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
课时训练·基础达标
选择题
1.道光帝决定禁烟的根本原因是( )
A.为了继续推行闭关政策 B.鸦片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灾难
C.林则徐请求严禁鸦片 D.维护清朝的统治
2.(2013·湖南湘西)“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禁毒工作事关民族兴衰存亡,我国每年的“禁毒宣传月”从6月3日开始,是为了纪念被誉为“中国禁毒第一人”的近代英雄人物
A.魏源 B.林则徐 C.关天培 D.陈化成
3.(2014·广西河池)1839年6月,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200多万斤鸦片,在海滩当众销毁。这一历史事件是( )
A.虎门销烟 B.火烧圆明园 C.鸦片战争 D.义和团运动
4.(2014·甘肃兰州)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 )
A.保护鸦片贸易 B.割占中国领土
C.打开中国市场 D.传播西方文明
5.(2014·湖南常德)“竹枪一杆,打得妻离子散,不闻枪声震天;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屋,不见烟火冲天。”这段俗语反映了中国近代一段惨痛的历史。它告诫我们应
A.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B.家庭和睦,相亲相爱
C.珍惜土地,保护环境? D.反对战争,热爱和平
6.(2014·山东德州)“列强的炮声惊醒了古老中华帝国的美梦,中华民族的屈辱史——中国近代史开始了。”这里“列强的炮声”指的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7.(2013·甘肃兰州)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五四运动
C.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D.辛亥革命
8.(2013·广西柳州)中国近代史上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9.(2013·广西南宁)《南京条约》规定:“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这一条款损害了中国的
A.领土主权 B.司法主权 C.关税自主权 D.内河航运权
10.(2014·江苏镇江)在谈到道光帝(1821—1850年在位)为什么把他的墓修筑得比其他帝王墓都要矮小时,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龚书铎说:是因为“在他手上打了败仗丢了土地,没有面目见先帝”。这里所说的“土地”是指( )
A.广州 B.香港岛 C.台湾 D.辽东半岛
11.(2014·四川达州)历史学家陈旭麓在他的《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一书中写道:“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鸦片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说“这场战争”是中国“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的主要依据是( )
A.中国市场大门被打开 B.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C.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D.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12.(2014·广东汕尾)八年级某班的同学在讨论“清政府为什么会在鸦片战争中失败”这一问题时各抒己见,最后归纳为以下四点。你认为最根本的原因是( )
A.清政府武器落后 B.战备不足
C.政府妥协退让 D.封建制度腐朽
13.(2013·江苏常州)“中国的历史进程发生了重大转变: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独立发展的道路被迫中断,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这个“重大转变”是
A.《南京条约》签订 B.《马关条约》签订
C.《辛丑条约》签订 D.“七七事变”爆发
二、非选择题
14.(2014·湖南张家界)(1)图7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2)该事件的领导人是 。
(3)请你结合此图简要谈谈它的现实意义。
图7
1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工业革命后,英国成为“世界工厂”,随着英国侵略的深入,18世纪,英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日不落帝国”。
材料二:1840年爆发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当时中国投入陆军兵力约10万人,水师约1万人,船只多系木质铁皮,铁炮质差,杀伤力小;英军约2万人,直接参战的陆海军约0.6~0.7万人,出动战舰20艘,“船坚炮利”,其结果以中国惨败和英国胜利而结束。
材料三:鸦片战争的结果是“邪恶战胜了正义,公理遭到了践踏,自卫者受到镇压,使邪者笑,善者哭!”
请回答:
(1)从上述材料可以判断,鸦片战争是哪国发动的?
(2)鸦片战争后,中国与该国签订了什么条约?它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3)上述材料显示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
B 2.B 3.A 4.C 5.A 6.A 7.A 8.A 9.C 10.B 11.B 12.D 13.A
答案(1)虎门销烟。
(2)林则徐。
(3)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禁毒工作要全面、彻底,要常抓不懈。(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15.答案(1)英国
(2)《南京条约》,它使中国从封建社会到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也是近代史开端。
(3)封建统治的腐朽。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落后就要挨打,自已只有国家强大了才会不被欺负。
《第1课 鸦片战争》学案
课题
课型
使用者
上课时间
讲授课
学习
目标
知识与能力:掌握林则徐维护中华民族利益,进行虎门销烟的壮举。认识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记取鸦片战争“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感。
过程与方法:从鸦片战争的原因、经过、结果、影响的发展过程中,指导训练学生掌握系统有序的历史知识链,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逻辑思维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辨证地看待资本主义国家的改革和内部调整
重点
虎门销烟
难点
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教学过程:(各项目标具体,细化)
【导】:
由导入框的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疑问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思考回答。在学生充分议论的情况下,教师加以归纳指出:英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为推销工业品和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而四处扩张,广阔的中国市场就成为它首选的对象。英国曾经采用外交、贸易等手段想打开中国的大门都未能遂心如意,后来发现从事毒品贸易可以牟取暴利。
指导学生看英国输入中国的鸦片激增表。
【学】:1.指导学生看自由阅读卡,联系现实生活中的吸毒现象和我国政府的禁毒决心,让学生思考讨论。
教师再概括归纳:鸦片是一种用罂粟汁熬制而成的麻醉毒品。人一旦吸食鸦片就不易戒除,一染上毒瘾,则使人倾家荡产,家破人亡。请同学朗读炮子谣,老师再解释含义。
教师请学生阅读动脑筋的问题,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加以归纳鸦片输入给中国社会造成哪几方面的危害;给中华民族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林则徐虎门销烟维护了中华民族利益:教师提出你将如何面对这因鸦片走私所带来的严重局势的问题。在学生充分讨论、各抒己见后,教师再归纳鸦片走私已严重危及清王朝的统治,所以道光帝派林则徐到广东禁烟。(讲清楚鸦片的危害,林则徐为何禁烟即不言而喻)
2.教师提问:这场战争是否因林则徐的禁烟引起的?引导学生讨论分析
教师指出打开中国市场是英国资产阶级的既定政策,这场战争是英国资产阶级保护鸦片贸易、推行殖民扩张政策的必然和继续,没有林则徐的禁烟,他们也是要这样做的,只是时间的早晚而已。
【议】:
林则徐采取了哪些禁烟措施?收到了什么效果?
展示升华
结合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请你分析一下,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什么危害?
【练】:反馈检测
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
在图中填上:
1.中英《南京条约》强迫中国开放的五处通商口岸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2.中英《南京条约》强迫割给英国的香港岛。
3.中英《南京条约》的签字地点南京。
作业:辅导书 第1课
板书:
第一课 鸦片战争
一.虎门硝烟 时间:地点:人
二.鸦片战争 时间:目的:结果
三 .中英《南京条约》 内容
课后反思:
年 月 日
鸦片战争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 解
虎门销烟和鸦片战争的概况
掌 握
虎门销烟的时间和意义,《南京条约》及其附件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
读图再现情景
看“虎门销烟浮雕”再现虎门销烟情景,知道鸦片输入的严重危害
整合教材分析
《南京条约》、《望厦条约》、《黄埔条约》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
讨论探索
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性质和影响
情感态度价 值 观
思想意识
使学生认识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认识鸦片的危害,从而自觉地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学习重点】
虎门销烟,《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其影响。
【学习难点】
分析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课前预习〗
〖学法指导〗
学法:阅读、讨论、探究。
〖教材助读〗
虎门销烟:1839年,林则徐
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的市场,掠夺原材料,倾销商品
时间:1840————1842
鸦片战争 主要国家:英国
结果:中国战败,双方签订了《南京条约》
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预习自测〗
1、 的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沉重的灾难。因此,清朝有见识的大臣 上书 ,要求严禁鸦片。
2、1839年,林则徐到达广州。他派人 , ,并强迫外商交出鸦片 斤。 月 日,开始在 海滩将收缴的鸦片销毁。
3、 年 月,英国舰队开到广东海面,进行挑衅, 爆发。
4、鸦片战争中,道光帝派直隶总督 与英军谈判,并将林则徐革职查办。 年初,英军占领 。后来英舰到达 ,清廷被迫派人向英军求和。
5、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英 。
6、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渐沦为 。鸦片战争是中国 的开端。
7、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是什么?
