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教学】第二节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第2课时)课件+教学设计+评价表--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二第四章

文档属性

名称 【大单元教学】第二节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第2课时)课件+教学设计+评价表--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二第四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5.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4-03 11:53:19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第二节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人教版高一年级第二册
第2课时
内容总览
课标要求
01
学习目标
02
探究新知
03
课堂检测
04
课堂总结
05
课后作业
06
目录
2020新课标要求
结合实例,说明运输方式和交通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素养要求与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结合实例,说出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2.结合实例,说出交通运输布局对聚落发展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素养要求:
1.区域认知:
结合教材提供的典型城市(如扬州、新加坡),在地图中指出典型城市的地理位置,并解释这些典型城市的发展是如何受到地理位置和交通布局的影响。
2.综合思维:
结合扬州和新加坡发展的案例,说明交通运输布局在不同方面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以及对聚落的影响。
3.地理实践力:
在“假如你是扬州市交通运输局局长,如何才能让扬州再现当年繁华盛景呢?”问题的小组讨论中,查找资料,有组织地发表观点,培养合作意识和反思能力。
4.人地协调观:
通过新农村建设的案例,说明交通线路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情境导入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从唐朝诗人徐凝的这句诗中,可想当时扬州的繁华。此后1000多年,“二分明月”的扬州在我国城市中的繁华地位不减,“下扬州”成为达官显贵、文人墨客以至平民百姓的梦想。然而,至近代,扬州的繁华地位逐渐被上海、苏州等城市所取代。
扬州从未成为国家的行政中心,为何能“二分明月”达1000多年
历史进入近代,是什么改变了扬州的发展条件,而使其“二分明月”的繁华不再
新知讲解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任务一
1.促进要素流动
北京市
天津市
京津城际铁路
京津塘高速公路
京沪高速铁路
要素:资源、产品、设备、劳动力等。
作用:交通运输使要素合理流动,实现空间上的优化配置。
规律:交通运输越便利、快捷,经济各要素的流动速度越快、耗时越短、效率越高,实现的产值也就越大。
新知讲解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任务一
2.缩短时空距离
便捷的交通运输缩短了不同区域之间的时空距离,使一个区域的经济活动可以辐射其他区域,从而加快经济发展速度,提升经济发展水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沿海地区,凭借优越的海运优势,面向国际市场,发展出口加工业、出口创汇农业等,迅速提高经济发展水平。
宁波舟山港
新知讲解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任务一
2.缩短时空距离
新疆霍尔果斯
辽宁丹东
广西凭祥
一些偏远的边境聚落,依托国际陆路交通的优势,发展成为重要的边境贸易口岸。
云南瑞丽
案例分析1
广西凭祥交通位置
分组讨论
1.凭祥成为我国重要陆路口岸的支持条件是什么?
便捷的交通运输条件
2.哪些因素促使凭祥成为我国著名的木制家具产地?
便捷的交通、近木材原料产地、广阔的市场、廉价的劳动力、国家政策等。
新知讲解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任务一
3.拉动经济增长
原材料,如钢铁
能源
建筑
旅游
发展交通运输,可以直接拉动原材料、能源、建筑、旅游等行业的发展,增加就业。
新知讲解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任务一
3.拉动经济增长
村村通
西气东输
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示意
我国自20世纪末以来,大力投资建设全国高速公路网、全国高速铁路网以及西气东输、村村通等重大交通运输工程,不仅促使我国经济长期高速发展,而且有效地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和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案例分析2
分组讨论
陕西省武功县发展交通脱贫致富(P89页)
1.武功县发展交通对经济发展产生哪些具体影响?(经济结构(三大产业)、规模)
①发展特色农业:原生态蔬菜、优质农产品
②农产品加工业:特色食品、纺织品
③旅游业:乡村旅游线路
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2. 为什么发展交通武功县可以脱贫致富?
