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科学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科学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3-07 17:01:40

文档简介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科学试题
一、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
1.水有三种形态,冰是固态的水,雾是气态的水………………………………(  )
2.溶解到水中的物质,就不可能再从水中分离出来了…………………………(  )
3.“四季如春”描述的是一个地方的天气情况……………………………………(  )
4.各种天气现象都是发生在大气圈外的自然现象………………………………(  )
5.水结冰后,体积会变大…………………………………………………………(  )
6.小明看到炊烟向北方飘,这时刮的应该是北风………………………………(  )
7.同一场雨,用大小不同的雨量器测量的结果是不一样的……………………(  )
8.味精、小苏打、面粉都能溶解在水中…………………………………………(  )
9.一天中最高气温往往出现在午后2时…………………………………………(  )
10.纸条撕碎、水杯摔破都产生了新的物质………………………………………(  )
二、选择题
11.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呼吸,主要是为了获取(  )。
A.二氧化碳 B.氮气 C.氧气
12.下面是降水形式的是(  )。
A.雪 B.霜 C.雾
13.早上,小明的雨量器里降水量的高度有14毫米,那今天的雨是(  )。
A.小雨 B.中雨 C.大雨 D.至少是中雨
14.将三种物质混合后,充分搅拌,静置一段时间,出现的现象如右图,请问这三种物质可能是(  )。
A.油、水、沙子 B.白糖、水和油 C.油、洗洁精和沙子
15.教室里的空气(  )水蒸气。
A.有 B.没有 C.下雨天时有
16.在做天气日历时,下面做法比较科学的是(  )。
A.忘记记录时后面补记一下
B.相同天气可以不记
C.记录时分类别记录详细
17.下面容器中,(  )适合做雨量器。
A. B. C.
18.小明往20毫升水中加入了8克小苏打,溶解一段时间后,发现杯底还有一些沉淀的小苏打,如果想让这部分小苏打继续溶解,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
A.用玻璃棒搅拌 B.用酒精灯加热 C.加入一些水
19.下面能正确解释“压缩空气”的实验现象的是(  )。
压缩前
A.压缩后 B.压缩后 C.压缩后
20.最近因天气寒冷,小明家准备安装一台暖气片,下面(  )位置比较合适。
A.墙上方 B.墙下方 C.墙中间
21.长兴6~10月份雨水充沛,11月~次年2月晴多少雨,这样的气候特点是(  )。
A.和风细雨 B.四季如春 C.四季分明
22.夏天刚从游泳池里出来会感觉到很凉爽是因为(  )。
A.游泳池外气温低
B.身上水分蒸发带走热量
C.游泳池的水温度很低
23.下列几位同学发言正确的是(  )。
A.小李说“常温下,一杯水能溶解食盐18克”
B.小王说“常温下,50毫升水大约能溶解食盐18克”
C.小明说“常温下,一杯水能溶解50克食盐”
24.下列选项中,(  )利用了空气会流动的特点。
A.帆船 B.篮球 C.气垫床
25.夏天,室内的三个杯子外壁会出现水珠的是(  )。
A.装有冰块的杯子
B.装有温水的杯子
C.放有热水试管的杯子
三、连线题
26.下面仪器与使用功能进行正确连线
测量风向 测量风速 测量气温
27.下列物品主要利用空气的哪一特征
可以压缩 会流动 占据空间
四、实验探究题
28.研究水的变化
科学小组围绕“一杯水”开展了一系列有趣的活动,快加入他们一起探究吧!
