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科学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科学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47.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3-07 17:01:55

文档简介

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科学试题
一、选择题。
1.(2023五上·淅川期末)在瓷碗、单层不锈钢碗和双层不锈钢碗中,(  )的保温效果最好。
A.瓷碗 B.单层不锈钢碗 C.双层不锈钢碗
2.(2023五上·淅川期末)妙妙发现爷爷会把粮食摊开来晾晒,这样粮食干得快,这说明蒸发的快慢与(  )有关。
A.蒸发面积的大小 B.空气流动的快慢 C.温度的高低
3.(2023五上·淅川期末)奇奇在冷藏箱箱体外面包裹了一层锡纸,他这样做得目的是(  )。
A.防水、防热传导 B.防水、防热对流 C.防水、防热辐射
4.(2023五上·淅川期末)在燃气上加热的热水壶通常采用金属材料,水壶的手柄通常用塑料或者木材制作。下面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用金属材料制作热水壶是为了让热水壶更加美观
B.热水壶的手柄用塑料或者木材来制作是为了减少热传导,防止烫手
C.用金属材料制作热水壶是为了更好的利用热传导
5.(2023五上·淅川期末)当我们把灯泡通电后,过了五分钟,把手靠近灯泡但不接触灯泡时,手会感受到灯泡的温度,这种热从热源直接散发出去的传热方式叫作(  )。
A.热对流 B.热辐射 C.热传导
6.(2023五上·淅川期末)夏天收到冰淇淋外卖时冰淇淋都融化了,这主要的原因是(  )。
A.冰淇淋低于0度
B.有温度较高的物体把热传递给了冰淇淋
C.冰淇淋的奶油较少
7.(2023五上·淅川期末)从海水中提取食盐是一种古老的制盐方法,利用日晒将海水中的水分蒸发到一定程度,再导入结晶池,继续日晒,食盐就被提取出来了,利用了(  )方法。
A.蒸馏的方法 B.热传递的方法 C.蒸发的方法
8.(2023五下·六盘水期末)我们听到蚊子的声音,会做出拍打蚊子的决定,发出指令的“司令部”是(  )
A.大脑 B.心脏 C.眼睛
9.(2023五上·淅川期末)下列安全标志与其对应含义不符合的是(  )。
A.当心爆炸
B.当心中毒
C.当心感染
10.(2023五上·淅川期末)制作天平利用的原理是(  )。
A.滑轮 B.杠杆 C.斜面
11.(2023五上·淅川期末)正在上课,突然发生了地震,此时我们不能做的是(  )。
A.马上躲到课桌下面
B.在老师的统一指挥下,有秩序地迅速撤离教室
C.贸然冲出,跳楼逃生
12.(2023五上·淅川期末)人们制造斜面主要是为了(  )。
A.省力 B.省距离 C.美观
13.(2023五上·淅川期末)下列容易发生火山喷发的地点是(  )。
A.地壳较厚而且坚硬的地方
B.地壳较薄且有裂缝的地方
C.地壳任意地方
14.(2023五上·淅川期末)我们每天要保证(  )小时的睡眠才能使大脑得到充分休息。
A.7---8 B.8---9 C.9--10
15.(2023五上·淅川期末)据环保组织调查发现,生活在非洲农村70岁老人的听力和生活在美国喧闹城市20岁青年的听力一样好,造成这种现象的因素是(  )。
A.大气污染 B.噪声污染 C.固体废弃物污染
二、填空题。
16.(2023五上·淅川期末)声波通过外耳道传到鼓膜,鼓膜振动,刺激耳蜗中的   细胞,并产生听觉信号,听觉信号通过   传给大脑,我们就听到了声音。
17.(2023五上·淅川期末)像汽车方向盘这样由一个   和一个   组成的装置也是一种简单机械,叫轮轴。
三、判断题。(正确的打“∨”,错的打“X”)
18.(2023五上·淅川期末)妙妙认为在冷藏箱外面包一层锡纸不美观,于是她在锡纸外面包了一层彩色的包装纸。(  )
19.(2023五上·淅川期末)裹上棉被的冰块融化得慢,因为棉被是热的良导体。(  )
20.(2023五上·淅川期末)因为海水不能喝,所以从海水里面提取出的盐也不能吃。(  )
21.(2023五上·淅川期末)保温瓶双层结构的夹层被抽成真空,不能减少热传导和热对流。(  )
22.(2023五上·淅川期末)阿里斯塔克是古希腊著名的天文学家,他最早提出了日心说。(  )
