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 单元课时规划和活动实施表(3课时)
章节 课时 内容 活动
第一节
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第1课时 1.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
2.交通运输需求与交通运输布局
3.资金与交通运输布局 讨论:
1.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是什么?
2.交通运输需求是如何影响交通运输布局?
3.资金是如何交通运输布局
第二节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第2课时 1.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2.影响聚落发展 讨论:
1.交通运输布局是如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2.交通运输是如何影响聚落发展?
问题研究 第3课时 城市交通如何疏堵 讨论:
城市如何疏通交通拥堵?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大单元整体教学达成评价表(100分)
项目 内容 评分标准 等级(分) 得分(分)
A B C D
单元前期分析(15分) 单元教学内容与任务分析 明确单元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知识结构分析清晰、正确。单元教学任务分析正确。 6 5 4 3
学习者学情分析 学习者学情的起点水平、动机、认知特点和学习风格等分析正确。 5 4 3 2
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单元教学重点、难点分析正确。 4 3 2 1
单元教学目标阐明(15分) 单元内容目标确定 单元内容目标全面、均衡,领域区分正确。 7 6 5 4
单元学业目标阐明 单元目标目标阐述正确,具有可操作性、可评价性,符合学科特点和学生认知规律。 8 7 6 5
单元教学过程设计(60分) 单元教学环节 单元教学情境创设有新意,正确体现目标,内容充实、适当,环节清晰,过渡自然,有效引导学生参与,启发学生思考,呈现方式合理。 20 16 12 8
单元学习方式 单元学习体现新课程理念,运用探究、自主、合作等学习方式适当、正确。 10 8 6 4
单元教学方法 单元教学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突出学科教学特点,符合学习者特征。 10 8 6 4
单元教学设计对媒体运用和教学资源开发 单元教学的媒体运用恰当,有利于教学的实施、目标的实现,能开发教学资源。 10 8 6 4
单元教学设计形成性评价 单元教学课堂小结完整、精炼。作业量适当。课堂时间分配合理。 10 8 6 4
文档规范(10分) 内容 内容完整,语言清晰、简洁,图表运用得当。 5 4 3 2
排版 格式整齐、美观,布局合理。 5 4 3 2第四单元 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 单元主题学习评价表
评价指标 评价要素 学生自评 小组互评 教师评价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学习准备 (10分) 思想准备 (5分) 思想准备充分,主动提前预习,按时按质完成导学案, 提前进入学习状态,保持安静
学具准备(5分) 有提前准备学习用具的意识,提前拿出本节课所需教材、导学案、笔记本、草稿纸、文具等。
兴趣态度 (20分) 学习兴趣 (10分) 对本堂课的内容有非常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学习态度(10分) 学习态度认真负责,认真参与课堂的每一个环节,认真思考每一个问题积极跟上老师的思维。
合作交流(20分) 与人合作(10分) 主动和同学配合,分工合作,乐于帮助同学,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求同学的帮助。
与人交流(10分) 态度谦虚,认真倾听同学的意见,善于发表自己的看法,能交流遇到的问题。
思维状态 (30分) 思维条理(15分) 能发现问题,条理清晰表达自己的见解和看法,解决问题思路清楚,做事有步骤计划。
思维创新(15分) 具有创造性思维,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能迅速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
学习效果 (20分) 课堂练习成果(10分) 积极主动,正确率高。
目标达成 (10分) 实现预定任务与学习目标。
备注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单元教学主题 第四章 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 学科 地理 年级 高一
单元 第四单元 授课人 梁加杰
单元内容 本单元主要内容: 本章落实的课程标准内容是“结合实例,说明运输方式和交通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由于运输方式在初中已有介绍,故教材将该课程标准要求定位为“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本章侧重分析区域发展对运输方式和交通布局的影响。课程标准行为动词是“说明”,内容是“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方法是“结合实例”。 第一节以义乌机场为案例设计情境,借此案例可以说明三个问题:其一,交通运输布局是在不断变化的;其二,区域发展不断推动交通运输布局的发展;其三,义乌之所以建民航机场并不断扩建,是因为有航空运输的需求。教材安排讲述“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作为全章学习的理论基础。