,好些人 ( http: / / baike. / doc / 5346202.html" \t "_blank )还不完全理解,甚至完全不理解。②副词。强调突出的事例例如:这个古字甚至字典上也查不到。
不但……也……:表示递进的关系。
点评:主要考查了学生关联词、词语的掌握情况
15.我会填。
详细地( ) 庄严地( )
诚恳地( ) 严厉地( )
答案:盘问 宣告 求助 批评
知识点:词语搭配
解析:
分析:土也地:“地”用在动词前,一般表示动作的程度等。
庄严:庄重、严肃、庄重肃穆。多形容气氛。诚恳:诚实而恳切。形容不虚假的话。
点评:主要考查了学生词语搭配的掌握情况,应理解词语的意思。
16.选填词语。
如果  只有
(1)(  )亲自来到这里,你才会感受到它的,美丽。
(2)(  )不是亲眼所见,我决不会相信。
所以  但是
(3)中国孩子的爸爸妈妈会带孩子出去玩,(  )容易不放心孩子一个人出远门。
(4)我们兴趣不同,(  )我们有时候一起出去,有时候单独出去玩。
答案:(1)只有 (2) 如果 (3)所以 (4)但是
知识点:关联词
解析:
分析:如果表示的是:假设的关系。只有表示的是:递进的关系。所以表示的是原因的关系。但是表示的是转折的关系。
点评:主要考查了学生关联词的掌握情况,学生应该理解句子之间的关系。
17.课内阅读。
乌塔对我这番解释很不满意,马上反驳说:“我也是家里的宝贝,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也很爱我。不过我们兴趣不同,所以我们有时候一起出去玩,有时候单独出去玩。爱孩子,为什么就不能让他们单独出门?我不明白。你的话不合逻辑。”
我只好笑着承认自己的理由不太充足。乌塔说:“中国的孩子缺少很多乐趣吧?”我说:“中国有电视,有儿童图书,有游乐园,孩子们很快乐。”但她还是坚持:“光从电视和书本中认识世界总不完美。我从电视上经常看见意大利,但(  )亲自来到这里,它的美丽(  )深深感动了我。”
(1)解释词语。
反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逻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第二段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3)“光从电视和书本中认识世界总不完美。”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反驳:指说出自己的理由,来否定别人跟自己不同的看法。
逻辑:是指事物客观的规律性。
(2)只有 才
(3)同意。光从电视和书本中认识世界是不完 美的,有些美需要亲眼目睹后才能更真切地体会到。(意思对即可)
知识点:巩固课文
解析:
分析:这类题目是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1)反驳:指说出自己的理由,来否定别人跟自己不同的看法。逻辑:是指事物客观的规律性。(3)同意。光从电视和书本中认识世界是不完美的,有些美需要亲眼目睹后才能更真切地体会到。
点评: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平时只要多加练习,结合短文去回答问题,切记毫无根据的去空谈。
18.课外阅读。
马鞍藤是南部海边常见的植物。它的花介于牵牛花与番薯花之间,但比前两者花形更
美、花朵更大、气势也更雄浑。因此,它盛开的时候就像开大型运动会似(sì shì)的。
马鞍藤有着非常强盛的生命力,在海边的沙滩上暴晒烈日,迎接海风,甚至给它灌溉海
水都可以存活。有的根茎藏在沙中看起来已枯萎,第二年雨季时,却又冒出芽来。
这又美又强盛的花,在海边,竟很少有人会欣赏。与马鞍藤背道而驰的是马蹄兰,马蹄兰的茎叶都很饱满,能开出纯白的恍若马蹄的花朵。它必须种在气温合适、多雨多水的田里,但又怕大风大雨。大雨一下就会淋破它的花瓣,大风一吹又会使它的肥茎摧折。
这两种花名有如兄弟的花,却表现了完全相反的特质(zhì zhī),当然,因为这种特质也有了不同的命运。马鞍藤被看成是轻贱的花,顺其自然生长或凋落,绝没有人会欣赏、采摘 (zhaí zhaī);马蹄兰则被看成珍贵的花并被珍爱着,而它最大的用途是用在丧
(shāng sāng)礼上,它被看成是无常的象征。
(1)我会划去短文中括号内不正确的读音。
(2)我会写出下列的近义词。
饱满( ) 欣赏( ) 合适( )
(3)马鞍藤的生命力非常强盛,下面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在海边德沙滩上暴晒烈日,迎接海风。
B、给马鞍藤灌溉海水都可以存活。
C、藏在沙中的根茎看起来已枯萎,第二年雨季时却又冒出芽来。
D、种在气温合适、多雨多水的田里,怕大风大雨。
答案:(1) shì zhì zhaī sāng (2)丰满 观赏 适合 (3)D
知识点:课外延伸
解析:
分析:这类题目是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1)这些词语中学生在似(sì shì)和采摘
(zhāi zaī)易出现错误,学生应正确区分平舌音和翘舌音,正确识记汉字。(2)主要是理解词语的意思,饱满:指丰满;充实;充足;充满感情的。欣赏:即享受美好的事物,领略其中的趣味;认为好,喜欢,表示称赞。合适:适合。(3)主要是对短文的理解,和文章大意的了解,对于马鞍藤的生命力非常强盛,可以从不怕晒、容易成活、根茎顽强。从这些地方都可以看出生命力的强盛。
点评:课外阅读主要是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所以我们必须理解文章的大意,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
19.课外阅读。
三个旅行者同时住进一家旅店。早上出门时,一个旅行者带了一把伞,另一个人带了一根拐杖,第三个人什么也没有带。
晚上回来,拿伞的人浑身是水,拿拐杖的跌得遍体鳞伤,而第三个旅行者却安然无恙。前两个旅行者很纳闷:他怎么会没事呢?第三个旅行者先反问拿伞的旅行者:“你为什么会被淋湿而没有摔伤呢?”拿伞的旅行者说:“当大雨来临的时候,我因为有了伞就大胆地在雨中走,却不知道怎么被淋湿了;当我在泥泞坎坷的路上行走时,因为没有拐杖,所以走得非常小心而未被摔伤。”
第三个旅行者又问拿拐杖的旅行者:“你为什么被淋湿而是摔伤了?”拿拐杖的说:“当大雨来临的时候,我因为没带雨伞,便拣能躲雨的地方走,所以没被淋湿。当我走在泥泞坎坷的路上时,我便用拐杖拄这走,却不知为什么常常跌倒而摔伤。”
第三个旅行者听候笑了笑,说:“这就是我安然无恙的原因。当大雨来临时我避开走,当道路坎坷时我小心走,所以我既未被淋湿又没有摔伤。你们的失误就在于你们自恃有凭借的优势,有了优势便少了忧患。”
(1)第三个旅行者为什么安然无恙?
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完这个故事,我领悟到了。
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当大雨来的时候躲着雨走,路不平时细心走,所以会安然无恙。
(2)人应多一点儿忧患意识
知识点:课外延伸
解析:
分析:这类题目是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1)第三个旅行者听候笑了笑,说:“这就是我安然无恙的原因。当大雨来临时我避开走,当道路坎坷时我小心走,所以我既未被淋湿又没有摔伤。最后一个自然段中有答案。(2)你们的失误就在于你们自恃有凭借的优势,有了优势便少了忧患。这是第三个和尚告诉他们的道理。
点评: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平时只要多加练习,结合短文去回答问题,切记毫无根据的去空谈。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14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1 页 (共 11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