?
?
8、请分析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什么样的危害。
?
〖我的疑问〗
〖课内探究〗
〖学始于疑〗
1、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原因和危害。
2、林则徐采取了哪些禁烟措施?虎门销烟的意义如何?
3、有人说鸦片战争是由林则徐的禁烟引起的。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
〖质疑探究〗
材料一 :1816年,清朝嘉庆皇帝问大臣孙玉庭:“英国是否富强?”
孙玉庭答:“彼国大于西洋诸国,因此是强国;至于富嘛,是由于中国富彼才富,富不如中国。”嘉庆帝又问:“何以见得?”孙玉庭再答:“英国从中国买进茶叶,然后转手卖给其他小国。如果我们禁止茶叶出口,则英国会穷得没法活命。”随后,嘉庆帝:“哈哈哈哈……”孙玉庭:“嘿嘿嘿嘿……”
材料二 :军事上,明末清初已引进并使用西方大炮。但后来,为了使八旗兵弓马的“技术特长”不致失传,清政府废用大炮等武器,恢复大刀、长矛、弓箭等冷兵器。水兵仍使帆船,以致西方的火枪大炮到这时被看成了妖术,军舰则被视为怪物。在鸦片战争中,广州守将对付英国人用的是“驱邪”的马桶、秽物等。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原因。
〖当堂检测〗
1、鸦片战争博物馆以一杆折断的烟枪作为标志性建筑物。1839年6月,在广东虎门海滩,一位民族英雄下令销毁了收缴的110多万千克鸦片,取得了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这位民族
英雄是 (??)
?A、关天培?????B、左宗棠?????C、林则徐?????D、邓世昌
2、《南京条约》中最能体现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根本目的的条款是?(??)
?A、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B、赔款2100万元?
C、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D、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3、下列对鸦片战争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维护正当中英贸易的战争??????B、英国对中国的侵略战争
?C、争夺鸦片贸易市场的战争???? D、两种不同制度间的战争?
〖课后反思〗
〖课后训练〗
1、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A、林则徐下令中止中英贸易 B、虎门销烟激怒了侵略者
C、为打开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原料 D、为占香港为侵略据点
2、虎门销烟发生在( )
A、1839年6月 B、1840年6月 C、1841年1月 D、1842年8月
3、1840年,鸦片战争期间,清朝在位的皇帝是( )
A、乾隆 B、嘉庆 C、道光 D、咸丰
4、1841年5月,英军占领的是( )
A、香港 B、香港岛 C、 广州 D、南京
5、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 )
A、封建社会 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殖民地国家 D、资本主义社会
6、中国近代史开始于( )
A、 1839年 B、1840年 C、1848年 D、1851年
7、鸦片战争开始的标志是( )
A、1839年,清政府派林则徐去广东禁烟 B、1839年,林则徐在虎门销烟
C、1840年,英国舰队侵入广东海面 D、1840年,英军直达天津
8、下列不属于中国在《南京条约》中被迫开放的第一批通商口岸的是( )
A、南京 B、上海 C、广州 D、福州
9、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 )
A、中国开始遭受大规模的外来侵略 B、长期闭关锁国的状况被打破
C、民族矛盾取代了阶级矛盾 D、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
10、道光帝决定禁烟的根本原因是( )
A、为了继续推行闭关政策 B、鸦片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灾难
C、林则徐请求严禁鸦片 D、维护清朝的统治
第1课 鸦片战争
【目标呈现】
1.了解鸦片输入给中国带来的严重危害;记住虎门销烟时间、意义;
2.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性质、影响,记住鸦片战争爆发的时间;
3.掌握《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主要内容,指出其中规定的通商口岸。
【预习热身】
阅读教材正文,标注带数字的问题并勾划知识要点,填空处加双横线。带括号的问题进行补充。思考在预习后解决。
一、虎门销烟
(一)战前中英状况:
1.19世纪初, 清王朝已由盛转衰,_____ 统治危机四伏。_____ 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
思考:P2英国为什么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中国清王朝的落后及被侵略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2.正当的中英贸易中,中国长期处于_____的有利地位。
3.英国商人(鸦片走私目的):为_____(扭转对华贸易逆差)。
思考:你知道什么是出超吗?什么又是贸易逆差呢?
4.鸦片走私(给中华民族带来的危害:)使中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削弱。
思考: 这些危害可以从哪些角度理解?根据课文你还能举出(其他危害)吗?对此,你觉得有何(现实意义)?
(二)虎门销烟
1.时间:____年,林则徐在(地点):____销烟。
思考:鸦片的危害与林则徐禁烟有何(关系)?道光帝支持禁烟有何(目的)?
2.意义:沉重打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林则徐功绩:__________;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
二、鸦片战争
1.原因:为了打开_________和维护可耻的鸦片贸易。
思考:哪个是(根本原因)?哪个是(直接原因)?文中哪个词语看出?
2.____年鸦片战争年开始到1842年清政府被迫求和。
思考:P4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原因?鸦片战争是什么(性质)的战争?
(英国侵略中国分哪三步)?
三、中英《南京条约》
1.性质:中国近代史上____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2.主要内容:割______给英国;赔款2100万_____;开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货物进出口关税应由________。
思考:你能用更简洁的词来记住主要内容吗?
3.《南京条约》附件获得:“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在通商口岸租地造屋等特权。
思考:这些条约的内容和获得的特权对中国社会有何影响?
4.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严重破坏了____________。_________开始解体。
中国开始沦为____________社会。____________ 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思考:对此,你可以从哪些角度理解这些影响?
【点拨释疑】
一、虎门销烟
材料:“当鸦片未盛行之时,吸食者不过害及其身,故杖徙已足蔽辜。迨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林文忠公政书》乙集
根据材料回答
1.p7学习测评2中问题.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内容说说鸦片走私给中国带来哪些危害?
二、鸦片战争
1.读P5《鸦片战争形势图》画出五处通商口岸示意图并说说自己巧记的方法和同学交流。
2.上左图人物是谁?说说他的历史功绩。上右图浮雕为何放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底座的第一幅?
【达标检测】
1.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A.林则徐到广州禁烟 B.为了打开中国大门
C.维护可耻的鸦片贸易 D.扭转对华贸易逆差
2.“弱国无外交”是中国近代中国屈辱的历史给我们的警示。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 )
A.中俄《尼布楚条约》 B.中英《南京条约》
C.中英《天津条约》 D.中法《黄埔条约》
3.“竹枪一杆,打得妻离子散,未闻炮声震天;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廊,不见烟火冲。这副对联反映了中国近代哪一事件对中国人民的危害 (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鸦片输入 D.烟草输入
4.在《南京条约》里割出去的香港部分是( )
A.九龙半岛 B.新界 C.香港岛 D.整个香港地区
5.P7学习测评1.