(1)科学小组的同学将装有水的杯子放在教室阳台上,放置几天后,他们观察到一些现象并进行了讨论,你更赞同谁的说法(  )
A.小明说:“杯子里的水变多了,因为空气里的水蒸气会凝结成水进入水杯中”
B.小红说:“杯子里的水变少了,因为水蒸发了”
C.小李说:“杯子里的水没有变化,因为杯子完好没有破”
(2)科学小组将一杯水进行了加热实验,所需要的材料有哪些请在口打“√”。
□石棉瓦□温度计□酒精灯□三脚架□滤纸□玻璃棒□烧杯
(3)在加热过程中,小明发现水中出现了气泡,如右图中的   (填“甲”或“乙”)
(4)小红连续测量了加热过程中水的温度,记录得到了以下数据,但不小心被墨汁遮住了6分钟的温度,请你根据实验规律推测数据为   ℃。
时间 0分钟 1分钟 2分钟 3分钟 4分钟 5分钟 6分钟
温度℃ 86 88 92 93 95 100
(5)小李想研究“肥皂在水中溶解快慢与什么有关 ”设计了一个实验计划:
a.①②③中分别加入20毫升冷水、20毫升冷水、50毫升热水 b.将一整块肥皂放入①中,将同样肥皂切成四块放入②和③中 c.用玻璃棒先搅拌①,再搅拌②,再搅拌③ d.观察肥皂溶解情况
根据实验计划,你觉得小李想研究肥皂在水中溶解快慢与和有关,实验中是否有需要改正的地方,如果有请在下面横线处填写:   ;。
29.空气的研究与利用
孔明灯是一种古老的手工艺品,点燃后可升空。由于孔明灯多用于许愿、祈福所以每逢佳节都有许多人进行燃放,但也对山林、建筑等区域造成了安全隐患。
(1)与孔明灯原理相同的是(  )。
A.风筝 B.狼烟 C.热气球
(2)孔明灯能够升空是因为(  )。
A.相同体积下热空气比冷空气轻
B.相同重量下冷空气比热空气体积大
C.热空气会流动,冷空气不会流动
(3)右面是孔明灯的雏形,请用→画出内部热空气的运动轨迹。
(4)如果将火焰燃烧的更旺,孔明灯会   。
30.天气的观测与分析
小明为了观测家乡的天气情况,对12月份的天气情况进行了每日记录并制作了天气日历。下表是他记录的12月15日——12月20日的天气情况。
请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的天气日历中包含了哪些信息,请在口打√
口降水量口风向口风速口云量口气温
(2)根据小明的记录,温度最高的一天出现在12月   日,是当日的   时。
(3)这段时间出现最多的天气是(  )。
A.晴天 B.雨天 C.阴天
(4)在12月20日,小明用气温计测得了3组数据请在图上涂黑。
5℃ 0℃ -8℃
(5)在12月18日那天,测得的降水量最接近(  )。
A.29毫米 B.23毫升 C.22毫米
(6)小明立志成为一名天气预报员,下面关于天气预报的步骤:
①收集数据②发布天气预报③天气会商④生成数值天气预报⑤气象员做出预报
正确的顺序是:   →   →   →   →②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错误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 水有固液气三种状态,不同的状态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这三种状态的转化和温度变化密切相关。露、雾是气态的水,霜是固态的水。
2.【答案】错误
【知识点】溶解;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 根据混合物分离的认识,溶解的物质通常采用蒸发的方法进行分离,比如分离食盐与水。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3.【答案】错误
【知识点】天气现象;气候
【解析】【分析】天气是指影响人类活动瞬间气象特点的综合状况,即一个地方在某一段时间里大气的冷暖、阴晴、雨雪及风等情况。气候是指整个地球或其中某一个地区一年或一段时期的气象状况的多年特点,即“四季如春”描述的是一个地方的气候。
4.【答案】错误
【知识点】天气现象;气候
【解析】【分析】 天气是指瞬时或短时间内风、云、降水、气温等气象要素综合显示的大气状况,我们观察到的各种天气现象都是发生在大气圈里。
5.【答案】正确
【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冰是水的一种形态,水结冰后形态发生变化:有固定的形态、不流动、固体,而且体积变大。根据对水结冰的认识,水结成冰后,体积会变大。
6.【答案】错误
【知识点】风的大小和方向
【解析】【分析】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通常用8个方向来表示,风向仪所指的方向是指风吹来方向。例如:北风是指风从北方吹向南方,风向仪指向北方。炊烟飘向南,说明风是从北面刮来的,是北风。题目的判断是正确的。
7.【答案】错误
【知识点】雨量器
【解析】【分析】 同一场雨,用不同的雨量器测量结果是相同的。故此题是错误的。
8.【答案】错误