23.(2023五上·淅川期末)我学画画时手上磨出茧子,但也坚持下来了,这是有意志的表现。(  )
24.(2023五上·淅川期末)镊子又小又轻,通常用它夹取体积较小的物品。(  )
25.(2023五上·淅川期末)斜面的倾斜角度越小,提升物体时越省力。(  )
四、连线题。
26.(2023五上·淅川期末)请将下面三项内容对应连线。
五、实验题。
27.(2023五上·淅川期末)下面是探探研究“斜面”的实验,请你结合图片完成有关问题。
(注:甲、乙、丙表面光滑度一样、高度h一样)
(1)探探用弹簧测力计直接将物体提了起来,此时弹簧测力计上的示数为   N。
(2)探探将物体沿斜面乙向上拉,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和直接提升物体相比较会(  )。
A.变小 B.变大 C.不变
(3)随后,探探分别将物体沿斜面甲、乙、丙往上拉,此时他研究的问题是(  )。
A.斜面是否省力
B.斜面倾斜角度和物体运动速度的关系
C.斜面倾斜角度和省力程度的关系
(4)请你预测一下,在甲、乙、丙三个斜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拉物体时,弹簧测力计示数最小的是在斜面(  )上。
A.甲 B.乙 C.丙
(5)结合本次实验,请你举例一个在生活中用到斜面的事例。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热传递;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 双层结构的保温效果比单层结构的保温效果好。妙妙和妈妈去超市为刚上幼儿园的妹妹选购饭碗,在瓷碗、单层不锈钢碗和双层不锈钢碗中,应该挑选双层不锈钢碗,因为双层不锈钢碗不仅防烫,并且保温效果好。
2.【答案】A
【知识点】水的蒸发
【解析】【分析】 水蒸发的快慢与蒸发面积的大小有关,相同情况下,蒸发面积越大,蒸发越快。
3.【答案】C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 在冷藏箱外面包裹一层锡纸,有利于减少散热能力,增加保温作用,能够增强冰淇淋冷藏箱保温效果,可以防水、防热辐射。不能防止热传导,更不是为了美观。故C选符合题意。
4.【答案】A
【知识点】热传递;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A.用金属材料制作热水壶是为了让热水壶更加美观,错误;金属材料是热的良导体,导热性能好,所以用金属材料制作热水壶是为了让热水壶传热更快;
B.热水壶的手柄用塑料或者木材来制作是为了减少热传导,防止烫手,正确;
C.用金属材料制作热水壶是为了更好的利用热传导,正确。
5.【答案】B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热以不同的方式传递,热传递的方式有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热不接触物体从热源直接散发出去的方式叫热辐射;热在液体和气体内部通过流动传递的方式叫热对流。手感觉到灯泡发热属于热辐射。
6.【答案】B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热是一种能量的表现形式,热能够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直到两者温度相同。夏天收到冰淇淋外卖时冰淇淋都融化了,这主要的原因是冰淇淋的温度低,会与周围环境发生热传递,有温度较高的物体把热传递给了冰淇淋。
7.【答案】C
【知识点】水的蒸发;物质的分离;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从海水中提取食盐是一种古老的制盐方法,至今仍被广泛沿用。人们将海水引入蒸发池,利用日晒将海水中的水分蒸发到一定程度,再导入结晶池,继续日晒,食盐就被慢慢提取出来了。
8.【答案】A
【知识点】大脑的作用与保护
【解析】【分析】人对客观事物的认知是从感觉开始的。各种感官受到物体的刺激后,会产生不同的感觉信号并通过神经传递给大脑,大脑对接收到的各种信号进行综合判断,就形成了对事物的整体认知。我们听到蚊子的声音,会做出拍打蚊子的决定,发出指令的“司令部”是大脑。
9.【答案】C
【知识点】安全常识