【盘点提升】
说说《南京条约》及附件的内容和鸦片战争的影响。
鸦片战争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和认识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严重危害,并由此发动侵略中国战争的基本史实。掌握林则徐维护中华民族利益,进行虎门销烟的壮举。认识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通过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和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史实,认识资本主义发家史的肮脏和血腥,揭露资产阶级道德的虚伪和唯利是图的本质。学习林则徐虎门销烟、维护中华民族利益和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记取鸦片战争“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感。
重点难点
本课主要叙述中国是怎样从一个政治上主权独立、领土完整,经济上自给自足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的过程。重点掌握两大板块、六个问题:一是林则徐虎门销烟:1.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向中国走私鸦片。2.鸦片走私给中国社会带来严重危害。3.林则徐虎门销烟,维护中华民族利益。二是中英《南京条约》:1.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2.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3.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难点是怎样理解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首先明确半殖民地的含义是形式上独立,但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受帝国主义控制和压迫的国家。半封建社会的含义是原有封建经济遭到破坏,资本主义有了一定成分,但仍保持着封建剥削制度。而后依据中英《南京条约》内容引导学生讨论分析,认识条约签订后,中国虽然是形式上独立的国家,但其独立自主的政治已开始受到外来的干预;以自然经济为特征的封建社会也受到外来资本主义的冲击,已不是完整的封建社会,因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教学过程中还应注意到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是有一个发展过程的,《南京条约》的签订,仅仅是开始而已,不要因此造成认识上的错误。
学法指导
1.指导学生阅读课本插图、史料、自由阅读卡,学会从历史材料中获取历史知识的方法。
2.结合时代背景、学习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学会分析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3.从鸦片战争的原因、经过、结果、影响的发展过程中,指导训练学生掌握系统有序的历史知识链,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逻辑思维习惯。
4.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和分析《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给中国社会的影响,培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判断问题的能力。
教法过程:
1.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向中国走私鸦片:首先由导入框的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疑问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思考回答。在学生充分议论的情况下,教师加以归纳指出:英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为推销工业品和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而四处扩张,广阔的中国市场就成为它首选的对象。英国曾经采用外交、贸易等手段想打开中国的大门都未能遂心如意,后来发现从事毒品贸易可以牟取暴利。(当时拥有鸦片专卖权的英国东印度公司,其鸦片每箱成本200多卢比,1817年在市场上的拍卖价为1785卢比,在中国的卖价为2618卢比,差额833卢比,折合银元400元或白银280多两。)于是英国积极向中国走私鸦片。指导学生看英国输入中国的鸦片激增表。
2.鸦片走私给中国社会带来严重危害。指导学生看自由阅读卡,联系现实生活中的吸毒现象和我国政府的禁毒决心,让学生思考讨论。教师再概括归纳:鸦片是一种用罂粟汁熬制而成的麻醉毒品。人一旦吸食鸦片就不易戒除,一染上毒瘾,则使人倾家荡产,家破人亡。请同学朗读炮子谣,老师再解释含义。引用英国第一任印度总督哈斯丁斯在1773年的宣称:“鸦片不是生活必需品,而是一种有害的奢侈品,除仅仅为对外贸易的目的外,它是不被容许的,明智的政府应该严格地限制鸦片的国内消耗。”在这里,英国资产阶级认为鸦片有害,应严格限制国内消耗;而一方面为了获取巨额利润而鼓励外销。这一目的彻底暴露了英国资产阶级的无耻和伪善,认识了资本主义发家史的肮脏和血腥。马克思曾引用英国史学家蒙哥马利马丁的话来痛斥鸦片贸易的罪恶:“鸦片贸易比奴隶贸易更残酷,因为鸦片贩子在腐蚀、败坏和毁灭了不幸的罪人的精神世界,还折磨他们的肉体。”马克思一针见血地指出:非法的鸦片贸易年年靠摧残人命和败坏道德来充实英国国库。教师请学生阅读动脑筋的问题,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加以归纳鸦片输入给中国社会造成哪几方面的危害;给中华民族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3.林则徐虎门销烟维护了中华民族利益:教师提出你将如何面对这因鸦片走私所带来的严重局势的问题。在学生充分讨论、各抒己见后,教师再归纳鸦片走私已严重危及清王朝的统治,所以道光帝派林则徐到广东禁烟。(讲清楚鸦片的危害,林则徐为何禁烟即不言而喻)
教师提问:林则徐采取了哪些禁烟措施?收到了什么效果?学生回答后老师进一步提出:采取了严厉有效的措施,并将缴获的230多万斤鸦片在虎门海滩销毁。注意提醒学生,销烟是采用化学反应的方式方法进行,并非烧烟。教师还可指出,当时外国人并不完全相信林则徐真要禁烟,他们想林则徐这次要发大财了。但他们在仔细观察整个销烟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发现其紧张有序、滴水不漏的组织措施,根本使人无机可乘,他们的想法太天真了。林则徐卓越的组织才能和高尚的人格精神让这些外国人心悦诚服,赞叹不已。虎门销烟维护了中华民族利益,表现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罗瑞卿大将参观虎门时说过:“中国近代史就是在这儿首先开始了抵御帝国主义的侵略,到了虎门就能知道什么是中华民族精神。”
4.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教师指出,林则徐虎门销烟打击了鸦片贩子的嚣张气焰,挫败了英国用鸦片打开中国大门的美梦。他们决心发动侵略战争,用大炮轰开中国的大门。教师提问:这场战争是否因林则徐的禁烟引起的?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引用德国近代著名军事学家克劳塞维茨“战争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的名言,指出打开中国市场是英国资产阶级的既定政策,这场战争是英国资产阶级保护鸦片贸易、推行殖民扩张政策的必然和继续,没有林则徐的禁烟,他们也是要这样做的,只是时间的早晚而已。由于这场战争是因鸦片走私引起的,所以马克思说:“英国用大炮强迫中国接受一种名叫鸦片的麻醉剂”,因此,这场战争就被称为鸦片战争。
5.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让学生阅读课本回答,这场战争的结局如何?以清政府战败的原因作为小讨论的主题,让学生有自主学习、自由发挥、自我表现的机会。在此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看鸦片战争示意图,讲述鸦片战争的两个阶段:一是攻广州、陷定海、逼天津,道光帝将林则徐撤职查办;二是占香港、进吴淞、到南京,清政府被迫签订城下之盟。再归纳提示:由于清王朝入主中原后,采取闭关锁国政策,失去了通过对外经济文化交往来发展生产力、提高综合国力的机遇,却造成了固步自封、愚昧落后、夜郎自大的心理,结果“落后就要挨打”,在战争中吃了败仗。尽管中国所进行的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尽管有关天培这样的爱国将土的英勇抵抗,但仍然挽回不了失败的结局,腐败的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
6.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教师提示,什么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让学生阅读《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指导学生看割让香港岛示意图。引导学生将条约的主要内容归纳为割地、赔款、通商六个字。再与学生交流讨论、分析,得出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论。中国人民开始了反对外来侵略、反对本国封建主义的斗争,鸦片战争就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
在图中填上:
1.中英《南京条约》强迫中国开放的五处通商口岸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2.中英《南京条约》强迫割给英国的香港岛。
3.中英《南京条约》的签字地点南京。
练一练
结合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请你分析一下,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什么危害?
活动与探究
1.小讨论:中国为什么会在鸦片战争中失败?