【知识点】溶解;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 根据对溶解的认识,面粉、米粉放入水中下沉,食用油放入水中上浮,都不能形成均匀稳定的溶液,说明它们不能溶解在水中。小苏打、食用碱、味精、食用盐、白砂糖放入水中形成均匀稳定的溶液,它们能够溶解在水中。
9.【答案】正确
【知识点】测量气温;太阳的位置和方向
【解析】【分析】 一天中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10.【答案】错误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纸条撕碎、水杯摔破只是物质的形状发生了变化,并没有产生新物质。题目说法错误。
11.【答案】C
【知识点】认识空气;呼吸的形成;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
【解析】【分析】 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呼吸,呼吸是我们的身体从外界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的过程,是生命存在的基本特征。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燃烧的蜡烛熄灭。
12.【答案】A
【知识点】天气现象;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地球上的水蒸发到空气中后,有时会形成降雨,再回到地球表面。霜和雾不是降水的形式。
13.【答案】D
【知识点】测量降水量;降雨量等级
【解析】【分析】 通常根据一个地方24小时降雨量的多少来确定降雨量等级。小明测得某天24小时的降雨量为14毫米,那天的降雨量等级为中雨。
14.【答案】A
【知识点】溶解
【解析】【分析】将三种物质混合,充分搅拌,静止一段时间,会出现分层现象,重的物体在下,轻的物体在上。A油、水和沙子符合图中情形。B中白糖会溶解在水中,不符合。C中洗洁精会跟油融合在一起,不符合。
15.【答案】A
【知识点】认识空气;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 空气是一种混合物,水蒸气是空气的成分之一,教室里的空中含有水蒸气。
16.【答案】C
【知识点】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
【解析】【分析】 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可以使用一些天气符号来记录云量、降水量、风向和风速等。在天气日历中,我们可以使用一些天气符号来记录云量、降水量、风速、风向等。在做天气日历时,尽量在每一天相同的时间段进行观测,及时记录。我们要坚持不懈的每天按时观察记录天气。
17.【答案】A
【知识点】雨量器
【解析】【分析】制作雨量器需要透明、上下一样粗的容器,选项中只有A符合。
18.【答案】C
【知识点】溶解;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 一定量的水只能溶解一定量的物质,当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就不再溶解该物质了。在20毫升水中加入了8克小苏打,搅拌了好久,发现杯底还有一些小苏打没有溶解,这是因为小苏打在水中溶解能力有限,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就无法继续溶解了。要想这些小苏打继续溶解,可以加入一些水。
19.【答案】B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压缩空气
【解析】【分析】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空气占据空间体积的大小是可以变化的,即空气可以被压缩,空气具有流动性。“压缩空气”改变的是分子间的距离,不改变分子的大小。
20.【答案】B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制作热气球;对流
【解析】【分析】 由于空气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所以热空气的密度较小,会向上运动,根据对流的原理,应该将暖气片按在房间的下部。
21.【答案】C
【知识点】天气现象;气候
【解析】【分析】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包括两个最基本的要素:气温和降水。长兴6~10月份雨水充沛,11月~次年2月晴多少雨,这样的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