①交通优势使区域间的资源、产品、劳动力等要素加速流动,转化为生产优势;
②缩短了时空距离,辐射区域变大,扩大市场范围;
③交通拉动了当地旅游业发展,增加就业,增加收入。
新知讲解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任务一
4.推动“一带一路”,加强区域间联系
内涵:“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作用:沿线各国互联互通,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复合型的互联互通网络,实现沿线各国多元、自主、平衡、可持续的发展。
优先建设领域:交通运输线以及电网、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
意义:①中国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的需要;
②加强与沿线各国互利合作。
案例分析3
分组讨论
分析我国铁路大提速的作用和线路分布特点(P90页)
案例分析3
分组讨论
分析我国铁路大提速的作用和线路分布特点(P90页)
1.从地区(东部、中部、西部)和地形(平原、山区)两方面,归纳铁路提速线路的时空分布特点。
①东部平原地区提速早;中、西部山区提速晚;
②从东部向中西部扩展。
2.简析上述特点形成的原因。
3.简述铁路提速对客货运输的作用,由此讨论其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①东部地区经济发达,运输需求量大;
②东部地区多穿越平原地区,技术改造较易。
①铁路提速,可以提高经济要素运转速度,节省运转时间,提高运转效率;
②速度提高了,同条线路可以加开班列,增大运力。
新知讲解
影响聚落发展
任务二
1.交通枢纽处往往会发展为规模较大城市
石家庄原来不过是正定县的一个小村庄,当初京广铁路修到正定县城时,把车站往南迁了十几千米,建在了石家庄。后来石德、石太铁路又在这里与京广线相交,石家庄成了重要的铁路枢纽,城市也获得了较快的发展,成为河北省的省会,而正定县城仍不过是座3万人的小城。
新知讲解
影响聚落发展
任务二
1.交通枢纽处往往会发展为规模较大城市
郑州被称作“火车拉来的城市”,陇海铁路、京广铁路两大干线十字交汇,让郑州一直处于全国铁路交通枢纽地位,素有中国铁路心脏之称。
“火车拉来的城市”
新知讲解
影响聚落发展
任务二
1.交通枢纽处往往会发展为规模较大城市
我国沿海、沿江的很多城市是依靠港口发展起来的
江河交汇成的城市
(湖北 武汉)
案例分析4
分组讨论
依托港口优势,新加坡实现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
1.读图,说明新加坡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新加坡是马六甲海峡重要的港口,是联系亚、欧、非、大洋的航海咽喉枢纽,新加坡依托重要的交通枢纽位置,社会经济发展较快。
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新加坡推行出口导向型工业战略,依托港口优势,重点发展与石油运输和港口服务相关的炼油、石油化工、修造船、钻井平台制造等工业。工业的迅速发展还带动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发展。新加坡由此成为马六甲海峡最重要的港口,是联系亚、欧、非、大洋洲的航海枢纽。
2.结合材料,指出新加坡依托港口,重点发展的经济部门。
炼油、石油化工、修造船、钻井平台制造等工业;
新知讲解
影响聚落发展
任务二
2.交通运输线路的变化会引起城市的变化
交通枢纽是旅客和货物集散、周转的地方,服务于客、货集散的餐饮、旅馆、装卸、包装、批发和零售等行业便在交通枢纽集聚。在客、货吞吐量大的交通枢纽,还会集聚与货物相关的制造业,并促进其他产业的发展,往往会形成较大的城市。如石家庄、株洲、新加坡。
新知讲解
影响聚落发展
任务二
2.交通运输线路的变化会引起城市的变化
城市区位 区位优势 举例
河运的起点和终点 河流上游河道较窄,货物在此转运 江西赣州
河流交汇处 具有三个方向的水运优势,有大量的人流、物流在此中转 宜宾、重庆、武汉
河口处 河海联运便利 上海、广州
扼守运河 人流、物流集中,有利于发展商贸活动 新加坡、巴拿马
案例分析5
分组讨论
扬州的兴衰
古代,我国东部地区南北方向的大宗货物运输,主要依靠京杭运河,于是在京杭运河沿岸形成一批商业繁荣的城市,其中,扬州因位于京杭运河南北段的中间位置,且是长江航运与京杭运河航运的转运点,成为运河城市中最为耀眼的明珠。
1.扬州之所以崛起,与它优越的地理位置密不可分。它的地理位置有何优越性?