教学后记:
第1课 鸦片战争
教材分析
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使中国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课首先重点介绍了虎门销烟,由此介绍了鸦片战争,然后又重点介绍了《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影响,比较清晰全面地介绍鸦片战争的相关内容
学情分析
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还是比较浓厚的,学生对腐败的清政府比较了解,上学期我们已经学习过。对于鸦片,比较好奇;对于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创伤,会使学生油然而生一种爱国主义思想。难处比较大的地方,就是《南京条约》及附件带来的一些具体影响,学生理解可能有些难度,这就需要选择灵活的教法
教学目标
一、识记和理解
了解鸦片输入给中国带来的严重危害;记住虎门销烟的时间及意义;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记住鸦片战争爆发的时间;掌握《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二、能力与方法
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比较战前西方资本主义迅速崛起和中国封建社会走向衰落的情况,分析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南京条约》内容给中国社会带来的严重影响,提高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在讨论鸦片输入的危害、总结中国在鸦片战争中战败的原因、分析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比较战前的中国与世界,了解迅速发展中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掠夺原料和倾销商品,怎样把侵略矛头指向正在走向腐朽没落的中国。使学生认识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从而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通过揭露鸦片贸易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严重危害, 认识作为毒品对吸食者身心带来的巨大痛苦和伤害,从而自觉地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通过分析鸦片战争的影响 ,使学生认识和牢记西方列强的侵略跟中华民族带来的灾难和痛苦,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感。
教学重点
虎门销烟,《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其影响
教学难点
分析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相关考点
《南京条约》
教学方法
讨论法、归纳法、情景展示法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目的
导入:简要介绍中国近代史的范围以及中国近代史的特点,然后强调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
认真听讲
简要了解中国近代史
P2想想:英国为什么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
英国——商品市场、原料产地
(头号资本主义强国)
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
(落后)
为介绍鸦片战争作铺垫
一、林则徐虎门销烟
1、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
2、鸦片输入的危害
阅读课本
P3
师:针对鸦片危害,怎么办呢?请大家阅读P3林则徐上书道光帝的奏折
林则徐上书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读书
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活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虎门销烟
结果怎么样?
原因?
请问:虎门销烟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阅读课本
胜利
1.皇帝和一些官员支持
2.林则徐的正确领导,禁烟的态度坚决
3.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
P4
培养归纳问题能力
思考: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分别是什么?
直接原因:
根本原因:
虎门销烟,无利可图
为了寻找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打开中国大门,扩大在华侵略权益,发展资本主义。
承上启下
二、英国发动鸦片战争
1、鸦片战争的爆发和经过
讨论: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
学生看图
清王朝的政治腐败
培养识图能力
中英《南京条约》
1、中英《南京条约》签订
2、《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1842年8月
内容
危害
割地:香港岛
严重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
赔款:2100万银元
清政府财政困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开放五口通商
中国东南门户洞开,便利外国侵略者向中国输出商品和掠夺原材料
协定关税
严重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便利了侵略者对中国的经济掠夺
讨论:《南京条约》中最能体现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根本目的的是哪一条款?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允许英国在通商口岸派驻领事。
3、鸦片战争的影响
《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严重破坏了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中国逐渐成为外国资本主义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封建经济开始解体。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有人说,如果没有虎门销烟,英国就不会发动对中国的战争。请问:这种观点是否正确?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即使没有虎门销烟,英国也会对中国发动战争,这是蓄谋已久的,在发展资本主义的过程中,英国急需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而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就是他们所要寻找的这块肥肉;而且,当时的中国非常落后。所以,英国发动对中国的战争是必然的。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板 书 设 计
第1课 鸦片战争
虎门销烟
(鸦片的危害②历史意义(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
2、鸦片战争
(时间(经过(失败原因
《南京条约》
(时间(内容(影响
第1课 ?鸦片战争
教学目标
一、识记和理解
认识鸦片输入给中国带来的严重危害;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记住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时间和鸦片战争爆发的时间;理解虎门销烟的历史意义;掌握《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主要内容。
二、能力和方法
培养学生从文字材料或图片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把中国史放到世界范围去思考,初步培养从宏观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探讨鸦片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引导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带来的危害。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深刻认识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的严重影响;牢记列强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的痛苦和灾难,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并进一步认识到增强国力、实现民族振兴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虎门销烟;《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其影响。
二、难点:鸦片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深重灾难;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鸦片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的危害。
课型
新课。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讲述法、发现法、讨论法。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具
视频、图表、资料、抢答题。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课件展示:罂粟花-罂粟果-鸦片的图片)
教师:鲜花与侵略战争本来是美与丑的对立,可是有这么一场侵略战争却与鲜花有着密切的联系。历史是那样的沉重:具有悠久灿烂文明的中国竟曾被这看似柔美的花撼动了根基。英国侵略者利用这花的果实提炼罪恶的鸦片,大肆侵略我国,并进而发动了罪恶的战争!
(课件展示:本节课课题。)
????学习新课:
先让我们把目光拉回到100多年前,去看看那时的世界……
(视频展示:鸦片战争前的东西方情况。)
教师:19世纪前期的西方和中国,泾渭分明,截然不同。短片一开始介绍的西方世界给大家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与此同时,清王朝又是怎样的状况呢?
(学生回答。)
教师:的确,西方蒸蒸日上,向外扩张。清朝江河日下,落后封闭。当时西方资本主义最发达的英国早就盯上了中国这块肥肉,处心积虑想扩张自己在中国的势力,但结果怎样呢?请看图示:
(课件展示:中英贸易对比图示)
教师:这是中英两国之间进行的长期合法贸易的比较图。从图中你发现:中国在中英合法贸易中处于怎样的地位?
(学生回答。)
教师:通常我们把这种在一段时期的贸易过程中,中国占优势的现象称为中国“出超”。什么是“出超”?请大家齐声朗读课本第二页下面的注释。
(学生朗读:“出超”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外贸出口总值超过进口总值。反之则称为“入超”。)
教师:让英国人料想不到的是:在同清朝进行的正当合法的贸易中,他们没有占到丝毫便宜。于是英国人开始丧心病狂地向中国大肆走私鸦片。再请看图示:英国猖獗的鸦片走私使中英贸易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学生回答。)
教师:显然,鸦片大量进入中国,数量甚至超过了合法商品。英国在合法贸易中的不利局面得以扭转。当英国鸦片贩子手捧白花花的银两时,中华民族却跌入了苦难的深渊。请大家看看课本第三页相关的文字图片以及我们给出的附加材料。(课件展示:鸦片输入量猛增、吸食人口数量大增、鸦片摧残人的灵魂三段材料。)
(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讨论鸦片输入带来的危害,在讨论的基础上派代表发言交流。)
教师总结鸦片输入的危害:经济上,加重劳动人民负担;政治上,清朝统治者更加腐败;军事上,军队战斗力削弱;社会生活方面,吸食者身心受到摧残,社会风俗沦丧。总之,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灾难。
教师:鸦片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这让我们今天看到后都感到痛心疾首!那么在当时有没有人和我们有相同的感受呢?
教师:请看!清朝著名官员林则徐给道光皇帝的上书。林则徐怀着一种怎样的心情写下这份奏折?我们请一位同学饱含感情的为大家朗诵一下。
(学生朗读。)
教师:太棒了!请大家翻到课本第7页,思考学习测评第二题。
教师:哪位同学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思考结果呢?请举手!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当点拨。)
教师:道光帝为了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到广东查禁鸦片。林则徐到达广州后采取果断的措施,收缴英美商人110多万公斤的鸦片,于1839年6月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虎门销烟。下面就让我们一块去感受那振奋人心的场面吧!
(视频展示:虎门销烟。)
教师:虎门销烟的历史镌刻在了人民英雄纪念碑上,更将牢牢铭记在你我的心中。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点燃了中国人心中沸腾的爱国之火,也激起了炎黄子孙团结御侮的坚强斗志!林则徐不愧为是中华民族的英雄!
当虎门销烟的消息传回英国后,英国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因为这场战争与鸦片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历史上称之为“鸦片战争”。可是,英国发动这场侵华战争的原因,难道仅仅是为了维护可耻的鸦片贸易吗?
????教师:完成了工业革命的英国急需原料和市场。中国地大物博,但又落后腐朽。所以英国开始把中国定为自己掠夺的对象。于是,我们知道了,英国发动这场侵华战争的直接原因是为了维护可耻的鸦片走私,而根本原因在于打开中国大门,变中国为其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这场战争从1840年6月英军封锁珠江口开始,到1842年8月英国军舰兵临南京江面,清政府屈辱求和,战争结束。这持续了两年多的战争,就这么以中国的失败而结束了。请大家结合战争形势图和你们了解到的有关战争方面的知识,我们来讨论这样一个问题:当时的中国有没有取胜的机会呢?