22.【答案】B
【知识点】水的蒸发;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 人刚从游泳池里上岸,身上的水蒸发吸热,使人的皮肤表面温度降低,所以人感到冷,若有风,蒸发更快,人会更冷。
23.【答案】B
【知识点】溶解;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100克的水中大约能够溶解36克食盐,50毫升水是50克,因此在50毫升水中可以溶解18克食盐。选项B符合题意。
24.【答案】A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风;对流
【解析】【分析】空气的特点是:能占据空间,能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易压缩,重量很轻。帆船利用了空气会流动的特点;篮球、气垫床是利用了空气可以被压缩的特点。A符合题意。
25.【答案】A
【知识点】凝结;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水蒸气遇冷变成水的过程叫做凝结。图中三个杯子比较,放冰块的杯子温度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杯壁发生凝结现象,形成的小水滴附着在杯子外壁上。故A符合题意。
26.【答案】
【知识点】认识气温计;测量气温;风的大小和方向
【解析】【分析】 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测量风速的仪器是风速仪,温度计是测量温度高低的仪器,风向标是测量风向的仪器。
27.【答案】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空气能占据空间;压缩空气
【解析】【分析】 根据对空气性质应用的认识,篮球充气就是利用了空气可以被压缩的性质,用手拍篮球,篮球会跳得很高,是因为压缩的空气具有弹性。
28.【答案】(1)B
(2) 石棉瓦 酒精灯 三脚架 玻璃棒 烧杯
(3)乙
(4)100
(5)水温;颗粒大小;3号烧杯水量换成20毫升;c步骤三个烧杯同时搅拌
【知识点】水的蒸发;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水的溶解能力;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1)将装有水的杯子放在教室阳台上,放置几天后,水的温度和室温相同,所以不会发生水的凝结现象;发生水减少了的原因是因为水分不断蒸发;水在常温状态下也会发生蒸发现象,水应会减少。所以我更赞同B选项的说法。
(2)进行水的加热试验要用到的实验器材有石棉瓦、温度计、酒精灯、三脚架、烧杯。
(3)在加热过程中,会从烧杯底部向上出现气泡,从下往上气泡由大变小,所以乙是正确的。
(4)在常温情况下,水在到达100摄氏度后持续加热温度也不会再上升,会保持在100摄氏度,所以推测6分钟时水的温度为100摄氏度。
(5)①②③使用的既有冷水又有热水,所以探究水温对于溶解快慢的影响。实验中选择了整块肥皂和切成颗粒的肥皂分别放入水中,探究的是颗粒大小对于溶解快慢的影响。
实验中有需要改进之处。为了探究水温对于溶解快慢的影响,那就应该只改变水的温度,不能改变水的多少。所以3号烧杯水量换成20毫升更合适;在实验过程中,为了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应三个烧杯同时搅拌。
29.【答案】(1)C
(2)A
(3)
(4)升的更快更高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制作热气球;风;对流
【解析】【分析】空气受热后,体积会膨胀,与同体积的空气相比,重量会变轻,热空气会上升。
(1)热气球与孔明灯是由于空气受热膨胀后,比重会变轻而向上升起。热气球里面的空气冷却后,比重会变重而下降,原理是相同的。
(2)孔明灯能够升空是因为相同体积下热空气比冷空气轻。
(3)孔明灯能够升空,是因为热空气比冷空气轻,受浮力作用,热空气会上升。下面是孔明灯的雏形,如图是热空气的运动轨迹。
(4)孔明灯又叫天灯,俗称许愿灯、祈天灯,是一种古老的汉族手工艺品。如果将火焰燃烧的更旺,孔明灯会升的更快更高。
30.【答案】(1) 降水量 风向 风速 云量 气温
(2)15;14-15
(3)A
(4)
(5)C
(6)①;④;⑤;③
【知识点】认识气温计;测量气温;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气象站
【解析】【分析】(1)由图中天气日历可知,这份天气日历包含了日期、气温、云量、风向和风速、降水量。
(2)由表中数据可知,最高气温出现在12月15日,为21℃;一天当中最高气温出现在下午2点左右。