它位于京杭运河南、北段的中间位置,且是长江航运与京杭运河航运的转运点。
案例分析5
分组讨论
扬州的兴衰
近代,海运兴起,清末津浦铁路修通,沿海航线和津浦铁路成为连接东部地区南北方的主要交通运输线,京杭运河的交通运输地位不断下降,加之北段逐渐淤塞,运河沿岸商业城市则失去了进一步发展的运河航运条件,运河沿线许多城镇,如扬州,也就逐渐失去了往日的地位。
2.清代以后,扬州城衰落的原因有哪些?
①大运河的淤积,使运河城市失去了客货集散转运的功能;
②沿海海上运输的发展和铁路的建设,使运河城市发展缓慢。
案例分析5
分组讨论
扬州的兴衰
21世纪随着宁启铁路和润扬长江公路大桥的贯通,扬州地区的交通运输状况得到了改善,扬州再次崛起成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城市。
3.促使扬州再次崛起的交通背景条件是什么?
①现代化陆路交通的发展,宁启铁路、润扬长江公路大桥的贯通;
②京杭大运河的大规模疏浚,交通运输状况得到改善;
③再次崛起成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城市,形成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新知讲解
影响聚落发展
任务二
交通不便的分散的乡村会逐步消失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临近主要公路
3.交通运输布局对乡村聚落选址的影响
新知讲解
影响聚落发展
任务二
交通运输线建设的意义
交通意义:
1.完善交通运输网 2.缓解交通运输压力
经济意义:
1.带动沿线经济的发展;
2.实现经济要素(资源,产品,劳动力)在空间上的优化配置;
3. 缩短了区域间的时空距离,加强区际联系,扩大辐射(市场)范围;
4.拉动原材料、能源、建筑、旅游等相关行业的发展;
5.促进基础设施的建设;
6.资源丰富的地区一促进资源的开发,将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
7.沿线有旅游资源一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8.沿海或边境地区一促进对外贸易;
社会意义:
1.增加就业机会 2.经过少数民族地区一促进民族团结
3.到达边境一巩固国防
课堂练习
1.武汉三镇历史格局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
A.平原广阔 B.季风气候 C.河流交汇 D.矿产开发
2.随着现代综合交通的不断发展,武汉市城市形态在沿江发展的基础上,将进一步趋向(  )
A.集中式团块状发展 B.沿河流条带状发展
C.沿公路、铁路多轴向发展 D.从放射状转向内聚发展
3.武汉市的发展变化说明(  )
A.交通枢纽都能发展成为省级行政中心
B.特大城市的衡量指标是人口的增加
C.河流运输方式的兴衰变化会影响城市的兴衰
D.城市主要交通线的变化会影响城市的格局
武汉三镇鼎立格局自古有之,而今却发生了很大变化。读图,回答1~3题。
C
C
D
课堂总结
你学到了什么?
第二节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一、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1.促进要素流动
2.缩短时空距离
3.拉动经济增长
4.推动“一带一路”,加强区域间联系
二、影响聚落发展
1.交通枢纽处往往会发展为规模较大城市
2.交通运输线路的变化会引起城市的变化
3.交通运输布局对乡村聚落选址的影响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
第二节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同步作业17 1---10题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第二节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第2课时)课堂教学评价表
评价 指标 权重 评 价 因 素 评价等级 简要评价
优 良 中 一般
教学 目标 (1) 10 1、根据课标、教材内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制定合理具体的教学目标。 2、整节课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教学。
教学结构 (2) 15 1、根据学生的认知过程和能力特征,结合教材内容,灵活安排教学环节,具有自己的特色。 2、过程设计科学合理,抓住重点关键,突破难点。 3、过程层次清晰,布局合理,信息反馈及时。 4、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等扎实,体现学法指导。 5、注重学生学科能力的培养,体现出对学生智力、自学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
教学 方法 (3) 20 1、注重优化教学过程,讲究教学实效。 2、注重启发式教学,教学语言精当,富有诱导性。 3、依据教材、学生实际改进教法,指导学法。 4、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5、注意教与学的调节,科学性和艺术性相结合。