(课件展示:《鸦片战争形势图》。)
(学生讨论。)
教师:通过讨论,我们知道,虽然清政府在当时也占有一些有利条件,但这些有利条件都没能发挥作用,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清政府太腐败了!不管我们有多少象关天培一样的爱国官兵在进行着殊死抵抗,不管我们占有着多大的地利优势,但是政府的腐败导致了整个战争的失败。战败的清政府只能被迫于1842年8月和英国侵略者在南京签订《南京条约》。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课件展示条款内容及《鸦片战争形势图》。)
教师:中英《南京条约》主要有4点内容,请看:
1.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教师强调香港岛的名称和位置,指出和今天香港地区的区别。)严重损害了中国的领土主权。
2.赔款:赔2100万银元。(强调单位是银元。)加重了人民负担。
3.开埠通商: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允许英国派驻领事。(通过识图,强调五个通商口岸的名称和地理分布位置的特点,指明位于东南沿海地区。)侵略势力遍及东南沿海地区。
4.协商关税:中国征收英商货物进出口关税应由两国协商。(强调协商关税只会对西方列强有利。通过协商关税,清朝的关税只会越来越低。)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关税主权。
教师:以上是通过中英《南京条约》英国获得的四项特权,但是侵略者还不满足,于1843年又强迫清政府签订《虎门条约》,从而获得了另外三大特权: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造屋、永久居住等特权。
(课件展示条款内容。)
教师:请大家结合课本第六页的有关介绍,去了解这三项特权是什么意思。看完后,针对不懂的地方,同学们可以自由提问,并互做解答。
(学生提问,请其他同学解答,如没能解答正确,老师再点拨。)
教师:《南京条约》签订后,美、法两国眼红了,他们趁火打劫,于1844年强迫清政府分别签订了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他们不但取得了英国获得的除割地、赔款以外的一切特权,还进一步扩大了侵略权益。随后,葡萄牙、比利时、瑞典、挪威、荷兰、西班牙、普鲁士、丹麦等西方国家纷纷要求“共同分享”侵略权益。清政府抱定“一视同仁”的政策,与侵略者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巩固新课:
为了加深对上述条款的理解,我们来进行一组问题抢答。规则如下:当老师给出题目并发出抢答信息后,大家举手抢答。请看屏幕:
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下列情况哪些可能出现在1844年底?请大家注意:时间是1844年底。
1.英国在香港岛驻军。??
(可能。《南京条约》规定:英国割占了香港岛。)
2.英国向重庆派驻领事。
(不可能。《南京条约》中开放的通商口岸没有重庆。)
3.一对法国夫妇定居宁波。
(可能。《南京条约》规定:宁波被开设为通商口岸,并且由于法国和清政府签订了《黄埔条约》,所以也获得了可以在通商口岸永久居住的特权。)
4.清政府向运到中国的英国棉布征收高额关税。
(不可能。《南京条约》规定:清政府要和英国协商关税,失去关税自主权,关税只会越来越低,不会很高。)
????教师:鸦片战争后,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开始遭到破坏,那句“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古语竟然成为当时清王朝尴尬处境的体现。中国开始成为外国资本主义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走向,它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国屈辱的开始。让我们记住1840年,汉唐盛世已经成为过去。让我们记住1840,中国在那时重重的跌了一跤!
但失败并不可怕!一个人一生中不可能不栽跟头,一个民族在历史上也可能会有失败。有过失败的民族仍有机会再度辉煌,关键在于失败后的奋发……
?
教学后记
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鸦片战争》这堂课通过大量的历史材料,提供给学生丰富的历史信息,引导学生通过自主的探究学习,主动地学习。这堂课不追求课堂教学形式的花样繁多,是一种常规的课堂教学实践。
由于“鸦片战争”这段历史距离学生比较遥远,学生缺少直观的感受,我针对学生心理,通过历史图片、音像资料等来再现历史场景,介绍历史事件,自始至终紧紧抓住学生情绪,让学生情绪随着历史发展而跌宕起伏。并多处设计带有浓烈情感价值的问题进行情感教育。例如:在学习鸦片输入的危害时,通过设计情景再现:“你将会看到鸦片泛滥的清朝在镜头中会出现哪些景象?请续写下面的片段:我感到……,因为我看到了……”通过教学,让学生深刻感受到了鸦片这种毒品的巨大危害;激发学生对英国鸦片贩子的愤怒之情,对毒品的仇恨之情。
此外,我通过大量充满激情的语言感染学生,以达到情感熏陶及情感教育的目的。例如:在感受完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那激动人心的场面后,我深情歌颂:“虎门销烟的历史镌刻在了人民英雄纪念碑上,更将牢牢铭记在你我的心中。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他领导的禁烟运动,点燃了中国人心中沸腾的爱国之火,也激起了炎黄子孙团结御辱的坚强斗志!林则徐不愧为是中华民族的英雄!”又如,在通过抢答练习题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清政府被迫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深重灾难后,我带着沉痛的心情讲述:“那句‘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古语竟然成了鸦片战争后清王朝尴尬处境的体现。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开始遭到破坏,中国开始成为外国资本主义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走向,它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
课件20张PPT。第1课 鸦片战争鸦片战争前中英正当贸易情况表价值单位:银两中国英国茶叶、生丝、瓷器(很畅销)呢绒、布匹(很难卖出去 )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数量激增表4000788912576203313544540200吸毒人数:200万/35年
掠夺财富:3—4亿元/40年里英国的走私船东印度公司的鸦片仓库吸食鸦片的中国人动脑筋请你把鸦片对中国的危害归纳成几条,写出来。看谁写得多哦。1、白银大量外流,严重影响清政府的财政,加重了农民的负担。
2、官僚、地主、军官、士兵吸食鸦片,使清朝政治更加腐败,军队的战斗力进一步削弱。 鸦片输入对中国的危害“(鸦片)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林则徐上道光帝奏折节选
1839年 林则徐 广州虎门销烟虎门销烟(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局部)6月26日国际禁毒日想一想: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假如没有虎门销烟,会不会爆发鸦片战争?
鸦片商品炮舰根本原因(目的):打开中国大门,开辟市场导火线(直接原因):林则徐虎门销烟鸦片战争形势图1840年1841-1842年英军入侵的时间和路线鸦片战争的经过鸦片战争海战图鸦片战争时期清军使用的竹制火铳鸦片战争时期装备齐全的清军鸦片战争中英军使用的部分陆军装备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时的情景中英《南京条约》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割地:香港岛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五口通商协定关税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 允许英国人在通商口
岸租地建屋,永久居住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便利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侵入 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使中国成为西方国家争相宰割的对象 严重侵犯中国主权中英《 南 京 条 约 》及其附件简表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有何影响?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地主阶级与农民
阶级的矛盾中华民族与资本主义列强的矛盾
人民大众与封建主义的矛盾反对本国封建统治既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
又反对本国封建统治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开端(1840年)启示:落后就要挨打!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示意图香港岛1997年7月1日回复香港行使主权2100万银元约合清政府全年财政收入的1/31个银元约合0.73两白银相当于1533万两白银广州福州厦门宁波鸦片战争形势图上海课件56张PPT。第1课 鸦片战争 第一学习主题 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1.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
2.简述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1.虎门销烟2.鸦片战争3.中英《南京条约》 中国近代史从鸦片战争(1840)开始到新中国成立(1949)为止,包括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中国人民的革命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抵抗侵略的抗争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打倒帝国主义以实现民族解放、打倒封建主义以实现人民富强的斗争史。鸦片是什么东西?罂粟花罂粟果鸦片一、虎门销烟吸食鸦片 英国人眼中的鸦片 1773年,英国第一任印度总督哈斯哈丁曾说:“鸦片不是生命的必需品,而是一种有害的奢侈品,除仅仅以对外贸易为目的外,它是不被容许的,明智的政府应该严格地限制鸦片的国内消耗。” ——资本家的虚伪 英国为什么要选用鸦片向中国走私呢? ?1.鸦片战争前的国内外形式 殖民扩张 鸦片战争前中英基本情况对比封建专制,政治腐败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落后的自然经济财政拮据完成了工业革命
商品经济发达装备陈旧,国防废弛船坚炮利封建统治危机四伏资本主义迅速崛起闭关自守,愚昧无知 中英交战两年了,道光帝还不知道英国在何方. 他派人审问英俘,竟提出这样的问题:“究竟该国地方周围几许?到回疆有无旱路可通?与俄罗斯是否接壤?”