(3)由表中数据可知,这六天的天气中,三天为晴,两天多云,一天为雨,所以这段时间出现最多的天气是晴天。
(4)由图可知,气温计的分度值为1℃,据此作图即可。
(5)由天气日历可知,12月18日为中雨,中雨降水量为24小时10毫米至24.9毫米。
(6)天气预报的制作要经过一个复杂的过程,首先通过气象卫星、探空气球、气象飞机、气象雷达等收集气象资料,再进行气象分析、传递到气象站,然后由气象站发射到移动、电视台、电台,通过电视台、电台整理后,发射到电视机、收音机、手机。制作天气预报,大致有以下五个步骤:数据收集、数值天气预报、气象员做出预报、天气会商、发布天气预报。
1 / 1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科学试题
一、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
1.水有三种形态,冰是固态的水,雾是气态的水………………………………(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 水有固液气三种状态,不同的状态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这三种状态的转化和温度变化密切相关。露、雾是气态的水,霜是固态的水。
2.溶解到水中的物质,就不可能再从水中分离出来了…………………………(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溶解;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 根据混合物分离的认识,溶解的物质通常采用蒸发的方法进行分离,比如分离食盐与水。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3.“四季如春”描述的是一个地方的天气情况……………………………………(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天气现象;气候
【解析】【分析】天气是指影响人类活动瞬间气象特点的综合状况,即一个地方在某一段时间里大气的冷暖、阴晴、雨雪及风等情况。气候是指整个地球或其中某一个地区一年或一段时期的气象状况的多年特点,即“四季如春”描述的是一个地方的气候。
4.各种天气现象都是发生在大气圈外的自然现象………………………………(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天气现象;气候
【解析】【分析】 天气是指瞬时或短时间内风、云、降水、气温等气象要素综合显示的大气状况,我们观察到的各种天气现象都是发生在大气圈里。
5.水结冰后,体积会变大…………………………………………………………(  )
【答案】正确
【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冰是水的一种形态,水结冰后形态发生变化:有固定的形态、不流动、固体,而且体积变大。根据对水结冰的认识,水结成冰后,体积会变大。
6.小明看到炊烟向北方飘,这时刮的应该是北风………………………………(  )
【答案】错误
【知识点】风的大小和方向
【解析】【分析】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通常用8个方向来表示,风向仪所指的方向是指风吹来方向。例如:北风是指风从北方吹向南方,风向仪指向北方。炊烟飘向南,说明风是从北面刮来的,是北风。题目的判断是正确的。
7.同一场雨,用大小不同的雨量器测量的结果是不一样的……………………(  )
【答案】错误
【知识点】雨量器
【解析】【分析】 同一场雨,用不同的雨量器测量结果是相同的。故此题是错误的。
8.味精、小苏打、面粉都能溶解在水中…………………………………………(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溶解;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 根据对溶解的认识,面粉、米粉放入水中下沉,食用油放入水中上浮,都不能形成均匀稳定的溶液,说明它们不能溶解在水中。小苏打、食用碱、味精、食用盐、白砂糖放入水中形成均匀稳定的溶液,它们能够溶解在水中。
9.一天中最高气温往往出现在午后2时…………………………………………(  )
【答案】正确
【知识点】测量气温;太阳的位置和方向
【解析】【分析】 一天中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10.纸条撕碎、水杯摔破都产生了新的物质………………………………………(  )
【答案】错误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纸条撕碎、水杯摔破只是物质的形状发生了变化,并没有产生新物质。题目说法错误。
二、选择题