交通运输需求是交通运输布局的第一原则,因此紧跟其后探讨“交通运输需求与交通运输布局”使学生理解交通运输需求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除了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还有许多因素影响交通运输建设,教材着重提到了资金和技术,并以“资金与交通运输”为标题强调资金的重要性。通过这一部分内容的学习应引导学生认识到以下内容:区域交通运输线、站的密度以及质量(等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区域发展的水平;由于交通运输建设涉及技术领域多技术攻关难度大,因此,只有区域发展,才能得以解决。 第二节的导入提出了与京杭运河与扬州发展兴衰相关的问题,这一导入可以作为素材引导学生讨论,增强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最后,本节内容正文中穿插有一些地图和示意图,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典型城市的地理位置以及交通情况,这帮助学生提高其读图能力。每一个知识点都搭配有一个案例,案例都是真实的城市,城市包括国内和国外的城市,城市案例不仅是在正文部分简单列举,还通过小号楷体字在图片旁边介绍,加深学生对这一城市的了解,帮助培养区域认知。 本单元内容的逻辑结构: 本单元内容可开发的教学活动与资源: 1.本单元主要教师引导,学生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小组展示成果等方式进行教学活动。 2. 本单元教学资源有互联网、地图、文字材料、视频、多媒体、高中地理教学参考,高考评价体系等。 本单元教学重点: 1.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 2.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本单元教学难点: 1.交通运输需求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2.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020新课标要求 结合实例,说明运输方式和交通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单元学情 第一节是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高一学生在初中已学习过五种基本的交通运输方式,且有一定的关于交通概况的知识;但是对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相互影响的内容和机制还是很模糊,现在的思维活跃。因此,需要教师创设更具探究性、体验性的情境,有一定深度的设问,才能更好的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第二节是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当前学生处于高一第二学期的阶段,逻辑思维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大部分学生能掌握基础的地理事物间关系的分析方法。上一节的学习内容是“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学生通过这一节的学习已经初步了解到区域发展和交通运输布局及二者关系的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认知基础。学生曾在初中地理学习过简单的交通运输的布局知识,能够说出典型的交通枢纽城市。
单元目标 学业目标: 1.结合实例,理解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 2.结合实例,说明交通运输需求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3.结合实例,说明资金状况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4.结合实例,说出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5.结合实例,说出交通运输布局对聚落发展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目标: 1.区域认知: (1)结合实例,说明交通运输需求及资金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2)结合教材提供的典型城市(如扬州、新加坡),在地图中指出典型城市的地理位置,并解释这些典型城市的发展是如何受到地理位置和交通布局的影响。 2.综合思维: (1)运用实例或资料,理解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 (2)结合扬州和新加坡发展的案例,说明交通运输布局在不同方面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以及对聚落的影响。 3.地理实践力: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本地实际情况,掌握交通运输需求与交通运输布局的关系。指出其布局的合理性和不足,并设计改进的措施。 (2)在“假如你是扬州市交通运输局局长,如何才能让扬州再现当年繁华盛景呢?”问题的小组讨论中,查找资料,有组织地发表观点,培养合作意识和反思能力。 4.人地协调观: (1)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布局与人地和谐相处的关系。 (2)通过新农村建设的案例,说明交通线路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单元课时规划和活动实施