两江总督牛鉴对英国的火轮船,开始“疑其轮系用牛拉”,而有人将实情相告,仍然疑信未决,直到亲眼见到“火轮机关”,才叹而信之。 英国东印度公司,成立于1600年。它是英国对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进行经济掠夺,推进殖民事业的机构。 1834年9月,英舰向虎门炮台挑衅。 小资料:1829年,柏金汉(英国资产阶级代表)公开演说:“中国有庞大的人口,其人富有积极的消费的性格,如果把那个国家的市场开放给自由贸易商人,则英国货物在那个市场上的销量将比其余全部世界的总销量还要大。”
此材料充分说明英国资产阶级急于打开中国市场,销售货物。然而,当时正当的中英贸易状况又是如何的呢?资料一:19世纪上半期中英经济发展形态(2)中英贸易状况资料二:中英正当贸易状况出超:又叫贸易顺差,即出口额>进口额
入超:又叫贸易逆差,即出口额<进口额你知道吗? ?英国资产阶级是如何改变这种状况的?走私鸦片中国英国呢绒、布匹(很难卖出去)茶叶、生丝、瓷器(很畅销)结 果许多白银流入中国英国输入中国的鸦片激增 东印度公司的鸦片仓库1799年-1839年英国输入中国鸦片激增图(3)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 材料一:由于鸦片的进口而“漏银”,“以中国有用之财,填海外无穷之壑,此害人之物,渐成病国之忧。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臣不知伊于胡底。”
——引自黄爵滋的奏疏(4)鸦片走私给中国带来的危害 材料二:从吸食者来说。“其初不过纨绔子弟,习为浮靡”,“嗣后上自官府缙绅,下至工商优隶,以及妇女、僧尼、道士、随在吸食,置办烟具,为市日中。”
——引自黄爵滋的奏疏
材料三:请君莫畏大炮子,百炮才闻几人死?请君莫畏火箭烧,彻夜才烧二三里。我所闻者鸦片烟,杀人不计亿万千!君知炮打肢体裂,不知吃烟肠胃皆熬煎;君知火箭破产业,不知买烟费尽囊中钱。
——《炮子谣》 1.白银外流,造成财政危机。
2.银价上涨,造成“银贵钱贱”。
3.腐蚀统治机构,清政府更加腐败。
4.毒害民众身心,削弱军队战斗力。
5.民风日下,社会萧条,滋生罪恶。动脑筋 结合影片和材料,请你把鸦片对中国的危害归纳成几条,写出来。看谁写得多哦。 鸦片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如此深重的灾难,面对这种灾难,中国应该怎么办?(5)林则徐虎门销烟销烟池遗址 讲述虎门销烟的故事 林则徐纪念碑 纪念碑矗立在广东沙角炮台下、濒海操场上。该纪念碑为纪念民族英雄林则徐的丰功伟绩而立。建于新中国成立之前,碑名是由当时广东省主席陈铭枢所题。美国纽约林则徐铜像 由美国林则徐基金会于1997年树立,在纽约市华埠[bù]中心。由厦门大学艺术教育学院副院长李维汜[sì]设计。是屹[yì]立于西方的第一尊世界禁毒先驱的铜像。 联系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和当今毒品对社会、家庭所造成的危害,谈谈为什么要远离毒品。史料一:中国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这种机会也许不会再来,是不可能轻易放过的。
——《安得鲁· 韩德森致拉本特函》二、鸦片战争 1. 鸦片战争原因 史料二 :“(虎门销烟)把能给我们大英帝国带来无限利益的大批的商品,全部给予销毁!这是我大英帝国的奇耻大辱!我要求议会批准政府派遣远征军去惩罚那个极其野蛮的国家!要狠狠地教训它!要迫使它开放更多的港口,要保护我们天经地义的合法贸易!”
——英国外相巴麦尊在议会上发表的讲话史料三 “当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危机加剧的时候,战争果然就到来了。”
——英国历史学家马士
阅读以上史料后,很多人认为“林则徐不禁烟,英国人就不会发动鸦片战争,因此是禁烟运动引起了鸦片战争” 。你认为这一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根本原因:打开中国市场直接原因:禁烟运动透过现象看本质性质将中国变为其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即将中国沦为它的殖民地.英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迫切需要大量的原料和广阔的市场 中国: 国力衰弱,地大物博,人口众多英国:非正义的侵略战争
中国:反侵略的自卫战争第一阶段 1840年6月——1841年5月道光帝将林则徐撤职查办。攻广州陷定海逼天津(2)战争经过第二阶段 1841年6月——1842年8月占香港进吴淞
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
约》到南京清朝水师船只清朝水师旧式帅船清朝水师旧式炮船清军使用的竹制火铳(chòng)英舰侵略广州 1840年6月,英舰进犯广州,林则徐团结军民将其击退。英军见无隙可乘,就北上进攻厦门,又被厦门守军打退,遂转攻舟山群岛的定海。1841年9月英军攻打定海和舟山。该图为英国随军画师所绘制。英军攻打定海和舟山1842年7月21日英军攻打镇江城。该图为英国随军画师所绘制。英军攻打镇江城1.客观原因——英国综合国力强大
鸦片战争时,英国已完成工业革命,处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生产力发达,制度先进,军备优良,战争准备充分。中国为什么在鸦片战争中失败? 2.主观原因——清王朝的腐朽落后:
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末期,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军备废弛、战争领导者清朝统治集团战和不定、作战组织指挥不力。3.根本原因——中国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无法抵抗新兴发展的资本主义。落后就要挨打!鸦片战争的启示 ?《南京条约》签订时的情景 1842.8中英双方代表签订《南京条约》三、中英《南京条约》 《南京条约》的内容可归纳为四点,请同学们根据课本内容归纳出来。割地赔款通商议税2100万元破坏领土和主权的完整加重负担
激化矛盾便利商品输出和原料掠夺,自然经济逐渐解体破坏关税主权,便利倾销开放五口香港岛协定关税割香港岛五口通商 1843年10月8日,英国又强迫清政府签订《虎门条约》和《中英五口通商章程》作为《南京条约》的补充 。1. “领事裁判权”2. “片面最惠国待遇”3. “在通商口岸租地建屋居住”……《虎门条约》和《中英五口通商章程》中美《望厦条约》签订之地——澳门望厦村普济禅院 1844年7月3日,美国专使顾盛以战争相威胁,强迫两广总督耆英在澳门望厦村签订《望厦条约》(《中美五口贸易章程》)。这是美国侵略中国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条约规定美国享受英国在《南京条约》和附件中的各种特权,还扩大了领事裁判权。中法《黄埔条约》抄件(局部) 1844年(道光二十四年)10月24日,法国专使剌[là]萼尼与清两广总督耆英在停泊广州黄埔的法舰阿吉默特号上签订《中法五口贸易章程》,即《黄埔条约》。 《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严重破坏了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中国逐渐成为外国资本主义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封建经济开始解体。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的影响:半殖民地半封建:
半殖民地是指名义上、形式上独立,但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受到列强控制和压迫,丧失部分主权。半封建是指原有的封建经济遭到破坏,有了一定资本主义成分,但仍保持着封建剥削制度。英国
(资本主义强国)中国
(落后的封建王朝)走私鸦片挑起战争虎门销烟战败求和《南京条约》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正当贸易1.18、19世纪,英国通过向清朝走私鸦片赚取暴利。促使
道光皇帝下令禁烟的根本原因是( )