教学 手段 (4) 10 1、根据教学实际,教学手段运用合理,如电教,提高教学效率。 2、精心设计常规教具和学具的操作。
教学时间 (5) 10 1、根据学科特点,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节。 2、各环节耗时合理,讲练时间协调. 3、作业适度,负担合理。准时下课,不拖堂。
教学氛围 (6) 20 重视教学情况的创设, 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3、课堂气氛活跃、和谐,师生感情融洽。
教学 效果 (7) 20 1、教学措施落实,学生各方面表现出色。 2、教得实、学得活,即时效果好。 3、教学任务完成,课业负担减轻,教学效率提高。
注:优95%,良85%,好75% 一般60%
评教人:知识性自我评价表
项目 评价内容 掌握情况
很好 一般 不好
科学知识 1 通过材料分析,了解促进区域发展。
2 通过材料分析,知道影响聚落发展。
探究能力 1.通过案例分析, 了解陕西省武功县发展交通脱贫致富。
2.通过案例分析,探究我国铁路大提速的作用和线路分布特点。
科学态度 培养合作精神、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小组评价表
评价内容 得分标准 成员一 成员二 成员三
团队精神 5分:能高效分工合作完成任务
3分:重大问题能有效沟通
1分:各自独立,不能完成任务
实施能力 5分:能准确设计详细的实验过程和所用实验道具
3分:能设计出大概方框架,但不够准确和详细
1分:不能设计出任何过程和方案
结果展示能力 5分:表述清晰完整,科学、客观、简洁
3分:表述完整度和清晰度一般
1分:不能有效表述实验结果和结论
总分【大单元整体教学】 高中地理学科人教版(2019)必修二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章 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 分课时设计
课题 第二节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第2课时)
课型 新授课 √ 复习课 试卷讲评课 其他课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是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开始导入提出了与京杭运河与扬州发展兴衰相关的问题,这一导入可以作为素材引导学生讨论,增强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最后,本节内容正文中穿插有一些地图和示意图,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典型城市的地理位置以及交通情况,这帮助学生提高其读图能力。每一个知识点都搭配有一个案例,案例都是真实的城市,城市包括国内和国外的城市,城市案例不仅是在正文部分简单列举,还通过小号楷体字在图片旁边介绍,加深学生对这一城市的了解,帮助培养区域认知。
2.学习者分析 当前学生处于高一第二学期的阶段,逻辑思维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大部分学生能掌握基础的地理事物间关系的分析方法。上一节的学习内容是“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学生通过这一节的学习已经初步了解到区域发展和交通运输布局及二者关系的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认知基础。学生曾在初中地理学习过简单的交通运输的布局知识,能够说出典型的交通枢纽城市。
3.学习目标确定与教学重难点 学习目标: 4.结合实例,说出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5.结合实例,说出交通运输布局对聚落发展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教学重点: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教学难点: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4.教学评价
5.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导入: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扬州从未成为国家的行政中心,为何能“二分明月”达1000多年 历史进入近代,是什么改变了扬州的发展条件,而使其“二分明月”的繁华不再 【思考问题】 学生思考问题并各抒己见,带着这个问题进入课堂。 让学生阅读并分析引出交通运输的变化带来的影响。
