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蒲柳人家》课件(共3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蒲柳人家》课件(共3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05.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07 18:22:36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共35张PPT)
8、蒲柳人家
刘绍棠
用蒲草和柳树枝搭起房屋的人家,这里指代普通贫苦农家。
蒲柳人家:
题解
刘绍棠(1936~1997)
当代作家。河北通县(今北京市通州区)人,“荷花淀派”的代表之一,他作为著名的乡土文学作家而在中国文坛上享有盛誉。他的中国气派、民族风格、地方特色、乡土题材,受到人们的喜爱。1949年读中学时开始发表短篇小说。他年少成才,被誉为“神童作家”1951年到河北文联工作半年,阅读了大量文学名著,深受孙犁作品熏染。翌年发表成名作、短篇小说《青枝绿叶》,并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1954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5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1957年发表小说《田野落霞》、《西苑草》及一些论文,被错划为“右派”,
1979年平反后发表大量作品:
《蒲柳人家》获得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峨眉》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奖。
《京门脸子》获得北京优秀长篇小说奖。
《敬柳亭说书》获得首届中国大众文学优秀长篇小说奖。
刘绍棠的创作风格
刘绍棠将“荷花淀派”的柔媚、清丽之美与“燕赵文化”的阳刚、劲健之美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建立了独具风采的大运河乡土文学体系。
《蒲柳人家》是刘绍棠的代表作,发表于1980年,文章以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引起当时文坛的广泛关注,并获首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小说人物众多,但主线情节并不复杂。故事背景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花鞋杜四家的童养媳望日莲与周檎相爱,可阴险邪恶的杜四夫妇另有打算。半路又杀出巡警麻雷子,勾结杜四,要把望日莲卖给董太师做小,并要以“抗日”的罪名把周檎抓走。于是,矛盾激化,以何
大学问、一丈青大娘、柳斗、吉老秤等为首的父老乡亲一齐出面,挫败麻、杜阴谋,檎、莲顺利完婚。全篇小说共分12节,但这个主线故事只占不到2节的篇幅,其余10节随意分枝,记述了运河边十来个乡间人物的逸闻趣事。由此可以看出,作品的重心在于放笔为古运河边的民俗风情和父老乡亲画像,为他们的多情重义、锄奸助良、扶危济困的美德立碑。