11.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呼吸,主要是为了获取(  )。
A.二氧化碳 B.氮气 C.氧气
【答案】C
【知识点】认识空气;呼吸的形成;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
【解析】【分析】 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呼吸,呼吸是我们的身体从外界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的过程,是生命存在的基本特征。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燃烧的蜡烛熄灭。
12.下面是降水形式的是(  )。
A.雪 B.霜 C.雾
【答案】A
【知识点】天气现象;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地球上的水蒸发到空气中后,有时会形成降雨,再回到地球表面。霜和雾不是降水的形式。
13.早上,小明的雨量器里降水量的高度有14毫米,那今天的雨是(  )。
A.小雨 B.中雨 C.大雨 D.至少是中雨
【答案】D
【知识点】测量降水量;降雨量等级
【解析】【分析】 通常根据一个地方24小时降雨量的多少来确定降雨量等级。小明测得某天24小时的降雨量为14毫米,那天的降雨量等级为中雨。
14.将三种物质混合后,充分搅拌,静置一段时间,出现的现象如右图,请问这三种物质可能是(  )。
A.油、水、沙子 B.白糖、水和油 C.油、洗洁精和沙子
【答案】A
【知识点】溶解
【解析】【分析】将三种物质混合,充分搅拌,静止一段时间,会出现分层现象,重的物体在下,轻的物体在上。A油、水和沙子符合图中情形。B中白糖会溶解在水中,不符合。C中洗洁精会跟油融合在一起,不符合。
15.教室里的空气(  )水蒸气。
A.有 B.没有 C.下雨天时有
【答案】A
【知识点】认识空气;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 空气是一种混合物,水蒸气是空气的成分之一,教室里的空中含有水蒸气。
16.在做天气日历时,下面做法比较科学的是(  )。
A.忘记记录时后面补记一下
B.相同天气可以不记
C.记录时分类别记录详细
【答案】C
【知识点】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
【解析】【分析】 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可以使用一些天气符号来记录云量、降水量、风向和风速等。在天气日历中,我们可以使用一些天气符号来记录云量、降水量、风速、风向等。在做天气日历时,尽量在每一天相同的时间段进行观测,及时记录。我们要坚持不懈的每天按时观察记录天气。
17.下面容器中,(  )适合做雨量器。
A. B. C.
【答案】A
【知识点】雨量器
【解析】【分析】制作雨量器需要透明、上下一样粗的容器,选项中只有A符合。
18.小明往20毫升水中加入了8克小苏打,溶解一段时间后,发现杯底还有一些沉淀的小苏打,如果想让这部分小苏打继续溶解,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
A.用玻璃棒搅拌 B.用酒精灯加热 C.加入一些水
【答案】C
【知识点】溶解;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 一定量的水只能溶解一定量的物质,当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就不再溶解该物质了。在20毫升水中加入了8克小苏打,搅拌了好久,发现杯底还有一些小苏打没有溶解,这是因为小苏打在水中溶解能力有限,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就无法继续溶解了。要想这些小苏打继续溶解,可以加入一些水。
19.下面能正确解释“压缩空气”的实验现象的是(  )。
压缩前
A.压缩后 B.压缩后 C.压缩后
【答案】B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压缩空气
【解析】【分析】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空气占据空间体积的大小是可以变化的,即空气可以被压缩,空气具有流动性。“压缩空气”改变的是分子间的距离,不改变分子的大小。
20.最近因天气寒冷,小明家准备安装一台暖气片,下面(  )位置比较合适。
A.墙上方 B.墙下方 C.墙中间
【答案】B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制作热气球;对流
【解析】【分析】 由于空气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所以热空气的密度较小,会向上运动,根据对流的原理,应该将暖气片按在房间的下部。