【解析】【分析】A标志是当心爆炸,B标志是当心中毒,都与对应的含义相符。C标志是当心辐射,而不是当心感染,C选项不符合。
10.【答案】B
【知识点】杠杆
【解析】【分析】跷跷板、天平、订书器是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天平两边的托盘是用力点和阻力点,中间指针位置是支点。
11.【答案】C
【知识点】地震的成因及作用;安全常识
【解析】【分析】A、在楼上教室上课时发生地震,不要惊慌,要就近躲在课桌下面,并用书包护住头部。说法正确;
B、在老师的统一指挥下,有秩序地迅速撤离教室,到开阔的地带避震。说法正确;
C、不能贸然外冲,跳楼逃生。说法错误。
12.【答案】A
【知识点】斜面
【解析】【分析】 斜面是一种 简单机械,可用于克服垂直提升重物之困难,省力但是费距离。距离比和力比都取决于倾角:斜面与平面的倾角越小,斜面较长,则省力越大,但费距离。斜面与平面的倾角越大,斜面较短,则省力越小,但省距离。
13.【答案】B
【知识点】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安全常识
【解析】【分析】 火山是由于地下的熔融的岩浆沿着地壳的薄弱地带喷发而形成的自然灾害,所以容易发生火山喷发的地点是地壳较薄且有裂缝的地方。
14.【答案】C
【知识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解析】【分析】 睡眠质量差直接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与学习成绩,睡眠不足还会对青少年儿童的记忆力、情绪等产生负面影响,会影响学习效率。睡眠可以使大脑更好地休息,有利于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少年儿童每天应保证9-10小时的睡眠。
15.【答案】B
【知识点】噪音
【解析】【分析】 因为身在非洲农村的老人,他们的一身是在自然,几乎没有辐射的地方生活这么多年,听力的能力虽然会有所退化,但是没有被伤害。然而,身处与电子工业非常发达的城市的美国青年,20年来,一直受到电子污染,噪音污染,受到的伤害远远比农村的老人大!所以虽然70岁的老人听力和20岁的美国青年一样好。
16.【答案】感觉;听觉神经
【知识点】神经系统
【解析】【分析】 耳朵的解剖结构分外耳、中耳和内耳为三个部分。外耳包括耳郭和耳道,具有收集声音的作用。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鼓膜产生的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感觉细胞,再通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我们就听到了声音。
17.【答案】轴;轮
【知识点】轮轴
【解析】【分析】 像汽车方向盘这样由一个轴和一个轮组成的装置也是一种简单机械,叫轮轴。在轮上用力带动轴运动时省力;在轴上用力带动轮运动时费力。当轮相同时,轴越小越省力。轴不变的情况下,轮越大越省力。
18.【答案】错误
【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 在冷藏箱外面包裹一层锡纸,有利于减少散热能力,增加保温作用,能够增强冰淇淋冷藏箱保温效果,可以防水、防热辐射。不能防止热传导,更不是为了美观。
19.【答案】错误
【知识点】热传递;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 不同的物体传导热的本领是不同的。善于传热的物质叫做热的良导体,吸热快,散热也快;不善于传热的物质叫做热的不良导体,吸热慢,散热也慢。棉被是热的不良导体,能够减缓热传递,所以用棉被把冰糕包起来,冰糕会化得慢些。
20.【答案】错误
【知识点】海洋资源
【解析】【分析】海水中含有大量的可溶性物质,其中大部分是盐类,如盐酸盐、硫酸盐和碳酸盐,而最主要的盐是氯化钠,也就是我们每天都少不了的食盐,约占78%,此外还有各种镁盐和钙盐。这些盐溶于水中,使得海水中含有大量的钠离子和镁离子,由于钠离子是咸的,镁离子是苦的,所以海水就又咸又苦,不能直接饮用。
21.【答案】错误