本文节选的是小说的前两节。这两节浓笔重彩描写的正是书中三个主要人物:六岁男孩何满子是小说的主要线索人物,作者正是通过这样一个机灵顽皮、充满稚气的孩子的眼睛,串起了整个故事,为我们勾勒出了几个世代栖息于北运河边的农民的性格和命运。奶奶一丈青大娘和爷爷何大学问则是小说的两个主要描写对象。作者以高超的艺术表现手法.运用语言、动作、外号等描写,生动地刻画出他们的
北运河畔
音容笑貌、喜怒悲乐,使人读来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课文朗读,要求:
1、扫清文字障碍。
2、把握人物主要艺术形象。
正确朗读下列词语
鞍[ān] 抡[lún] 烙[lào ]饼
烟囱 [cōng] 招架 [zhāo jià]
驾驭 [ jià yù ] 熏陶[ xūn táo ]
隐匿[ nì] 憋闷[ biē men ]
掂量 [ diān liang ] 礼聘[lǐ pìn]
拴shuān贼 害臊 sào 擀gǎn面 梆bāng打 威吓hè 戳chuō穿
乍zhà蓬 咯kā吧 呱呱gū 拗niù不过 到了liǎo儿 名讳huì
戏谑xuè 荣膺 yīng 坍tān塌 墙垣yuán 毡zhān子 潞lù河
莺啼燕啭 zhuàn 嘬zuō 剜wān肉 蹚tāng着
周檎qín 胡茬chá 噘juē嘴 磨蹭 cèng 捎shào马子 石敬瑭táng 歇晌shǎng
字 词 解 释
痱( )子:
擀( )面杖:
唿哨( ):
fèi
皮肤的一种红色粟样粒丘疹,伴有强烈的瘙痒和麻刺感。
g n
用来擀面团的木棒
hū shào
又作“呼哨”,把手指放在嘴里用力吹,发出尖锐的像哨子一样的声音。
咯( )吧:

拟声词。
戏谑( ):
坍塌( ):
嘬( )嘴:
剜( )肉:
隐匿( ):
xuè
用诙谐有趣的话开玩笑。
tān tā
崩塌。
zuō
聚缩嘴唇而吸取
wān
挖。

隐藏。
一气呵成:①形容文艺作品结构紧凑,气势连贯②形容完成整个工作的过程中不间断,不松懈
不知好歹dǎi:不能辨别好坏。指人糊涂,不知事情的是非或轻重。
妙手回春:比喻将快死的人救活。医生医术高明
两肋lèi 插刀:肋:胸部的两侧。比喻承担极大的牺牲。
如坐针毡zhān:形容心神不宁,不得安生
天伦之乐::老一辈和小一辈有血缘亲属关系之间的家庭乐趣。指家人中亲人团聚的快乐
望眼欲穿:泛指眼睛都要望穿了,形容盼望殷切
断壁残垣( ):
芒刺在背:
影影绰绰( ):
咬文嚼( )字:在词句上斟酌推敲,形容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抠字眼而不注意精神实质
yuán
墙。形容破败的景象。
像芒和刺扎在背上,形容心神不宁。
chuò
隐隐约约。
jiáo
1、本文主要刻画了哪些主要人物?
何满子
奶奶一丈青大娘
爷爷何大学问
剃个光葫芦
头,天灵盖上留着个
木梳背儿。
全身上下就像刚从烟囱里爬出来。
年龄:
六岁
外貌:
性格:
整天在河滩上野跑
不穿大红兜
记性好,爱听故事,过耳不忘,好问个字儿,过目不忘。
上学不安分
藏在芦苇中跟奶奶捉迷藏
心疼爷爷,想哄爷爷开心
被拴在葡萄架立柱上,觉得失去了自由,委屈又憋闷
天真可爱聪明
机灵顽皮
一丈青大娘
个高脚大,身强体健,性格豪爽,爱打抱不平。方圆二三十里,找不出能够招架几个回合的敌手,是个英雄豪杰。因而得此雅号。
一丈青原是《水浒传》中扈三娘的绰号。她是梁山第一女将,武艺高强,一双刀神出鬼没,更有用绳套的绝技,阵前用绳套捉人十分厉害
写一丈青大娘“一双大脚”有什么文化内涵?单单是表现她脚大吗?
旧时封建礼法要求女子裹脚,而不裹脚者,一般是有反叛精神,不受封建礼法约束的人。
这和她“一丈青”的外号是一致的。
大高个儿,一双大脚,青铜肤色,有一双长满老茧的大手。
身强力壮,样样在行
外貌
“站住!”
“都给我穿上裤子!”
“不能叫你们腌臜了我们大姑娘小媳妇的眼睛!”
“小祖宗儿!”