A.白银的大量流失
B.由于吸食鸦片,士兵战斗力低下
C.鸦片走私危及清朝统治
D.林则徐诚恳的建议CC2.(2010·达州中考)国际社会把每年6月3日定为国际禁烟纪念日,以此纪念林则徐销烟的壮举。与此壮举相关的地点是( )
A.南京 B.上海
C.虎门 D.厦门3.帝国主义的炮声,惊醒了古老的中华帝国的迷梦,中华民
族的屈辱史——中国近代史开始了。“帝国主义的炮声”指
的是哪一帝国主义国家( )
A.英国 B.法国 C.俄国 D.日本 A
4.(2010·聊城学业考试)右边是
某同学整理的“南京条约”资料卡
片。卡片中表述错误的是条约的( )
A.签订时间 B.签订地点
C.内容 D.危害C5.(2010·潍坊学业考试)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关闭已久
的大门,被称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其主要依据是( )
A.中国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漩涡
B.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C.民族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
D.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D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 课件59张PPT。 虎门销烟
鸦片战争
中英《南京条约》
课堂小结第一学习主题 第1课
鸦片战争导入人民英雄纪念碑
毛泽东题词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之一——虎门销烟 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中心矗立着雄伟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人民英雄纪念碑是为了纪念近代以来的民族英雄而建立。纪念碑位于天安门广场正中央,1952年根据梁思成的设计方案动土修建。碑高37.94米,碑基3000多平方米,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纪念碑。
在纪念碑的基座,镶嵌着八块石雕,反映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抗争的八个历史性场面。其中第一座反映的历史事件就是虎门销烟。浮雕上,愤怒的群众正在把一箱箱毒害中国人民的鸦片运到海边,倾倒在放有石灰的坑里销毁,一股股浓烟从石灰池上升起。人群后面,有炮台和千百只待发的战船,准备随时还击英帝国主义的挑衅。 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的伟大的爱国壮举。英国发动的罪恶的鸦片战争,揭开了近代中国屈辱挨打历史的第一页。
从此,中国人民开始了艰苦卓绝的反侵略反封建斗争。
你知道林则徐为什么要领导禁烟运动吗?《南京条约》的签订对近代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林文忠公像虎门销烟资本主义迅速崛起封建统治危机四伏结论殖民扩张闭关自守外交船坚炮利装备陈旧 军纪败坏军事工业革命接近尾声
商品经济发达落后的自然经济
财政入不敷出经济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封建主义日趋腐败政治英 国中 国鸦片战争前中英基本情况对比(背景)鸦片输入前正常中英贸易情况中国
(茶叶、丝织品)英国
(毛、棉织品)畅销滞销出超入超出超:指一定时期内,外贸出口总值超过进口总值。反之则称为入超。中国茶叶出口东印度公司在英国伦敦的大楼 东印度公司成立于1600年,是英国在亚洲推行殖民政策的工具,拥有从好望角到东方的贸易垄断权。18世纪末开始,东印度公司发现鸦片贸易可以牟取暴利,便强迫孟加拉农民种植鸦片,并垄断鸦片贸易,用走私的方法,将鸦片大量运送到中国,从中攫取巨额利润。 17世纪,吸食鸦片的方法从南洋传入中国,吸食者日众,鸦片进口猛增,引起中国白银大量外流,并严重危害吸食者健康。1729年,清政府下令禁止吸食鸦片,1796年禁止鸦片进口和种植。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印度设立的鸦片储藏库 英美等国的鸦片贩子不顾清政府的禁令,把鸦片偷运进中国。这是1839年停泊在广东珠江伶仃洋的英国鸦片趸船。英国鸦片趸[dǔn]船该图为英国随军画师所绘制,反映的是英国运载鸦片的船只卸载鸦片的情形。卸载鸦片的情形炮子谣(节选)
陈澧[lǐ]
请君莫畏大炮子,百炮才闻几个死?请君莫畏火箭烧,彻夜才烧二三里。我所畏者鸦片烟,杀人不计亿万千。君知炮打肢体裂,不知吃烟肠胃皆熬煎。君知火烧破产业,不知买烟费尽囊中钱。呜呼!太平无事吃鸦片,有事何必怕炮怕火箭?中国人在烟馆中吸食鸦片 鸦片战争前夕,中国的一些城镇烟馆林立,许多中国人在烟馆中吸食鸦片。鸦片含有大量的吗啡和尼古丁,毒性很大,非常容易上瘾,而且很难戒除,使人体力渐衰,精力消耗,意志萎靡,直到丧失生命。吸食鸦片的人列强鸦片输入与中国白银外流表势将胥天下之编氓丁壮,尽为萎靡不振之徒。
——《筹办夷务始末》(道光朝)经济上:白银大量外流,严重影响清政府的财政,加重了农民的负担。政治上:清朝统治者更加腐败。军事上:军队战斗力削弱。 当鸦片未盛行之时,吸食者不过害及其身,故杖徙已足蔽辜。迨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林文忠公政书》乙集xǐdàiyì 放任道光帝像 道光帝(1782~1850),爱新觉罗·旻[mín]宁,庙号宣宗,年号道光。在位期间虽然力图振奋,但政治腐败,赋税加重。同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始打开中国大门。
在列强侵略面前,道光帝先派林则徐赴广州查禁鸦片,进行抵抗。后又举棋不定,时战时和,在英军进逼下,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及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林则徐(1785~1850),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为官清廉,关心民间疾苦。对于鸦片流毒中国深感忧虑。
在任湖广总督时,林则徐采取措施,严禁吸食鸦片,成绩显著。1838年,林则徐上书道光皇帝,痛陈鸦片危害,主张严禁鸦片。12月,林则徐被道光帝任命为钦差大臣,到广州查禁鸦片。
林则徐到达广州后,与两广总督邓廷桢采取措施,坚决惩办鸦片贩子,迫使外国鸦片商交出鸦片2万余箱,在虎门海滩上当众销毁。
与此同时,林则徐整顿海防,添置大炮,组织水勇,多次打败英国武装挑衅。
林则徐还积极了解外国情况,组织人翻译西方书籍、报纸,并亲自主持编译《四洲志》。
1840年,英国发动侵略战争,由于林则徐战备认真,防守严密,英军在广东未能得逞,于是北上占领定海,直逼天津。清政府将英军的侵略,归罪于林则徐。10月,林则徐被革职。