【知识点】热传递;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 热是一种能量,可以沿着物体从物体温度高的部分传到温度低的部分,这种传递热的方式叫传导。加热容器底部时,底部的水受热后会上升,周围及上方较冷的水会流过来补充,然后又被加热再上升,冷水和热水相对流动,使水逐渐变热,这样传递热的方式叫作对流。太阳的热可以不依靠任何物体而直接向周围发射,这种传递热的方式叫作辐射。保温瓶双层结构的夹层被抽成真空,真空状态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热对流和热传导,不能够减少热辐射。
22.【答案】正确
【知识点】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
【解析】【分析】 波兰的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事实上有一个人在哥白尼之前将近2000年就提出过日心说,他就是古希腊著名的天文学家阿里斯塔克。在阿里斯塔克留存至今的著作《论太阳和月球的大小与距离》一书中,他在历史上第一次运用几何学知识测量了日、月、地之间的距离和相对大小。他认为在月半圆时,日、月、地应当形成一个直角三角形。他通过测量,推算出日地距离是月地距离的19倍左右(实际约为395倍)。
23.【答案】正确
【知识点】大脑的作用与保护;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情绪管理
【解析】【分析】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大脑经过思考和决策,会支配着我们克服困难,坚持行动,去实现预定的目标,这种心理过程就是意志的体现。我学画画时手上磨出茧子,但也坚持下来了,这是有意志的表现。题干正确。
24.【答案】正确
【知识点】生活中常见的工具;杠杆
【解析】【分析】像这种用来撬动重物的装置叫作杠杆,它包括一个支点和一根能绕支点转动的硬棒。镊子又小又轻,应用了杠杆原理,主要是为了方便夹取体积较小的物品。
25.【答案】正确
【知识点】斜面
【解析】【分析】 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斜面能省力,斜面的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越不省力。
26.【答案】
【知识点】矿物的外观;矿物的组成
【解析】【分析】地质学家根据岩石的形成成因,将岩石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类。变质岩,三大岩类的一种,是指受到地球内部力量(温度、压力、应力的变化、化学成分等)改造而成的新型岩石,比如板岩、大理岩、片麻岩等。固态的岩石在地球内部的压力和温度作用下,发生物质成分的迁移和重结晶,形成新的矿物组合。沉积岩是地壳表层岩石在常温常压条件下,经过风化剥蚀、搬运、沉积和硬结成岩等一系列地质作用而形成的岩石。沉积岩中有砂岩、页岩、石灰岩、砾岩等。岩浆岩又称火成岩,是由岩浆喷出地表或侵入地壳冷却凝固所形成的岩石,有明显的矿物晶体颗粒或气孔,花岗岩、流纹岩、玄武岩都属于岩浆岩。
27.【答案】(1)3.8
(2)A
(3)C
(4)C
(5)符合题意即可,答案不唯一
【知识点】斜面
【解析】【分析】(1)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时应注意:读数时,视线与指针相平。小李用弹簧测力计直接将物体提了起来,此时弹簧测力计上的示数为3.8N。
(2)斜面有省力的作用。直接提升物体比在斜面上提升物体费力。小李将物体沿斜面乙向上拉和直接提升物体相比较,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的是直接提升物体,所以B符合题意。
(3)斜面都能省力,斜面坡度越大小会影响物体的运动。随后,小李分别将物体沿斜面甲、乙、丙往上拉,此时他研究的问题是斜面倾斜角度和省力程度的关系,所以C符合题意。
(4)斜面都能省力,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越费力。在甲、乙、丙三个斜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拉物体时,弹簧测力计示数最小的是在斜面丙上,因为丙的坡度越小越省力,所以C符合题意。