语言
泼辣大胆、爱打抱不平
口苦心甜,溺爱孙儿
一丈青大娘火了起来,挽了挽袖口……一阵风冲下河坡……手戳着他们的鼻子……
一丈青大娘勃然大怒,老大一个耳刮子抡圆了扇过去……
一丈青大娘折断了一棵茶碗口粗细的河柳……挥舞起来……
一丈青大娘不依不饶,站在河边大骂不住声……
动作
风风火火,干净利落,英姿飒爽
爷爷何大学问
人高马大,膀阔腰圆,面如重枣,浓眉朗目,一副关公相貌。
关羽的一生,忠肝义胆,诚信磊落;叱咤风云,横扫千军,堪称英雄人杰,令万民景仰。 
外貌
像关公一样,侠肝义胆,仗义轻财,慷慨豁达,爱打抱不平,甘为朋友两肋插刀。
性格
他骑一匹光背儿马,左肩挂一只书囊,右肩扛一杆一丈八尺的大鞭……路遇文庙,他都要下马,作个大揖,上一股高香。
动作
但是,这一趟回来……愁眉苦脸,垂头丧气,眉头子挽成个鸡蛋大的疙瘩。
“日本鬼子把咱们中国大卸八块啦!……”
语言
神态
一个朴实的农民的爱国情感
为孙儿请老师
与孙儿同享天伦之乐
给孙子带吃零食
疼爱孙儿的慈祥的爷爷
何满子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是小说的主要线索人物,作者通过这样一个机灵顽皮、充满稚气的孩子的眼睛,串起整个故事。
这篇小说以六岁小孩何满子为线索展开情节,透过一幅幅风俗画,热情地赞颂了那些淳厚朴实的劳动人民,他们热诚正直的感情,以及那种肝胆相照、扶危济困、赤诚相见的美好品格和高尚情操。
文章主题
1.日本鬼子把咱们中国大卸八块啦!
2.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我们东三省了!
你认为这两种说法哪个更好?
两种说法各有长短:
前者生动形象,富有民间口语与俗语特点,充满乡土气息,也符合何大学问的身份;
后者有书面特点,适于比较郑重的叙述。
课文中还有哪些
富于民间口语与俗语特点的句子?
活灵活现的民间口语与俗语:
何满子在奶奶身边长大,要天上的星星,奶奶也赶快搬梯子去摘。长到四五岁,就像野鸟不入笼,一天不着家,整日在河滩野跑。
奶奶八样不放心,怕让狗咬了,怕让鹰抓了,怕掉在土井子里,怕给拍花子的拐走。
何满子是一丈青大娘的心尖子,肺叶子,眼珠子,命根子。
只听咯吧一声,一丈青大娘折断了一棵茶碗口粗细的河柳,带着呼呼风声挥舞起来,把这几个纤夫扫下河去,就像正月十五煮元宵,纷纷落水。
活灵活现的民间口语与俗语2:
他这个人,不知道钱是好的,伙友们有谁家揭不开锅,沿路上遇见老、弱、病、残,伸手就掏荷包,抓多少就给多少,也不点数儿。
掂量一下自己这点财力,供他念完小学,已经是鼓着肚子充胖;而中学大学的门槛九丈九尺高,没有白花花的银洋砌台阶,怎么能高攀得上?
何大学问一走,何满子就像野马摘了笼头。
何满子对爷爷心怀不满,拿白眼珠儿翻瞪爷爷,闷坐在窗根下,小嘴噘得能挂个油瓶儿。
……
文中也有一些书面色彩很浓的句子:
1.何满子的爷爷,名讳已不可考。
2.在荣膺这个尊称之后……
这是为什么?
两种色彩的语言有机结合,给小说增添了幽默诙谐色彩。
何大学问人高马大,膀阔腰圆,面如重枣,浓眉朗目,一副关公相貌。
这样的句子有什么特点?
文中还有这样的句子吗?
继承了中国传统说唱艺术的特点,讲究压韵和对偶,多用四字句,用词造句文白相兼,读来抑扬顿挫,很有节奏感。
金清三中郑琳
讲究压韵和对偶,抑扬顿挫,
有传统说唱艺术特点的句子:
一双大脚,青铜肤色,嗓门也亮堂。
一丈青大娘骂人,就像雨打芭蕉,长短句,四六体,鼓点似的骂一天,一气呵成,也不倒嗓子。
那个年轻的纤夫就像风吹乍蓬,转了三转,拧了三圈儿,满脸开花,口鼻出血,一头栽倒在滚烫的沙滩上。
……
《水浒传》中宋江、吴用、李逵外号叫做“及时雨”“智多星”“黑旋风”。
课文中何满子的奶奶号称“一丈青大娘”,爷爷号称“何大学问”。
这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
这篇小说塑造人物上借鉴了中国古典小说的表现手法。这是刘绍棠的创作风格。
中国气派 民族风格
乡土题材 地方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