任务一: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1.促进要素流动 2.缩短时空距离 3.拉动经济增长 4.推动“一带一路”,加强区域间联系 学生总结: 学生总结:便捷的交通运输缩短了不同区域之间的时空距离,使一个区域的经济活动可以辐射其他区域,从而加快经济发展速度,提升经济发展水平。 一些偏远的边境聚落,依托国际陆路交通的优势,发展成为重要的边境贸易口岸。 学生总结:发展交通运输,可以直接拉动原材料、能源、建筑、旅游等行业的发展,增加就业。 我国自20世纪末以来,大力投资建设全国高速公路网、全国高速铁路网以及西气东输、村村通等重大交通运输工程,不仅促使我国经济长期高速发展,而且有效地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和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学生总结: 让学生理解交通运输是如何促进经济发展。
案例1:广西凭祥交通位置
1.凭祥成为我国重要陆路口岸的支持条件是什么? 2.哪些因素促使凭祥成为我国著名的木制家具产地? 【阅读材料】【思考问题】 学生回答:便捷的交通运输条件 学生回答:便捷的交通、近木材原料产地、广阔的市场、廉价的劳动力、国家政策等。 让学生了解广西凭祥交通位置的特点,了解交通运输推动“一带一路”,加强区域间联系。
案例分析2:陕西省武功县发展交通脱贫致富(P89页)
1.武功县发展交通对经济发展产生哪些具体影响?(经济结构(三大产业)、规模) 2. 为什么发展交通武功县可以脱贫致富? 【阅读材料】【思考问题】 学生回答:①发展特色农业:原生态蔬菜、优质农产品 ②农产品加工业:特色食品、纺织品 ③旅游业:乡村旅游线路 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学生回答:①交通优势使区域间的资源、产品、劳动力等要素加速流动,转化为生产优势; ②缩短了时空距离,辐射区域变大,扩大市场范围; ③交通拉动了当地旅游业发展,增加就业,增加收入。 1.促进不同水平的学生共同参与探究过程,激发探究欲望。 2.有利于学生掌握系统知识,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
案例分析3:分析我国铁路大提速的作用和线路分布特点(P90页)
从地区(东部、中部、西部)和地形(平原、山区)两方面,归纳铁路提速线路的时空分布特点。 2.简析上述特点形成的原因。 3.简述铁路提速对客货运输的作用,由此讨论其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小组讨论】【交流总结】 学生回答:①东部平原地区提速早;中、西部山区提速晚; ②从东部向中西部扩展。 学生回答:①东部地区经济发达,运输需求量大; ②东部地区多穿越平原地区,技术改造较易。 学生回答:①铁路提速,可以提高经济要素运转速度,节省运转时间,提高运转效率; ②速度提高了,同条线路可以加开班列,增大运力。 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案例,并验证探究得出的结论,提高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任务二:影响聚落发展
1.交通枢纽处往往会发展为规模较大城市 2.交通运输线路的变化会引起城市的变化 3.交通运输布局对乡村聚落选址的影响 学生总结: 我国沿海、沿江的很多城市是依靠港口发展起来的 学生总结:交通枢纽是旅客和货物集散、周转的地方,服务于客、货集散的餐饮、旅馆、装卸、包装、批发和零售等行业便在交通枢纽集聚。在客、货吞吐量大的交通枢纽,还会集聚与货物相关的制造业,并促进其他产业的发展,往往会形成较大的城市。如石家庄、株洲、新加坡。 学生回答:交通不便的分散的乡村会逐步消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临近主要公路。 让学生了解交通运输对聚落发展的影响。
案例分析4:依托港口优势,新加坡实现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
1.读图,说明新加坡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结合材料,指出新加坡依托港口,重点发展的经济部门。 学生思考回答:新加坡是马六甲海峡重要的港口,是联系亚、欧、非、大洋的航海咽喉枢纽,新加坡依托重要的交通枢纽位置,社会经济发展较快。 学生思考回答:炼油、石油化工、修造船、钻井平台制造等工业; 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案例,并验证探究得出的结论,提高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分析5:扬州的兴衰
1.扬州之所以崛起,与它优越的地理位置密不可分。它的地理位置有何优越性? 2.清代以后,扬州城衰落的原因有哪些? 3.促使扬州再次崛起的交通背景条件是什么? 学生回答:它位于京杭运河南、北段的中间位置,且是长江航运与京杭运河航运的转运点。 学生回答:①大运河的淤积,使运河城市失去了客货集散转运的功能; ②沿海海上运输的发展和铁路的建设,使运河城市发展缓慢。 学生回答:①现代化陆路交通的发展,宁启铁路、润扬长江公路大桥的贯通; ②京杭大运河的大规模疏浚,交通运输状况得到改善; ③再次崛起成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城市,形成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案例,并验证探究得出的结论,提高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板书设计