(5)对比实验是一种特别的收集证据的方法。通过有意识地改变某个条件来证明改变的条件和实验结果的关系。对比实验要注意的问题:1.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2.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保持一样。本实验要限定甲、乙、丙表面光滑度一样,高度h一样,因为对比实验只能有一个变量。
1 / 1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科学试题
一、选择题。
1.(2023五上·淅川期末)在瓷碗、单层不锈钢碗和双层不锈钢碗中,(  )的保温效果最好。
A.瓷碗 B.单层不锈钢碗 C.双层不锈钢碗
【答案】C
【知识点】热传递;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 双层结构的保温效果比单层结构的保温效果好。妙妙和妈妈去超市为刚上幼儿园的妹妹选购饭碗,在瓷碗、单层不锈钢碗和双层不锈钢碗中,应该挑选双层不锈钢碗,因为双层不锈钢碗不仅防烫,并且保温效果好。
2.(2023五上·淅川期末)妙妙发现爷爷会把粮食摊开来晾晒,这样粮食干得快,这说明蒸发的快慢与(  )有关。
A.蒸发面积的大小 B.空气流动的快慢 C.温度的高低
【答案】A
【知识点】水的蒸发
【解析】【分析】 水蒸发的快慢与蒸发面积的大小有关,相同情况下,蒸发面积越大,蒸发越快。
3.(2023五上·淅川期末)奇奇在冷藏箱箱体外面包裹了一层锡纸,他这样做得目的是(  )。
A.防水、防热传导 B.防水、防热对流 C.防水、防热辐射
【答案】C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 在冷藏箱外面包裹一层锡纸,有利于减少散热能力,增加保温作用,能够增强冰淇淋冷藏箱保温效果,可以防水、防热辐射。不能防止热传导,更不是为了美观。故C选符合题意。
4.(2023五上·淅川期末)在燃气上加热的热水壶通常采用金属材料,水壶的手柄通常用塑料或者木材制作。下面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用金属材料制作热水壶是为了让热水壶更加美观
B.热水壶的手柄用塑料或者木材来制作是为了减少热传导,防止烫手
C.用金属材料制作热水壶是为了更好的利用热传导
【答案】A
【知识点】热传递;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A.用金属材料制作热水壶是为了让热水壶更加美观,错误;金属材料是热的良导体,导热性能好,所以用金属材料制作热水壶是为了让热水壶传热更快;
B.热水壶的手柄用塑料或者木材来制作是为了减少热传导,防止烫手,正确;
C.用金属材料制作热水壶是为了更好的利用热传导,正确。
5.(2023五上·淅川期末)当我们把灯泡通电后,过了五分钟,把手靠近灯泡但不接触灯泡时,手会感受到灯泡的温度,这种热从热源直接散发出去的传热方式叫作(  )。
A.热对流 B.热辐射 C.热传导
【答案】B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热以不同的方式传递,热传递的方式有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热不接触物体从热源直接散发出去的方式叫热辐射;热在液体和气体内部通过流动传递的方式叫热对流。手感觉到灯泡发热属于热辐射。
6.(2023五上·淅川期末)夏天收到冰淇淋外卖时冰淇淋都融化了,这主要的原因是(  )。
A.冰淇淋低于0度
B.有温度较高的物体把热传递给了冰淇淋
C.冰淇淋的奶油较少
【答案】B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热是一种能量的表现形式,热能够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直到两者温度相同。夏天收到冰淇淋外卖时冰淇淋都融化了,这主要的原因是冰淇淋的温度低,会与周围环境发生热传递,有温度较高的物体把热传递给了冰淇淋。
7.(2023五上·淅川期末)从海水中提取食盐是一种古老的制盐方法,利用日晒将海水中的水分蒸发到一定程度,再导入结晶池,继续日晒,食盐就被提取出来了,利用了(  )方法。
A.蒸馏的方法 B.热传递的方法 C.蒸发的方法
【答案】C
【知识点】水的蒸发;物质的分离;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从海水中提取食盐是一种古老的制盐方法,至今仍被广泛沿用。人们将海水引入蒸发池,利用日晒将海水中的水分蒸发到一定程度,再导入结晶池,继续日晒,食盐就被慢慢提取出来了。