达成评价表 大单元整体教学达成评价表(100分) 项目内容评分标准等级(分)得分 (分)ABCD单元前期分析(15分)单元教学内容与任务分析明确单元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知识结构分析清晰、正确。单元教学任务分析正确。6543学习者学情分析学习者学情的起点水平、动机、认知特点和学习风格等分析正确。5432单元教学重点、难点单元教学重点、难点分析正确。4321单元教学目标阐明 (15分)单元内容目标确定单元内容目标全面、均衡,领域区分正确。7654单元学业目标阐明单元目标目标阐述正确,具有可操作性、可评价性,符合学科特点和学生认知规律。8765单元教学过程设计 (60分)单元教学环节单元教学情境创设有新意,正确体现目标,内容充实、适当,环节清晰,过渡自然,有效引导学生参与,启发学生思考,呈现方式合理。2016128单元学习方式单元学习体现新课程理念,运用探究、自主、合作等学习方式适当、正确。10864单元教学方法单元教学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突出学科教学特点,符合学习者特征。10864单元教学设计对媒体运用和教学资源开发单元教学的媒体运用恰当,有利于教学的实施、目标的实现,能开发教学资源。10864单元教学设计形成性评价单元教学课堂小结完整、精炼。作业量适当。课堂时间分配合理。10864文档规范(10分)单元设计内容内容完整,语言清晰、简洁,图表运用得当。5432 单元设计排版格式整齐、美观,布局合理。 5432
第四单元 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 大单元教学(第1课时)学习规划
学习内容 1.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 2.交通运输需求与交通运输布局 3.资金与交通运输布局
课型课时 新授课
课时目标 1.结合实例,理解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 2.结合实例,说明交通运输需求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3.结合实例,说明资金状况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达成评价
驱动性问题 以世界小商品之都——义乌为驱动进入课堂,引出为什么县级市的地方会设置国际机场,而且客流量还很大,引出交通运输如何布局 课堂中分析青藏铁路的以桥代路,探究福建省交通与城市发展 ,了解京沪高速铁路站点 ,分析交通线、站布局与运输需求的关系。这些案例的深度分析促进学生深入探究,思维进阶,并培养学生之间合作学习和学生的创造力。
学习活动 任务1: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
任务2:交通运输需求与交通运输布局
任务3:资金与交通运输布局
案例分析1:青藏铁路的以桥代路
案例分析2:福建省交通与城市发展
案例分析3:京沪高速铁路站点
案例分析4:分析交通线、站布局与运输需求的关系
作业设计 选择题(9题)和综合题(1题)
及时性评价
第四单元 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 大单元教学(第2课时)学习规划
学习内容 1.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2.影响聚落发展
课型课时 新授课
课时目标 1.结合实例,说出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2.结合实例,说出交通运输布局对聚落发展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达成评价
驱动性问题 以古诗句“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为驱动进入课堂,引出扬州为何能“二分明月”达1000多年 而现在扬州的“二分明月”的繁华不再 引出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堂中分析广西凭祥交通位置的作用,探究福建省交通与城市发展;陕西省武功县发展交通脱贫致富,分析我国铁路大提速的作用和线路分布特点,了解依托港口优势,新加坡实现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这些案例的深度分析促进学生深入探究,思维进阶,并培养学生之间合作学习和学生的创造力。
学习活动 任务1: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任务2:影响聚落发展
案例分析1:广西凭祥交通位置
案例分析2:陕西省武功县发展交通脱贫致富
案例分析3:分析我国铁路大提速的作用和线路分布特点
案例分析4:依托港口优势,新加坡实现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
作业设计 选择题(9题)和综合题(1题)
及时性评价
第四单元 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 大单元教学(第3课时)学习规划
学习内容 问题研究 城市交通如何疏堵
课型课时 新授课
课时目标 1.结合材料1并收集相关资料,分析城市交通拥堵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 2.结合实际生活经验并收集资料,说明所在城市/地区交通拥挤的原因。(区域认知) 3.结合材料2与材料3,并收集相关资料,说出解决城市拥堵的措施,并说明我国应借鉴哪些国外城市解决交通拥堵的成功经验。(综合思维) 4.小组合作探究,根据材料及收集的资料,提出城市交通疏堵的措施。(地理实践力)
达成性评价
驱动性问题 以生活中常见的交通拥堵现象为驱动进入课堂,引出交通拥堵的现状,城市交通疏堵的若干经验,我国城市交通疏堵的一些举措。课堂中分别分析3段材料,主要研究交通拥堵的现状和治理措施。这些案例的深度分析促进学生深入探究,思维进阶,并培养学生之间合作学习和学生的创造力。
学习活动 任务1:城市交通拥堵状况
任务2:城市交通疏堵的若干经验
任务3:我国城市交通疏堵的一些举措
作业设计 选择题(6题)和综合题(1题)
及时性评价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