7.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课后作业 2020年11月28日,印尼雅万高铁出海的第一批钢轨在广西防城港码头首航成功,成为我国高铁“整体出口”的“第一单”。中国高铁全系统、全要素、全生产链走出国门。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高铁能够“整体出口”的前提是( ) A.劳动力价格低 B.生产成本比较有优势 C.国家政策支持 D.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2.下列有关雅万高铁说法正确的是( ) A.雅万高铁能解决印度尼西亚产生的就业问题 B.决定雅万高铁走向的主要原因是城市密集分布 C.雅万高铁项目延缓了印尼铁路建设技术水平的发展 D.雅万高铁途经地区水源丰富,水运便利 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和中国铁路总公司2018年5月联合出台意见:大城市初期应重点开发新建高铁车站周边2公里以内区域,可适当控制预留远期发展空间,避免摊子铺得大、粗放低效发展。中小城市不宜过高预估高铁带动作用,避免照搬照抄大城市开发经验,硬造特色官目造城。新建铁路选线应尽量减少对城市的分割,新建车站选址尽可能在中心城区或靠近城市建成区确保人民群众乘坐高铁出行便利。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3.国家出台该意见的根本目的是( ) A.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B.平抑城市高昂的房价 C.节约和保护土地资源 D.限制中小城市的发展 4.意见提出中小城市不宜在高铁车站周围盲目造城,是因为( ) A.中小城市辐射能力强,人口流动性强 B.中小城市服务范围小,城市功能较少 C.中小城市人口数量少,收入水平较高 D.中小城市环境质量好,不能污染破坏 5.新建铁路选线如果对城市进行了分割,其对城市居民的主要不利影响是( ) A.铁路两边城区联系不便 B.铁路造成沿线污染较大 C.分割影响城市规划布局 D.影响城市的景观和文化 6.下列产业适宜布局在大城市高铁车站周围的是( ) A.低端住宅 B.重化工业 C.幼儿教育 D.文化创意 “点-轴系统”是现实中社会经济客体经过长时间发展而形成的空间结构形态,“点”指各级居民点和中心城市,“轴”指由交通、通讯干线和能源、水源通道连接起来的“基础设施束”,社会经济要素在“点”上集聚,并由线状基础设施联系在一起,是区域发展的最佳空间结构。下图示意区域“点-轴空间结构系统的形成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图中发展阶段表明(  ) A.a阶段空间结构以小城镇为主 B.b阶段中心城镇辐射作用明显 C.c阶段交通运输网络已经形成 D.d阶段对应区域高技术化发展阶段 8.点轴渐进扩散过程中,重点发展的城镇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 A.交通通达度高 B.接近原料地 C.土地面积大 D.劳动力丰富 9.“点一轴系统”中,为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各县级城市应该(  ) ①大力发展科研产业②提升综合服务能力 ③推动县城增容扩建④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1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库里蒂巴是巴西东南沿海城市。自20世纪60年代,为解决城市快速发展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该城市编制了以公交为主导的交通规划和城市规划并得以实施。经过多年建设,库里蒂巴形成了5条由市中心向外辐射的基于快速交通线的发展轴,同时有多种类型的公交线与快速交通线相连。沿快速交通线两侧进行高密度开发,发展轴间为绿地。快速交通线使用大容量低排放公交车辆。目前,库里蒂巴人均小汽车拥有量位居巴西前列,但公交出行率远高于其他城市。库里蒂巴将工业区布局在郊外快速交通线附近,发展低污染工业。如图为库里蒂巴公交网络模式图。 (1)指出库里蒂巴以公交为主导的交通方式对解决城市问题的作用。 (2)指出与地铁相比,库里蒂巴建设地面快速公交的优点。 (3)说明沿快速交通线两侧进行高密度开发对城市发展的作用。 参考答案 10.D 2.B 3.C 4.B 5.A 6.D 7.D 8.A 9.B 10.答案:(1)减少私人小汽车使用,缓解交通拥堵情况;减少尾气排放,降低空气污染程度;便于居民出行,改善生活环境。 (2)建设成本较低;建设速度较快,效率较高,灵活性强;具有较好的环境适应性,利于城市综合发展。 (3)优化土地利用,充分开发城市空间;提高交通效率;促进经济增长;改善城市形象,提高综合竞争力。 拓展学习 青藏铁路 青藏铁路被誉为"天路",起于青海省西宁市,途经格尔木市、昆仑山口、沱沱河沿,翻越唐古拉山口,进入西藏自治区安多、那曲、当雄、羊八井、拉萨。 