8.(2023五下·六盘水期末)我们听到蚊子的声音,会做出拍打蚊子的决定,发出指令的“司令部”是(  )
A.大脑 B.心脏 C.眼睛
【答案】A
【知识点】大脑的作用与保护
【解析】【分析】人对客观事物的认知是从感觉开始的。各种感官受到物体的刺激后,会产生不同的感觉信号并通过神经传递给大脑,大脑对接收到的各种信号进行综合判断,就形成了对事物的整体认知。我们听到蚊子的声音,会做出拍打蚊子的决定,发出指令的“司令部”是大脑。
9.(2023五上·淅川期末)下列安全标志与其对应含义不符合的是(  )。
A.当心爆炸
B.当心中毒
C.当心感染
【答案】C
【知识点】安全常识
【解析】【分析】A标志是当心爆炸,B标志是当心中毒,都与对应的含义相符。C标志是当心辐射,而不是当心感染,C选项不符合。
10.(2023五上·淅川期末)制作天平利用的原理是(  )。
A.滑轮 B.杠杆 C.斜面
【答案】B
【知识点】杠杆
【解析】【分析】跷跷板、天平、订书器是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天平两边的托盘是用力点和阻力点,中间指针位置是支点。
11.(2023五上·淅川期末)正在上课,突然发生了地震,此时我们不能做的是(  )。
A.马上躲到课桌下面
B.在老师的统一指挥下,有秩序地迅速撤离教室
C.贸然冲出,跳楼逃生
【答案】C
【知识点】地震的成因及作用;安全常识
【解析】【分析】A、在楼上教室上课时发生地震,不要惊慌,要就近躲在课桌下面,并用书包护住头部。说法正确;
B、在老师的统一指挥下,有秩序地迅速撤离教室,到开阔的地带避震。说法正确;
C、不能贸然外冲,跳楼逃生。说法错误。
12.(2023五上·淅川期末)人们制造斜面主要是为了(  )。
A.省力 B.省距离 C.美观
【答案】A
【知识点】斜面
【解析】【分析】 斜面是一种 简单机械,可用于克服垂直提升重物之困难,省力但是费距离。距离比和力比都取决于倾角:斜面与平面的倾角越小,斜面较长,则省力越大,但费距离。斜面与平面的倾角越大,斜面较短,则省力越小,但省距离。
13.(2023五上·淅川期末)下列容易发生火山喷发的地点是(  )。
A.地壳较厚而且坚硬的地方
B.地壳较薄且有裂缝的地方
C.地壳任意地方
【答案】B
【知识点】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安全常识
【解析】【分析】 火山是由于地下的熔融的岩浆沿着地壳的薄弱地带喷发而形成的自然灾害,所以容易发生火山喷发的地点是地壳较薄且有裂缝的地方。
14.(2023五上·淅川期末)我们每天要保证(  )小时的睡眠才能使大脑得到充分休息。
A.7---8 B.8---9 C.9--10
【答案】C
【知识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解析】【分析】 睡眠质量差直接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与学习成绩,睡眠不足还会对青少年儿童的记忆力、情绪等产生负面影响,会影响学习效率。睡眠可以使大脑更好地休息,有利于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少年儿童每天应保证9-10小时的睡眠。
15.(2023五上·淅川期末)据环保组织调查发现,生活在非洲农村70岁老人的听力和生活在美国喧闹城市20岁青年的听力一样好,造成这种现象的因素是(  )。
A.大气污染 B.噪声污染 C.固体废弃物污染
【答案】B
【知识点】噪音
【解析】【分析】 因为身在非洲农村的老人,他们的一身是在自然,几乎没有辐射的地方生活这么多年,听力的能力虽然会有所退化,但是没有被伤害。然而,身处与电子工业非常发达的城市的美国青年,20年来,一直受到电子污染,噪音污染,受到的伤害远远比农村的老人大!所以虽然70岁的老人听力和20岁的美国青年一样好。
二、填空题。
16.(2023五上·淅川期末)声波通过外耳道传到鼓膜,鼓膜振动,刺激耳蜗中的   细胞,并产生听觉信号,听觉信号通过   传给大脑,我们就听到了声音。
【答案】感觉;听觉神经
【知识点】神经系统