21.长兴6~10月份雨水充沛,11月~次年2月晴多少雨,这样的气候特点是(  )。
A.和风细雨 B.四季如春 C.四季分明
【答案】C
【知识点】天气现象;气候
【解析】【分析】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包括两个最基本的要素:气温和降水。长兴6~10月份雨水充沛,11月~次年2月晴多少雨,这样的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
22.夏天刚从游泳池里出来会感觉到很凉爽是因为(  )。
A.游泳池外气温低
B.身上水分蒸发带走热量
C.游泳池的水温度很低
【答案】B
【知识点】水的蒸发;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 人刚从游泳池里上岸,身上的水蒸发吸热,使人的皮肤表面温度降低,所以人感到冷,若有风,蒸发更快,人会更冷。
23.下列几位同学发言正确的是(  )。
A.小李说“常温下,一杯水能溶解食盐18克”
B.小王说“常温下,50毫升水大约能溶解食盐18克”
C.小明说“常温下,一杯水能溶解50克食盐”
【答案】B
【知识点】溶解;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100克的水中大约能够溶解36克食盐,50毫升水是50克,因此在50毫升水中可以溶解18克食盐。选项B符合题意。
24.下列选项中,(  )利用了空气会流动的特点。
A.帆船 B.篮球 C.气垫床
【答案】A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风;对流
【解析】【分析】空气的特点是:能占据空间,能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易压缩,重量很轻。帆船利用了空气会流动的特点;篮球、气垫床是利用了空气可以被压缩的特点。A符合题意。
25.夏天,室内的三个杯子外壁会出现水珠的是(  )。
A.装有冰块的杯子
B.装有温水的杯子
C.放有热水试管的杯子
【答案】A
【知识点】凝结;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水蒸气遇冷变成水的过程叫做凝结。图中三个杯子比较,放冰块的杯子温度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杯壁发生凝结现象,形成的小水滴附着在杯子外壁上。故A符合题意。
三、连线题
26.下面仪器与使用功能进行正确连线
测量风向 测量风速 测量气温
【答案】
【知识点】认识气温计;测量气温;风的大小和方向
【解析】【分析】 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测量风速的仪器是风速仪,温度计是测量温度高低的仪器,风向标是测量风向的仪器。
27.下列物品主要利用空气的哪一特征
可以压缩 会流动 占据空间
【答案】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空气能占据空间;压缩空气
【解析】【分析】 根据对空气性质应用的认识,篮球充气就是利用了空气可以被压缩的性质,用手拍篮球,篮球会跳得很高,是因为压缩的空气具有弹性。
四、实验探究题
28.研究水的变化
科学小组围绕“一杯水”开展了一系列有趣的活动,快加入他们一起探究吧!
(1)科学小组的同学将装有水的杯子放在教室阳台上,放置几天后,他们观察到一些现象并进行了讨论,你更赞同谁的说法(  )
A.小明说:“杯子里的水变多了,因为空气里的水蒸气会凝结成水进入水杯中”
B.小红说:“杯子里的水变少了,因为水蒸发了”
C.小李说:“杯子里的水没有变化,因为杯子完好没有破”
(2)科学小组将一杯水进行了加热实验,所需要的材料有哪些请在口打“√”。
□石棉瓦□温度计□酒精灯□三脚架□滤纸□玻璃棒□烧杯
(3)在加热过程中,小明发现水中出现了气泡,如右图中的   (填“甲”或“乙”)
(4)小红连续测量了加热过程中水的温度,记录得到了以下数据,但不小心被墨汁遮住了6分钟的温度,请你根据实验规律推测数据为   ℃。
时间 0分钟 1分钟 2分钟 3分钟 4分钟 5分钟 6分钟
温度℃ 86 88 92 93 95 100
(5)小李想研究“肥皂在水中溶解快慢与什么有关 ”设计了一个实验计划:
a.①②③中分别加入20毫升冷水、20毫升冷水、50毫升热水 b.将一整块肥皂放入①中,将同样肥皂切成四块放入②和③中 c.用玻璃棒先搅拌①,再搅拌②,再搅拌③ d.观察肥皂溶解情况
根据实验计划,你觉得小李想研究肥皂在水中溶解快慢与和有关,实验中是否有需要改正的地方,如果有请在下面横线处填写:   ;。
【答案】(1)B
(2) 石棉瓦 酒精灯 三脚架 玻璃棒 烧杯
(3)乙
(4)100