青藏高原地区的铁路建设,始于1958年,当年4月从兰州西面的河口和青海的西宁同时动工修建兰青铁路河口一西宁段。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干1959年10月竣工通车,全长175公里,这是青藏高原有史以来的第一条铁路。1958年5月破土动工的甘青铁路,于1961年3月正式运营。 1957年,青藏铁路开始勘测修筑,1960年西宁至海晏段建成通车。进入60年代,因为国民经济困难,青藏铁路曾一度停建。1962年青藏地区全区铁路通车里程仅为205公里。70年代中期,青藏铁路又继续施工修建,1979年铺轨至格尔木市,1981年第一期工程胜利完成。这段铁路从西宁向西穿过海北、海西两个民族自治州,全长834公里,1984年“五一”国际劳动节正式交付营运。青藏铁路一期工程的完成使青藏高原地区铁路通车里程达到1095公里。先后建成了大通(西宁-大通)、柴达尔(哈尔盖-柴达尔)、海湖(克吐-海湖)、茶卡(密尔诺-茶卡)4条支线,总长130多公里,还有51条专用线。至此铁路运输在青藏高原地区的重要地位已初步显示出来,但也反映出其分布的过分偏集。 2001年2月8日,国务院批准建设青藏铁路。青藏铁路二期为格尔木至拉萨段,全长1118公里,途经多年冻土地段550多公里,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段965公里,最高点为海拔5072米的唐古拉山口。工程分三个阶段建成:格尔木至望昆段将于2002年11月铺通;望昆至安多段551.7公里将于2005年底铺通;安多至拉萨段441.9公里将于2006年11月铺通;2007年6月全线配套建成。按照青藏铁路建设初步方案,西藏自治区内段建设总投资为160亿元。建成后青藏铁路将成为世界上海拔最高和最长的高原铁路。 青藏铁路采用了我国研制的世界首列高原高寒动车,车上办公、急救及生活设施齐全。该车设计安全、可靠、舒适、环保,可在高寒、缺氧的环境下正常运行。列车配有高原供氧系统,采用整仓加氧,该系统可根据车内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自动控制制氧机的运作,使空气中氧气的浓度始终保持在人体舒适的水平上,克服旅客的高原反应。对突发、急症病人,该车还设有医疗急救室,可及时进行诊疗。为保护青藏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该车设有真空集便装置和污水、污物箱,所有废水、污物均统一收集,统一排放。进气系统为全新结构,可防风雪风沙的进入,非电器件均采取了防紫外线措施。车内设有会议室和配餐室,配餐室内设有微波炉、饮水机、电冰箱等现代化的厨房设施。该车还加装了先进的故障诊断、检测系统、GPS电子地图、摄像、影视系统、路轨情况检测装置等。 除青藏铁路外,在规划中的进藏铁路还有3条,即甘藏铁路、滇藏铁路、川藏铁路。根据比较和论证,青藏铁路在铁路长度、线路桥隧总长及密度、工期和施工条件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青藏铁路总工期仅为6年(其他3线约为30年以上),投资额也是最少的一条。 这个工程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开发西藏的旅游资源,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西藏的旅游收入占全区总收入的5%以上,1999年来西藏旅游人数达到45万人次,预计到2010年将达到113万人次。但由于交通的制约,现在旅行社组团去青藏旅游费用很高,仅交通一项,成都到拉萨的往返飞机票就要2400多元,再加上其他的费用,一个人如果想参团到西藏旅游,费用往往比出境游还高。这条铁路开通后,到西藏旅游将非常方便。青藏铁路将按照速度快(列车时速140公里)、区间大(每50公里一个车站)、维护人员少的原则,建设成一条安全、快捷、舒适、全天候的快速通道。
8.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 ①.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②.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③.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9.教学反思与改进 本节课在设计之初,并没有深刻理解教材编写者的意图,甚至和设计原有知识体系有所冲突,通过研读课标,画思维导图,完成教材及教辅的练习,对教材内容和结构才有了进一步的理解,这个过程是教师备课的过程,也可以是孩子们学习新内容的一个过程。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本课时的高潮部分出现在最后,孩子们看到区域景观的明显变化过程,惊讶万分,当最终发现是自己所熟悉的地方时,更是忍不住鼓掌,但限于时间,本案例反而没有时间展开,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也是一大遗憾。另一方面也再一次感受到,努力挖掘孩子们身边的教学素材,并能合理呈现,是提升课堂魅力的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