【解析】【分析】 耳朵的解剖结构分外耳、中耳和内耳为三个部分。外耳包括耳郭和耳道,具有收集声音的作用。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鼓膜产生的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感觉细胞,再通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我们就听到了声音。
17.(2023五上·淅川期末)像汽车方向盘这样由一个   和一个   组成的装置也是一种简单机械,叫轮轴。
【答案】轴;轮
【知识点】轮轴
【解析】【分析】 像汽车方向盘这样由一个轴和一个轮组成的装置也是一种简单机械,叫轮轴。在轮上用力带动轴运动时省力;在轴上用力带动轮运动时费力。当轮相同时,轴越小越省力。轴不变的情况下,轮越大越省力。
三、判断题。(正确的打“∨”,错的打“X”)
18.(2023五上·淅川期末)妙妙认为在冷藏箱外面包一层锡纸不美观,于是她在锡纸外面包了一层彩色的包装纸。(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 在冷藏箱外面包裹一层锡纸,有利于减少散热能力,增加保温作用,能够增强冰淇淋冷藏箱保温效果,可以防水、防热辐射。不能防止热传导,更不是为了美观。
19.(2023五上·淅川期末)裹上棉被的冰块融化得慢,因为棉被是热的良导体。(  )
【答案】错误
【知识点】热传递;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 不同的物体传导热的本领是不同的。善于传热的物质叫做热的良导体,吸热快,散热也快;不善于传热的物质叫做热的不良导体,吸热慢,散热也慢。棉被是热的不良导体,能够减缓热传递,所以用棉被把冰糕包起来,冰糕会化得慢些。
20.(2023五上·淅川期末)因为海水不能喝,所以从海水里面提取出的盐也不能吃。(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海洋资源
【解析】【分析】海水中含有大量的可溶性物质,其中大部分是盐类,如盐酸盐、硫酸盐和碳酸盐,而最主要的盐是氯化钠,也就是我们每天都少不了的食盐,约占78%,此外还有各种镁盐和钙盐。这些盐溶于水中,使得海水中含有大量的钠离子和镁离子,由于钠离子是咸的,镁离子是苦的,所以海水就又咸又苦,不能直接饮用。
21.(2023五上·淅川期末)保温瓶双层结构的夹层被抽成真空,不能减少热传导和热对流。(  )
【答案】错误
【知识点】热传递;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 热是一种能量,可以沿着物体从物体温度高的部分传到温度低的部分,这种传递热的方式叫传导。加热容器底部时,底部的水受热后会上升,周围及上方较冷的水会流过来补充,然后又被加热再上升,冷水和热水相对流动,使水逐渐变热,这样传递热的方式叫作对流。太阳的热可以不依靠任何物体而直接向周围发射,这种传递热的方式叫作辐射。保温瓶双层结构的夹层被抽成真空,真空状态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热对流和热传导,不能够减少热辐射。
22.(2023五上·淅川期末)阿里斯塔克是古希腊著名的天文学家,他最早提出了日心说。(  )
【答案】正确
【知识点】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
【解析】【分析】 波兰的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事实上有一个人在哥白尼之前将近2000年就提出过日心说,他就是古希腊著名的天文学家阿里斯塔克。在阿里斯塔克留存至今的著作《论太阳和月球的大小与距离》一书中,他在历史上第一次运用几何学知识测量了日、月、地之间的距离和相对大小。他认为在月半圆时,日、月、地应当形成一个直角三角形。他通过测量,推算出日地距离是月地距离的19倍左右(实际约为395倍)。
23.(2023五上·淅川期末)我学画画时手上磨出茧子,但也坚持下来了,这是有意志的表现。(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大脑的作用与保护;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情绪管理
【解析】【分析】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大脑经过思考和决策,会支配着我们克服困难,坚持行动,去实现预定的目标,这种心理过程就是意志的体现。我学画画时手上磨出茧子,但也坚持下来了,这是有意志的表现。题干正确。