(5)水温;颗粒大小;3号烧杯水量换成20毫升;c步骤三个烧杯同时搅拌
【知识点】水的蒸发;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水的溶解能力;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1)将装有水的杯子放在教室阳台上,放置几天后,水的温度和室温相同,所以不会发生水的凝结现象;发生水减少了的原因是因为水分不断蒸发;水在常温状态下也会发生蒸发现象,水应会减少。所以我更赞同B选项的说法。
(2)进行水的加热试验要用到的实验器材有石棉瓦、温度计、酒精灯、三脚架、烧杯。
(3)在加热过程中,会从烧杯底部向上出现气泡,从下往上气泡由大变小,所以乙是正确的。
(4)在常温情况下,水在到达100摄氏度后持续加热温度也不会再上升,会保持在100摄氏度,所以推测6分钟时水的温度为100摄氏度。
(5)①②③使用的既有冷水又有热水,所以探究水温对于溶解快慢的影响。实验中选择了整块肥皂和切成颗粒的肥皂分别放入水中,探究的是颗粒大小对于溶解快慢的影响。
实验中有需要改进之处。为了探究水温对于溶解快慢的影响,那就应该只改变水的温度,不能改变水的多少。所以3号烧杯水量换成20毫升更合适;在实验过程中,为了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应三个烧杯同时搅拌。
29.空气的研究与利用
孔明灯是一种古老的手工艺品,点燃后可升空。由于孔明灯多用于许愿、祈福所以每逢佳节都有许多人进行燃放,但也对山林、建筑等区域造成了安全隐患。
(1)与孔明灯原理相同的是(  )。
A.风筝 B.狼烟 C.热气球
(2)孔明灯能够升空是因为(  )。
A.相同体积下热空气比冷空气轻
B.相同重量下冷空气比热空气体积大
C.热空气会流动,冷空气不会流动
(3)右面是孔明灯的雏形,请用→画出内部热空气的运动轨迹。
(4)如果将火焰燃烧的更旺,孔明灯会   。
【答案】(1)C
(2)A
(3)
(4)升的更快更高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制作热气球;风;对流
【解析】【分析】空气受热后,体积会膨胀,与同体积的空气相比,重量会变轻,热空气会上升。
(1)热气球与孔明灯是由于空气受热膨胀后,比重会变轻而向上升起。热气球里面的空气冷却后,比重会变重而下降,原理是相同的。
(2)孔明灯能够升空是因为相同体积下热空气比冷空气轻。
(3)孔明灯能够升空,是因为热空气比冷空气轻,受浮力作用,热空气会上升。下面是孔明灯的雏形,如图是热空气的运动轨迹。
(4)孔明灯又叫天灯,俗称许愿灯、祈天灯,是一种古老的汉族手工艺品。如果将火焰燃烧的更旺,孔明灯会升的更快更高。
30.天气的观测与分析
小明为了观测家乡的天气情况,对12月份的天气情况进行了每日记录并制作了天气日历。下表是他记录的12月15日——12月20日的天气情况。
请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的天气日历中包含了哪些信息,请在口打√
口降水量口风向口风速口云量口气温
(2)根据小明的记录,温度最高的一天出现在12月   日,是当日的   时。
(3)这段时间出现最多的天气是(  )。
A.晴天 B.雨天 C.阴天
(4)在12月20日,小明用气温计测得了3组数据请在图上涂黑。
5℃ 0℃ -8℃
(5)在12月18日那天,测得的降水量最接近(  )。
A.29毫米 B.23毫升 C.22毫米
(6)小明立志成为一名天气预报员,下面关于天气预报的步骤:
①收集数据②发布天气预报③天气会商④生成数值天气预报⑤气象员做出预报
正确的顺序是:   →   →   →   →②
【答案】(1) 降水量 风向 风速 云量 气温
(2)15;14-15
(3)A
(4)
(5)C
(6)①;④;⑤;③
【知识点】认识气温计;测量气温;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气象站
【解析】【分析】(1)由图中天气日历可知,这份天气日历包含了日期、气温、云量、风向和风速、降水量。
(2)由表中数据可知,最高气温出现在12月15日,为21℃;一天当中最高气温出现在下午2点左右。
(3)由表中数据可知,这六天的天气中,三天为晴,两天多云,一天为雨,所以这段时间出现最多的天气是晴天。
(4)由图可知,气温计的分度值为1℃,据此作图即可。
(5)由天气日历可知,12月18日为中雨,中雨降水量为24小时10毫米至24.9毫米。
(6)天气预报的制作要经过一个复杂的过程,首先通过气象卫星、探空气球、气象飞机、气象雷达等收集气象资料,再进行气象分析、传递到气象站,然后由气象站发射到移动、电视台、电台,通过电视台、电台整理后,发射到电视机、收音机、手机。制作天气预报,大致有以下五个步骤:数据收集、数值天气预报、气象员做出预报、天气会商、发布天气预报。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