林则徐在鸦片战争中,积极抵抗外来侵略,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不愧为一位民族英雄。林则徐塑像林则徐画像林则徐通令洋商缴出鸦片手谕 1939年3月,林则徐到广州后,雷厉风行,采取措施,严禁鸦片。责令外国鸦片贩子必须交出全部鸦片,并写下保证书:“以后来船永不夹带鸦片”,“如有带来,一经查出,货尽没官,人即正法。”他还表示:“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英国鸦片走私贩子颠地(Lancelot Dent)林则徐监督销毁鸦片 1839年6月3日至25日,林则徐会同两广总督邓廷桢、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等到虎门,下令将收缴的110多万千克鸦片全部当众销毁,此为“虎门销烟”。虎门销烟沉重打击了英国侵略者,振奋了民族精神,显示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维护民族尊严的坚强意志。林则徐出色地领导了禁烟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英雄。林则徐、邓廷桢、怡良奏虎门硝烟一律完竣奏折 虎门销烟后,林则徐等人将销烟过程上奏道光皇帝。道光帝在奏后朱批:“可称大快人心事。”林则徐纪念碑 纪念碑矗立在广东沙角炮台下、濒海操场上。该纪念碑为纪念民族英雄林则徐的丰功伟绩而立。建于新中国成立之前,碑名是由当时广东省主席陈铭枢所题。美国纽约林则徐铜像 由美国林则徐基金会于1997年树立在纽约市华埠[bù]中心。由厦门大学艺术教育学院副院长李维汜[sì]设计。是屹[yì]力于西方的第一尊世界禁毒先驱的铜像。鸦片战争博物馆 虎门销烟池遗址位于广东东莞虎门镇镇口村。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会督文武大员在虎门镇口海滩举行了虎门销烟。林则徐指挥在海滩高处挖开长、宽各46.5米的两个销烟池,池底平铺石板,四周置桩栏板,池前开一涵洞,池后通一水沟。鸦片分批投入池内,采用盐卤水加石灰浸化办法使其分解销蚀,然后引水入池冲走。虎门林则徐纪念馆内的销毁鸦片烟池鸦片战争 1840年,英国政府派遣远征军前来远东。4月7日,英国议会下院通过政府的对华政策。就这样,英国侵略者“为鸦片走私的利益而发动了第一次对华战争”。战争历时两年,最终以清朝失败而告终。位于广东东莞虎门海口东岸,清军曾在此抗击英军。虎门威远炮台清朝水师旧式炮船清朝水师船只清朝水师旧式帅船清军使用的竹制火铳(chòng)英舰侵略广州 1840年6月,英舰进犯广州,林则徐团结军民将其击退。英军见无隙可乘,就北上进攻厦门,又被厦门守军打退,遂转攻舟山群岛的定海。英舰侵犯定海1840年7月4日,英舰侵犯定海。由于清政府没有做好防御工作,定海被英国侵略军占领。琦善在白河口英舰上会谈 1840年9月,英舰北侵到渤海,向直隶总督琦善提出六项要求,清政府在英军武力威胁下,将林则徐革职查办,派琦善到广东与英军议和。英舰侵入广州湾1841年1月7日,英舰侵入广州湾。图为清军跟英国侵略军在广州海面激战的情形。1841年1月29日英军侵占香港1841年8月26日英军侵占厦门1841年9月英军攻打定海和舟山。该图为英国随军画师所绘制。英军攻打定海和舟山1842年7月21日英军攻打镇江城。该图为英国随军画师所绘制。英军攻打镇江城鸦片战争后在广州的英军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壮烈捐躯的爱国将领一览表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中国人民的禁烟运动根本原因直接原因战争爆发原因鸦片战争性质中国:反侵略的正义战争英国:非正义的侵略战争必然性偶然性从中英两个方面分析中国战败的原因中英《南京条约》鸦片战争时期的南京。该图为英国随军画师所绘制。鸦片战争时期的南京 1842年8月,英国军舰抵达南京江面。清政府不得不宣布议和,派代表耆[qí]英、伊里布到南京下关江面的英舰“皋[gāo]华丽”号上,被迫接受英国代表璞鼎查提出的条款,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图为中英双方在南京海面英国军舰“皋华丽”号上签定《南京条约》时的情形。中英双方签订《南京条约》 位于南京市狮子山西麓的古静海寺。1842年8月,英军军舰陈兵南京下关江面,清政府被迫屈膝求和,双方在这里谈判议约四次。8月29日在英军旗舰“皋华丽”号上正式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中英双方谈判议约旧址 性质:中英《南京条约》是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中英文接缝处)(中英文合壁本)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和影响严重损害了中国关税自主权
便利侵略者对中国经济掠夺关税便利侵略者向中国输出
商品和掠夺原材料通商清政府财政困难
人民的负担加重赔款严重破坏中国领土的完整割地影 响主 要 内 容项目注意:“香港岛”,只是我们现在常说的“香港地区”的一部分。《南京条约》内容助记词广州商馆《南京条约》附件及主要内容1843年10月8日,英国又强迫清政府签订《虎门条约》和《中英五口通商章程》。1. “领事裁判权”2. “片面最惠国待遇”3. 在通商口岸租地建屋居住……《虎门条约》和《中英五口通商章程》中美《望厦条约》签订之地——澳门望厦村普济禅院 1844年7月3日,美国专使顾盛以战争相威胁,强迫两广总督耆英在澳门望厦村签订《望厦条约》(《中美五口贸易章程》)。美国侵略中国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条约规定美国享受英国在《南京条约》和附件中的各种特权,还扩大了领事裁判权,并规定:美国人有权在五个通商口岸租地建楼、开设医院和教堂;美国兵船可以到中国沿海各港口“巡查贸易”;对在华的美国人,清政府必须“时加保护,令其身家安全”;12年后对五口贸易等条款可以“稍为变通”,为以后借口“修约”以索取更多特权埋下伏笔。中法《黄埔条约》抄件(局部) 1844年(道光二十四年)10月24日,法国专使剌[là]萼尼与清两广总督耆英在停泊广州黄埔的法舰阿吉默特号上签订《中法五口贸易章程》,即《黄埔条约》。内容共36款,附有《海关税则》。该《章程》规定法国享受协定关税、五口通商、领事裁判权、最惠国待遇等特权。法国人还可以在通商口岸建造教堂,中国有保护教堂的义务。条约签订后,法国又强迫清政府取消对天主教的禁令。《黄埔条约》是法国侵略中国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鸦片战争后的香港五口通商以后的广州五口通商以后的上海 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严重破坏了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中国逐渐成为外国资本主义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封建经济开始解体。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落后就要挨打!1.清朝封建统治危机四伏
2.英国的商品输出和中国“出超”的有利地位
3.英国向中国大量偷运鸦片
4.鸦片走私对中华民族的严重危害
5.林则徐到广东查禁鸦片
6.虎门销烟及其意义虎门销烟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
2.鸦片战争开始的时间
3.中国战败及其原因鸦片战争1.清政府被迫接受英国侵略者的全部要求
2.《南京条约》签订的时间和内容
3.《南京条约》附件签订时间和内容
4.《南京条约》的性质
5.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中英
《南京条约》课堂小结学习与探究学习活动讨论:鸦片输入的严重危害 罂粟,又名阿芙蓉,以其果实的汁液进行提炼,即为鸦片,又名“大烟”,具有强烈的麻醉性,是一种残害人们身心健康的毒品。 鸦片原产于南欧及小亚细亚,后传到印度、阿拉伯和东南亚等地。唐代,鸦片作为安神止痛的药材少量输入中国,故称洋药。17、18世纪时,葡萄牙人把鸦片吸食方法和作为嗜好品的鸦片带来中国,数量不多。19世纪,鸦片输入逐渐增多。学习测评1.中国在鸦片战争中遭到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①经济落后 ②清王朝政治腐败 ③武器装备低劣
④清政府始终实行不抵抗政策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2.阅读课文中节选的林则徐上道光帝的奏折,回答:
(1)林则徐在奏折中就鸦片问题提出了什么主张?
(2)根据材料归纳林则徐为自己的主张提出的理由。
(3)道光帝为什么会接受林则徐的主张?严禁鸦片。 鸦片为害甚巨,若不严禁,一旦有敌来犯,国家将
无兵无银御敌。道光帝意识到银荒兵弱将危及清王朝统治。C关天培史海拾贝关天培壮烈殉国 关天培(1781~1841),江苏山阳(今淮安)人,行伍出身。1834年任广东水师提督。上任后增修虎门等地炮台,认真操练军队,警惕西方侵略。 1839年,关天培坚决支持林则徐禁烟,出动水师,收缴英美鸦片。
鸦片战争开始后,关天培指挥官兵发炮打伤英国军舰。
1841年2月,英舰18艘向虎门进攻。关天培率军死战,受伤数十处仍亲燃大炮杀敌,最后与驻守将士400余人壮烈战死。结 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