24.(2023五上·淅川期末)镊子又小又轻,通常用它夹取体积较小的物品。(  )
【答案】正确
【知识点】生活中常见的工具;杠杆
【解析】【分析】像这种用来撬动重物的装置叫作杠杆,它包括一个支点和一根能绕支点转动的硬棒。镊子又小又轻,应用了杠杆原理,主要是为了方便夹取体积较小的物品。
25.(2023五上·淅川期末)斜面的倾斜角度越小,提升物体时越省力。(  )
【答案】正确
【知识点】斜面
【解析】【分析】 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斜面能省力,斜面的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越不省力。
四、连线题。
26.(2023五上·淅川期末)请将下面三项内容对应连线。
【答案】
【知识点】矿物的外观;矿物的组成
【解析】【分析】地质学家根据岩石的形成成因,将岩石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类。变质岩,三大岩类的一种,是指受到地球内部力量(温度、压力、应力的变化、化学成分等)改造而成的新型岩石,比如板岩、大理岩、片麻岩等。固态的岩石在地球内部的压力和温度作用下,发生物质成分的迁移和重结晶,形成新的矿物组合。沉积岩是地壳表层岩石在常温常压条件下,经过风化剥蚀、搬运、沉积和硬结成岩等一系列地质作用而形成的岩石。沉积岩中有砂岩、页岩、石灰岩、砾岩等。岩浆岩又称火成岩,是由岩浆喷出地表或侵入地壳冷却凝固所形成的岩石,有明显的矿物晶体颗粒或气孔,花岗岩、流纹岩、玄武岩都属于岩浆岩。
五、实验题。
27.(2023五上·淅川期末)下面是探探研究“斜面”的实验,请你结合图片完成有关问题。
(注:甲、乙、丙表面光滑度一样、高度h一样)
(1)探探用弹簧测力计直接将物体提了起来,此时弹簧测力计上的示数为   N。
(2)探探将物体沿斜面乙向上拉,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和直接提升物体相比较会(  )。
A.变小 B.变大 C.不变
(3)随后,探探分别将物体沿斜面甲、乙、丙往上拉,此时他研究的问题是(  )。
A.斜面是否省力
B.斜面倾斜角度和物体运动速度的关系
C.斜面倾斜角度和省力程度的关系
(4)请你预测一下,在甲、乙、丙三个斜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拉物体时,弹簧测力计示数最小的是在斜面(  )上。
A.甲 B.乙 C.丙
(5)结合本次实验,请你举例一个在生活中用到斜面的事例。
【答案】(1)3.8
(2)A
(3)C
(4)C
(5)符合题意即可,答案不唯一
【知识点】斜面
【解析】【分析】(1)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时应注意:读数时,视线与指针相平。小李用弹簧测力计直接将物体提了起来,此时弹簧测力计上的示数为3.8N。
(2)斜面有省力的作用。直接提升物体比在斜面上提升物体费力。小李将物体沿斜面乙向上拉和直接提升物体相比较,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的是直接提升物体,所以B符合题意。
(3)斜面都能省力,斜面坡度越大小会影响物体的运动。随后,小李分别将物体沿斜面甲、乙、丙往上拉,此时他研究的问题是斜面倾斜角度和省力程度的关系,所以C符合题意。
(4)斜面都能省力,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越费力。在甲、乙、丙三个斜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拉物体时,弹簧测力计示数最小的是在斜面丙上,因为丙的坡度越小越省力,所以C符合题意。
(5)对比实验是一种特别的收集证据的方法。通过有意识地改变某个条件来证明改变的条件和实验结果的关系。对比实验要注意的问题:1.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2.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保持一样。本实验要限定甲、乙、丙表面光滑度一样,高度h一样,因为对比实验只能有一个变量。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